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旅游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V
1. ()是指使用测量工具对具有某一属性的对象给出可资比较的数值而采取的方法。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测量法
D. 调查法
满分:4 分
2. ()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A. 刻板印象
B. 心理定势
C. 晕轮效应
D. 第一印象
满分:4 分
3. 人都希望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希望得到爱情,人人都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这是()。
A. 安全的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 归属的需要
D. 爱的需要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就是人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
A. 心理特征
B. 心理动力
C. 心理成分
D. 心理状态
满分:4 分
5. 对安全和舒适的需要、被人尊重的需要等等属于()。
A. 生理性动机
B. 心理性动机
C. 发展性动机
D. 需要性动机
满分:4 分
6. ()主要研究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
A. 结果型理论
B. 内容型理论
C. 行为改造型理论
D. 过程型理论
满分:4 分
7. ()是指人们追求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等。
A. 单一性需要
B. 复杂性需要
C. 审美的需要
D. 好奇心
满分:4 分
8.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文化因素以及社会风气等方面。
A. 社会条件
B. 时间条件
C. 经济条件
D. 精神需求
满分:4 分
吉大《旅游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V
1. 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
A. 旅游消费心理
B. 旅游服务心理
C. 旅游企业员工心理
D. 消费者心理
满分:4 分
2. 群体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A. 群体内聚力
B. 群体的规范和压力
C. 正式群体
D. 非正式群体
满分:4 分
3.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印象,对()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A. 旅游内容
B. 旅游决策
C. 旅游行为
D. 旅游服务评价
满分:4 分
4. 非语言行为一般分为()。
A. 静姿
B. 有声的辅助语言
C. 类语言
D. 动姿
满分:4 分
5. 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
A. 旅游者本身
B. 态度的特点
C. 外界条件
D. 社会地位
满分:4 分
6. 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有()。
A. 服从
B. 同化
C. 内化
D. 顺应
满分:4 分
7. 人们的态度一旦形成,就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A. 对象性
B. 社会性
C. 内隐性
D. 稳定和可变性
满分:4 分
8. 旅游知觉受知觉者自身哪些主观因素的影响()。
A. 兴趣
B. 需要
C. 情绪
D. 经验
满分:4 分
吉大《旅游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
V
1. 旅游偏好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塑形及塑造行为,是指调整反射条件改变某些行为发生的概率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旅游者的需要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方面的;二是心理方面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旅游需要是指直接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旅游过程是一个在旅游动机支配下满足旅游需要的过程,意味着只要是旅游就可以使旅游需要得到满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人际知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同化阶段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旅游感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情境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一个人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的偏好态度的形成,关键取决于这个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有多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V
1. ()是指使用测量工具对具有某一属性的对象给出可资比较的数值而采取的方法。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测量法
D. 调查法
满分:4 分
2. ()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
A. 刻板印象
B. 心理定势
C. 晕轮效应
D. 第一印象
满分:4 分
3. 人都希望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希望得到爱情,人人都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这是()。
A. 安全的需要
B. 尊重的需要
C. 归属的需要
D. 爱的需要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4. ()就是人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
A. 心理特征
B. 心理动力
C. 心理成分
D. 心理状态
满分:4 分
5. 对安全和舒适的需要、被人尊重的需要等等属于()。
A. 生理性动机
B. 心理性动机
C. 发展性动机
D. 需要性动机
满分:4 分
6. ()主要研究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
A. 结果型理论
B. 内容型理论
C. 行为改造型理论
D. 过程型理论
满分:4 分
7. ()是指人们追求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等。
A. 单一性需要
B. 复杂性需要
C. 审美的需要
D. 好奇心
满分:4 分
8.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文化因素以及社会风气等方面。
A. 社会条件
B. 时间条件
C. 经济条件
D. 精神需求
满分:4 分
吉大《旅游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V
1. 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
A. 旅游消费心理
B. 旅游服务心理
C. 旅游企业员工心理
D. 消费者心理
满分:4 分
2. 群体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A. 群体内聚力
B. 群体的规范和压力
C. 正式群体
D. 非正式群体
满分:4 分
3.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印象,对()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A. 旅游内容
B. 旅游决策
C. 旅游行为
D. 旅游服务评价
满分:4 分
4. 非语言行为一般分为()。
A. 静姿
B. 有声的辅助语言
C. 类语言
D. 动姿
满分:4 分
5. 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
A. 旅游者本身
B. 态度的特点
C. 外界条件
D. 社会地位
满分:4 分
6. 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有()。
A. 服从
B. 同化
C. 内化
D. 顺应
满分:4 分
7. 人们的态度一旦形成,就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A. 对象性
B. 社会性
C. 内隐性
D. 稳定和可变性
满分:4 分
8. 旅游知觉受知觉者自身哪些主观因素的影响()。
A. 兴趣
B. 需要
C. 情绪
D. 经验
满分:4 分
吉大《旅游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9 道试题,共 36 分。)
V
1. 旅游偏好是指人们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塑形及塑造行为,是指调整反射条件改变某些行为发生的概率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旅游者的需要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方面的;二是心理方面的需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旅游需要是指直接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旅游过程是一个在旅游动机支配下满足旅游需要的过程,意味着只要是旅游就可以使旅游需要得到满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人际知觉就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同化阶段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旅游感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情境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一个人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的偏好态度的形成,关键取决于这个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有多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吉林大学《旅游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下一篇 : 13春吉林大学《旅游学概论》在线作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