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春西南大学课程名称 (0994)《视觉文化传播》机考答案

所属学校:西南大学 科目:视觉文化传播 2021-06-09 12:00:16 文化传播 课程名称 视觉 答案 机考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课程名称【编号】:(0994)《视觉文化传播》
       
考试时间:150分钟
       
:100分 一、
(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
1.
现代叙事学的创立者是( )。
A.哈沃德·加德纳
B.托多罗夫
C.梵迪克
D.查特曼
2.
视觉欺骗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
A.摆拍
B.对影像的篡改
C.有选择地展现造成的欺骗
D.重拍
3.
照相机其实是模仿人眼构造出来的,其镜头相当于人眼的( )
A.视网膜
B.角膜和晶状体
C.虹膜
D.瞳孔
4.
支持透明理论,认为照片是一种“透明”的媒介,完全是现实的复制的美国学者是( )。
A.桑德拉·默瑞亚蒂
B.保罗·梅萨里
C.维克森
D.肯达尔·沃尔顿
5.
以下人物中,支持以社会文化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受众研究的学者是( )。
A.卡茨
B.贝雷尔森
C.莫利
D.麦奎尔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典的修辞是对语言技巧的使用,重点是如何说服受众接受自己的观点。
B.现代修辞学并没有开辟视觉修辞的研究。
C.古典修辞学解决了修辞中的所有问题。
D.现代修辞学并不能解决图像的修辞问题。
7.
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的哲学家是( )。
A.休谟
B.特奥多尔·立普斯
C.黑格尔
D.柏拉图
8.
“视觉素养”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里斯托弗森
B.约翰·德贝斯
C.戴克
D.弗兰斯基
9.
在中国,第一位招收视觉传播方向博士生的教授是( )。
A.人民大学的盛希贵
B.复旦大学的孟建
C.南京大学的周宪
D.首都师范大学的陶东风
10.
1834年,英国人(    )发明的走马盘就是利用视觉暂留原理而形成图像运动的感觉的。
A.麦克卢汉
B.乔治·杜萨尔
C.霍尔纳
D.卢米埃尔
二、
(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
1.
能够进入短期记忆区的信息必须首先通过感官记忆阶段。
对      
错   
2.
爱森斯坦认为,蒙太奇的作用还在于它能够激发情感。
对      
错   
3.
黄金分割的鼻祖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对      
错   
4.
“眼见为实”的说法表明,你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实的。
对      
错   
5.
图像陈述句用于解释性新闻报道,图像象征句多用于事实性报道。
对      
错   
6.
图像时常带给人们错误的感知,人们以为自己面临着客观事物,其实不然,是眼睛而不是思想被欺骗了。
对      
错   
7.
在报刊的阅读中,图片越好,越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对      
错   
8.
观看是一种被动行为。
对      
错   
9.
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丽特的作品《这不是一个烟斗》表明,文字比图像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对      
错   
10.
符号的能指指的是符号的意义。
对      
错   
三、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
1.
在新闻报道中避免诽谤的首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 2.
接受视网膜信息的第一个区域是______。 3.
认为“符号就是符号”的自我指涉模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_________。 4.
大家公认的谢尔盖·爱森斯坦最伟大的作品是《________》。
5.
侵犯隐私的必要条件除了有隐私的事实、侵害者进行了宣扬和传播,还包括_______。 6.
似动知觉主要是利用了人眼的“__________”现象,这也是电影电视的工作原理。 7.
____年,中国先后加入了《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 8.
短期记忆可以维持的时间大约是___秒。 9.
从媒介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视觉媒介经历了从静到____的变化过程。 10.
_____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人工生产的影像的时候,实际上动用了想象力来相信眼前的一个“虚幻的世界”。 四、
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0.0分,共20.0分)
1.
在你看来,电视媒介是否具有美学价值?为什么? 2.
什么是视觉修辞?图像具有修辞性的三个必备特征是什么? 五、
(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20.0分,共20.0分)
1.
就作品《市政厅外之吻》(如图)分析该照片所表现出的图像表征要素,并总结平民主义摄影范式的根本特征。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