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4月【西南】[0554]《儿童数学教育》作业(资料)

所属学校:西南交通大学 科目:儿童数学教育 2021-04-29 21:00:05 作业 数学 儿童 资料
【西南大学】[0554]《儿童数学教育》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   )能有效增加幼儿良好的空间知觉的经验。
A.体育活动
B.学习活动
C.知识活动
D.发现活动
正确答案:
幼儿空间概念快速发展的时期是(   )。
A.4—5岁
B.3—4岁
C.5—6岁
D.6—7岁
正确答案:
幼儿认识空间方位体现出(     )逐步扩展的趋势。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C.由前往后
D..由后往前
正确答案: 幼儿数数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一一对应原则、固定顺序原则、基数原则、(  )、抽象原则。
A.科学性原则
B.操作性原则
C.认知性原则
D.顺序无关原则
正确答案:     )以前的幼儿完全不能理解组成和分解。
A.3岁
B.4岁
C.4岁半
D.5岁
正确答案: 让幼儿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按数、形要求寻找相应数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是(   )。
A.探索法
B.示范法
C.讨论法
D.寻找法
正确答案: 幼儿以自身为中心的定向,尤其是辨别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方位是一切定向的(   )。
A.参照物
B.基础和前提
C.源泉
D.方向
正确答案:
由于数学抽象性、逻辑性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中幼儿的(   )发展。
A.思维水平
B.思维方向
C.思维方式
D.思维动作
正确答案:
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应先让幼儿直接感知(  )有关部位的方位。
A.自己身体
B.客体
C.参照物
D.他人
正确答案: 启发幼儿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运用记忆表象,寻找出相应的物体是寻找法的(   )具体形式。
A.自然环境中寻找
B.有准备的环境中寻找
C.运用记忆表象来寻找
D.生活中寻找
正确答案: 数学教育内容应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要从幼儿的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是数学教育(  )的原则。
A.思维结构
B.操作
C.探索
D.密切联系生活
正确答案:
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幼儿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理论为(   )。
A.基础
B.方向
C.证明
D.依据
正确答案: 幼儿对物体量的认识,最初不是通过测量的方法,而是通过各种(  )感知物体量的特征。
A.感官
B.摆弄
C.看
D.触摸
正确答案:
(  )岁是幼儿认识排序传递性的较好时期。
A.3岁
B.4岁
C.4岁半
D.5—6岁
正确答案: 运用操作法教师要对零散的操作经验进行(   ),帮助幼儿形成比较完整的、正确的数学概念。
A.指导
B.总结
C.归纳与评价
D.解释
正确答案:
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将分出的三角形合起来又成为一个正方形,这可以让幼儿感知到(    )。
A.一 一对应的关系
B.传递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序列关系
正确答案:
(   )幼儿会口头唱数,但范围一般不超过5岁。
A.2岁
B.2岁半
C.3岁
D.4岁
正确答案: 幼儿的(   )发展标志着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也标志着数概念的初步形成。
A.计数能力
B.加减水平
C.编应用题
D.数数
正确答案:
帮助幼儿以客体为中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一般采用(  )。
A.观察法
B.讲解法
C.演示法
D.操作法
正确答案: (  )会将实物或图形做二等分或四等分。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中班
正确答案:
发现探究法确定的问题应是幼儿探究(  )的。
A.自己发现
B.力所能及
C.发现
D.新问题
正确答案:
幼儿数学学习的重点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促进(   )的发展。
A.知识
B.能力
C.思维
D.品质
正确答案: 幼儿数概念形成的抽象过程从动作表征到(   )到符号表征。
A.形象表征
B.概念表征
C.能力表征
D.抽象表征
正确答案: 幼儿数学活动的设计科学性原则体现在正确运用数学词语,教师在设计时必须注意措词的(   )、规范。
A.具体
B.清晰
C.标准
D.严谨
正确答案:
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却不能以客体为中心判断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其 (    )。
A.动作能力发展的局限
B.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
C.想像能力发展的局限
D.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
正确答案:
第26题,(   )是幼儿体验加减法含义的首要方法。
A.生活实例
B.讲解
C.模仿
D.练习
正确答案:
第27题,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实际上是对图形的(   )。
A.感觉
B.视觉
C.触摸觉
D.知觉
正确答案:
幼儿学习等分主要通过幼儿(   )来进行。
A.动手操作
B.讲解
C.演示
D.说明
正确答案:
第29题,比较是(   )的一个过程。
A.观察
B.探究
C.发现
D.思维
正确答案:
幼儿数学教学虽具有(  ),但也应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A.变化性质
B.启蒙性质
C.空间知觉
D.发展顺序
正确答案:
第31题,幼儿能按数群运算反映了幼儿在加减运算中思维(   )的发展。
A.灵敏性
B.比较性
C.逻辑性
D.抽象性
正确答案:
第32题,(  )的幼儿往往只对量的明显差异能够感知和区分。
A.4—5岁
B.3—4岁
C.5—6岁
D.2—3岁
正确答案:
第33题,幼儿认识排序传递性的较好时期是(   )岁。
A.3岁
B.4岁
C.4岁半
D.5—6岁
正确答案:
第34题,幼儿从感知几何形体的外部形状到能用相应的词予以表达需经历由配对、指认、(  )的过程。
A.命名
B.操作
C.推理
D.比较
正确答案:
第35题,(   )幼儿已具有“星期”的概念。
A.小班
B.大班
C.中班
D.小中班
正确答案:
第36题,在(   )末期,一一对应观念就牢固树立了。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大大班
正确答案:
第37题,设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时应着眼于促进幼儿得到全面、整体的发展是遵循(  )原则。
A.系列性
B.发展性
C.互动性
D.科学性
正确答案:
第38题数学知识究其实质是一种(    )的逻辑知识。
A.高度抽象化
B.严谨性
C.一般抽象化
D.抽象思维力
正确答案:
第39题,教育活动的设计既是某种教育理论、教育观点和课程设计思路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实施完成教育目标的重要(   )。
A.环节
B.保证
C.环节和保证
D.支撑
正确答案:
第40题,(   )幼儿空间概念快速发展的时期。
A.5—6岁
B.3—4岁
C.4—5岁
D.2—3岁
正确答案:
第41题,(   )幼儿已在较高水平上形成数的概念,开始从表象向抽象的数的运算过渡。
A.3岁
B.3岁半
C.4—5岁
D.5—6岁
正确答案:
第42题,引导幼儿认识时间,首先要引导他们认识有关时间的(  )。
A.长短
B.快慢
C.词汇
D.不可逆性
正确答案:
第43题,3—4岁的幼儿一般不能从中间的任意一个数开始数,更不会(  )。
A.双数
B.5个5个数
C.默数
D.倒着数
正确答案:
第44题,幼儿数学教育认知领域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  )的发展。
A.记忆能力
B.思维能力
C.注意力
D.观察力
正确答案:
第45题,幼儿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幼儿园数学教育总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
A.学期目标
B.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
C.月目标
D.年目标
正确答案:
第46题,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和长短不同的物体,会正确运用“大小”、“长短”等词汇是(  )幼儿量教育的要求。
A.4—5岁
B.3—4岁
C.5—6岁
D.2—3岁
正确答案:
第47题,随着幼儿思维灵活性、(   )的增强,他们才能逐渐领会方位概念的相对意义。
A.概括性
B.抽象性
C.相对性
D.直观性
正确答案:
第48题,让幼儿操作、摆弄具体实物,并促使其将具体的动作内化于头脑,是发展幼儿思维的(  )。
A.根本途径
B.一般途径
C.主要方法
D.常用方法
正确答案:
第49题,学习集合有助于幼儿从(  )上来理解数的组成和加减运算。
A.等差关系
B.递进关系
C.包含关系
D.互换关系
正确答案:
(  )计数能力发展较快,大多数幼儿从表象运算向抽象数字运算过渡。
A.2岁以上
B.5岁以上
C.4岁以上
D.3岁以上
正确答案:
第51题,抽象水平的逻辑来自于(  )的逻辑的概括和内化。
A.认识水平
B.知识水平
C.理解水平
D.动作水平
正确答案:
第52题,(   )是学会计数、理解数的实际含义的基础。
A.感知集合
B.唱数
C.加减法
D.应用题
正确答案:
第53题,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是(   )。
A.操作法
B.认识法
C.过程法
D.学习法
正确答案:
第54题,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景性、操作性和(  )特点。
A.游戏性
B.互动性
C.讲授性
D.学习性
正确答案:
第55题,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既有一定的连续性还表现出一定的(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个体性
D.发展性
正确答案:
第56题,分类教学中首先应注意分类材料的(   )。
A.差异性
B.安全性
C.操作性
D.丰富性
正确答案:
第57题,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  )基础上。
A.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
B.已有知识
C.现有水平
D.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
第58题,【填空题】是幼儿空间概念快速发展的时期。 正确答案:
第59题,【填空题】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学习加法比                 容易。 正确答案: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