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13春《古代汉语》(三)作业1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古代汉语 2015-03-17 14:36:03
13春《古代汉语》(三)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下句是。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E.
满分:5 分
2.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
A. 状元
B. 榜眼
C. 探花
D. 举人
E.
满分:5 分
3. 下列句子中的“止”,跟“行”相对,表示站住、不走意思的是( )。
A.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B. 止子路宿
C. 交交黄鸟,止于棘
D.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
满分:5 分
4. “宰相”一词被最早用于官号是在。
A. 宋代
B. 唐代
C. 辽代
D. 元代
E.
满分:5 分
5. 下列句子中的“置”,当“摆设”讲的是( )。
A. 置之亡地而后存
B. 平原君乃置酒
C.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D. 十里一骑飞尘灰
满分:5 分
13春《古代汉语》(三)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V
1. “五音”是指角、徵、羽,变宫、变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汉代选拔统治人才时通过察举孝廉和茂才(秀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诸将效首虏”中的“效”,意思是呈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所谓“冬至一阳生”是说冬至之后,日子一天天长起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5. 列传记载事迹可传或行状可序的人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6. “延”有“引进、迎接”之意,如“宣王使谒者延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7.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这句话中的“亡”通“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8.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9. 明清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0. 古代的“名家”这个流派出自于掌管礼仪的官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1. 郡是行政区域,这种区域划分的方法到清代才废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2.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中的“畜”是指把妻子当畜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3. 《史记》中的“本纪”是记载帝王的事迹和社会上的重大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4. 《淮阴侯列传》中描写的是韩信的事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15. “寒食日”一般是古人祭灶祈年的节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