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机械零件设计》13春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在闭式减速硬齿锥齿轮传动中,载荷平稳,按()作为计算齿轮工作能力准则是可能的。
A.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B. 齿根弯曲静强度
C.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D. 齿面接触静强度
满分:5 分
2. 润滑条件相同时,以下四种精度和内径相同的滚动轴承中()轴承的极限转速最高。
A. 角接触球轴承
B. 圆锥滚子轴承
C. 推力球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满分:5 分
3. 一滑动轴承,测出其摩擦系数为0.005左右,则该轴承是处于()状态下工作。
A. 干摩擦
B. 边界摩擦
C. 混合摩擦
D. 液体摩擦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4. 蜗杆传动的蜗杆直径系数q(或分度圆直径d1),当()时可以不取标准值。
A. 用滚刀加工蜗轮
B. 用飞刀加工蜗轮
C. 蜗杆分度圆直径d1 20mm
D. 蜗杆头数为2或4
满分:5 分
5. 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的高速支点选用()较合理。
A. 圆柱滚子轴承
B. 圆锥滚子轴承
C. 角接触球轴承
D. 推力球轴承
满分:5 分
6.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其刚度特性是属于()。
A. 定刚度的
B. 变刚度的
C. 既可以是定刚度的,也可以是变刚度的
D. 不属于上述三种情况
满分:5 分
7. 受翻转(倾覆)力矩的螺栓联接中,螺栓位置的布置应按以下原则()。
A. 为提高承载能力,螺栓应远离被联接件的几何形心
B. 为使被联接件受力均匀,应使螺栓均匀分布
C. 为提高承载能力,应远离翻转轴线
D. 螺栓应布置在受拉力侧
满分:5 分
8. 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随接触角α增大而()。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大或减小随轴承型号而定
满分:5 分
9. V带(三角带)传动的带轮基准直径应取为()。
A. D1
B. D2
C. D3
D. D4
满分:5 分
10. 提高轴的刚度,采取()方法,效果不大,不宜采用。
A. 增大轴径
B. 改变支承间跨度
C. 用合金钢代替普通钢
D. 用滚子轴承代替球轴承
满分:5 分
11. 下列十种传动:链传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锥齿轮传动、斜齿锥齿轮传动、圆弧齿圆柱齿轮传动、曲齿锥齿轮传动、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其中有()种传动可以用于两轴相交的场合。
A. 1
B. 2
C. 3
D. 4
E. 5
满分:5 分
12. 公式用于直齿圆柱齿轮的()。
A.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B.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C. 抗磨损计算
D. 抗胶合计算
满分:5 分
13. 润滑油的(),又称为绝对粘度。
A. 运动粘度
B. 动力粘度
C. 恩格尔粘度
D. 基本粘度
满分:5 分
14. 开式齿轮传动中,强度条件主要是针对()。
A. 齿面磨损及轮齿折断
B. 齿面塑性变形
C. 齿面胶合
D. 齿面点蚀
满分:5 分
15. 锥齿轮的当量齿数()实际齿数。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可能大于或小于
满分:5 分
16. 当螺栓联接的被联接件是锻件或铸件时,应将安装螺栓处加工成小凸台或沉孔(沉头座),其目的是()。
A. 易拧紧
B. 避免偏心载荷
C. 增大接触面,提高承载能力
D. 外观好
满分:5 分
西电《机械零件设计》13春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根据机器的额定功率计算出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称为名义(或公称)载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切向键的工作面是键的侧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油润滑的运动副,物理吸附膜的摩擦系数与吸附膜分子的层数有关,层数多,摩擦系数亦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作用于齿根危险截面上的应力有弯曲应力、切应力和压应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在选择传动方案时,只有为了传动布置或其它必要时才选用锥齿轮,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用圆柱齿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轴的设计的主要问题为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此外还应考虑轴的结构设计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润滑油的动力粘度又称为绝对粘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螺纹副在摩擦系数一定时,增加螺纹的牙型角,则当量摩擦系数减小,自锁性能变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当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时,钢制零件的表面愈粗糙,其疲劳强度愈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锥齿轮的标准模数在整个齿宽上都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6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在闭式减速硬齿锥齿轮传动中,载荷平稳,按()作为计算齿轮工作能力准则是可能的。
A.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B. 齿根弯曲静强度
C.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D. 齿面接触静强度
满分:5 分
2. 润滑条件相同时,以下四种精度和内径相同的滚动轴承中()轴承的极限转速最高。
A. 角接触球轴承
B. 圆锥滚子轴承
C. 推力球轴承
D. 圆柱滚子轴承
满分:5 分
3. 一滑动轴承,测出其摩擦系数为0.005左右,则该轴承是处于()状态下工作。
A. 干摩擦
B. 边界摩擦
C. 混合摩擦
D. 液体摩擦
此题选: D 满分:5 分
4. 蜗杆传动的蜗杆直径系数q(或分度圆直径d1),当()时可以不取标准值。
A. 用滚刀加工蜗轮
B. 用飞刀加工蜗轮
C. 蜗杆分度圆直径d1 20mm
D. 蜗杆头数为2或4
满分:5 分
5. 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的高速支点选用()较合理。
A. 圆柱滚子轴承
B. 圆锥滚子轴承
C. 角接触球轴承
D. 推力球轴承
满分:5 分
6.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其刚度特性是属于()。
A. 定刚度的
B. 变刚度的
C. 既可以是定刚度的,也可以是变刚度的
D. 不属于上述三种情况
满分:5 分
7. 受翻转(倾覆)力矩的螺栓联接中,螺栓位置的布置应按以下原则()。
A. 为提高承载能力,螺栓应远离被联接件的几何形心
B. 为使被联接件受力均匀,应使螺栓均匀分布
C. 为提高承载能力,应远离翻转轴线
D. 螺栓应布置在受拉力侧
满分:5 分
8. 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随接触角α增大而()。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增大或减小随轴承型号而定
满分:5 分
9. V带(三角带)传动的带轮基准直径应取为()。
A. D1
B. D2
C. D3
D. D4
满分:5 分
10. 提高轴的刚度,采取()方法,效果不大,不宜采用。
A. 增大轴径
B. 改变支承间跨度
C. 用合金钢代替普通钢
D. 用滚子轴承代替球轴承
满分:5 分
11. 下列十种传动:链传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锥齿轮传动、斜齿锥齿轮传动、圆弧齿圆柱齿轮传动、曲齿锥齿轮传动、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其中有()种传动可以用于两轴相交的场合。
A. 1
B. 2
C. 3
D. 4
E. 5
满分:5 分
12. 公式用于直齿圆柱齿轮的()。
A.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B.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C. 抗磨损计算
D. 抗胶合计算
满分:5 分
13. 润滑油的(),又称为绝对粘度。
A. 运动粘度
B. 动力粘度
C. 恩格尔粘度
D. 基本粘度
满分:5 分
14. 开式齿轮传动中,强度条件主要是针对()。
A. 齿面磨损及轮齿折断
B. 齿面塑性变形
C. 齿面胶合
D. 齿面点蚀
满分:5 分
15. 锥齿轮的当量齿数()实际齿数。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可能大于或小于
满分:5 分
16. 当螺栓联接的被联接件是锻件或铸件时,应将安装螺栓处加工成小凸台或沉孔(沉头座),其目的是()。
A. 易拧紧
B. 避免偏心载荷
C. 增大接触面,提高承载能力
D. 外观好
满分:5 分
西电《机械零件设计》13春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根据机器的额定功率计算出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称为名义(或公称)载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切向键的工作面是键的侧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油润滑的运动副,物理吸附膜的摩擦系数与吸附膜分子的层数有关,层数多,摩擦系数亦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作用于齿根危险截面上的应力有弯曲应力、切应力和压应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在选择传动方案时,只有为了传动布置或其它必要时才选用锥齿轮,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用圆柱齿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轴的设计的主要问题为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此外还应考虑轴的结构设计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润滑油的动力粘度又称为绝对粘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螺纹副在摩擦系数一定时,增加螺纹的牙型角,则当量摩擦系数减小,自锁性能变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当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时,钢制零件的表面愈粗糙,其疲劳强度愈低。()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锥齿轮的标准模数在整个齿宽上都相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4春华中师范大学《词汇学》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