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乾隆帝又实行"摊丁入亩"的地丁合一征赋方法,将丁赋摊入田亩,进而废除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人头税,成为我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最后形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题,中朝官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其中最重要的是中朝官中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题,1902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主管农、工、商等事务,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商业纳入国家的"正业"。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题,到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纠官和谏君的两种主要职能也就变为一种职能,即纠举百官,弹劾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的违法行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一条鞭法是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下,于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6题,清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督抚分寄制中央集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7题,从中国国家诞生以来到1949年,中国国体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即奴隶制国体阶段与封建制国体阶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8题,隋朝,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 其中,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9题,九品官人法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拨与任用制度的综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61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1题,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主力是工人和农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东汉末年,曹操推行计亩而税,计户而征的赋税制度。魏晋南北朝基本上沿循此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3题,宋代的道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4题,与夏朝不同,由于有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使我们对商朝社会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御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掌律令",即制定法律和监督法律的实施。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6题,单一制国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7题,皇帝为加强对司法的控制,自秦汉以来,监察御史还被授予推鞫狱讼的司法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8题,夏代职官有"六卿",亦
称"六事之人",是委用王左右的至亲贵族,分别掌管各方面的政务。六卿为司空(主土木工程)、士正(主司法)、虞(主山泽)、秩宗(主祭祀)、纳言(主承上宣下)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9题,汉景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监察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至宋朝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而旁及国家其他事务的,有明确分工和权限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垂直型的监察体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1题,"三司"有大、小,由御史台、中书、门下组成的为大三司,具体则为御史台的侍御史、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门下省的给事中组成。由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组成的则为小三司。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2题,明代在省一级由丞宣布
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题,中朝官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其中最重要的是中朝官中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题,1902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主管农、工、商等事务,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商业纳入国家的"正业"。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题,到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纠官和谏君的两种主要职能也就变为一种职能,即纠举百官,弹劾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的违法行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一条鞭法是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下,于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6题,清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督抚分寄制中央集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7题,从中国国家诞生以来到1949年,中国国体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即奴隶制国体阶段与封建制国体阶段。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8题,隋朝,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 其中,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9题,九品官人法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拨与任用制度的综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61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1题,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主力是工人和农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东汉末年,曹操推行计亩而税,计户而征的赋税制度。魏晋南北朝基本上沿循此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3题,宋代的道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4题,与夏朝不同,由于有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使我们对商朝社会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御史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掌律令",即制定法律和监督法律的实施。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6题,单一制国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7题,皇帝为加强对司法的控制,自秦汉以来,监察御史还被授予推鞫狱讼的司法权。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8题,夏代职官有"六卿",亦
称"六事之人",是委用王左右的至亲贵族,分别掌管各方面的政务。六卿为司空(主土木工程)、士正(主司法)、虞(主山泽)、秩宗(主祭祀)、纳言(主承上宣下)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9题,汉景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监察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至宋朝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而旁及国家其他事务的,有明确分工和权限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垂直型的监察体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1题,"三司"有大、小,由御史台、中书、门下组成的为大三司,具体则为御史台的侍御史、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门下省的给事中组成。由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组成的则为小三司。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2题,明代在省一级由丞宣布
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监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20年10月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