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四川大学《教育心理学1547》第一次作业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教育心理学1547 2015-03-17 18:47:02
《教育心理学》第一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奥苏贝尔根据有意义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把有意义学习分成有层次组织的类型,基本的有意义学习有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 )
A. 命题学习
B. 知识运用学习
C. 问题解决学习
D. 创造性学习
满分:2 分
2. ( )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A. 学习
B. 狭义的学习
C. 广义的学习
D. 学生的学习
满分:2 分
3. 提出经典型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华生
B. 斯金纳
C. 巴甫洛夫
D. 巴甫洛夫和华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4. ( )按学习的实现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类。
A. 奥苏贝尔
B. 加涅
C. 林格伦
D. 桑代克
满分:2 分
5. 学习( )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A. 迁移
B. 影响
C. 效果
D. 成绩
满分:2 分
6. 根据学生在直观活动中接触到的现实刺激物的性质,可以把对学习内容的直观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这三类直观的是( )
A. 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 言语直观
D. 象征性直观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 )是指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认和判断。
A. 模式识别
B. 功能固着
C. 定势
D. 问题解决
满分:2 分
8. 斯金纳用自己发明的一种学习装置“斯金纳箱”实验创立了( )学习理论.
A. 操作性条件反射
B. 经典性条件反射
C. 联结派
D. 认知派
满分:2 分
9. 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
A. 0-2岁
B. 2-7岁
C. 7-12岁
D. 12-15岁
满分:2 分
10. ( )提出了智力理论的二因素论。
A. 斯皮尔曼
B. 瑟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加德纳
满分:2 分
11. ( )就字面意思而言,是指(原因的归属),即:将行为和时间的结果归属于某种原因。
A. 归因
B. 归因风格
C. 认知风格
D. 习得性无助
满分:2 分
12. 顿悟学习理论是( )对心理学的最大的贡献。
A. 格式塔学派
B. 认知学派
C. 联结派
D. 人本主义学派
满分:2 分
13. 布鲁纳的( )理论是当代认知派学习与教学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A. 认知-发现
B. S-R联结
C. 顿悟产生
D. 条件反射
满分:2 分
14. ( )最简单的解释是个人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
A. 自我概念
B. 自我评价
C. 自尊
D. 自我肯定
满分:2 分
15. 在有意义学习中,最低层次的是( )
A. 代表性学习
B. 命题学习
C. 概念学习
D. 问题解决学习
满分:2 分
16. ( )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A. 问题情境
B. 定势
C. 功能固着
D. 知识经验
满分:2 分
1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 ),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A. 心理现象和规律
B. 教学活动
C. 师生互动
D. 课堂场景
满分:2 分
18. ( )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断。
A. 自我强化
B. 替代强化
C. 结果期待
D. 自我效能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研究资料。
A. 教育心理实验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问卷法
满分:2 分
20. ( )是指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二掌握的概念,也叫前科学概念。
A. 日常概念
B. 科学概念
C. 初级概念
D. 具体概念
满分:2 分
21. ( )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学习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A. 现行组织者
B. 基础知识
C. 中介知识
D. 程序教学
满分:2 分
22.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学习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等四个方面。
A. 学科性质
B. 知识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
C. 认知方面
D. 学习理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3. ( )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
A. 比奈
B. 韦克斯勒
C. 加德纳
D. 吉尔福特
满分:2 分
24. ( )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A. 有意义学习
B. 发现学习
C. 知识学习
D. 动作技能学习
满分:2 分
25. ( )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直接知识
D. 间接知识
满分:2 分
《教育心理学》第一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奥苏贝尔提出进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三个前提条件( )
A. 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B. 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C. 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
D. 学习材料比较简单
E. 学习者学习能力比较强
满分:2 分
2. 元认知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
A. 计划监控
B. 领会监控
C. 策略监控
D. 注意监控
E. 全程监控
满分:2 分
3. 从迁移产生的方向上看,可将迁移分为( )
A. 逆向迁移
B. 纵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E. 顺向迁移
满分:2 分
4. 影响学习迁移的客体因素( )
A. 学习才来的相似性
B.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C. 教师的指导
D. 学习者的分析能力
E. 学习者的概括能力
满分:2 分
5. 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关于智力的三元理论,认为智力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
A. 成分性智力
B. 经验性智力
C. 情景性智力
D. 语言智力
E. 空间智力
满分:2 分
6. 从迁移的结果上看,可将迁移划分为( )
A. 横向迁移
B. 纵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E. 顺向迁移
满分:2 分
7. 布鲁纳认为新知识学习过程包括的环节有( )
A. 新知识的获得
B. 知识的转化
C. 对知识的评价
D. 知识的保持
E. 知识的提取
满分:2 分
8.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体现在( )
A. 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
B. 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C. 注意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D. 强调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E. 注意纵向与横向研究相结合
满分:2 分
9. 学习策略的定义( )
A. 是具体的学习方法
B. 是具体的学习技能
C. 是学习的调节技能
D. 是学习的控制技能
E. 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满分:2 分
10. 对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需要注意( )
A.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B. 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
C.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效能
D. 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作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
E. 利用原有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向不同的学习情境发生迁移
满分:2 分
11. 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在教学上应该注意( )
A. 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B. 突出关键特征
C. 适当运用例证
D.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E. 适当运用比较
满分:2 分
12. 人本主义的典型教学模式有( )
A. 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B. 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C. 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D.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模式
E. 开放课外活动的教学模式
满分:2 分
13.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 )
A. 内容趋于几种
B. 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C. 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D. 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
E. 内容庞杂
满分:2 分
14.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的方法有许多优点( )
A. 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
B.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C.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D. 有利于现的技巧
E. 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
满分:2 分
15. 从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两项任务
A. 心理素质培养
B. 心理健康维护
C. 发展性教育
D. 补救性教育
E. 心理治疗
满分:2 分
16. 根据主体对外部刺激的调节方式,动作技能可以分为( )
A. 封闭性动作技能
B. 开放性动作技能
C. 精细动作技能
D. 连续性动作技能
E. 非连续性动作技能
此题选: DE 满分:2 分
17.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原则( )
A. 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
B. 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C. 激励学生进行独创,敢于标新立异
D. 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E.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满分:2 分
18.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所学习的对象成为示范,示范的基本类型有:( )
A. 真实的示范
B. 象征性的示范
C. 创造性的示范
D. 言语示范
E. 实物示范
满分:2 分
19.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与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A. 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B. 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
C. 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
D. 消除习惯惰性障碍
E. 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
满分:2 分
20. 桑代克前期关于学习规律的基本观点中提出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是( )
A. 效果律
B. 准备律
C. 练习律
D. 多重反应律
E. 联结变化律
满分:2 分
21. 程序教学遵循的原则有( )
A. 小的步子
B. 积极反应
C. 及时反馈
D. 低错误率
E. 自定步调
满分:2 分
22.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经过的阶段有( )
A. 角色认知
B. 角色认同
C. 角色信念的形成
D. 角色评价
E. 角色反馈
满分:2 分
23. 学生学习的特点包括( )
A. 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B. 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
C.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地进行
D. 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E. 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
满分:2 分
24. 按焦虑的性质,焦虑可以分为( )
A. 正常焦虑
B. 过敏性焦虑
C. 现实性焦虑
D. 神经性焦虑
E. 道德性焦虑
满分:2 分
25. 特殊儿童的教育原则( )
A. 早期教育原则
B. 补偿教育原则
C. 个别教育原则
D. 系统教育原则
E. 向性教育原则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