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在()
A. 20世纪初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以后
D. 20世纪30年代
满分:2 分
2.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的一个分支学科。
A. 学前教育科学
B. 学前教育
C. 科学
D. 教育科学
满分:2 分
3. ()是早期研究儿童的一种观察技能,用于记录不同种类的资料。
A. 日记记录
B. 轶事记录
C. 卡片记录
D. 档案袋记录
满分:2 分
4. ()就是对行为或事件的选择。研究者需要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行为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用来代表相同条件下的一般行为或事件。
A. 选择
B. 排除
C. 归纳
D. 抽样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学前教育个案研究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手段是()
A. 测验
B. 调查
C. 观察
D. 访谈
满分:2 分
6. 在现场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对观察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叫()。
A. 突发事件
B. 不利事件
C. 典型事
D. 意外事件
满分:2 分
7. ()观察方法也成为描述性观察法,它是随着行为或事件的发生,自然地将它再现出来,观察者详细地作观察记录。
A. 叙述性
B. 取样
C. 观察评定
D. 日记
满分:2 分
8.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是()。
A.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50年代
满分:2 分
9. ()也称资料研究或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有关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的过程,包括对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有关教育科研成果的研究。
A. 文献研究
B. 历史研究
C. 调查研究
D. 实践研究
满分:2 分
10. ()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
A. 定量研究
B. 定性研究
C. 基础研究
D. 理论研究
满分:2 分
11.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观察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自然观察和()
A. 封闭式观察
B. 现场观察
C. 正式观察
D. 实验室观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研究者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和程序叫()。
A. 随机抽样
B. 抽查
C. 抽样
D. 选择
满分:2 分
13. 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行的测验是()。
A. 操作测验
B. 目标参照测验
C. 标准化测验
D. 常模参照测验
满分:2 分
14. ()是利用目录或索引,逐一找所需的文献资料
A. 追溯法
B. 检索法
C. 普查法
D. 调研法
满分:2 分
15. 19世纪末以前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时期。
A. 萌芽时期
B. 迅速发展时期
C. 多样化时期
D. 以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为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基础研究又被称为(),它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
A. 定性研究
B. 定量研究
C. 基本理论研究
D. 应用研究
满分:2 分
17. 保证观察活动具有统一性和客观性的基本条件是()。
A. 制定计划
B. 确定观察对象
C. 观察报告撰写
D. 执行计划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在课题适用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叫()。
A. 个体
B. 总体
C. 样本
D. 大样本
满分:2 分
19.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是()。
A. 客观
B. 准确
C. 创造
D. 学术价值
满分:2 分
20. 教育文献资料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图书,二是期刊杂志;三是()
A. 学术会议资料、文件、档案等
B. 专著
C. 报纸
D. 网络
满分:2 分
华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观察记录表的主要形式有()。
A. 事件记录表
B. 时间取样记录表
C. 行为核对表
D. 等级评定记录表
满分:2 分
2. 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观察法分为()。
A. 直接观察法
B. 实验观察法
C. 自然观察法
D. 间接观察法
满分:2 分
3. .测试的准备工作有()。
A. 掌握测验的基本知识技能
B. 熟悉测量量表
C. 准备测验要使用的材料和场所
D. 做好测验约定
满分:2 分
4. 选择观察方法时应系统地考虑()因素。
A. 观察的目的
B. 研究对象活动的特点
C. 被观察者的条件
D. 观察者具备的观察条件
满分:2 分
5. 前实验设计常见的模式有()。
A. 单组后测设计
B. 单组前后测设计
C. 固定组比较设计
D. 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满分:2 分
6. .在实施访谈调查时,其过程一般由()组成。
A. 访谈内容介绍
B. 访谈准备
C. 预备性谈话
D. 正式提问
满分:2 分
7.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
A. 观察
B. 问卷
C. 访谈
D. 测验
满分:2 分
8. 在实验实施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具体有()。
A. 操纵自变量
B. 控制自变量
C. 观察和测量因变量
D. 控制无关变量
满分:2 分
9. 观察的准备包括()
A. 确定观察时间
B. 做好观察的计划
C. 培训观察人员
D. 边观察边思考
满分:2 分
10. 运用个案法研究学前教育问题时,一般由()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A. 选定个案研究对象
B. 制订研究计划
C. 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
D. 形成研究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
满分:2 分
11. .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观察法分为()
A. 时间取样观察法
B. 有结构观察法
C. 无结构观察法
D. 事件取样观察法
满分:2 分
12. 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有()
A. 测验的交互作用
B. 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C. 实验安排的副效应
D. 多重处理干扰
满分:2 分
13. 抽样包括()步骤。
A. 规定研究总体
B. 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
C. 抽取样本
D. 确定样本容量
满分:2 分
14. 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与其他形式的调查相比,其优势表现在()
A. 收集资料的效率高
B. 能获取多种形式的资料
C. 匿名性强
D. 节约研究资源
满分:2 分
15.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观察法分为()。
A. 直接观察法
B. 实验观察法
C. 自然观察法
D. 间接观察法
满分:2 分
16. 按照课题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课题分为()
A. 纵向来源的课题
B. 因果性课题
C. 横向来源的课题
D. 研究者自选课题
满分:2 分
17. 自编测验的优点在于()。
A. 针对性强
B. 灵活性强
C. 节约时间
D. 操作相对简便
满分:2 分
18. 关于教育事实的研究报告有()
A. 教育调查报告
B. 教育实验报告
C. 专著
D. 教育观察报告
满分:2 分
19. 教育实验的基本要素是()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关变量
D. 控制变量
满分:2 分
20. 评价者在建立教育成果评价的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 一致性
B. 精练可行性
C. 学术性
D. 可测性
满分:2 分
2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阶段有()。
A. 研究实施阶段
B. 研究准备阶段
C. 研究总结阶段
D. 研究评价阶段
满分:2 分
22. 测验法的优点是()。
A. 效率高
B. 比较准确可靠
C. 施测过程容易控制
D. 结果处理方便
满分:2 分
23. 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可将课题分为()。
A. 应用性课题
B. 描述性课题
C. 因果性课题
D. 预测性课题
满分:2 分
24. 根据研究者是否对访谈过程进行控制和访谈过程是否使用经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或提纲,访谈分为()。
A. 非结构性访谈
B. 间接访谈
C. 直接访谈
D. 结构性访谈
满分:2 分
25. 教育科研成果表述包括()步骤。
A. 确定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拟定题目
B. 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写作
C. 整理资料
D. 拟订写作提纲
满分:2 分
26. 教育实验内在效度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
A. 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B.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水平
C. 实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正确性
D. 实验者对无关变量控制的有效性
满分:2 分
27. 根据对研究对象行为取样的方式不同,观察法分为()
A. 时间取样观察法
B. 有结构观察法
C. 无结构观察法
D. 事件取样观察法
满分:2 分
28. 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科研成果相比较而言,科研报告具有___特点。
A. 规范性
B. 客观性和准确性
C. 学术性
D. 新颖性
满分:2 分
29. 文字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是()。
A. 真实
B. 及时
C. 具体
D. 简明扼要
满分:2 分
30. 确定先进的、有推广价值的经验的标准有()
A. 现实性
B. 典型性
C. 适用性
D. 创造性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在()
A. 20世纪初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以后
D. 20世纪30年代
满分:2 分
2.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的一个分支学科。
A. 学前教育科学
B. 学前教育
C. 科学
D. 教育科学
满分:2 分
3. ()是早期研究儿童的一种观察技能,用于记录不同种类的资料。
A. 日记记录
B. 轶事记录
C. 卡片记录
D. 档案袋记录
满分:2 分
4. ()就是对行为或事件的选择。研究者需要选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行为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用来代表相同条件下的一般行为或事件。
A. 选择
B. 排除
C. 归纳
D. 抽样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学前教育个案研究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手段是()
A. 测验
B. 调查
C. 观察
D. 访谈
满分:2 分
6. 在现场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对观察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叫()。
A. 突发事件
B. 不利事件
C. 典型事
D. 意外事件
满分:2 分
7. ()观察方法也成为描述性观察法,它是随着行为或事件的发生,自然地将它再现出来,观察者详细地作观察记录。
A. 叙述性
B. 取样
C. 观察评定
D. 日记
满分:2 分
8.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是()。
A.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50年代
满分:2 分
9. ()也称资料研究或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有关教育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的过程,包括对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有关教育科研成果的研究。
A. 文献研究
B. 历史研究
C. 调查研究
D. 实践研究
满分:2 分
10. ()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
A. 定量研究
B. 定性研究
C. 基础研究
D. 理论研究
满分:2 分
11.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观察分为不同的类别,如自然观察和()
A. 封闭式观察
B. 现场观察
C. 正式观察
D. 实验室观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研究者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和程序叫()。
A. 随机抽样
B. 抽查
C. 抽样
D. 选择
满分:2 分
13. 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行的测验是()。
A. 操作测验
B. 目标参照测验
C. 标准化测验
D. 常模参照测验
满分:2 分
14. ()是利用目录或索引,逐一找所需的文献资料
A. 追溯法
B. 检索法
C. 普查法
D. 调研法
满分:2 分
15. 19世纪末以前是学前教育研究的()时期。
A. 萌芽时期
B. 迅速发展时期
C. 多样化时期
D. 以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为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基础研究又被称为(),它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
A. 定性研究
B. 定量研究
C. 基本理论研究
D. 应用研究
满分:2 分
17. 保证观察活动具有统一性和客观性的基本条件是()。
A. 制定计划
B. 确定观察对象
C. 观察报告撰写
D. 执行计划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8. 在课题适用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叫()。
A. 个体
B. 总体
C. 样本
D. 大样本
满分:2 分
19. 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是()。
A. 客观
B. 准确
C. 创造
D. 学术价值
满分:2 分
20. 教育文献资料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图书,二是期刊杂志;三是()
A. 学术会议资料、文件、档案等
B. 专著
C. 报纸
D. 网络
满分:2 分
华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观察记录表的主要形式有()。
A. 事件记录表
B. 时间取样记录表
C. 行为核对表
D. 等级评定记录表
满分:2 分
2. 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观察法分为()。
A. 直接观察法
B. 实验观察法
C. 自然观察法
D. 间接观察法
满分:2 分
3. .测试的准备工作有()。
A. 掌握测验的基本知识技能
B. 熟悉测量量表
C. 准备测验要使用的材料和场所
D. 做好测验约定
满分:2 分
4. 选择观察方法时应系统地考虑()因素。
A. 观察的目的
B. 研究对象活动的特点
C. 被观察者的条件
D. 观察者具备的观察条件
满分:2 分
5. 前实验设计常见的模式有()。
A. 单组后测设计
B. 单组前后测设计
C. 固定组比较设计
D. 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满分:2 分
6. .在实施访谈调查时,其过程一般由()组成。
A. 访谈内容介绍
B. 访谈准备
C. 预备性谈话
D. 正式提问
满分:2 分
7. 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
A. 观察
B. 问卷
C. 访谈
D. 测验
满分:2 分
8. 在实验实施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具体有()。
A. 操纵自变量
B. 控制自变量
C. 观察和测量因变量
D. 控制无关变量
满分:2 分
9. 观察的准备包括()
A. 确定观察时间
B. 做好观察的计划
C. 培训观察人员
D. 边观察边思考
满分:2 分
10. 运用个案法研究学前教育问题时,一般由()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A. 选定个案研究对象
B. 制订研究计划
C. 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
D. 形成研究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
满分:2 分
11. .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观察法分为()
A. 时间取样观察法
B. 有结构观察法
C. 无结构观察法
D. 事件取样观察法
满分:2 分
12. 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有()
A. 测验的交互作用
B. 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C. 实验安排的副效应
D. 多重处理干扰
满分:2 分
13. 抽样包括()步骤。
A. 规定研究总体
B. 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
C. 抽取样本
D. 确定样本容量
满分:2 分
14. 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与其他形式的调查相比,其优势表现在()
A. 收集资料的效率高
B. 能获取多种形式的资料
C. 匿名性强
D. 节约研究资源
满分:2 分
15.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观察法分为()。
A. 直接观察法
B. 实验观察法
C. 自然观察法
D. 间接观察法
满分:2 分
16. 按照课题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课题分为()
A. 纵向来源的课题
B. 因果性课题
C. 横向来源的课题
D. 研究者自选课题
满分:2 分
17. 自编测验的优点在于()。
A. 针对性强
B. 灵活性强
C. 节约时间
D. 操作相对简便
满分:2 分
18. 关于教育事实的研究报告有()
A. 教育调查报告
B. 教育实验报告
C. 专著
D. 教育观察报告
满分:2 分
19. 教育实验的基本要素是()
A. 因变量
B. 自变量
C. 关变量
D. 控制变量
满分:2 分
20. 评价者在建立教育成果评价的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 一致性
B. 精练可行性
C. 学术性
D. 可测性
满分:2 分
2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阶段有()。
A. 研究实施阶段
B. 研究准备阶段
C. 研究总结阶段
D. 研究评价阶段
满分:2 分
22. 测验法的优点是()。
A. 效率高
B. 比较准确可靠
C. 施测过程容易控制
D. 结果处理方便
满分:2 分
23. 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可将课题分为()。
A. 应用性课题
B. 描述性课题
C. 因果性课题
D. 预测性课题
满分:2 分
24. 根据研究者是否对访谈过程进行控制和访谈过程是否使用经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或提纲,访谈分为()。
A. 非结构性访谈
B. 间接访谈
C. 直接访谈
D. 结构性访谈
满分:2 分
25. 教育科研成果表述包括()步骤。
A. 确定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拟定题目
B. 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写作
C. 整理资料
D. 拟订写作提纲
满分:2 分
26. 教育实验内在效度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
A. 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B.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水平
C. 实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正确性
D. 实验者对无关变量控制的有效性
满分:2 分
27. 根据对研究对象行为取样的方式不同,观察法分为()
A. 时间取样观察法
B. 有结构观察法
C. 无结构观察法
D. 事件取样观察法
满分:2 分
28. 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科研成果相比较而言,科研报告具有___特点。
A. 规范性
B. 客观性和准确性
C. 学术性
D. 新颖性
满分:2 分
29. 文字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是()。
A. 真实
B. 及时
C. 具体
D. 简明扼要
满分:2 分
30. 确定先进的、有推广价值的经验的标准有()
A. 现实性
B. 典型性
C. 适用性
D. 创造性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