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13春《课程理论》作业2

所属学校:北京语言大学 科目:课程理论 2015-03-17 14:39:29
13春《课程理论》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是按照有关科学知识内在的基本逻辑程序组织课程内容
A. 垂直组织
B. 水平组织
C. 逻辑顺序
D. 心理顺序
满分:4 分
2. 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
A. 洛克
B. 夸美纽斯
C. 泰勒
D. 博比特
满分:4 分
3. 地理、历史和代数等属于()
A. 学科课程
B. 广域课程
C. 核心课程
D. 完全为分化的结构
满分:4 分
4. ()的课程目标强调要根据知识结构体系和价值需求来设定课程目标。
A. 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B. 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C.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D. 实践本位的价值取向
满分:4 分
5. (),又称纵向组织,是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组织原则,强调学习者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
A. 垂直组织
B. 水平组织
C. 逻辑顺序
D. 心理顺序
满分:4 分
6. ()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
A. 教育目的
B. 课程目标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满分:4 分
7. 在内容和时间上,学校课程主要应该以()为主。
A. 必修课
B. 选修课
C. 活动课
D. 社会活动
满分:4 分
8.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通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A. 社会学
B. 心理学
C. 哲学
D. 科学
满分:4 分
9. 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程度来说,可依次分为下列不同的目标()
A. 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B. 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C.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D.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
满分:4 分
10. 需要评估模式是通过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课程工作者,对()的教育需求进行调查评估,以便了解其教育需求,并确定各种需求之间的先后顺序的一种常见工作模式。
A. 家长
B. 学校行政人员
C. 教师
D. 学生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3春《课程理论》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二、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人本主义课程论是展开性目标发展的极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国际化的社会趋势要求课理目标既要具有国际视野,又要坚持民族传统的个性特色,把本社区、本民族、本国的需求与整个人类的需求统一起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就时间维度看,它单指当前现实的社会生活需要,不涉及未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就空间维度看,它单指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家庭、社区的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的观点,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教育应大大超越当前的社会现实,快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严格地说来,实施单一课程类型的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考虑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关系时,只需考虑现实社会,不必考虑未来社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1. 课程编制是课程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组织方式,它主要涉及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2.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3. 课程内容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所有的经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4.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取向中的“学习经验”,既不等同于一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师所从事的活动,而是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5. 艺术教育领域可以用表现性目标作为补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