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经外国审判,仍可以依照本法予以追究,但在国外已受过刑罚处罚的,可()
A. 从轻处罚
B. 从重处罚
C. 加重处罚
D. 免除或减轻处罚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一般预防的对象是( )
A. 犯罪分子
B. 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
C. 违法分子
D. 社会上的无业人员
满分:4 分
3. 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邀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意表示
D. 犯罪中止
满分:4 分
4. 司机甲夜晚行车中,因疏忽大意将乙撞成重伤,甲为了不让后面的来车很快发现肇事而得以争取时间顺利逃脱,即将伤口流血不止并处于昏迷中的乙拖下路边小树林中。甲预见这样乙可能会出血过多死亡,但他想乙也可能醒来呼救而获救,或者恰巧有人从林中小路行走时发现乙而将之救护,实际上却是乙未获救护,因伤口出血过多而死亡。甲对乙的死亡属于(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满分:4 分
5.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 惩罚罪犯
B. 改造罪犯
C. 教育罪犯
D. 预防犯罪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6.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解决的途径是()
A. 诉讼程序
B. 外交途径
C. 国际法院
D. 政府间协调解决
满分:4 分
7. 法定最高刑为1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 )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25年
满分:4 分
8. 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 )
A. 可以负刑事责任
B. 应当负刑事责任
C. 一般应当负刑事责任
D. 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死刑缓期2年期满,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
A. 确有认罪表现
B. 确有悔改表现
C. 确有立功表现
D. 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
A. 故意
B. 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C. 过失
D. 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甲与乙有仇,甲扬言要报复乙,并准备了匕首。乙得知此情况后,手持菜刀闯入甲家将甲砍伤。乙的行为属于()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假想防卫
D. 故意犯罪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2. 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是( )
A. 罚金
B. 管制
C. 拘役
D. 有期徒刑
满分:4 分
13. 刑罚适用的对象是( )
A. 违法的人
B. 犯罪的人或者单位
C. 吸毒的人
D. 卖淫、嫖娼的人
满分:4 分
14. 犯罪未得逞是指( )
A. 未发生任何危害结果
B. 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危害结果
C. 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
D. 未完成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
A. 5年
B. 20年
C. 15年
D. 10年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下列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是( )
A. 想象竞合犯
B. 结果加重犯
C. 继续犯
D. 结合犯
E. 牵连犯
满分:4 分
2. 拘役与有期徒刑的区别是( )
A. 适用对象不同
B. 执行场所不同
C. 期限不同
D. 待遇不同
E. 法律后果不同
满分:4 分
3. 犯罪具有的特征有( )
A.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B. 犯罪是有责的行为
C.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
D. 犯罪是可罚的行为
E. 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满分:4 分
4. 按解释的效力分,刑法的解释可分为()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文理解释
D. 论理解释
E. 学理解释
满分:4 分
5. 预防犯罪,具体表现为( )
A. 一般预防
B. 特殊预防
C. 劳动教养
D. 劳动改造
E. 思想改造
满分:4 分
6. 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是指( )
A.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 职务上的义务
C. 业务上的义务
D. 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E. 行政法规规定的义务
满分:4 分
7. 我国刑法理论根据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 )
A.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B.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C.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D.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E. 选择性刑事责任能力
满分:4 分
8. 下列犯罪中,只能以作为形式构成的是( )
A. 放火罪
B. 抢劫罪
C. 抢夺罪
D. 爆炸罪
E. 绑架罪
满分:4 分
9. 各国在解决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问题上所主张的原则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有( )
A. 折衷原则
B. 属地原则
C. 属人原则
D. 保护原则
E. 普遍管辖原则
满分:4 分
10. 从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亦即层次上划分,犯罪客体分为( )
A. 一般客体
B. 同类客体
C. 直接客体
D. 物质客体
E. 非物质客体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经外国审判,仍可以依照本法予以追究,但在国外已受过刑罚处罚的,可()
A. 从轻处罚
B. 从重处罚
C. 加重处罚
D. 免除或减轻处罚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一般预防的对象是( )
A. 犯罪分子
B. 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
C. 违法分子
D. 社会上的无业人员
满分:4 分
3. 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邀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意表示
D. 犯罪中止
满分:4 分
4. 司机甲夜晚行车中,因疏忽大意将乙撞成重伤,甲为了不让后面的来车很快发现肇事而得以争取时间顺利逃脱,即将伤口流血不止并处于昏迷中的乙拖下路边小树林中。甲预见这样乙可能会出血过多死亡,但他想乙也可能醒来呼救而获救,或者恰巧有人从林中小路行走时发现乙而将之救护,实际上却是乙未获救护,因伤口出血过多而死亡。甲对乙的死亡属于( )
A. 直接故意
B. 间接故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D. 过于自信的过失
满分:4 分
5.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
A. 惩罚罪犯
B. 改造罪犯
C. 教育罪犯
D. 预防犯罪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6.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解决的途径是()
A. 诉讼程序
B. 外交途径
C. 国际法院
D. 政府间协调解决
满分:4 分
7. 法定最高刑为1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 )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25年
满分:4 分
8. 我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 )
A. 可以负刑事责任
B. 应当负刑事责任
C. 一般应当负刑事责任
D. 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9. 死刑缓期2年期满,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
A. 确有认罪表现
B. 确有悔改表现
C. 确有立功表现
D. 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是()
A. 故意
B. 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C. 过失
D. 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1. 甲与乙有仇,甲扬言要报复乙,并准备了匕首。乙得知此情况后,手持菜刀闯入甲家将甲砍伤。乙的行为属于()
A. 正当防卫
B. 防卫过当
C. 假想防卫
D. 故意犯罪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2. 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是( )
A. 罚金
B. 管制
C. 拘役
D. 有期徒刑
满分:4 分
13. 刑罚适用的对象是( )
A. 违法的人
B. 犯罪的人或者单位
C. 吸毒的人
D. 卖淫、嫖娼的人
满分:4 分
14. 犯罪未得逞是指( )
A. 未发生任何危害结果
B. 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危害结果
C. 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
D. 未完成某一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5.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
A. 5年
B. 20年
C. 15年
D. 10年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下列属于实质的一罪的是( )
A. 想象竞合犯
B. 结果加重犯
C. 继续犯
D. 结合犯
E. 牵连犯
满分:4 分
2. 拘役与有期徒刑的区别是( )
A. 适用对象不同
B. 执行场所不同
C. 期限不同
D. 待遇不同
E. 法律后果不同
满分:4 分
3. 犯罪具有的特征有( )
A. 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B. 犯罪是有责的行为
C.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
D. 犯罪是可罚的行为
E. 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满分:4 分
4. 按解释的效力分,刑法的解释可分为()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文理解释
D. 论理解释
E. 学理解释
满分:4 分
5. 预防犯罪,具体表现为( )
A. 一般预防
B. 特殊预防
C. 劳动教养
D. 劳动改造
E. 思想改造
满分:4 分
6. 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是指( )
A.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 职务上的义务
C. 业务上的义务
D. 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义务
E. 行政法规规定的义务
满分:4 分
7. 我国刑法理论根据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将刑事责任能力分为( )
A.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B.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C.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
D.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E. 选择性刑事责任能力
满分:4 分
8. 下列犯罪中,只能以作为形式构成的是( )
A. 放火罪
B. 抢劫罪
C. 抢夺罪
D. 爆炸罪
E. 绑架罪
满分:4 分
9. 各国在解决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问题上所主张的原则不尽相同,概括起来,有( )
A. 折衷原则
B. 属地原则
C. 属人原则
D. 保护原则
E. 普遍管辖原则
满分:4 分
10. 从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亦即层次上划分,犯罪客体分为( )
A. 一般客体
B. 同类客体
C. 直接客体
D. 物质客体
E. 非物质客体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 13春西南交通大学《刑法学I》在线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