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1153》第2次作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1153 2015-03-17 18:44:27
《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作描述的主要内容的是( )。
A. 工作概要
B. 工作详述
C. 重要的任务维度
D. 非常重要的任务
满分:2 分
2. ( )能使员工掌握更多的技能,增进不同工作之间的员工的相互理解,提高协作效率。
A. 轮班作业
B. 工作轮换
C. 工作丰富化
D. 工作扩大化
满分:2 分
3. 职能工作分析方法其主要分析方向集中于( )。
A. 工作本身
B. 职员本身
C. 企业文化
D. 工作环境
满分:2 分
4. 计划阶段是工作分析的第一阶段,在此阶段应明确工作分析的意义、范围、步骤、时间表以及 ( )。
A. 方法
B. 经费
C. 调查表
D. 说明书样式
满分:2 分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非系统的绩效评估方法的是( )。
A. 关键事件法
B. 360度考核法
C. 目标管理法
D. 简单排序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工作设计是( )出现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A. 19世纪5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
A. 科学管理原理
B. 双因素理论
C. 组织设计理论
D. 人际关系理论
满分:2 分
8. ( )是由军队系统的心理学家弗莱内根进行的。
A. 职能工作分析问卷
B. 职位分析问卷
C. 关键事件分析技术
D. 任务清单系统
满分:2 分
9. 临界特质分析系统是完全以( )为导向的工作分析系统。
A. 工作特殊输入
B. 工作特殊权限
C. 工作的特殊要求
D. 个人特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 )是指一个个体担负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活动,即由一个个体操作的任务的总和。
A. 职务
B. 职责
C. 职位
D. 工作要素
满分:2 分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培训需求分析层次的是( )。
A. 社会层次分析
B. 组织层次分析
C. 人员层次分析
D. 工作层次分析
满分:2 分
12. 工资等级通常是工作说明书中( )的常见项目。
A. 工作定位
B. 工作描述
C. 工作职责
D. 工作要求细则
满分:2 分
13. 工作评价中最早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工作重要性排序法
B. 要素计点法
C. 要素比较法
D. 工资分类法
满分:2 分
14. ( )是工作识别项目中最重要的项目,把一项工作与其他工作区分开来。
A. 工作关系
B. 工作名称
C. 工作输入
D. 工作概要
满分:2 分
15. 工作分析以发挥人力资源的( )为目的。
A. 系统作用
B. 开发
C. 积极性
D. 有效利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任务清单分析系统中收集工作信息的工具实际上是一种高度( )的调查问卷。
A. 开放
B. 系统化
C. 结构化
D. 分散化
满分:2 分
17. ( )是指那些绝大多数初学者或者较低层次的员工都希望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也有可能达到的工作岗位。
A. 一般岗位
B. 管理岗位
C. 关键岗位
D. 初级岗位
满分:2 分
1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观察法的特点的是( )。
A. 操作简单
B. 对观察人员的培训要求简单
C. 适用于常规性的工作
D. 适用于脑力劳动多的工作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 )是在进行工作分析时必须首先要明确的一点。
A. 工作描述
B. 工作权限
C. 工作名称
D. 工作目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在临界特质分析系统中,临界特质分析是对( )进行分析。
A. 工作内容
B. 任务属性
C. 职员本身
D. 工作条件
满分:2 分
21. ( )是对工作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协作关系、升迁关系与调换关系等进行分析。
A. 工作协调性分析
B. 工作任务分析
C. 工作关系分析
D. 工作责权分析
满分:2 分
22.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提出的( )。
A. 工作专业化
B. 职能专业化
C. 工作丰富化
D. 工作扩大化
满分:2 分
23. 任务清单系统是一种典型的( ) 工作分析系统。
A. 人员倾向性
B. 工作倾向性
C. 环境倾向性
D. 文化倾向性
满分:2 分
24. 一项工作的最终结果除人以外的必备条件是( )。
A. 工作的输入
B. 工作任务
C. 工作流程
D. 工作的输出
满分:2 分
25. 工作丰富化与工作扩大化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扩大工作的( )。
A. 权限
B. 关系
C. 范围
D. 环境
满分:2 分
《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关键事件法中对关键事件的编写应该包括( ):
A. 该行为发生的背景
B. 员工的行为哪些是特别有效的,哪些是特别无效的
C. 员工行为可观察
D. 行为的后果能被认知
满分:2 分
2. 工作分析所需信息的主要类型有( )
A. 工作活动
B. 工作中使用的机器、工具、设备等材料
C. 工作条件
D. 对任职者的要求
满分:2 分
3. 工作要素法的优点在于( )。
A. 开发性高,可提取个性化的工作要素
B. 独立性强,不用依赖工作分析人员对工作要素的总结
C. 操作方法和数值的标准化转换具有一定客观性
D. 可应用到人员甄选和确定培训需求
E. 受主观影响小
满分:2 分
4. 在进行临界特质分析时,由工作分析人员对特质的( )进行评价。
A. 先进性
B. 系统性
C. 相关性
D. 等级
E. 实用性
满分:2 分
5. 工作分析所需要关注的主要对象包括( ).
A. 工作对象
B. 工作输出特征
C. 工作输入特征
D. 工作的转换特征
E. 工作的关联特征
满分:2 分
6. 工作描述的内容包括( )。
A. 工作职别项目
B. 工作结果
C. 工作职责
D. 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
满分:2 分
7. 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工作者必须具有以下技能( )。
A. 通用技能
B. 特定工作技能
C. 适应环境技能
D. 管理技能
E. 人际沟通技能
满分:2 分
8. 工作规范分析指对( )的分析。
A. 工作任务
B. 工作责任
C. 工作关系
D. 工作强度
E. 工作名称
满分:2 分
9. 工作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
A. 环境因素
B. 文化因素
C. 组织因素
D. 财务因素
E. 行为因素
满分:2 分
10. 访谈法是工作分析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方法,访谈的主要内容涉及( )。
A. 工作设置目的
B. 职业生涯设计
C. 工作内容
D. 工作性质与范围
E. 任职者所负的责任
满分:2 分
11. 一份完整的工作说明书应该包括( )。
A. 工作描述
B. 任职资格要求
C. 工作执行标准
D. 报酬因素
E. 工作族
满分:2 分
12. 关键事件法的缺点在于( )。
A. 应用面狭窄
B. 时间花费大
C. 工作量大,耗精力
D. 行为标准不明确
E. 对中等员工关注不够
满分:2 分
13. 职务分析问卷最初设计的目的是用来实现( )。
A.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B. 确定任职资格
C. 工作评价
D. 工作分类
E. 绩效考核
满分:2 分
14. 下列选项中,属于人员倾向性工作分析系统的是( )。
A. 职能工作分析系统
B. 职位分析问卷
C. 管理人员职务描述问卷
D. 临界特质分析系统
满分:2 分
15. 以工作的输出特征为基础界定的是( )
A. 工作任务
B. 工作关系
C. 工作条件
D. 工作方式
E. 工作责任
满分:2 分
16. 工作环境主要包括( )。
A. 物理环境
B. 化学环境
C. 心理环境
D. 生理环境
满分:2 分
17. 工作描述可以应用于( )。
A. 人员招聘
B. 培训与开发
C. 绩效评价
D. 组织设计
E. 人员晋升调动管理
满分:2 分
18. 工作分析的收集信息阶段包括( )。
A. 选择信息来源
B. 选择收集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 确定收集信息的原则
D. 确定信息收集的内容
E. 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满分:2 分
19. 工作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A. 环境因素
B. 组织因素
C. 文化因素
D. 行为因素
满分:2 分
20. 工作背景信息包括( )。
A. 工作的物理环境
B. 工作时间表
C. 工作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环境
D. 经济激励和非经济激励
E. 工作的质量和数量
满分:2 分
《工作分析的理论和技术(Ⅰ)》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临界特质是指人们基本完成和高效完成某类工作至少需要具备的品质和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在任职资格确定中,应该关注的是任职者,而非岗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任务清单分析系统信息可靠性高,但是难度较大,所需费用也过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在提取工作信息时,可以向具体的工作执行人员提取劳动负荷方面的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当组织内的工作是高结构性时,采用人员导向性分析系统往往有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