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现代教育技术A》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是信息化社会文明的标志。
A. 信息技术
B. 知识技能
C. 道德修养
D. 信息素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A. 学习评定
B. 学习需要分析
C. 学习者分析
D. 学习内容分析
满分:2 分
3.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萌芽于()。
A. 19世纪2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
满分:2 分
4.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A. 教师
B. 学习者
C. 家长
D. 辅导员
满分:2 分
5. ()分为基本型和扩展型两种。
A. 前端播出平台
B. 辅助教学网络
C. 信息管理系统
D. 终端接收站点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辅助前端播出平台覆盖试点地区()学校。
A. 村级
B. 乡镇级
C. 县级以上
D. 所有级别
满分:2 分
7. ()为学校提供了一个经济、先进、易于建设和维护而又功能强大、信息丰富的基础性平台。
A. CSC校园网信息平台
B. 无线校园网
C. 多媒体教室
D. 微格教室
满分:2 分
8. 第二阶段的校园网的概念是以()为主。
A. 硬件集成
B. 学习资源
C. 教学应用软件集成
D. 学习工具
满分:2 分
9. ()把信息素养分成基础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和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三个层次。
A. 马斯洛
B. 沈书生
C. 保罗・泽考斯基
D. 陶行知
满分:2 分
10. 以下不是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特点的是()
A. 以“问题”为核心
B. 以学习者为中心
C. 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D. 教师为主体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当今大多数校园网所采用的模式是()。
A. 单一硬件平台模式
B. 软件建网模式
C. “硬件+软件+现代教育”模式
D. “硬件+现代教育”模式
满分:2 分
12. 网络教学的特点决定各教学科目基本都要通过()来传授教学内容
A. 书本
B. 课件
C. 媒体
D. 电视
满分:2 分
13. 中心教学资源库主要通过()发布节目。
A. 前端播出平台
B. 辅助教学网络
C. 信息管理系统
D. 终端接收站点
满分:2 分
14. 学生在课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
A. 基于问题的学习
B. 协作式学习
C. 探究性学习
D. 发现式学习
满分:2 分
15. 勒温认为,“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计划应以()为前提。
A. 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
B. 前期思考与设想
C. 行动背景
D. 可操作方案
满分:2 分
16. 通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规定达到教学目标的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并揭示组成学习内容的各项先决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A. 学习需要
B. 学习者
C. 学习目标
D. 学习内容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对学习者学习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与目前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的过程是()。
A. 学习需要分析
B. 学习者分析
C. 学习内容分析
D. 学习评价
满分:2 分
18. 建设校园网的真正目的在于()。
A. 提高学校硬件配置
B. 促进校园现代化
C. 展示学校综合实力
D. 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高速多媒体网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主前端播出平台使用()播出节目。
A. 远程教育网
B. 卫星数字专用频道
C. 计算机网络
D. 无线信号
满分:2 分
20. 无线网络技术早年主要应用在()。
A. 军事系统
B. 航空系统
C. 教育系统
D. 工业制造
满分:2 分
华师《现代教育技术A》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A. 教学过程系统化设计和组织实施
B. 教育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C.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评价
D. 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满分:2 分
2. 无线校园网最大的特点是()。
A. 具有高度的空间自由性和灵活性
B. 可以避免大规模铺设网线和固定设备投入
C. 适合进行大量双向和多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
D. 极大地缩短了建设周期
满分:2 分
3. 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8年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分()三个方面表述。
A. 信息素养
B. 独立学习
C. 社区责任
D. 信息技能
满分:2 分
4. 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有()
A. 教学设计不够完善
B. 硬件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
C. 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和水平的制约
D. 缺乏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满分:2 分
5. 1974年保罗・泽考斯基提出的信息素养包括()。
A. 文化素养
B. 信息意识
C. 技能素养
D. 信息技能
满分:2 分
6. 以下是信息化学习平台与工具的有()。
A. 认知工具
B. 交流工具
C. 效能工具
D. 支持评测工具
满分:2 分
7. 以下哪些人员属于教育技术工作者()。
A. 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
B. 全国电教系统的专业人员
C. 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应用的相关人员
D. 相关学科教师
满分:2 分
8. 微格教学设施包括()两部分。
A. 计算机网络系统
B. 主控室
C. 副控室
D. 微格教室
满分:2 分
9. 主前端播出平台覆盖试点地区()学校。
A. 村级
B. 乡镇级
C. 县级以上
D. 所有级别
满分:2 分
10.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哪些领域()。
A. 智慧技能领域
B. 认知领域
C. 动作技能领域
D. 情感领域
满分:2 分
11. 在教育领域,卫星IP接收系统的基本功能表现为()。
A. 接收卫星数据广播
B.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
C. 教务和教学的办公应用
D. 连通因特网
满分:2 分
12. 以下哪些描述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A.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B. 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C. 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D. 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满分:2 分
13. 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有()
A. 多样性
B. 便捷性
C. 共享性
D. 时效性
满分:2 分
14. 校园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网络布线、()等。
A. 交换设备
B. 服务器
C. 工作站
D. 管理服务软件系统
满分:2 分
15. 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组成要素有()
A. 教学资源
B. 基础设施
C. 信息化学习资源
D. 信息化学习平台与工具
满分:2 分
华师《现代教育技术A》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教学,除了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以外,还应注意改变使用单一媒体进行教学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媒体的教学特性选择和控制教学媒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教育信息资源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外,还能以网页的形式发布,供所有的网络用户随时访问,不存在传统媒体信息由于复本数量限制所产生的不能获取到信息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专题学习网站不同于网络课程,课程在内容上有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性,而专题内容相对具体,更加针对一项具体的知识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无线网络技术是本世纪中期出现的最新的网络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PBL不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自主学习,而是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无线局域网带宽有限,不适合进行大量双向和多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不仅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的交互、虚拟仿真和远程共享等特性,而且知识间的联系是网状的,但其检索方式单调且不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研究目的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教学过程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所谓校园网就是把分布在不同校园的多台计算机连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网络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研究重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课件导入部分主要包括标题页、说明和用户确认三个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是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均有无线网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无线校园网改变了通常的教学模式,师生在教学中更能够产生互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是信息化社会文明的标志。
A. 信息技术
B. 知识技能
C. 道德修养
D. 信息素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在学习成就上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A. 学习评定
B. 学习需要分析
C. 学习者分析
D. 学习内容分析
满分:2 分
3.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萌芽于()。
A. 19世纪2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50年代
满分:2 分
4.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以()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A. 教师
B. 学习者
C. 家长
D. 辅导员
满分:2 分
5. ()分为基本型和扩展型两种。
A. 前端播出平台
B. 辅助教学网络
C. 信息管理系统
D. 终端接收站点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辅助前端播出平台覆盖试点地区()学校。
A. 村级
B. 乡镇级
C. 县级以上
D. 所有级别
满分:2 分
7. ()为学校提供了一个经济、先进、易于建设和维护而又功能强大、信息丰富的基础性平台。
A. CSC校园网信息平台
B. 无线校园网
C. 多媒体教室
D. 微格教室
满分:2 分
8. 第二阶段的校园网的概念是以()为主。
A. 硬件集成
B. 学习资源
C. 教学应用软件集成
D. 学习工具
满分:2 分
9. ()把信息素养分成基础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和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三个层次。
A. 马斯洛
B. 沈书生
C. 保罗・泽考斯基
D. 陶行知
满分:2 分
10. 以下不是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特点的是()
A. 以“问题”为核心
B. 以学习者为中心
C. 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D. 教师为主体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当今大多数校园网所采用的模式是()。
A. 单一硬件平台模式
B. 软件建网模式
C. “硬件+软件+现代教育”模式
D. “硬件+现代教育”模式
满分:2 分
12. 网络教学的特点决定各教学科目基本都要通过()来传授教学内容
A. 书本
B. 课件
C. 媒体
D. 电视
满分:2 分
13. 中心教学资源库主要通过()发布节目。
A. 前端播出平台
B. 辅助教学网络
C. 信息管理系统
D. 终端接收站点
满分:2 分
14. 学生在课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
A. 基于问题的学习
B. 协作式学习
C. 探究性学习
D. 发现式学习
满分:2 分
15. 勒温认为,“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计划应以()为前提。
A. 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
B. 前期思考与设想
C. 行动背景
D. 可操作方案
满分:2 分
16. 通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规定达到教学目标的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并揭示组成学习内容的各项先决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A. 学习需要
B. 学习者
C. 学习目标
D. 学习内容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对学习者学习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与目前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的过程是()。
A. 学习需要分析
B. 学习者分析
C. 学习内容分析
D. 学习评价
满分:2 分
18. 建设校园网的真正目的在于()。
A. 提高学校硬件配置
B. 促进校园现代化
C. 展示学校综合实力
D. 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高速多媒体网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主前端播出平台使用()播出节目。
A. 远程教育网
B. 卫星数字专用频道
C. 计算机网络
D. 无线信号
满分:2 分
20. 无线网络技术早年主要应用在()。
A. 军事系统
B. 航空系统
C. 教育系统
D. 工业制造
满分:2 分
华师《现代教育技术A》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A. 教学过程系统化设计和组织实施
B. 教育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C.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评价
D. 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满分:2 分
2. 无线校园网最大的特点是()。
A. 具有高度的空间自由性和灵活性
B. 可以避免大规模铺设网线和固定设备投入
C. 适合进行大量双向和多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
D. 极大地缩短了建设周期
满分:2 分
3. 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8年制定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分()三个方面表述。
A. 信息素养
B. 独立学习
C. 社区责任
D. 信息技能
满分:2 分
4. 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有()
A. 教学设计不够完善
B. 硬件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
C. 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和水平的制约
D. 缺乏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满分:2 分
5. 1974年保罗・泽考斯基提出的信息素养包括()。
A. 文化素养
B. 信息意识
C. 技能素养
D. 信息技能
满分:2 分
6. 以下是信息化学习平台与工具的有()。
A. 认知工具
B. 交流工具
C. 效能工具
D. 支持评测工具
满分:2 分
7. 以下哪些人员属于教育技术工作者()。
A. 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
B. 全国电教系统的专业人员
C. 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应用的相关人员
D. 相关学科教师
满分:2 分
8. 微格教学设施包括()两部分。
A. 计算机网络系统
B. 主控室
C. 副控室
D. 微格教室
满分:2 分
9. 主前端播出平台覆盖试点地区()学校。
A. 村级
B. 乡镇级
C. 县级以上
D. 所有级别
满分:2 分
10.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哪些领域()。
A. 智慧技能领域
B. 认知领域
C. 动作技能领域
D. 情感领域
满分:2 分
11. 在教育领域,卫星IP接收系统的基本功能表现为()。
A. 接收卫星数据广播
B. 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
C. 教务和教学的办公应用
D. 连通因特网
满分:2 分
12. 以下哪些描述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A.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B. 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C. 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D. 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满分:2 分
13. 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有()
A. 多样性
B. 便捷性
C. 共享性
D. 时效性
满分:2 分
14. 校园网络系统主要包括网络布线、()等。
A. 交换设备
B. 服务器
C. 工作站
D. 管理服务软件系统
满分:2 分
15. 信息化学习环境的组成要素有()
A. 教学资源
B. 基础设施
C. 信息化学习资源
D. 信息化学习平台与工具
满分:2 分
华师《现代教育技术A》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教学,除了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以外,还应注意改变使用单一媒体进行教学的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媒体的教学特性选择和控制教学媒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教育信息资源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外,还能以网页的形式发布,供所有的网络用户随时访问,不存在传统媒体信息由于复本数量限制所产生的不能获取到信息的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专题学习网站不同于网络课程,课程在内容上有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性,而专题内容相对具体,更加针对一项具体的知识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无线网络技术是本世纪中期出现的最新的网络技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PBL不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自主学习,而是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无线局域网带宽有限,不适合进行大量双向和多向的多媒体信息传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不仅具有多媒体、超文本、友好的交互、虚拟仿真和远程共享等特性,而且知识间的联系是网状的,但其检索方式单调且不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研究目的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教学过程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所谓校园网就是把分布在不同校园的多台计算机连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网络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研究重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课件导入部分主要包括标题页、说明和用户确认三个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是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均有无线网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无线校园网改变了通常的教学模式,师生在教学中更能够产生互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