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劳动经济学》1164第1次作业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劳动经济学 2015-03-17 18:46:51
《劳动经济学》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下列关于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变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 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B. 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上升
C. 若商品价格不变,当货币工资上升,则实际工资不变
D. 若商品价格不变,当货币工资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满分:3 分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将使( )
A. 劳动供给增加
B. 劳动供给减少
C. 劳动需求增加
D. 劳动需求减少
满分:3 分
3. 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工资率
B. 生产技术
C. 货币资本规模
D. 企业的性质
满分:3 分
4. 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 )
A. 劳动数量的增加
B. 劳动时间的延长
C. 劳动需要特定的知识技能
D. 劳动条件的改善
满分:3 分
5. 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
A. 无弹性
B. 单位弹性
C. 缺乏弹性
D. 富有弹性
满分:3 分
6.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的。
A. 向前弯曲
B. 向后弯曲
C. 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 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满分:3 分
7. 效率合约是指( )
A. 工会效率最大化
B. 用人单位效率最大化
C. 用人单位的等利润曲线与工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的那些点
D. 工人效率最大化
满分:3 分
8.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
A. 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 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 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 工资率
满分:3 分
9. 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影响。
A. 有正向
B. 有负向
C. 没有
D. 不确定
满分:3 分
10. 下列( )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A. 提高税率
B. 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C. 扩大政府购买
D. 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满分:3 分
11. 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 )
A. 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
B. 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
C. 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
D. 培训教材费用
满分:3 分
12. 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 )
A. 供给的增加
B. 供给的下降
C. 需求的增加
D. 需求的下降
满分:3 分
13. 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
A. 正向
B. 负向
C. 没有
D. 不确定
满分:3 分
14. 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B. 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
C.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
D.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衡为正值
满分:3 分
15. 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不相关
D. 不确定
满分:3 分
16. 如果某劳动力市场存在地区或行业卖方垄断,则( )
A. 其他地区或行业的就业量减少
B. 该地区或行业工资率低于市场均衡工资率
C. 该地区或行业的就业量增加
D. 该地区或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
满分:3 分
17. 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
A. 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 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 资本变得相对不足
D. 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满分:3 分
18. 在动态均衡模型中,“收敛型蛛网”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A. 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工资弹性
满分:3 分
19. 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
A. 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 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 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 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满分:3 分
20. 技术进步对( )的就业影响较大。
A. 熟练工
B. 非熟练工
C. 技工
D. 女工
满分:3 分
《劳动经济学》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等成本线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其斜率( )
A. 等于零
B. 为正值
C. 为负值
D. 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E. 取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情况
满分:4 分
2. 造成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上升的因素有( )
A. 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需求曲线不动
B. 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不动
C. 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D. 劳动力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E. 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也增加
满分:4 分
3. 年纪大的人更不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原因是( )
A. 投资的直接成本较大
B. 投资后未来收益持续期相对较短
C. 投资的机会成本较大
D. 投资后的收益增量规模较小E.老年人记忆力下降
满分:4 分
4. 劳动力具有生理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
A. 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的
B. 劳动力形成周期长,在现代社会至少需要16年
C. 劳动力不能储存
D. 必须保证劳动力维持生命的最起码的收入或物质生活条件
E. 劳动力具有生命周期和生理间歇周期
满分:4 分
5. 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有( )
A. 信息障碍
B. 成本障碍
C. 体制障碍
D. 市场缺陷
E. 心理障碍
满分:4 分
《劳动经济学》第1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收入差距越小越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2. 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3. 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起相反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4. 效率工资能促进员工努力工作,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工资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5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