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现当代文学专题》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的重要特点在于其采用了
A. 家庭纪事式结构
B. 第一人称的写法
C. 第三人称的写法
D. 书信体
满分:2 分
2. 新时期对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其中心是
A. 对倾向性的澄清
B. 对典型性的商榷
C. 对真实性的理解
D. 对写本质的质疑
满分:2 分
3. 阿城的《棋王》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是
A. 肖疙瘩
B. 王一生
C. 高加林
D. 老瞎子
满分:2 分
4. 研究马列主义哲学的曹荆华、进出口公司的翻译柳泉、导演梁倩这三位女性形象是张洁作品( )中的主要人物。
A. 《爱,是不能忘记的》
B. 《祖母绿》
C. 《方舟》
D. 《沉重的翅膀》
满分:2 分
5. 哥哥赵长康的幽灵形象是剧作( )中的人物。
A. 《街上流行红裙子》
B. 《寻找男子汉》
C. 《屋外有热流》
D. 《路》
满分:2 分
6. 短篇小说集《我的两家房东》的作者是
A. 峻青
B. 康濯
C. 刘澎德
D. 王汶石
满分:2 分
7. 在柳青的《创业史》中,评论界公认的艺术典型人物是
A. 梁生宝
B. 素芳
C. 梁三老汉
D. 郭振山
满分:2 分
8. 短篇小说《山区收购站》的作者是
A. 骆宾基
B. 沙汀
C. 王愿坚
D. 王汶石
满分:2 分
9. ( )的幽默喜剧《寻找男子汉》表现出作者对某些浸透陈旧意识的人生态度的贬抑,对民族“阳刚之气”的寻求和思考。
A. 沙叶新
B. 高行健
C. 李龙云
D. 苏叔阳
满分:2 分
10. 梁生宝、徐改霞等是小说( )中的人物。
A. 《创业史》
B. 《三里湾》
C. 《山乡巨变》
D. 《红旗谱》
满分:2 分
11. 邓友梅小说影响最大的是《那五》、《烟壶》等
A. 京味儿小说
B. 津味儿小说
C. 汉味小说
D. 军旅小说
满分:2 分
12. 以塑造知识分子形象见长的小说是
A. 《红岩》
B. 《青春之歌》
C. 《红旗谱》
D. 《林海雪原》
满分:2 分
13. ( )的诗集《西行剪影》是诗人行吟于大西北的记游作品。
A. 张志民
B. 李瑛
C. 阮章竞
D. 严阵
满分:2 分
14. 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对建国30多年来社会发展中迂回曲折、明暗进退的远因前源进行冷静思索、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是
A. 伤痕文学
B. 反思文学
C. 改革文学
D. 寻根文学
满分:2 分
15. 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作者是
A. 茹志娟
B. 王蒙
C. 高晓声
D. 冯骥才
满分:2 分
16. 新时期,率先提出“乡土文学”主张的是
A. 刘绍棠
B. 汪曾祺
C. 林斤澜
D. 邓友梅
满分:2 分
17. 以下作品不属于茹志鹃的是
A. 《百合花》
B. 《关大妈》
C. 《静静的产院》
D. 《英雄的乐章》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 )的《三年早知道》是一篇反映农民思想变化的力作。
A. 西戎
B. 沙汀
C. 马烽
D. 李准
满分:2 分
19. 以下不属于十七年时期文艺理论成就的文章是
A. 《纪要》
B. 《论“文学是人学”》
C. 《论人情》
D. 《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满分:2 分
20. 散文名篇《长江三日》的作者是
A. 秦牧
B. 杨朔
C. 碧野
D. 刘白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小说《春种秋收》、《水滴石穿》、《一同前进》等的作者是
A. 马烽
B. 刘澎德
C. 康濯
D. 峻青
满分:2 分
22. 新时期小说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段方面,在下述哪些作家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
A. 孙犁、残雪、高晓声
B. 贾平凹、格非、王润滋
C. 陆文夫、马原、宗璞
D. 汪曾祺、贾平凹、何立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鲁枢元是( )的代表人物之一。
A. 形式批评
B. 心理学批评
C. 文化批评
D. 社会―历史批评
满分:2 分
24. 1950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A. 《“锻炼锻炼”》
B. 《三里湾》
C. 《老定额》
D. 《套不住的手》
满分:2 分
25. “由微笑到沉思”是著名评论家黄秋耘对( )的艺术风格在“文革”前后的演变所做的概括。
A. 宗璞
B. 陆文夫
C. 茹志鹃
D. 高晓声
满分:2 分
26. ( )的组诗《女人》,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经验的细腻复杂的方面,揭示了女性内在气质的历史构成性及其独特的精神品质。
A. 舒婷
B. 伊蕾
C. 翟永明
D. 海男
满分:2 分
27. 因诗集《玉门诗抄》等被称为“石油诗人”的是
A. 王希坚
B. 李季
C. 梁上泉
D. 严辰
满分:2 分
28.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作品( )中。
A. 《回答》
B. 《感觉》
C. 《弧线》
D. 《一代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军事家彭德怀的形象曾出现在以下哪部小说中?
A. 《红日》
B. 《在和平的日子里》
C. 《保卫延安》
D. 《风雷》
满分:2 分
30. 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是属于哪种题材的剧作?
A. 历史剧
B. 讽刺剧
C. 工业建设
D. 革命战争
满分:2 分
31. 吴伯萧的散文常从平凡的事物里进行开掘,以小见大抒发情怀,如
A. 《小橘灯》
B. 《花城》
C. 《日出》
D. 《菜园小记》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2. 吴春儿、李佩钟和蒋俗儿这三位性格迥异的女子是孙犁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 《菏花淀》
B. 《铁木前传》
C. 《风云初记》
D. 《山地回忆》
满分:2 分
33. 解放后,老舍的创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方面,( )既是他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A. 《茶馆》
B. 《龙须沟》
C. 《方珍珠》
D. 《西望长安》
满分:2 分
34. 后朦胧诗人主要指在朦胧诗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校园诗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 )、西川、王家新等。
A. 江河
B. 海子
C. 周涛
D. 杨炼
满分:2 分
35. 长篇小说( )是张洁题材转移、艺术风格嬗变最突出的标志。
A. 《爱,是不能忘记的》
B. 《沉重的翅膀》
C. 《方舟》
D. 《他有什么病》
满分:2 分
36. 大胆尝试以诗的形式为革命领袖作传的是( )的《李大钊》。
A. 郭沫若
B. 臧克家
C. 贺敬之
D. 李季
满分:2 分
37. 名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舒婷的( )中的诗句。
A. 《致橡树》
B. 《双桅船》
C. 《神女峰》
D. 《往事二三》
满分:2 分
38. 以下不属于赵瑜报告文学“体育三部曲”的是
A. 《强国梦》
B. 《扬眉剑出鞘》
C. 《兵败汉城》
D. 《马家军调查》
满分:2 分
39. 熔历史与小说于一炉的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的作者是
A. 欧阳山
B. 周而复
C. 李六如
D. 浩然
满分:2 分
40. 以下作品中,不属于悼亡性散文的是
A. 《安娜》
B. 《干校六记》
C. 《怀念萧珊》
D. 《回忆我的父亲》
满分:2 分
41. “中间人物论”是由( )在大连会议上提出的。
A. 赵树理
B. 邵荃麟
C. 茅盾
D. 周扬
满分:2 分
42. 以下《茶馆》中贯穿始终的人物是
A. 庞太监
B. 刘麻子
C. 王利发
D. 唐铁嘴
满分:2 分
43. 下列作品中,主要用人物心理来结构时空场景的是
A. 《关汉卿》
B. 《绝对信号》
C. 《茶馆》
D. 《陈毅市长》
满分:2 分
44. 年轻画家“孟加拉虎”是( )中的男主人公。
A. 《方舟》
B. 《人啊,人》
C. 《在同一地平线上》
D. 《你别无选择》
满分:2 分
45. 下列哪部作品是韩少功的寻根小说?
A. 《远村》
B. 《归去来》
C. 《沙灶遗风》
D. 《异乡异闻》
满分:2 分
46. 王朔是新北京的第二代移民,他的叙述空间
A. 多以北京胡同为主
B. 多以娱乐场所为主
C. 多以军队大院为主
D. 多以大学校园为主
满分:2 分
47. 王蒙的《布礼》、张贤亮的《绿化树》、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等都属于
A. 伤痕文学
B. 反思文学
C. 改革文学
D. 寻根文学
满分:2 分
48. 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王安忆“三恋”系列的是
A. 《小城之恋》
B. 《荒山之恋》
C. 《锦绣谷之恋》
D. 《世纪之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9. 以下不属于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内容的是
A. 主观战斗精神
B. 中间人物论
C. 现实主义
D. 民族形式
满分:2 分
50. 《在同一地平地线上》是女作家( )的代表作。
A. 张辛欣
B. 张抗抗
C. 铁凝
D. 陈染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小说《高山下的花环》的重要特点在于其采用了
A. 家庭纪事式结构
B. 第一人称的写法
C. 第三人称的写法
D. 书信体
满分:2 分
2. 新时期对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其中心是
A. 对倾向性的澄清
B. 对典型性的商榷
C. 对真实性的理解
D. 对写本质的质疑
满分:2 分
3. 阿城的《棋王》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是
A. 肖疙瘩
B. 王一生
C. 高加林
D. 老瞎子
满分:2 分
4. 研究马列主义哲学的曹荆华、进出口公司的翻译柳泉、导演梁倩这三位女性形象是张洁作品( )中的主要人物。
A. 《爱,是不能忘记的》
B. 《祖母绿》
C. 《方舟》
D. 《沉重的翅膀》
满分:2 分
5. 哥哥赵长康的幽灵形象是剧作( )中的人物。
A. 《街上流行红裙子》
B. 《寻找男子汉》
C. 《屋外有热流》
D. 《路》
满分:2 分
6. 短篇小说集《我的两家房东》的作者是
A. 峻青
B. 康濯
C. 刘澎德
D. 王汶石
满分:2 分
7. 在柳青的《创业史》中,评论界公认的艺术典型人物是
A. 梁生宝
B. 素芳
C. 梁三老汉
D. 郭振山
满分:2 分
8. 短篇小说《山区收购站》的作者是
A. 骆宾基
B. 沙汀
C. 王愿坚
D. 王汶石
满分:2 分
9. ( )的幽默喜剧《寻找男子汉》表现出作者对某些浸透陈旧意识的人生态度的贬抑,对民族“阳刚之气”的寻求和思考。
A. 沙叶新
B. 高行健
C. 李龙云
D. 苏叔阳
满分:2 分
10. 梁生宝、徐改霞等是小说( )中的人物。
A. 《创业史》
B. 《三里湾》
C. 《山乡巨变》
D. 《红旗谱》
满分:2 分
11. 邓友梅小说影响最大的是《那五》、《烟壶》等
A. 京味儿小说
B. 津味儿小说
C. 汉味小说
D. 军旅小说
满分:2 分
12. 以塑造知识分子形象见长的小说是
A. 《红岩》
B. 《青春之歌》
C. 《红旗谱》
D. 《林海雪原》
满分:2 分
13. ( )的诗集《西行剪影》是诗人行吟于大西北的记游作品。
A. 张志民
B. 李瑛
C. 阮章竞
D. 严阵
满分:2 分
14. 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现的对建国30多年来社会发展中迂回曲折、明暗进退的远因前源进行冷静思索、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是
A. 伤痕文学
B. 反思文学
C. 改革文学
D. 寻根文学
满分:2 分
15. 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作者是
A. 茹志娟
B. 王蒙
C. 高晓声
D. 冯骥才
满分:2 分
16. 新时期,率先提出“乡土文学”主张的是
A. 刘绍棠
B. 汪曾祺
C. 林斤澜
D. 邓友梅
满分:2 分
17. 以下作品不属于茹志鹃的是
A. 《百合花》
B. 《关大妈》
C. 《静静的产院》
D. 《英雄的乐章》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 )的《三年早知道》是一篇反映农民思想变化的力作。
A. 西戎
B. 沙汀
C. 马烽
D. 李准
满分:2 分
19. 以下不属于十七年时期文艺理论成就的文章是
A. 《纪要》
B. 《论“文学是人学”》
C. 《论人情》
D. 《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满分:2 分
20. 散文名篇《长江三日》的作者是
A. 秦牧
B. 杨朔
C. 碧野
D. 刘白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1. 小说《春种秋收》、《水滴石穿》、《一同前进》等的作者是
A. 马烽
B. 刘澎德
C. 康濯
D. 峻青
满分:2 分
22. 新时期小说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段方面,在下述哪些作家那里表现得最为明显?
A. 孙犁、残雪、高晓声
B. 贾平凹、格非、王润滋
C. 陆文夫、马原、宗璞
D. 汪曾祺、贾平凹、何立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鲁枢元是( )的代表人物之一。
A. 形式批评
B. 心理学批评
C. 文化批评
D. 社会―历史批评
满分:2 分
24. 1950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A. 《“锻炼锻炼”》
B. 《三里湾》
C. 《老定额》
D. 《套不住的手》
满分:2 分
25. “由微笑到沉思”是著名评论家黄秋耘对( )的艺术风格在“文革”前后的演变所做的概括。
A. 宗璞
B. 陆文夫
C. 茹志鹃
D. 高晓声
满分:2 分
26. ( )的组诗《女人》,将笔触深入到女性经验的细腻复杂的方面,揭示了女性内在气质的历史构成性及其独特的精神品质。
A. 舒婷
B. 伊蕾
C. 翟永明
D. 海男
满分:2 分
27. 因诗集《玉门诗抄》等被称为“石油诗人”的是
A. 王希坚
B. 李季
C. 梁上泉
D. 严辰
满分:2 分
28.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作品( )中。
A. 《回答》
B. 《感觉》
C. 《弧线》
D. 《一代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军事家彭德怀的形象曾出现在以下哪部小说中?
A. 《红日》
B. 《在和平的日子里》
C. 《保卫延安》
D. 《风雷》
满分:2 分
30. 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是属于哪种题材的剧作?
A. 历史剧
B. 讽刺剧
C. 工业建设
D. 革命战争
满分:2 分
31. 吴伯萧的散文常从平凡的事物里进行开掘,以小见大抒发情怀,如
A. 《小橘灯》
B. 《花城》
C. 《日出》
D. 《菜园小记》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2. 吴春儿、李佩钟和蒋俗儿这三位性格迥异的女子是孙犁小说( )中的人物形象。
A. 《菏花淀》
B. 《铁木前传》
C. 《风云初记》
D. 《山地回忆》
满分:2 分
33. 解放后,老舍的创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方面,( )既是他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A. 《茶馆》
B. 《龙须沟》
C. 《方珍珠》
D. 《西望长安》
满分:2 分
34. 后朦胧诗人主要指在朦胧诗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校园诗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 )、西川、王家新等。
A. 江河
B. 海子
C. 周涛
D. 杨炼
满分:2 分
35. 长篇小说( )是张洁题材转移、艺术风格嬗变最突出的标志。
A. 《爱,是不能忘记的》
B. 《沉重的翅膀》
C. 《方舟》
D. 《他有什么病》
满分:2 分
36. 大胆尝试以诗的形式为革命领袖作传的是( )的《李大钊》。
A. 郭沫若
B. 臧克家
C. 贺敬之
D. 李季
满分:2 分
37. 名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是舒婷的( )中的诗句。
A. 《致橡树》
B. 《双桅船》
C. 《神女峰》
D. 《往事二三》
满分:2 分
38. 以下不属于赵瑜报告文学“体育三部曲”的是
A. 《强国梦》
B. 《扬眉剑出鞘》
C. 《兵败汉城》
D. 《马家军调查》
满分:2 分
39. 熔历史与小说于一炉的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的作者是
A. 欧阳山
B. 周而复
C. 李六如
D. 浩然
满分:2 分
40. 以下作品中,不属于悼亡性散文的是
A. 《安娜》
B. 《干校六记》
C. 《怀念萧珊》
D. 《回忆我的父亲》
满分:2 分
41. “中间人物论”是由( )在大连会议上提出的。
A. 赵树理
B. 邵荃麟
C. 茅盾
D. 周扬
满分:2 分
42. 以下《茶馆》中贯穿始终的人物是
A. 庞太监
B. 刘麻子
C. 王利发
D. 唐铁嘴
满分:2 分
43. 下列作品中,主要用人物心理来结构时空场景的是
A. 《关汉卿》
B. 《绝对信号》
C. 《茶馆》
D. 《陈毅市长》
满分:2 分
44. 年轻画家“孟加拉虎”是( )中的男主人公。
A. 《方舟》
B. 《人啊,人》
C. 《在同一地平线上》
D. 《你别无选择》
满分:2 分
45. 下列哪部作品是韩少功的寻根小说?
A. 《远村》
B. 《归去来》
C. 《沙灶遗风》
D. 《异乡异闻》
满分:2 分
46. 王朔是新北京的第二代移民,他的叙述空间
A. 多以北京胡同为主
B. 多以娱乐场所为主
C. 多以军队大院为主
D. 多以大学校园为主
满分:2 分
47. 王蒙的《布礼》、张贤亮的《绿化树》、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等都属于
A. 伤痕文学
B. 反思文学
C. 改革文学
D. 寻根文学
满分:2 分
48. 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王安忆“三恋”系列的是
A. 《小城之恋》
B. 《荒山之恋》
C. 《锦绣谷之恋》
D. 《世纪之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9. 以下不属于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内容的是
A. 主观战斗精神
B. 中间人物论
C. 现实主义
D. 民族形式
满分:2 分
50. 《在同一地平地线上》是女作家( )的代表作。
A. 张辛欣
B. 张抗抗
C. 铁凝
D. 陈染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