东师《中小学作文教学论》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随机)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中小学作文教学论 2015-03-17 12:46:34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借村开花法”提出者是
A. 毛宗岗
B. 蔡元枚
C. 金圣叹
D. 哈斯宝
满分:3 分
2. 不出现在一行之末的标点是
A. 后引号
B. 后括号
C. 前括号
D. 后书名号
满分:3 分
3. 小说情节叙述密度很大,似乎连一根针也再难以插进,是
A. 密不容针
B. 急脉缓受
C. 月度回廊法
D. 鸾胶续弦法
满分:3 分
4. 使人动情、令人喜爱的东西能让人感兴趣,属于
A. 以新激趣
B. 以疑激趣
C. 以美激趣
D. 以情激趣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存在别字的词语是
A. 投机倒把
B. 贡献巨大
C. 趁心如意
D. 这倒不错
满分:3 分
6. 结束祝颂语敬叩、敬颂、敬请,一般使用对象是
A. 同学、朋友
B. 祖父母、父母亲
C. 老师、夫妻
D. 兄弟、姐妹
满分:3 分
7. 用自己的思维与文章的思想相切磋思考,用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相沟通,属于
A. 感悟生活
B. 激发想象
C. 品味佳作
D. 体会技巧
满分:3 分
8. 作品故事情节里面又套情节的结构方法是
A. 中国盒
B. 人物圆心结构
C. 拉抽屉式
D. 比喻多边
满分:3 分
9. “穿针引线法”提出者是
A. 毛宗岗
B. 蔡元枚
C. 金圣叹
D. 哈斯宝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小说在一段节奏较快的情节叙述之后紧接着继之以节奏平缓的叙事,是
A. 密不容针
B. 急脉缓受
C. 月度回廊法
D. 鸾胶续弦法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金圣叹《西厢记》评点提出的技法是
A. 月度回廊法
B. 笙箫夹鼓,琴瑟间钟
C. 鸾胶续弦法
D. 借树开花法
满分:3 分
2. 唐彪《读书作文谱》提出的技法是
A. 宾主法
B. 逆起
C. 虚实映带
D. 人物圆心结构
满分:3 分
3. 写作培养个性的方式是
A. 培养学生写作思维个性
B. 鼓励学生表现个性思想
C. 阅读统一的参考书目
D. 提倡语言表达个性化
满分:3 分
4. 文章过渡技法包括
A. 飞渡法
B. 转换法
C. 常山蛇阵法
D. 脱卸法
满分:3 分
5. 作文讲评的内容包括
A. 观念认识的创见性
B. 使用媒介的类型
C. 文体意识
D. 文字技巧
满分:3 分
6. 脂砚斋《红楼梦》评点提出的技法是
A. 月度回廊法
B. 鸾胶续弦法
C. 密不容针
D. 急脉缓受
满分:3 分
7. 应该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是
A. 定型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
B. 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C. 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
D.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
满分:3 分
8. 下列文体不属于法定公文的是
A. 调查报告
B. 会议纪要
C. 命令
D. 证明信
满分:3 分
9. 命题的基本要求是
A. 体现教学总体设计
B. 侧重议论文体训练
C.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D. 命题具有实用价值
满分:3 分
10. 不出现在一行之末的标点是
A. 前引号
B. 前括号
C. 顿号
D. 前书名号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容易进入固化套路,影响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尾叙是尾声式的叙述手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欲擒故纵法是指为了放了他而先捉住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技法形成于文章之前,是为表达特定思想内容而产生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欲擒故纵法指本来可以结束的情节故意再跌宕一笔,放在后文来加以了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以新激趣就是创设一些有疑问,有争议的问题领域,使学生产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写自己对疑义的理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虚实映带指行文虚实互用,前后映带的手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运用前人文章技法时对技法模式某种程度的偏离,体现了文章技法变异性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写作技法的变异,是产生具有独创佳作品的重要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多媒体作品越生动、形象、具体,所唤起的再造想象就越强,而创造想象空间就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电脑写作无法改变几千年来传统的写作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学生互批容易相互理解沟通,所提的意见可能更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饮鸠止渴写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决定,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高潮结尾是作者在结局中将情节推向高潮,出人意外、引人深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超文本的结构不能处于一种漂移状态之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教师点批应该是一种主流形式,简便易行,高度概括,针对性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秋空长云法是指小说中人物出场收场一以贯之的笔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文本的表现形态对于其信息的传递至关重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教师的写作引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借村开花法”提出者是
A. 毛宗岗
B. 蔡元枚
C. 金圣叹
D. 哈斯宝
满分:3 分
2. 不出现在一行之末的标点是
A. 后引号
B. 后括号
C. 前括号
D. 后书名号
满分:3 分
3. 小说情节叙述密度很大,似乎连一根针也再难以插进,是
A. 密不容针
B. 急脉缓受
C. 月度回廊法
D. 鸾胶续弦法
满分:3 分
4. 使人动情、令人喜爱的东西能让人感兴趣,属于
A. 以新激趣
B. 以疑激趣
C. 以美激趣
D. 以情激趣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5. 存在别字的词语是
A. 投机倒把
B. 贡献巨大
C. 趁心如意
D. 这倒不错
满分:3 分
6. 结束祝颂语敬叩、敬颂、敬请,一般使用对象是
A. 同学、朋友
B. 祖父母、父母亲
C. 老师、夫妻
D. 兄弟、姐妹
满分:3 分
7. 用自己的思维与文章的思想相切磋思考,用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相沟通,属于
A. 感悟生活
B. 激发想象
C. 品味佳作
D. 体会技巧
满分:3 分
8. 作品故事情节里面又套情节的结构方法是
A. 中国盒
B. 人物圆心结构
C. 拉抽屉式
D. 比喻多边
满分:3 分
9. “穿针引线法”提出者是
A. 毛宗岗
B. 蔡元枚
C. 金圣叹
D. 哈斯宝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小说在一段节奏较快的情节叙述之后紧接着继之以节奏平缓的叙事,是
A. 密不容针
B. 急脉缓受
C. 月度回廊法
D. 鸾胶续弦法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金圣叹《西厢记》评点提出的技法是
A. 月度回廊法
B. 笙箫夹鼓,琴瑟间钟
C. 鸾胶续弦法
D. 借树开花法
满分:3 分
2. 唐彪《读书作文谱》提出的技法是
A. 宾主法
B. 逆起
C. 虚实映带
D. 人物圆心结构
满分:3 分
3. 写作培养个性的方式是
A. 培养学生写作思维个性
B. 鼓励学生表现个性思想
C. 阅读统一的参考书目
D. 提倡语言表达个性化
满分:3 分
4. 文章过渡技法包括
A. 飞渡法
B. 转换法
C. 常山蛇阵法
D. 脱卸法
满分:3 分
5. 作文讲评的内容包括
A. 观念认识的创见性
B. 使用媒介的类型
C. 文体意识
D. 文字技巧
满分:3 分
6. 脂砚斋《红楼梦》评点提出的技法是
A. 月度回廊法
B. 鸾胶续弦法
C. 密不容针
D. 急脉缓受
满分:3 分
7. 应该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是
A. 定型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
B. 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
C. 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
D.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
满分:3 分
8. 下列文体不属于法定公文的是
A. 调查报告
B. 会议纪要
C. 命令
D. 证明信
满分:3 分
9. 命题的基本要求是
A. 体现教学总体设计
B. 侧重议论文体训练
C.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D. 命题具有实用价值
满分:3 分
10. 不出现在一行之末的标点是
A. 前引号
B. 前括号
C. 顿号
D. 前书名号
满分:3 分
2013春第二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容易进入固化套路,影响创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尾叙是尾声式的叙述手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欲擒故纵法是指为了放了他而先捉住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技法形成于文章之前,是为表达特定思想内容而产生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欲擒故纵法指本来可以结束的情节故意再跌宕一笔,放在后文来加以了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以新激趣就是创设一些有疑问,有争议的问题领域,使学生产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写自己对疑义的理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虚实映带指行文虚实互用,前后映带的手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运用前人文章技法时对技法模式某种程度的偏离,体现了文章技法变异性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写作技法的变异,是产生具有独创佳作品的重要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多媒体作品越生动、形象、具体,所唤起的再造想象就越强,而创造想象空间就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电脑写作无法改变几千年来传统的写作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学生互批容易相互理解沟通,所提的意见可能更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饮鸠止渴写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决定,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高潮结尾是作者在结局中将情节推向高潮,出人意外、引人深思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超文本的结构不能处于一种漂移状态之中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教师点批应该是一种主流形式,简便易行,高度概括,针对性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秋空长云法是指小说中人物出场收场一以贯之的笔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文本的表现形态对于其信息的传递至关重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教师的写作引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