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夏代职官有"六卿",分别为司空(主土木工程)、士正(主司法)、虞(主山泽)、秩宗(主祭祀)、纳言(主承上宣下)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题,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形式多种多样的。有民主制、贵族共和制、君主制等不同的政体。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题,东汉时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御史中丞改为文属少府,但已经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台",号曰"宪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题,明代在省一级由丞宣布
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监察、军事行政。三者合称"三司",官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至宋朝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而旁及国家其他事务的,有明确分工和权限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垂直型的监察体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6题,宋代,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7题,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
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8题,三公九卿等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能世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9题,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包含政体和国体在内的政治制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1题,西汉时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御史中丞改为文属少府,但已经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台",号曰"宪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宰相开府施政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个人开府,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政令,独立行使权力。因此,这类宰相的权力较大。这种体制主要出现在唐代以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3题,在春秋战国时期,以铁器和牛耕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4题,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 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地主买办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等四种国体形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元代的路是二级行政区划,统属于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6题,从狭义范围理解,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体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7题,战国时期,文武分职没有明显区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8题,唐代租庸调制以后的赋役征收制度主要有三次较大的变化,即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9题,古代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是赋税、 徭役、和土贡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汉武帝时,谏官汲黯直言敢谏,常常廷诤面折武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1题,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2题,以御史所执掌的纠举弹劾,巡按考察为核心的监察制度,可以溯源于西周,但构成"宰牧相累,监察相司,人怀异心,上下殊务"的监察体系是在秦代才开始初具规模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3题,唐代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赋税制度。
A、错误
B、正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夏代职官有"六卿",分别为司空(主土木工程)、士正(主司法)、虞(主山泽)、秩宗(主祭祀)、纳言(主承上宣下)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题,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形式多种多样的。有民主制、贵族共和制、君主制等不同的政体。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3题,东汉时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御史中丞改为文属少府,但已经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台",号曰"宪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4题,明代在省一级由丞宣布
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监察、军事行政。三者合称"三司",官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至宋朝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而旁及国家其他事务的,有明确分工和权限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垂直型的监察体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6题,宋代,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7题,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
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8题,三公九卿等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能世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9题,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包含政体和国体在内的政治制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1题,西汉时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御史中丞改为文属少府,但已经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台",号曰"宪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宰相开府施政辅政制是指作为百官之长的宰相可以个人开府,自辟僚属,依照皇帝的政令,独立行使权力。因此,这类宰相的权力较大。这种体制主要出现在唐代以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3题,在春秋战国时期,以铁器和牛耕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4题,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 封建地主阶级专政、地主买办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等四种国体形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元代的路是二级行政区划,统属于省。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6题,从狭义范围理解,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治体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7题,战国时期,文武分职没有明显区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8题,唐代租庸调制以后的赋役征收制度主要有三次较大的变化,即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19题,古代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是赋税、 徭役、和土贡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汉武帝时,谏官汲黯直言敢谏,常常廷诤面折武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1题,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2题,以御史所执掌的纠举弹劾,巡按考察为核心的监察制度,可以溯源于西周,但构成"宰牧相累,监察相司,人怀异心,上下殊务"的监察体系是在秦代才开始初具规模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第23题,唐代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赋税制度。
A、错误
B、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20年10月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