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天津大学《法理学》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天津大学 科目:法理学 2015-03-17 13:05:16
《法理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 )
A. 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B. 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C. 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
D.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满分:5 分
2. 社会中有各种规范,包括道德、宗教、习惯、政策、法律等。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具有自己的特点,下列关于法的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只有经过公共权力机构亦即有权的国家机关的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
B. 在国家权力所及的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C. 法具有可诉性,但它不是判断一种规范是否属于法律的标志
D. 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满分:5 分
3. “恶法亦法”这一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 )
A. 价值分析方法
B. 实证分析方法
C. 社会学分析方法
D. 历史分析方法
满分:5 分
4. 下列关于法律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法律行为具有社会性和法律性的特征
B. 任何法律行为都存在着主观方面
C. 根据法律行为主体性质和特点,可将法律行为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
D. 根据法律行为的有效程度,可将法律行为分为完全行为和不完全行为
满分:5 分
5.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一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 )
A.
B. 价值分析方法
C. 实证分析方法
D. 社会学分析方法
E. 历史分析方法
满分:5 分
6. “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的这一句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 )
A. 价值分析方法
B. 实证分析方法
C. 社会学分析方法
D. 历史分析方法
满分:5 分
7. 法律事实是( )。
A. 法律活动中所有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B. 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C. 法律事件
D.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8. 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
A. 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
B. 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
C. 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
D. 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9.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下列有关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关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没有正确揭示这一关系( )
A.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
B. 享有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C. 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发展都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D. 义务的设定目的是为了保障权利的实现
满分:5 分
10. 关于“法律是什么”或者“什么是法律”的问题,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各种各样的争议。下列关于法的概念的说法,哪种是错误的? ( )
A. 围绕着法的概念的争论的中心问题是关于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B. 分析法学派认为法的安定性优先于正义性,主张“恶法非法”
C. 社会法学派主张应以法的社会实效作为判断法的标准,所以真正的法律是“活法”或“行动中的法”
D. 分析实证法学认为,法律和道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满分:5 分
《法理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5.冯某用仿真手枪抢劫了某出租车司机的钱财。《刑法》第263条规定,持枪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理由,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法官甲认为,持仿真手枪抢劫系本条款规定的持枪抢劫,而且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也应是这样。因为如果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不将仿真手枪包括在枪之内,就会在该条款作出例外规定。法官乙认为,持仿真手枪抢劫不是本条款规定的持枪抢劫,而且立法者的意图并不是法律本身的目的;刑法之所以将持枪抢劫规定为抢劫罪的加重事由,是因为这种抢劫可能造成他人伤亡因而其危害性大,而持仿真手枪抢劫不可能造成他人伤
A. 法官甲对《刑法》第263条规定的解释是一种体系解释
B. 法官乙对《刑法》第263条规定的解释是一种目的解释
C. 法官对仿真手枪是不是枪的判断是一种纯粹的事实判断
D. 法官的争议说明:法律条文中所规定的“词”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需要根据案件事实来确定其意义
满分:5 分
2. 根据( )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A. 功能
B. 行为模式
C. 内容的确定性程度
D. 强制性程度
满分:5 分
3. “法的继承体现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法的移植则反映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外国的法律外,还包括国际法律和惯例。”据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1804年《法国民法典》是对罗马法制度、原则的继承
B. 国内法不可以继承国际法
C. 法的移植不反映时间关系,仅体现空间关系
D. 法的移植的范围除了制定法,还包括习惯法
满分:5 分
4. 关于法律原则的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案件审判中,先适用法律原则,后适用法律规则
B. 案件审判中,法律原则都必须无条件地适用
C. 法律原则的适用可以弥补法律规则的漏洞
D. 法律原则的适用采取“全有或全无”的方式
满分:5 分
5. 关于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者的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关系
B. 法学指导着其他社会科学,其他社会科学成为法学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
C. 两者研究方法具有互补关系
D. 两者在发展进程中具有互动关系
满分:5 分
6. 一国法律现代化的特征包括( )
A. 有良好的法律制度
B. 法律职业化
C. 法律以自由、平等、正义、人权作为价值追求
D. 司法独立
满分:5 分
7. 法与国家的关系是( )
A. 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解释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B. 法的适用范围以国家主权为限,对国家领域内一切人或组织有效
C.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 法体现了每一个国民的意志
满分:5 分
8. 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 )是错误的。
A. 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B. 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
C. 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
D. 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满分:5 分
9. 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公开的
B. 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 法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D. 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满分:5 分
10. 法的移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该注意下列哪些方面? ( )
A. 法律体系的系统性
B. 适当的超前性
C. 供体与受体之间存在共同性
D. 时间的先后性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