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德育原理》2014春第一次在线作业(随机)第1份

所属学校:东北师范大学 科目:德育原理 2015-03-17 12:55:21
2014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奥鹏学习网(aopeng123.cn) 发布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通常以校风、教风、学风、舆论、人际活动或交往及制度要求等方式体现出来的德育内容,其在德育内容的分类中是属于哪一类?
A. 隐性内容
B. 规范性内容
C. 情意性内容
D. 认知性内容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2. 德育地位问题,在历史上一直为人所关注,但由于对( ) 判断不同,对德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有不同认识。
A. 德育的必要性
B. 德育价值
C. 德育的深刻内涵
D. 德育的意义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3. 德育获得自己的概念始于
A. 古代
B. 近代
C. 现代
D. 当代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4. 德性是人适应并作为于社会的
A. 内在条件
B. 外在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5. .通过对德育对象品德的测评,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德育各方面的情况,从而估价、判断、评定德育对象品德的优点和缺点,达到的水平、发展趋势和成因,德育及其管理等的效果、质量的水平,优点和缺点,矛盾和问题等。这指的是品德测评的()。
A. 诊断作用
B. 强化作用
C. 调控作用
D. 教育作用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6. 从中国文化对德的释说来看,“德”即得也,说的是“行道(遵循做人的意义、履行做人的规范)”有所得(内在性的),即使为人处事的善行规范和意义纳入了我们自身本性之中,成为一种真正持久稳定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或德性、品德被称为人的
A. “第一性格”
B. “第二性格”
C. “第一本性”
D. “第二本性”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7. 心理影响品德内化的程度和水平,而品德在实际生活中也对心理具有调节作用、导向作用和
A. 保健作用
B. 发展作用
C. 促进作用
D. 协调作用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8.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 语言说理法
B. 形象感染法
C. 实际训练法
D. 品德评价法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9. 《学记》提出的“长善救失”的教育主张反映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是()。
A. 知行统一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3 分
10.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孝也。育,养子使其作善也。”其中昭然以示的是
A. 德育意蕴
B. 管理意蕴
C. 训导意蕴
D. 教化意蕴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2014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奥鹏学习网(aopeng123.cn) 发布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能力是学校德育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学生思想品德能力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
A. 以道德思维为基础的思想品德认识能力
B. 以正确是非观为基础的思想品德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
C. 思想品德实践能力
D. 自我教育能力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2. 我国政府对中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分别于1993和1995年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布的
A. ?小学德育纲要?
B. ?中学德育大纲?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义务教育法》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3. 德育内容的环境化体现主要表现在
A. 人际环境
B. 物质环境
C. 文化环境
D. 自然环境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4. 整体教育中大量的德育资源不能得到有力的开发和利用,导致这样现象的原因有
A. 在理论上对德育与整体教育的关系认识不清,把握不准
B. 只有专门的活动,才能呈现对德育的重视
C. 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蕴涵着的丰富的德育资源
D. 在是否重视德育工作的判断上矫枉过正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5.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 ,主要代表人物有()。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马斯洛
D. 康德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6. 德育施教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A. 德育的实施要重在涵养培育
B. 德育的实施重在启发引导受教者的能动自主性
C. 德育的实施不是传授和说教重在指导引发理解、体验和感悟
D. 德育实施中教育者重在要当好与学生的共同活动者、体验感悟者和探讨者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7. 符合品德形成发展特点的德性之教,是一种怎样的“教”呢?本书编写这认为,德性之教是()。
A. 心灵交往之教
B. 促进内生之教
C. 引发感悟之教
D. 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之教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8. 品德的内涵很丰富,具体表现在
A. 是人对自我的一种规定性
B. 是心理与价值内容的“合金”
C. 是带有一定结构性的存在
D. 它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9. 人们对德育进行概念性解说时的依循也多种多样,迄今为止,各种德育概念的解说也颇有歧义。综观各种德育概念,其歧义除各自的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上的倾向性等因素外,主要表现在对德育外延和内涵的不同表述上,主要包括哪几大类?
A. 基于不同内容取向的德育解说
B. 基于本质认识差异的德育解说
C. 基于双重体现的德育解说
D. 基于德育内涵的德育解说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10. 对的德育概念的多元性理解素有利于拓展人们对德育的思考,但同时,这些各不相同的德育概念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弊端,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属于德育概念多元性理解所带来的弊端?()
A. 德育诸概念“各自为营”缺少相互间的认可
B. 不具有跨越历史时空的恒久性
C. 给现实的德育工作带来困惑
D. 给德育问题的思考带来困惑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3 分
2014春第一次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奥鹏学习网(aopeng123.cn) 发布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道德是为了人的道德。不应只注重道德本身。那种为了道德而道德的德育是应该避免的。德育,应培养人学会用道德来指导人更好的生活,以一定的道德处理好人与各方面的关系,过一种不损害他人、利于他人的生活。这是学校德育应该确立的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 德育对社会生产的直接作用,是指德育通过自身的活动可以为人们参加社会生产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开发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的精神资源,增强他们参加社会生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社会生产,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3.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德育地位的社会观总是与对道德社会地位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对道德和道德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有明显的不同认识。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4.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目标 )时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5. 在现实德育中,可以对德育进行广义或狭义的探讨,对什么是德育的确切任务和内容,什么不应该是,都是可以讨论的。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6. 道德的本来作用不仅在于“规范约束”,还包括“意义引领”。只把道德和道德教育理解为“规范约束”,是极其片面的。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7. 人的为德甚至尚德的本性,使人必然讲究德性,过一种德性生活 。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8. 品德作为个体自身较为稳定的言行表现,它即是一种个性化了的社会品质,也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个性品质。是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一种“合 金”。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9. 狭义的德育内容,是指广泛存在于生活和整体教育之中的具有价值意义的影响内容。它广泛存在于各科课程及教学活动之中。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0. 学校教育从目的到内容、方法、手段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性、思想性,对社会各阶层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观念、思想、行为的导向和陶冶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1. 多元化社会生活条件下,学校德育不是不要向学生进行基本的道德教育,而是要使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交往中去合理把握它,恰当体现它,具有合理恰当的应用道德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2. 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其德性的要求也多种多样,在社会的变化中,哪些德性当为不当为,不仅需要个人的辩别与判断,也需要借教化来进行。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3. 一种合理的德育目标,在社会价值取向上必须要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4. 本书的编写者认为,对德育实施过程的认识应重在了解和把握品德施教的“精髓”――即认识和把握那些符合德育自身性质的实施原理、理念、或规则等,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5. 我们强调教育理论学习对教育能力的增长的作用,并不是说,学习德育理论,读了几本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教育能力就能马上随之增长。而是说,良好的教育能力离不开长期的理论学习 和研究。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6. 认知性内容通常表述的是各种做人为人的意义、原则规范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有助于人在观念意识上领略做人为人的意义,理解和把握某种道德要求或准则是怎样的,对确立人的道德、是非善恶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7. 德育过程构成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德育工作影响是很大的。当各要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相互协调一致,呈现一种和谐关系时,德育过程的效果就差,相反,当各要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互不一致、互不协调时,德育过程成效就高 。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8. 人的最基本的德性就是依据正当的义务和规范要求而形成的,因此,具备这种德性的主体,在履行义务和规范时,就会获得内在自觉和意志上的保证。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19. 人总是去寻求获得一定意义的价值准则,以便对生活有确切的把握,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实现那种高于天性和心性的“人之为人”的理想。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20. 所谓阐明德育工作一般原理,含两种所指:一是德育原理所要阐明的问题,不仅有理论上的,还有实践上的。二是所阐明的问题,是一般原理,即在德育工作中应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考虑和注意的普遍性道理或原则。
A. 错误
B. 正确
需要购买答案的联系QQ:79691519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