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既想休息,又不愿耽误工作“这种冲突属于( )
A. 双趋式冲突
B. 趋避式冲突
C. 双避式冲突
D. 现实理想冲突
满分:2 分
2. 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
A. 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学基础
B. 研究心理行为的化学基础
C. 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化学基础
D.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支持性心理治疗不包括( )
A. 解释
B. 疏导
C. 保证
D. 鼓励
满分:2 分
4. 应激的心理反应不包括( )
A. 认知反应
B. 情感反应
C. 行为反应
D. 意志反应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监护室病人产生现实丧失感的原因不包括( )
A. 与外界隔离
B. 监护病房象家一样的环境
C. 家属探视时间短
D. 与病友及医护人员交流时间少
满分:2 分
6. 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显现出一片红色,但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
A. 理解性
B. 整体性
C. 对比性
D. 恒常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护理心理学研究各种疾病病人的( )
A. 心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
B. 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
C. 一般规律和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
D. 生物理化致病因素
满分:2 分
8. “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反映出的是病人心理问题的( )
A. 实质
B. 本质
C. 表征
D. 特征
满分:2 分
9.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 护士
B. 病人
C. 心理学知识
D. 家属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语言的提示对知觉的哪种特性有重要影响( )
A. 整体性
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选择性
满分:2 分
11. 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
A. 表象
B. 联想
C. 想象
D. 知觉映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支持性心理治疗不包括( )
A. 解释
B. 疏导
C. 保证
D. 鼓励
满分:2 分
13. 用于研究心理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 )
A. 生理心理学
B. 心理生理学
C. 心身医学
D. 毕生发展心理学
满分:2 分
14. 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的标志性特征是( )
A. 研究成果显著
B. 临床应用实效性强
C. 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D. 增加心理学课程设置
满分:2 分
1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人际能力与( )
A. 权威性
B. 主导性
C. 主动性
D. 灵活性
满分:2 分
16. 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学者是( )
A. 马思洛
B. 恩格尔
C. 塞里
D. 希波克拉底
满分:2 分
17. 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
A. 表象
B. 知觉映象
C. 想象
D. 联想素
E. 生理唤醒
满分:2 分
18. 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的是( )
A. 想象
B. 思维
C. 记忆
D. 注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先吃糖,后吃西瓜,会感到西瓜不甜。这是因为人的感觉具有( )
A. 对比性
B. 感受性
C. 适应性
D. 选择性
满分:2 分
20. “闻其声知其人”属于( )
A. 情绪记忆
B. 长时记忆
C. 形象记忆
D. 逻辑记忆
满分:2 分
《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分离性焦虑;恐惧;皮肤饥饿;行为异常思念亲人是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没有关系,心理特点无特殊,心理护理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人们从大脑提取信息的过程称再认和回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病人生病后心理变化的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有焦虑、抑郁、恐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A”型人格是肿瘤病人的典型人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事物脱离感觉器官后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再现叫做想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心理矛盾冲突;表面平静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人格中比较稳定的成分是人格倾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方法与中年病人基本一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三、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应激源可分为( )
A. 躯体性应激源
B. 心理性应激源
C. 社会性应激源
D. 文化性应激源
E. 物理性应激源
满分:2 分
2. 心理测验按测验的目的可分为( )
A. 集体测验
B. 能力测验
C. 个性测验
D. 诊断性测验
E. 个别测验
满分:2 分
3. 个性倾向性包括( )
A. 需要
B. 兴趣
C. 动机
D. 气质
E. 价值观
满分:2 分
4. 思维的基本过程有( )
A. 分析与综合
B. 抽象与概括
C. 比较
D. 系统化
E. 具体化
满分:2 分
5. 识记影响因素包括( )
A. 目的任务
B. 理解
C. 材料的数量
D. 材料的性质
E. 复习
满分:2 分
6. 应激的处理方法包括( )
A. 资源
B. 问题处理策略
C. 情绪处理策略
D. 社会技能
E. 寻求信息
满分:2 分
7. 意志的品质包括(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积极性
E. 自制性
满分:2 分
8. 常用心理测验分类包括( )
A. 个别和团体测验
B. 语言和非语言测验
C. 结构和无结构测验
D. 能力测验
E. 其他测验
满分:2 分
9. 识记影响因素包括( )
A. 目的任务
B. 理解
C. 材料的数量
D. 材料的性质
E. 复习
满分:2 分
10. 注意的品质包括(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E. 注意的专注
满分:2 分
11.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 )
A. 忠于职守与爱心
B. 高度的责任心与同情心
C. 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D. 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E. 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
满分:2 分
12. 常用的人格测验有( )
A. MMPI
B. 16PF
C. EPQ
D. SCL―90
E. SDS
满分:2 分
13. 人格的特性包括(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单独性
D. 社会性
E. 差异性
满分:2 分
14. 人格的特性包括(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单独性
D. 社会性
E. 差异性
满分:2 分
15.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 )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实践活动
D. 自我教育
E. 心理因素
满分:2 分
《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既想休息,又不愿耽误工作“这种冲突属于( )
A. 双趋式冲突
B. 趋避式冲突
C. 双避式冲突
D. 现实理想冲突
满分:2 分
2. 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
A. 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学基础
B. 研究心理行为的化学基础
C. 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化学基础
D.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支持性心理治疗不包括( )
A. 解释
B. 疏导
C. 保证
D. 鼓励
满分:2 分
4. 应激的心理反应不包括( )
A. 认知反应
B. 情感反应
C. 行为反应
D. 意志反应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监护室病人产生现实丧失感的原因不包括( )
A. 与外界隔离
B. 监护病房象家一样的环境
C. 家属探视时间短
D. 与病友及医护人员交流时间少
满分:2 分
6. 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显现出一片红色,但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
A. 理解性
B. 整体性
C. 对比性
D. 恒常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护理心理学研究各种疾病病人的( )
A. 心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
B. 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
C. 一般规律和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
D. 生物理化致病因素
满分:2 分
8. “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反映出的是病人心理问题的( )
A. 实质
B. 本质
C. 表征
D. 特征
满分:2 分
9.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 护士
B. 病人
C. 心理学知识
D. 家属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语言的提示对知觉的哪种特性有重要影响( )
A. 整体性
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选择性
满分:2 分
11. 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
A. 表象
B. 联想
C. 想象
D. 知觉映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支持性心理治疗不包括( )
A. 解释
B. 疏导
C. 保证
D. 鼓励
满分:2 分
13. 用于研究心理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 )
A. 生理心理学
B. 心理生理学
C. 心身医学
D. 毕生发展心理学
满分:2 分
14. 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的标志性特征是( )
A. 研究成果显著
B. 临床应用实效性强
C. 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D. 增加心理学课程设置
满分:2 分
1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人际能力与( )
A. 权威性
B. 主导性
C. 主动性
D. 灵活性
满分:2 分
16. 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学者是( )
A. 马思洛
B. 恩格尔
C. 塞里
D. 希波克拉底
满分:2 分
17. 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
A. 表象
B. 知觉映象
C. 想象
D. 联想素
E. 生理唤醒
满分:2 分
18. 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的是( )
A. 想象
B. 思维
C. 记忆
D. 注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先吃糖,后吃西瓜,会感到西瓜不甜。这是因为人的感觉具有( )
A. 对比性
B. 感受性
C. 适应性
D. 选择性
满分:2 分
20. “闻其声知其人”属于( )
A. 情绪记忆
B. 长时记忆
C. 形象记忆
D. 逻辑记忆
满分:2 分
《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分离性焦虑;恐惧;皮肤饥饿;行为异常思念亲人是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没有关系,心理特点无特殊,心理护理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人们从大脑提取信息的过程称再认和回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病人生病后心理变化的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有焦虑、抑郁、恐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A”型人格是肿瘤病人的典型人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事物脱离感觉器官后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再现叫做想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心理矛盾冲突;表面平静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人格中比较稳定的成分是人格倾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方法与中年病人基本一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三、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应激源可分为( )
A. 躯体性应激源
B. 心理性应激源
C. 社会性应激源
D. 文化性应激源
E. 物理性应激源
满分:2 分
2. 心理测验按测验的目的可分为( )
A. 集体测验
B. 能力测验
C. 个性测验
D. 诊断性测验
E. 个别测验
满分:2 分
3. 个性倾向性包括( )
A. 需要
B. 兴趣
C. 动机
D. 气质
E. 价值观
满分:2 分
4. 思维的基本过程有( )
A. 分析与综合
B. 抽象与概括
C. 比较
D. 系统化
E. 具体化
满分:2 分
5. 识记影响因素包括( )
A. 目的任务
B. 理解
C. 材料的数量
D. 材料的性质
E. 复习
满分:2 分
6. 应激的处理方法包括( )
A. 资源
B. 问题处理策略
C. 情绪处理策略
D. 社会技能
E. 寻求信息
满分:2 分
7. 意志的品质包括(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积极性
E. 自制性
满分:2 分
8. 常用心理测验分类包括( )
A. 个别和团体测验
B. 语言和非语言测验
C. 结构和无结构测验
D. 能力测验
E. 其他测验
满分:2 分
9. 识记影响因素包括( )
A. 目的任务
B. 理解
C. 材料的数量
D. 材料的性质
E. 复习
满分:2 分
10. 注意的品质包括(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E. 注意的专注
满分:2 分
11.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 )
A. 忠于职守与爱心
B. 高度的责任心与同情心
C. 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D. 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E. 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
满分:2 分
12. 常用的人格测验有( )
A. MMPI
B. 16PF
C. EPQ
D. SCL―90
E. SDS
满分:2 分
13. 人格的特性包括(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单独性
D. 社会性
E. 差异性
满分:2 分
14. 人格的特性包括(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单独性
D. 社会性
E. 差异性
满分:2 分
15.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 )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实践活动
D. 自我教育
E. 心理因素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既想休息,又不愿耽误工作“这种冲突属于( )
A. 双趋式冲突
B. 趋避式冲突
C. 双避式冲突
D. 现实理想冲突
满分:2 分
2. 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
A. 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学基础
B. 研究心理行为的化学基础
C. 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化学基础
D.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支持性心理治疗不包括( )
A. 解释
B. 疏导
C. 保证
D. 鼓励
满分:2 分
4. 应激的心理反应不包括( )
A. 认知反应
B. 情感反应
C. 行为反应
D. 意志反应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监护室病人产生现实丧失感的原因不包括( )
A. 与外界隔离
B. 监护病房象家一样的环境
C. 家属探视时间短
D. 与病友及医护人员交流时间少
满分:2 分
6. 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显现出一片红色,但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
A. 理解性
B. 整体性
C. 对比性
D. 恒常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护理心理学研究各种疾病病人的( )
A. 心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
B. 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
C. 一般规律和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
D. 生物理化致病因素
满分:2 分
8. “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反映出的是病人心理问题的( )
A. 实质
B. 本质
C. 表征
D. 特征
满分:2 分
9.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 护士
B. 病人
C. 心理学知识
D. 家属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语言的提示对知觉的哪种特性有重要影响( )
A. 整体性
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选择性
满分:2 分
11. 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
A. 表象
B. 联想
C. 想象
D. 知觉映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支持性心理治疗不包括( )
A. 解释
B. 疏导
C. 保证
D. 鼓励
满分:2 分
13. 用于研究心理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 )
A. 生理心理学
B. 心理生理学
C. 心身医学
D. 毕生发展心理学
满分:2 分
14. 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的标志性特征是( )
A. 研究成果显著
B. 临床应用实效性强
C. 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D. 增加心理学课程设置
满分:2 分
1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人际能力与( )
A. 权威性
B. 主导性
C. 主动性
D. 灵活性
满分:2 分
16. 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学者是( )
A. 马思洛
B. 恩格尔
C. 塞里
D. 希波克拉底
满分:2 分
17. 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
A. 表象
B. 知觉映象
C. 想象
D. 联想素
E. 生理唤醒
满分:2 分
18. 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的是( )
A. 想象
B. 思维
C. 记忆
D. 注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先吃糖,后吃西瓜,会感到西瓜不甜。这是因为人的感觉具有( )
A. 对比性
B. 感受性
C. 适应性
D. 选择性
满分:2 分
20. “闻其声知其人”属于( )
A. 情绪记忆
B. 长时记忆
C. 形象记忆
D. 逻辑记忆
满分:2 分
《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分离性焦虑;恐惧;皮肤饥饿;行为异常思念亲人是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没有关系,心理特点无特殊,心理护理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人们从大脑提取信息的过程称再认和回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病人生病后心理变化的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有焦虑、抑郁、恐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A”型人格是肿瘤病人的典型人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事物脱离感觉器官后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再现叫做想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心理矛盾冲突;表面平静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人格中比较稳定的成分是人格倾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方法与中年病人基本一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三、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应激源可分为( )
A. 躯体性应激源
B. 心理性应激源
C. 社会性应激源
D. 文化性应激源
E. 物理性应激源
满分:2 分
2. 心理测验按测验的目的可分为( )
A. 集体测验
B. 能力测验
C. 个性测验
D. 诊断性测验
E. 个别测验
满分:2 分
3. 个性倾向性包括( )
A. 需要
B. 兴趣
C. 动机
D. 气质
E. 价值观
满分:2 分
4. 思维的基本过程有( )
A. 分析与综合
B. 抽象与概括
C. 比较
D. 系统化
E. 具体化
满分:2 分
5. 识记影响因素包括( )
A. 目的任务
B. 理解
C. 材料的数量
D. 材料的性质
E. 复习
满分:2 分
6. 应激的处理方法包括( )
A. 资源
B. 问题处理策略
C. 情绪处理策略
D. 社会技能
E. 寻求信息
满分:2 分
7. 意志的品质包括(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积极性
E. 自制性
满分:2 分
8. 常用心理测验分类包括( )
A. 个别和团体测验
B. 语言和非语言测验
C. 结构和无结构测验
D. 能力测验
E. 其他测验
满分:2 分
9. 识记影响因素包括( )
A. 目的任务
B. 理解
C. 材料的数量
D. 材料的性质
E. 复习
满分:2 分
10. 注意的品质包括(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E. 注意的专注
满分:2 分
11.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 )
A. 忠于职守与爱心
B. 高度的责任心与同情心
C. 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D. 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E. 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
满分:2 分
12. 常用的人格测验有( )
A. MMPI
B. 16PF
C. EPQ
D. SCL―90
E. SDS
满分:2 分
13. 人格的特性包括(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单独性
D. 社会性
E. 差异性
满分:2 分
14. 人格的特性包括(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单独性
D. 社会性
E. 差异性
满分:2 分
15.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 )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实践活动
D. 自我教育
E. 心理因素
满分:2 分
《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既想休息,又不愿耽误工作“这种冲突属于( )
A. 双趋式冲突
B. 趋避式冲突
C. 双避式冲突
D. 现实理想冲突
满分:2 分
2. 护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 )
A. 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学基础
B. 研究心理行为的化学基础
C. 研究心理行为的物理化学基础
D.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支持性心理治疗不包括( )
A. 解释
B. 疏导
C. 保证
D. 鼓励
满分:2 分
4. 应激的心理反应不包括( )
A. 认知反应
B. 情感反应
C. 行为反应
D. 意志反应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监护室病人产生现实丧失感的原因不包括( )
A. 与外界隔离
B. 监护病房象家一样的环境
C. 家属探视时间短
D. 与病友及医护人员交流时间少
满分:2 分
6. 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显现出一片红色,但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 )
A. 理解性
B. 整体性
C. 对比性
D. 恒常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护理心理学研究各种疾病病人的( )
A. 心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
B. 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
C. 一般规律和特殊的心理行为表现
D. 生物理化致病因素
满分:2 分
8. “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反映出的是病人心理问题的( )
A. 实质
B. 本质
C. 表征
D. 特征
满分:2 分
9.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 护士
B. 病人
C. 心理学知识
D. 家属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语言的提示对知觉的哪种特性有重要影响( )
A. 整体性
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选择性
满分:2 分
11. 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
A. 表象
B. 联想
C. 想象
D. 知觉映象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支持性心理治疗不包括( )
A. 解释
B. 疏导
C. 保证
D. 鼓励
满分:2 分
13. 用于研究心理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 )
A. 生理心理学
B. 心理生理学
C. 心身医学
D. 毕生发展心理学
满分:2 分
14. 我国护理心理学发展的标志性特征是( )
A. 研究成果显著
B. 临床应用实效性强
C. 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D. 增加心理学课程设置
满分:2 分
1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人际能力与( )
A. 权威性
B. 主导性
C. 主动性
D. 灵活性
满分:2 分
16. 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学者是( )
A. 马思洛
B. 恩格尔
C. 塞里
D. 希波克拉底
满分:2 分
17. 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
A. 表象
B. 知觉映象
C. 想象
D. 联想素
E. 生理唤醒
满分:2 分
18. 心理活动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的是( )
A. 想象
B. 思维
C. 记忆
D. 注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先吃糖,后吃西瓜,会感到西瓜不甜。这是因为人的感觉具有( )
A. 对比性
B. 感受性
C. 适应性
D. 选择性
满分:2 分
20. “闻其声知其人”属于( )
A. 情绪记忆
B. 长时记忆
C. 形象记忆
D. 逻辑记忆
满分:2 分
《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分离性焦虑;恐惧;皮肤饥饿;行为异常思念亲人是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2. 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没有关系,心理特点无特殊,心理护理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3. 人们从大脑提取信息的过程称再认和回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4. 病人生病后心理变化的主要表现在情绪和行为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5.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有焦虑、抑郁、恐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6. “A”型人格是肿瘤病人的典型人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7. 事物脱离感觉器官后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里再现叫做想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8. 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心理矛盾冲突;表面平静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9. 人格中比较稳定的成分是人格倾向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10.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方法与中年病人基本一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3 分
《护理心理学》第2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判断题
多选题
三、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应激源可分为( )
A. 躯体性应激源
B. 心理性应激源
C. 社会性应激源
D. 文化性应激源
E. 物理性应激源
满分:2 分
2. 心理测验按测验的目的可分为( )
A. 集体测验
B. 能力测验
C. 个性测验
D. 诊断性测验
E. 个别测验
满分:2 分
3. 个性倾向性包括( )
A. 需要
B. 兴趣
C. 动机
D. 气质
E. 价值观
满分:2 分
4. 思维的基本过程有( )
A. 分析与综合
B. 抽象与概括
C. 比较
D. 系统化
E. 具体化
满分:2 分
5. 识记影响因素包括( )
A. 目的任务
B. 理解
C. 材料的数量
D. 材料的性质
E. 复习
满分:2 分
6. 应激的处理方法包括( )
A. 资源
B. 问题处理策略
C. 情绪处理策略
D. 社会技能
E. 寻求信息
满分:2 分
7. 意志的品质包括( )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坚韧性
D. 积极性
E. 自制性
满分:2 分
8. 常用心理测验分类包括( )
A. 个别和团体测验
B. 语言和非语言测验
C. 结构和无结构测验
D. 能力测验
E. 其他测验
满分:2 分
9. 识记影响因素包括( )
A. 目的任务
B. 理解
C. 材料的数量
D. 材料的性质
E. 复习
满分:2 分
10. 注意的品质包括(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E. 注意的专注
满分:2 分
11.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 )
A. 忠于职守与爱心
B. 高度的责任心与同情心
C. 良好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
D. 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E. 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
满分:2 分
12. 常用的人格测验有( )
A. MMPI
B. 16PF
C. EPQ
D. SCL―90
E. SDS
满分:2 分
13. 人格的特性包括(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单独性
D. 社会性
E. 差异性
满分:2 分
14. 人格的特性包括(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单独性
D. 社会性
E. 差异性
满分:2 分
15.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 )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实践活动
D. 自我教育
E. 心理因素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下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护理心理学》1504第1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