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失效率,其定义为“工作到某时刻t时尚未失效(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t以后的( )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故障)的概率
A. 前一个
B. 一个
C. 下一个
D. 以上都不是
满分:4 分
2. 并联系统的平均寿命()各单元的平均寿命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满分:4 分
3. ()是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A. 割集
B. 最小割集
C. 径集
D. 最小径集
满分:4 分
4. 故障树()的主要目的是当给定所有底事件发生的概率时,求出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他定量指标。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C. 都不对
满分:4 分
5. ( )是可靠性的概率表示。
A. 故障率
B. 维修率
C. 可靠度
满分:4 分
6. 失效率的单位多用()
A. 每小时百分之几
B. 每百小时半分之几
C. 每千小时百分之几
D. 以上都不是
满分:4 分
7. 对于复杂度高的分系统、设备等,应分配()的可靠性指标。
A. 较低
B. 较高
C. 相等
满分:4 分
8. 如果故障树中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则顶上事件就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
A. 割集
B. 最小割集
C. 径集
D. 最小径集
满分:4 分
9. 由n个单元组成的串联系统表示当这n个单元都正常工作时,系统才正常工作,这个系统为()
A. 串联系统
B. 并联系统
C. 串并联系统
满分:4 分
10. 并联系统的失效概率()各单元的失效概率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满分:4 分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失效分布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布类型往往与产品的()有关。
A. 失效机理
B. 失效形式
C. 应力类型
D. 产品的类型
满分:4 分
2. 下列属于失效分布类型的是()
A. 指数分布
B. 威布尔分布
C. 正态分布
D. 以上都不是
满分:4 分
3. 元器件选择一般原则是()
A. 高失效率的元件少用
B. 选择费用小、工艺成熟、触点少的元器件
C. 少用真空器件、继电器和开关等损耗性元件
满分:4 分
4.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重要意义是()。
A. 防止故障和事故
B. 降低产品总的费用
C. 提高产品可用率
D. 提高经济效益
满分:4 分
5. 通过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可以从()各个方面分析各部分指标实现的难易情况,进一步论证产品指标的合理性。
A. 技术
B. 人力
C. 时间
D. 资源
满分:4 分
6. 故障树分析法的优点是()。
A. 可以全面了解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情况
B. 一切外部环境影响及人为失误等故障事件可以都考虑在故障中
C. 可以利用演绎法帮助人们寻找故障原因所在
D. 故障树的图示模型可以给设计、使用和维修管理人员提供一种修改设计和故障诊断的有效工具
满分:4 分
7. 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方法有()。
A. 状态枚举法
B. 全概率分解法
C. 最小割集法
D. 最小径集(径)法
满分:4 分
8. 失效率函数的类型有()
A. 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B. 随时间增长而下降
C. 与时间无关,保持一定值
满分:4 分
9. 人的操作故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起来归为()。
A. 忘记做某项工作,做错了某项工作
B. 采取了不应采取的工作步骤
C. 没按规程完成某项工作
D. 没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
E. 环境的不良导致操作错误
满分:4 分
10. 讨论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时,必须明确()等因素。
A. 对象
B. 使用条件
C. 使用期限
D. 规定的功能
满分:4 分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失效”就是指产品不能工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可靠性框图分析法不仅能表示系统和部件之间的联系,中间的情况也可以表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故障树图是一种逻辑因果关系图,它根据元部件状态来显示系统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人机系统是指人与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以机器为主导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高斯分布是一切随机现象的概率分布中最常见和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分布,可用来描述许多自然现象和各种物理性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失效率,其定义为“工作到某时刻t时尚未失效(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t以后的( )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故障)的概率
A. 前一个
B. 一个
C. 下一个
D. 以上都不是
满分:4 分
2. 并联系统的平均寿命()各单元的平均寿命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满分:4 分
3. ()是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
A. 割集
B. 最小割集
C. 径集
D. 最小径集
满分:4 分
4. 故障树()的主要目的是当给定所有底事件发生的概率时,求出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他定量指标。
A. 定性分析
B. 定量分析
C. 都不对
满分:4 分
5. ( )是可靠性的概率表示。
A. 故障率
B. 维修率
C. 可靠度
满分:4 分
6. 失效率的单位多用()
A. 每小时百分之几
B. 每百小时半分之几
C. 每千小时百分之几
D. 以上都不是
满分:4 分
7. 对于复杂度高的分系统、设备等,应分配()的可靠性指标。
A. 较低
B. 较高
C. 相等
满分:4 分
8. 如果故障树中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则顶上事件就不发生,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
A. 割集
B. 最小割集
C. 径集
D. 最小径集
满分:4 分
9. 由n个单元组成的串联系统表示当这n个单元都正常工作时,系统才正常工作,这个系统为()
A. 串联系统
B. 并联系统
C. 串并联系统
满分:4 分
10. 并联系统的失效概率()各单元的失效概率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满分:4 分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失效分布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布类型往往与产品的()有关。
A. 失效机理
B. 失效形式
C. 应力类型
D. 产品的类型
满分:4 分
2. 下列属于失效分布类型的是()
A. 指数分布
B. 威布尔分布
C. 正态分布
D. 以上都不是
满分:4 分
3. 元器件选择一般原则是()
A. 高失效率的元件少用
B. 选择费用小、工艺成熟、触点少的元器件
C. 少用真空器件、继电器和开关等损耗性元件
满分:4 分
4.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的重要意义是()。
A. 防止故障和事故
B. 降低产品总的费用
C. 提高产品可用率
D. 提高经济效益
满分:4 分
5. 通过可靠性指标的分配,可以从()各个方面分析各部分指标实现的难易情况,进一步论证产品指标的合理性。
A. 技术
B. 人力
C. 时间
D. 资源
满分:4 分
6. 故障树分析法的优点是()。
A. 可以全面了解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情况
B. 一切外部环境影响及人为失误等故障事件可以都考虑在故障中
C. 可以利用演绎法帮助人们寻找故障原因所在
D. 故障树的图示模型可以给设计、使用和维修管理人员提供一种修改设计和故障诊断的有效工具
满分:4 分
7. 简单求解网络可靠度的方法有()。
A. 状态枚举法
B. 全概率分解法
C. 最小割集法
D. 最小径集(径)法
满分:4 分
8. 失效率函数的类型有()
A. 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B. 随时间增长而下降
C. 与时间无关,保持一定值
满分:4 分
9. 人的操作故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起来归为()。
A. 忘记做某项工作,做错了某项工作
B. 采取了不应采取的工作步骤
C. 没按规程完成某项工作
D. 没在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
E. 环境的不良导致操作错误
满分:4 分
10. 讨论系统的可靠性问题时,必须明确()等因素。
A. 对象
B. 使用条件
C. 使用期限
D. 规定的功能
满分:4 分
地大《可靠性理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失效”就是指产品不能工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可靠性框图分析法不仅能表示系统和部件之间的联系,中间的情况也可以表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故障树图是一种逻辑因果关系图,它根据元部件状态来显示系统的状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人机系统是指人与其所控制的机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并以机器为主导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高斯分布是一切随机现象的概率分布中最常见和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分布,可用来描述许多自然现象和各种物理性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中国地质大学《客户关系管理》在线作业一
下一篇 : 13春中国地质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