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 “自然权利” 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
A. 生命权
B. 财产权
C. 自由权
D. 追求幸福权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2. 关于法律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B. 在法律文本中通常对其中包含重要的语词给予了严格的规范性定义。
C. 在法律文本中通常对其中包含的法律后果予以说明。
D. 法律原则适用的特征是“或多或少”而非“全有或全无”。
E. 法律原则比法律规则优先适用
满分:5 分
3. 法律责任中规定“赔礼道歉”的法理根据可以说是法律调整( )。
A. 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
B. 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C. 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
D. 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满分:5 分
4. 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 ( )
A. 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 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
C. 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
D. 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
满分:5 分
5.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学院同学甲与乙对此有过讨论。甲认为:(1)法律职业的独特性与其所特有的法律思维是分不开的;(2)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依靠法官自由裁量的思维;(3)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在法律思维中。乙则认为:(1)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进行形式逻辑推理的思维;(2)通过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能够培养和深化法律思维,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自律和自治。下列何种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 )
A. 甲的观点(1)和(2)
B. 甲的观点(1)和乙的观点(2)
C. 甲的观点(3)和乙的观点(1)
D. 甲的观点(2)和乙的观点(2)
满分:5 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 )
A. 秩序价值
B. 自由价值
C. 平等价值
D. 效益价值
满分:5 分
7. 平均正义和分配正义分类是谁提出来的?( )
A. 佩雷尔曼
B. 亚里士多德
C. 罗尔斯
D. 柏拉图
满分:5 分
8. 法律与政治具有密切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揭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 )
A. 法律对政治有确认、保障作用,法律确认政治体制,反映政治要求,调整政治运行
B. 法律对政治有预测作用,法律可以预知政治的发展
C. 政治可以影响法律的内容,政治也可以为法律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D. 政治对法律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政治状况的变化影响法律的发展变化
满分:5 分
9. “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
A. 柏拉图
B. 伯林
C. 哈特
D. 康德
满分:5 分
10. 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成立?( )
A. 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
B. 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
C. 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
D. 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法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法律权利的要素包括( )。
A. 利益
B. 权能
C. 意志
D. 自由行为
满分:5 分
2. 下列关于法律事实的论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B. 法律事实是规范性事实
C. 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
D. 法律事实是纯粹的描述性事实
满分:5 分
3. 法律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包括( )
A. 苦乐原则
B. 利害原则
C. 价值位阶原则
D. 个案平衡原则
满分:5 分
4. 形式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有( )。
A. 归纳推理
B. 演绎推理
C. 类比推理
D. 当然推理
满分:5 分
5. 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 )。
A. 法律事件和行为
B. 规范中的法律事实与判决中的法律事实
C. 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D. 单一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满分:5 分
6.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体现了法律秩序所具有的( )。
A. 强制性
B. 普遍性
C. 实在性
D. 客观性
满分:5 分
7. 法的作用包括:( )
A. 指引作用
B. 预测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教育作用
满分:5 分
8.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社会是法律的产物
B.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
C. 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
D. 法律性质决定社会性质
满分:5 分
9. 分配正义与平均正义的区别在于( )。
A. 分配正义强调的是对同等人的同等对待
B. 平均正义要求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活动来分配权力和荣誉
C. 平均正义要求对一切人都同等对待
D. 分配正义强调对不同等人的不同等对待
满分:5 分
10. 关于自由与秩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与秩序相冲突时,任何条件下自由是第一位的
B. 秩序总是优先于价值
C. 维护社会秩序,不能以侵犯人的自由权利为代价
D. 自由是最高位阶的法律价值
满分:5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 “自然权利” 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
A. 生命权
B. 财产权
C. 自由权
D. 追求幸福权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2. 关于法律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B. 在法律文本中通常对其中包含重要的语词给予了严格的规范性定义。
C. 在法律文本中通常对其中包含的法律后果予以说明。
D. 法律原则适用的特征是“或多或少”而非“全有或全无”。
E. 法律原则比法律规则优先适用
满分:5 分
3. 法律责任中规定“赔礼道歉”的法理根据可以说是法律调整( )。
A. 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
B. 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C. 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关系
D. 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满分:5 分
4. 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 ( )
A. 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 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
C. 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
D. 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
满分:5 分
5.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学院同学甲与乙对此有过讨论。甲认为:(1)法律职业的独特性与其所特有的法律思维是分不开的;(2)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依靠法官自由裁量的思维;(3)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在法律思维中。乙则认为:(1)法律思维是一种仅仅进行形式逻辑推理的思维;(2)通过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能够培养和深化法律思维,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自律和自治。下列何种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 )
A. 甲的观点(1)和(2)
B. 甲的观点(1)和乙的观点(2)
C. 甲的观点(3)和乙的观点(1)
D. 甲的观点(2)和乙的观点(2)
满分:5 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 )
A. 秩序价值
B. 自由价值
C. 平等价值
D. 效益价值
满分:5 分
7. 平均正义和分配正义分类是谁提出来的?( )
A. 佩雷尔曼
B. 亚里士多德
C. 罗尔斯
D. 柏拉图
满分:5 分
8. 法律与政治具有密切关系,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揭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 )
A. 法律对政治有确认、保障作用,法律确认政治体制,反映政治要求,调整政治运行
B. 法律对政治有预测作用,法律可以预知政治的发展
C. 政治可以影响法律的内容,政治也可以为法律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D. 政治对法律有影响和制约作用,政治状况的变化影响法律的发展变化
满分:5 分
9. “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
A. 柏拉图
B. 伯林
C. 哈特
D. 康德
满分:5 分
10. 下列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关系的选项中,哪一项表述不成立?( )
A. 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
B. 法具有可诉性,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
C. 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
D. 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法理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法律权利的要素包括( )。
A. 利益
B. 权能
C. 意志
D. 自由行为
满分:5 分
2. 下列关于法律事实的论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A. 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B. 法律事实是规范性事实
C. 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
D. 法律事实是纯粹的描述性事实
满分:5 分
3. 法律价值冲突的解决原则包括( )
A. 苦乐原则
B. 利害原则
C. 价值位阶原则
D. 个案平衡原则
满分:5 分
4. 形式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有( )。
A. 归纳推理
B. 演绎推理
C. 类比推理
D. 当然推理
满分:5 分
5. 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 )。
A. 法律事件和行为
B. 规范中的法律事实与判决中的法律事实
C. 确认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D. 单一法律事实和事实构成
满分:5 分
6.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体现了法律秩序所具有的( )。
A. 强制性
B. 普遍性
C. 实在性
D. 客观性
满分:5 分
7. 法的作用包括:( )
A. 指引作用
B. 预测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教育作用
满分:5 分
8.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社会是法律的产物
B. 法律是社会的产物
C. 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
D. 法律性质决定社会性质
满分:5 分
9. 分配正义与平均正义的区别在于( )。
A. 分配正义强调的是对同等人的同等对待
B. 平均正义要求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活动来分配权力和荣誉
C. 平均正义要求对一切人都同等对待
D. 分配正义强调对不同等人的不同等对待
满分:5 分
10. 关于自由与秩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与秩序相冲突时,任何条件下自由是第一位的
B. 秩序总是优先于价值
C. 维护社会秩序,不能以侵犯人的自由权利为代价
D. 自由是最高位阶的法律价值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天津大学《多媒体技术》在线作业一
下一篇 : 13春天津大学《法理学》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