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13春《古代汉语》(三)作业2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古代汉语 2015-03-17 14:36:03
13春《古代汉语》(三)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对“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的“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面骂人
B. 背后议论人
C. 诬陷人
D. 诽谤人
满分:4 分
2. 气盛言宜说出自?
A. 韩愈
B. 柳宗元
C. 刘禹锡
D. 王安石
满分:4 分
3. “奔驰”的“驰”的本义是( )。
A. 向往
B. 奔向
C. 马跑的快
D. 传播
满分:4 分
4. 下列句子中,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
A. 男不耕耘,女不蚕织
B.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
C. 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
D. 故务民于农桑, 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E.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5. “字”的本义是( )。
A. 抚育
B. 文字
C. 生小孩
D. 抚养
满分:4 分
6.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出自?
A. 韩愈
B. 柳宗元
C. 欧阳修
D. 王安石
满分:4 分
7. 称呼曹操为“阿瞒”,“阿瞒”是曹操的。
A. 绰号
B. 小号
C. 庙号
D. 尊号
E.
满分:4 分
8. 下列各词的古今词义不发生转移的是( )。
A. 走
B. 宫
C. 狱
D. 货
满分:4 分
9.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句话出自?
A. 《答李翊书》
B. 《游褒禅山记》
C. 《送孟东野序》
D. 《醉翁亭记》
满分:4 分
10. 在“腥臊恶臭而伤腹胃”中的“臭”字,古今词义发生的变化是( )。
A. 词义的扩大
B. 词义的缩小
C. 词义的转移
D. 感情色彩的变化
满分:4 分
11. 养其根而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这句话出自?
A. 《答李翊书》
B. 《游褒禅山记》
C. 《送孟东野序》
D. 《醉翁亭记》
满分:4 分
12.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的作者是?
A. 韩愈
B. 柳宗元
C. 刘禹锡
D. 王安石
满分:4 分
13.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只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句话出自?
A. 《游褒禅山记》
B. 《醉翁亭记》
C. 《答李翊书》
D. 《送孟东野序》
满分:4 分
14. 下列句中没有出现偏义复词的是( )。
A.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B.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C.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D.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
满分:4 分
15. “闻其身不忍食其肉”中“声”的意思是( )。
A. 歌曲
B. 声音
C. 名誉
D. 乐歌
满分:4 分
16.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A. 韩愈
B. 柳宗元
C. 刘禹锡
D. 欧阳修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7. 对“弃甲曳兵而走”中的“兵”指的是( )。
A. 士兵
B. 军队
C. 兵器
D. 军火
满分:4 分
18.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中的“牛马”是指( )。
A. 交通工具
B. 牛和马
C. 指任安
D. 谦辞,指像牛马一样被人驱使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9. 管夷吾字仲,字与名的关系是( )。
A. 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
B. 是同义词
C. 是反义词
D. 以排行为字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0. “意气勤勤恳恳”中“意气”的意思是。
A. 情谊,恩义
B. 志趣
C. 精神
D. 志向
E.
满分:4 分
21. “文公入齐,惠公入秦”中两个“入”字的意思是( )。
A. 到……去
B. 像
C. 如果
D. 连词
满分:4 分
22. 下列句中的“遂”,有“顺利地生长”之意的是( )。
A. 百事乃遂
B. 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C. 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
D. 蔡溃,遂伐楚
满分:4 分
23. 孔丘名子,孔是氏,孔氏的由来是( )。
A. 以受封的国名为氏
B. 以受封的邑名为氏
C. 以所居的地名为氏
D. 以祖先的字为氏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
A. 君子引而不发。
B.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 五色令人目盲。
D.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满分:4 分
25. 《答李翊书》的作者是?
A. 韩愈
B. 柳宗元
C. 刘禹锡
D. 王安石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