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西南大学1327 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西南大学 科目: 2020-05-06 17:18:11 在线 作业 大学
1327
1.[单选题]不作为是指(       )

    A.行为人的身体没有活动
    B.行为人不亲自实施犯罪行为
    C.当为、能为而不为的情形
    D.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的行为
2.[单选题]狗蛋因犯强奸罪判处死缓,服刑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其条件是(        )
    A.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B.确有立功表现
    C.没有故意犯罪
    D.确有悔改表现
3.[单选题]医生甲疏忽大意开错药方,司药乙没注意检查,误照错药方发药,致婴儿服药后死亡。对甲、乙的行为(       )
    A.应按共同犯罪处理
    B.分别处理
    C.属于意外事件
    D.甲应负刑事责任,乙不负刑事责任
4.[单选题]是否成立犯罪既遂,一般来讲取决于(        )
    A.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B.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
    C.行为人是否达到了犯罪目的
    D.犯罪行为是否完成
5.[单选题]赵某持刀闯入钱某家中,声称要割下钱某的一只耳朵以教训她“与人通奸”的不忠行为,面对钱某的苦苦哀求,赵某将刀扔在钱某面前转身离去。依照刑法规定,对赵某的处理是(           )
    A.应当不处罚
    B.应当从轻处罚
    C.应当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6.[单选题]吴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2002年7月27日考验期满,其所在服刑的监狱于当日上报了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7月29日,吴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一只耳朵。对吴某正确的处理是(      )
    A.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
    B.以无期徒刑和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
    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D.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7.[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
    A.C.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D.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8.[单选题]甲带邻居家5岁的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因没有看管好孩子,最后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          )
    A.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B.法律的直接规定
    C.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D.职务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9.[单选题]与某甲共同故意实施抢夺行为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B.不满18周岁
    C.未满14周岁     Q 76129 6021

    D.已满16周岁
10.[单选题]对于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刑,确定罚金数额的依据主要是(        )
    A.D.犯罪分子家庭的经济状况
    B.犯罪情节
    C.犯罪分子本人的经济状况
    D.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11.[单选题]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情形(        )
    A.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B.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
    C.在缓刑考验期内有违法行为的
    D.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12.[单选题]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下列不能减刑的情形是(        )
    A.F.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
    B.确有立功表现
    C.确有悔改表现
    D.服刑期间患重病
13.[单选题]甲、乙、丙在一起闲谈。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丙听了,便于当天如此这般,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乙的行为构成(         )
    A.从犯
    B.共犯
    C.教唆犯
    D.无罪
14.[单选题]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        )
    A.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
    B.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
    C.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
    D.违禁品
15.[单选题]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A.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B.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C.罪刑法定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6.[单选题]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        )
    A.A. 危害了社会
    B.损害了国家利益
    C.违反了刑法
    D.损害了公民利益
17.[单选题]甲某蓄谋杀害同室居住的乙某,有一天,甲偷偷在乙的饭菜中投毒,但乙某有急事没有吃饭,甲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既遂
    B.意外事件
    C.犯罪预备
    D.犯罪未遂
18.[单选题]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
    A.处死刑
    B.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9.[单选题]甲、乙、丙三人经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丁。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猎枪一支。届时甲因腹部疼痛未去,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凶器将丁杀害。在此杀人案件中,甲的行为应定为(         )
    A.B.杀人未遂
    B.杀人犯意表示
    C.杀人预备
    D.杀人既遂
20.[单选题]精神病人只有在实施危害行为时(            )自己行为时,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
    A.E.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21.[多选题]成立一般累犯,犯后罪的时间必须是在前罪(         )之日起5年以内
    A.主刑执行完毕
    B.缓刑考验期满
    C.被赦免
    D.假释考验期满
22.[多选题]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通常表现为(         )
    A.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罪名上和刑罚轻重上的误解
    B.假想的犯罪
    C.对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的误解
    D.假想的不犯罪
23.[多选题]我国《刑法》规定,实行紧急避险的情形有(        )
    A.迫不得已
    B.危险正在发生
    C.危险将要发生
    D.危险已经结束
24.[多选题]行为人在事实上认识的错误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
    A.工具错误
    B.客体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对象错误
25.[多选题]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第4年,再次犯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2年9个月有期徒刑。人民法院不能对王某适用制度是(       )
    A.保外就医
    B.减刑
    C.缓刑
    D.假释
26.[多选题]过于自信的过失的特征是(       )
    A.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B.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C.并且轻信这种结果不会发生
    D.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7.[多选题]既可以适用减刑也可以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包括(           )
    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
28.[多选题]对于累犯(        )
    A.不得减刑
    B.应当从重处罚
    C.不得假释
    D.不得适用缓刑
29.[多选题]下列行为,构成强奸罪的有(        )
    A.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将妇女卖出以后,又伺机以暴力方法违背该妇女意志与其发生性关系的
    B.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在拐卖过程中奸淫被拐卖的妇女以强奸罪论处
    C.收买被拐卖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
    D.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
30.[多选题]下列行为中,构成强奸罪的有(        )
    A.甲男谎称为乙女治病骗乙女与其发生性关系
    B.甲男冒充乙女的丈夫与乙发生性关系
    C.甲男是乙女的上司,甲引诱乙与其发生性关系
    D.甲男是乙女的姘夫,后乙拒绝与甲保持姘居关系,甲以公布姘居事实相要胁,迫使乙与其保持性关系
31.[判断题]某甲驾一货车穿行于陡峭山路,某乙想尽快赶到投宿地而搭便车,冒然抓住车厢后部,但却无法攀上,某甲知道这一情况后,为摆脱某乙骤然刹车,致某乙摔入山沟,当场死亡。某甲对某乙的死亡的心理态度可能是间接故意。(       )
    A.正确
    B.错误
32.[判断题]紧急避险的限度可以表现为两种合法权益在价值上相等。(      )
    A.正确
    B.错误
33.[判断题]甲骂乙,致乙因气愤而心脏病发作死亡。甲的行为和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
    A.正确
    B.错误
34.[判断题]判断犯罪既遂,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或预期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标准。(          )
    A.正确
    B.错误
35.[判断题]犯罪以后自首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A.正确
    B.错误
36.[判断题]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侵害行为,就是共同犯罪。(       )
    A.正确
    B.错误
37.[判断题]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是可以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        )
    A.正确
    B.错误
38.[判断题]在审判实践中,如果数罪并罚的判决宣告以后,又发现“漏罪”,应当把“漏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原判决决定执行的刑罚实行并罚。(        )
    A.正确
    B.错误
39.[判断题]我国刑法中的刑罚不是国家惟一的强制方法。(       )
    A.正确
    B.错误
40.[判断题]抢劫罪中的暴力致人死亡,主要指故意伤害致死,间接故意杀人,还包括直接故意杀人等。(        )
    A.正确
    B.错误
41.[判断题]无期徒刑需要实际服刑13年以后方可假释。(        )
    A.正确
    B.错误
42.[判断题]减刑适用于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      )
    A.正确
    B.错误
43.[判断题]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A.正确
    B.错误
44.[判断题]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
    A.正确
    B.错误
45.[判断题]携带凶器抢夺的,仍然以抢夺罪定罪处罚。(        )
    A.正确
    B.错误
46.[判断题]甲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执行8年,甲又在监狱殴打同监室犯人乙,致乙因伤势过重而死亡。甲构成故意伤害罪(致死),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两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21年。法院这样判决是正确的。(   )
    A.正确
    B.错误
47.[判断题]对被判处死缓的罪犯,判决确定之前的羁押时间,应当计算在缓期2年的期限之内。(       )
    A.正确
    B.错误
48.[判断题]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应当强制参加劳动,但可以酌量发给劳动报酬。(        )
    A.正确
    B.错误
49.[判断题]对于具体案件,尽管把刑法的因果关系搞清楚了,也不能准确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
    A.正确
    B.错误
50.[判断题]不满18周岁的人再次犯罪不构成累犯。(        )
    A.正确
    B.错误
51.[判断题]间接故意从意志因素上来看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也即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所以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态度。(         )
    A.正确
    B.错误
52.[判断题]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可以在国家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       )
    A.正确
    B.错误
53.[判断题]交通肇事罪是结果犯。(       )
    A.正确
    B.错误
54.[判断题]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要求在实施正当防卫行为时,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        )
    A.正确
    B.错误
55.[判断题]行为人利用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利用职权而与妇女发生性行为的,应构成强奸罪。(         )
    A.正确
    B.错误
56.[判断题]刑罚适用的对象是触犯法律的人。(         )
    A.正确
    B.错误
57.[判断题]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其追诉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A.正确
    B.错误
58.[判断题]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A.正确
    B.错误
59.[判断题]甲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执行8年,甲又在监狱殴打同监室犯人乙,致乙因伤势过重而死亡。甲构成故意伤害罪(致死),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15年。两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21年。法院这样判决是错误的。(        )
    A.正确
    B.错误
60.[判断题]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要求在实施正当防卫行为时,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这里的不法侵害,仅是指犯罪行为,不包括一般违法行为。(        )
    A.正确
    B.错误
61.[名词解释]刑法的适用范围
    A.
62.[问答题]狗蛋欲制造火车出轨事故,破坏轨道时将螺栓砸飞,击中在附近玩耍的幼童,致其死亡。狗蛋的行为被及时发现,未造成火车倾覆、毁坏事故。分析狗蛋行为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A.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