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 道试题,共 4 分。)
V
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总体归纳为( )。
A. 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
B. 专家预测法
C. 回归分析法
D. 比率分析法
满分:4 分
西南交《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4 道试题,共 96 分。)
V
1. 与私人部门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明显呈现出( )的特征。
A. 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复杂性
B. 公共部门绩效形态的特殊性
C. 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D. 公共部门绩效测量的困难性
满分:4 分
2. 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效果模型主要从( )方面来评估培训的效果。
A. 受训者的反应
B. 学习成果
C. 工作行为
D. 培训结果
满分:4 分
3. 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 )。
A. 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B. 智力
C. 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 体质
满分:4 分
4. 和笔试相比,面试具有( )的特点。
A. 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 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 主观性强
D. 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E. 测评手段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满分:4 分
5. 员工的( )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
A. 培训
B. 教育
C. 激励
D. 管理
满分:4 分
6. 激励理论分为( )类型。
A. 内容型激励理论
B. 过程型激励理论
C. 行为改造型理论
D. 公平理论
满分:4 分
7. 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 )构成。
A. 工作业绩
B. 工作行为
C. 工作能力
D. 工作态度
满分:4 分
8. 人力激励的类型包括( )。
A.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B.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
C. 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
D. 外附激励与内滋激励
满分:4 分
9.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内部环境包括( )。
A. 个体内在素质
B. 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
C. 宏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
D. 经济环境
满分:4 分
10.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A. 要注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B. 要注意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竞争性
C. 要注意区分普通人力资源
D. 高素质人才资源
满分:4 分
11. 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 )。
A. 排序法
B. 分类法
C. 因素比较法
D. 点数法
满分:4 分
12. 人员招募与选录流程包括( )。
A. 收集报名登记表进行资格审查
B. 笔试
C. 面试和素质测评
D. 对于合格者进行报考资格审查、体检和全面考察
满分:4 分
13. 公共部门培训需求分析包括( )几个层面。
A. 组织层面
B. 任务层面
C. 人员层面
D. 个人层面
满分:4 分
14. 人力资本的性质体现于( )。
A. 生产性
B. 稀缺性
C. 可变性
D. 功利性
满分:4 分
15. 人才测评的方法包括( )。
A. 笔试
B. 心理测验
C. 面试
D. 评价中心技术
满分:4 分
1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 性质不同
B. 目的不同
C. 内容不同
D. 形式不同
满分:4 分
1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有( )。
A. 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 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 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满分:4 分
18. 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主要方法包括( )。
A. 人员继承法
B. 马尔科夫分析法
C. 德尔菲法
D. 自下而上预测法
满分:4 分
19. 就业人口分为( )。
A. 在职就业人口
B. 适龄就业人口
C. 未成年劳动者
D. 未成年就业人口
满分:4 分
20. 公务员的任职必须满足的条件不包括( )。
A. 有编制
B. 有职数
C. 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D. 有后备人选
满分:4 分
21. 优化公告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政策( )。
A. 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B. 改善育人环境培养高层次人力资源
C. 引进适用人才
D. 选拔优秀人才和防止人才流失
满分:4 分
22. 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 )。
A. 权威原则
B. 地域原则
C. 面广原则
D. 及时原则
满分:4 分
23. 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较多的是( )。
A. 选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聘任制
满分:4 分
24. 待业人口分为( )。
A. 求业人口
B. 就学人口
C. 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
D. 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和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其他人口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 道试题,共 4 分。)
V
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总体归纳为( )。
A. 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
B. 专家预测法
C. 回归分析法
D. 比率分析法
满分:4 分
西南交《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4 道试题,共 96 分。)
V
1. 与私人部门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明显呈现出( )的特征。
A. 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复杂性
B. 公共部门绩效形态的特殊性
C. 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D. 公共部门绩效测量的困难性
满分:4 分
2. 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效果模型主要从( )方面来评估培训的效果。
A. 受训者的反应
B. 学习成果
C. 工作行为
D. 培训结果
满分:4 分
3. 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 )。
A. 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B. 智力
C. 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 体质
满分:4 分
4. 和笔试相比,面试具有( )的特点。
A. 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 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 主观性强
D. 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E. 测评手段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满分:4 分
5. 员工的( )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
A. 培训
B. 教育
C. 激励
D. 管理
满分:4 分
6. 激励理论分为( )类型。
A. 内容型激励理论
B. 过程型激励理论
C. 行为改造型理论
D. 公平理论
满分:4 分
7. 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 )构成。
A. 工作业绩
B. 工作行为
C. 工作能力
D. 工作态度
满分:4 分
8. 人力激励的类型包括( )。
A.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B.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
C. 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
D. 外附激励与内滋激励
满分:4 分
9.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内部环境包括( )。
A. 个体内在素质
B. 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
C. 宏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
D. 经济环境
满分:4 分
10.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A. 要注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B. 要注意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竞争性
C. 要注意区分普通人力资源
D. 高素质人才资源
满分:4 分
11. 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 )。
A. 排序法
B. 分类法
C. 因素比较法
D. 点数法
满分:4 分
12. 人员招募与选录流程包括( )。
A. 收集报名登记表进行资格审查
B. 笔试
C. 面试和素质测评
D. 对于合格者进行报考资格审查、体检和全面考察
满分:4 分
13. 公共部门培训需求分析包括( )几个层面。
A. 组织层面
B. 任务层面
C. 人员层面
D. 个人层面
满分:4 分
14. 人力资本的性质体现于( )。
A. 生产性
B. 稀缺性
C. 可变性
D. 功利性
满分:4 分
15. 人才测评的方法包括( )。
A. 笔试
B. 心理测验
C. 面试
D. 评价中心技术
满分:4 分
1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 性质不同
B. 目的不同
C. 内容不同
D. 形式不同
满分:4 分
17.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有( )。
A. 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 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 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满分:4 分
18. 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主要方法包括( )。
A. 人员继承法
B. 马尔科夫分析法
C. 德尔菲法
D. 自下而上预测法
满分:4 分
19. 就业人口分为( )。
A. 在职就业人口
B. 适龄就业人口
C. 未成年劳动者
D. 未成年就业人口
满分:4 分
20. 公务员的任职必须满足的条件不包括( )。
A. 有编制
B. 有职数
C. 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D. 有后备人选
满分:4 分
21. 优化公告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政策( )。
A. 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B. 改善育人环境培养高层次人力资源
C. 引进适用人才
D. 选拔优秀人才和防止人才流失
满分:4 分
22. 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 )。
A. 权威原则
B. 地域原则
C. 面广原则
D. 及时原则
满分:4 分
23. 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较多的是( )。
A. 选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聘任制
满分:4 分
24. 待业人口分为( )。
A. 求业人口
B. 就学人口
C. 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
D. 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和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其他人口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经济学》在线作业二
下一篇 : 13春西南交通大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在线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