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
V
1. 对偶婚制是一种____的形式。
A. 从妇居
B. 从夫居
C. 单居制
D. 核心制
满分:4 分
2. ____指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A. 内群体
B. 参照群体
C. 所属群体
D. 正式群体
满分:4 分
3.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非正式控制____。
A. 纪律
B. 风俗
C. 习惯
D. 道德
E. 信任
F. 舆论
满分:4 分
4. 我国目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同步现象,是____的现实体现。
A. 文化边际
B. 文化堕距
C. 文化震惊
D. 文化变迁
满分:4 分
5. 在现代社会,女性为了自我发展,努力地学习和改造自己,以尽可能取得社会对女性新的社会角色的认同。这是____的具体体现。
A. 预期社会化
B. 发展社会化
C. 逆向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满分:4 分
6.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迅速,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不再为生活发愁,他们开始更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还经常会向自己的晚辈学习一些社会上的新兴事物,例如互联网。这种现象属于____。
A. 初始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发展社会化
D. 逆向社会化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下列关于种姓制度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种姓制度与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以及印度教的轮回观念紧密相连
B. 种姓制度实行族内婚
C. 种姓制度最高为刹帝利
D. 种姓制度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即确定的
满分:4 分
8. 依据群体中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把群体划分____。
A.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B.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C. 内群体和外群体
D.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满分:4 分
9. ____一词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H・海曼在1942提出。它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
A. 社会群体
B. 参照群体
C. 角色集
D. 同龄群体
满分:4 分
10. 按照联合国1960年的定义,____是指社区成员与政府机关协同改善社区状况,并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的一种程序。
A. 社区建设
B. 社区服务
C. 社区管理
D. 社区发展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干部、工人和农民三种职业群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待遇的评价,是一种____。
A. 种姓制度
B. 身份制度
C. 等级制度
D. 平等制度
满分:4 分
12. 乔治・米德被认为是____的开创者。
A. 符号互动论
B. 角色理论
C. 参照群体理论
D. 戏剧理论
满分:4 分
13. ____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A. 初始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发展社会化
D. 逆向社会化
满分:4 分
14. ____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物质文化
D. 非物质文化
满分:4 分
地大《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1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社会唯名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
A. F・ H・吉丁斯
B. 乔治・齐美尔
C. 迪尔克姆
D. G・塔尔德
满分:4 分
2. 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____。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质量
C. 人口结构
D. 人口分布
满分:4 分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____。
A. 整体变迁
B. 局部变迁
C. 自发的社会变迁
D.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E. 进步的社会变迁
F. 倒退的社会变迁
满分:4 分
4.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包括:____。
A. 环境变化因素
B. 人口变动因素
C. 科技进步因素
D. 社会制度因素
E. 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变化
F. 社会生产力变革
满分:4 分
5. 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的特征____。
A. 遗传性
B. 复合性
C. 超个人性
D. 象征性
E. 传递性
F. 变迁性
满分:4 分
6. 家庭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____。
A. 原始蒙昧时期
B. 血缘家庭
C. 普那路亚家庭
D. 对偶家庭
E. 古典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F. 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满分:4 分
7. 一个群体能够自我维持,需要具备的条件有____。
A. 群体必须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
B. 成员的利益必须受到保护
C. 群体赋予其成员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D. 群体能够满足成员的各种欲求
满分:4 分
8. 社会唯实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
A. F・ H・吉丁斯
B. 乔治・齐美尔
C. 迪尔克姆
D. G・塔尔德
满分:4 分
9. 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____。
A. 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B. 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C. 社会结构的维系和发展
D. 社会制度的变迁
满分:4 分
10. 婚姻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____。
A. 群婚制
B. 血缘婚制
C. 伙婚制
D. 对偶婚制
E. 一夫一妻制
满分:4 分
11. 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概括为:____。
A. 实体婚姻
B. 孩子
C. 生活共同体
D. 朋友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56 分。)
V
1. 对偶婚制是一种____的形式。
A. 从妇居
B. 从夫居
C. 单居制
D. 核心制
满分:4 分
2. ____指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身份及其日常活动。
A. 内群体
B. 参照群体
C. 所属群体
D. 正式群体
满分:4 分
3. 下列哪一种不属于非正式控制____。
A. 纪律
B. 风俗
C. 习惯
D. 道德
E. 信任
F. 舆论
满分:4 分
4. 我国目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同步现象,是____的现实体现。
A. 文化边际
B. 文化堕距
C. 文化震惊
D. 文化变迁
满分:4 分
5. 在现代社会,女性为了自我发展,努力地学习和改造自己,以尽可能取得社会对女性新的社会角色的认同。这是____的具体体现。
A. 预期社会化
B. 发展社会化
C. 逆向社会化
D. 再社会化
满分:4 分
6.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迅速,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脉搏。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不再为生活发愁,他们开始更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还经常会向自己的晚辈学习一些社会上的新兴事物,例如互联网。这种现象属于____。
A. 初始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发展社会化
D. 逆向社会化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下列关于种姓制度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种姓制度与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以及印度教的轮回观念紧密相连
B. 种姓制度实行族内婚
C. 种姓制度最高为刹帝利
D. 种姓制度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即确定的
满分:4 分
8. 依据群体中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可把群体划分____。
A.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B.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C. 内群体和外群体
D.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满分:4 分
9. ____一词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H・海曼在1942提出。它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
A. 社会群体
B. 参照群体
C. 角色集
D. 同龄群体
满分:4 分
10. 按照联合国1960年的定义,____是指社区成员与政府机关协同改善社区状况,并进一步推动国家发展的一种程序。
A. 社区建设
B. 社区服务
C. 社区管理
D. 社区发展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干部、工人和农民三种职业群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待遇的评价,是一种____。
A. 种姓制度
B. 身份制度
C. 等级制度
D. 平等制度
满分:4 分
12. 乔治・米德被认为是____的开创者。
A. 符号互动论
B. 角色理论
C. 参照群体理论
D. 戏剧理论
满分:4 分
13. ____是一种指向未来角色的社会学习过程,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
A. 初始社会化
B. 预期社会化
C. 发展社会化
D. 逆向社会化
满分:4 分
14. ____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物质文化
D. 非物质文化
满分:4 分
地大《社会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1 道试题,共 44 分。)
V
1. 社会唯名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
A. F・ H・吉丁斯
B. 乔治・齐美尔
C. 迪尔克姆
D. G・塔尔德
满分:4 分
2. 人口是从哪些角度对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____。
A. 人口数量
B. 人口质量
C. 人口结构
D. 人口分布
满分:4 分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____。
A. 整体变迁
B. 局部变迁
C. 自发的社会变迁
D.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E. 进步的社会变迁
F. 倒退的社会变迁
满分:4 分
4.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包括:____。
A. 环境变化因素
B. 人口变动因素
C. 科技进步因素
D. 社会制度因素
E. 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变化
F. 社会生产力变革
满分:4 分
5. 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的特征____。
A. 遗传性
B. 复合性
C. 超个人性
D. 象征性
E. 传递性
F. 变迁性
满分:4 分
6. 家庭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____。
A. 原始蒙昧时期
B. 血缘家庭
C. 普那路亚家庭
D. 对偶家庭
E. 古典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F. 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家庭
满分:4 分
7. 一个群体能够自我维持,需要具备的条件有____。
A. 群体必须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
B. 成员的利益必须受到保护
C. 群体赋予其成员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D. 群体能够满足成员的各种欲求
满分:4 分
8. 社会唯实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
A. F・ H・吉丁斯
B. 乔治・齐美尔
C. 迪尔克姆
D. G・塔尔德
满分:4 分
9. 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____。
A. 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B. 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C. 社会结构的维系和发展
D. 社会制度的变迁
满分:4 分
10. 婚姻制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____。
A. 群婚制
B. 血缘婚制
C. 伙婚制
D. 对偶婚制
E. 一夫一妻制
满分:4 分
11. 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概括为:____。
A. 实体婚姻
B. 孩子
C. 生活共同体
D. 朋友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中国地质大学《软件工程》在线作业二
下一篇 : 13春中国地质大学《商务谈判技巧》在线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