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弗拉维尔认为,( )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
A. 元认知
B. 自我了解
C. 智商
D. 知识
满分:2 分
2. (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研究资料。
A. 教育心理实验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问卷法
满分:2 分
3. ( )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A. 问题情境
B. 定势
C. 功能固着
D. 知识经验
满分:2 分
4. 强调遗传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哪种理论体系中( )
A. 二因素论
B. 环境决定论
C. 遗传决定论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满分:2 分
5. 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
A. 0-2岁
B. 2-7岁
C. 7-12岁
D. 12-15岁
满分:2 分
6. ( )最简单的解释是个人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
A. 自我概念
B. 自我评价
C. 自尊
D. 自我肯定
满分:2 分
7. 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
A. 桑代克
B. 卡普捷烈夫
C. 孔子
D. 斯金纳
满分:2 分
8. ( )按学习的实现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类。
A. 奥苏贝尔
B. 加涅
C. 林格伦
D. 桑代克
满分:2 分
9. ( )是美国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又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
A. 桑代克
B. 华生
C. 斯金纳
D. 布鲁纳
满分:2 分
10. 在有意义学习中,最低层次的是( )
A. 代表性学习
B. 命题学习
C. 概念学习
D. 问题解决学习
满分:2 分
11.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学习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等四个方面。
A. 学科性质
B. 知识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
C. 认知方面
D. 学习理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 )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直接知识
D. 间接知识
满分:2 分
13.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 )是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A. 《教育心理学》
B. 《学记》
C. 《心理学》
D. 《教育学》
满分:2 分
14. 提出经典型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华生
B. 斯金纳
C. 巴甫洛夫
D. 巴甫洛夫和华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 )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断。
A. 自我强化
B. 替代强化
C. 结果期待
D. 自我效能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奥苏贝尔根据有意义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把有意义学习分成有层次组织的类型,基本的有意义学习有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 )
A. 命题学习
B. 知识运用学习
C. 问题解决学习
D. 创造性学习
满分:2 分
17. ( )是指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二掌握的概念,也叫前科学概念。
A. 日常概念
B. 科学概念
C. 初级概念
D. 具体概念
满分:2 分
18. ( )是指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受到奖惩的观察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过程。
A. 自我强化
B. 替代强化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满分:2 分
19. ( )提出了智力理论的二因素论。
A. 斯皮尔曼
B. 瑟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加德纳
满分:2 分
20. ( )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A. 有意义学习
B. 发现学习
C. 知识学习
D. 动作技能学习
满分:2 分
2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 ),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A. 心理现象和规律
B. 教学活动
C. 师生互动
D. 课堂场景
满分:2 分
22. 奥苏贝尔认为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逐渐分化和( )的教学原则。
A. 整合协调
B. 方向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满分:2 分
23. 学习( )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A. 迁移
B. 影响
C. 效果
D. 成绩
满分:2 分
24. ( )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A. 动机
B. 定势
C. 欲望
D. 驱力
满分:2 分
25. 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学生为中信,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呢和潜能的发挥,使他们能够愉悦地、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为目的的理论流派是( )
A. 认知学习理论流派
B. 联结派
C. 格式塔主义
D. 人本主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教育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人本主义的典型教学模式有( )
A. 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B. 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C. 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D.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模式
E. 开放课外活动的教学模式
满分:2 分
2.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有( )
A. 专业知识
B. 组织教学的能力
C. 言语表达能力
D. 组织教学的能力
E. 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
满分:2 分
3. 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包括( )
A. 认知阶段
B. 联系形成阶段
C. 自动化阶段
D. 保持阶段
E. 巩固阶段
满分:2 分
4. 元认知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
A. 计划监控
B. 领会监控
C. 策略监控
D. 注意监控
E. 全程监控
满分:2 分
5. 从动作的特点及其关系来划分,可以吧动作技能的迁移划分为以下几种迁移形式( )
A. 双侧性迁移
B. 语言-动作迁移
C. 动作-动作的迁移
D. 单侧性迁移
E. 顺向迁移
满分:2 分
6. 针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进行研究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
A. 客观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E. 伦理性原则
满分:2 分
7. 按焦虑的性质,焦虑可以分为( )
A. 正常焦虑
B. 过敏性焦虑
C. 现实性焦虑
D. 神经性焦虑
E. 道德性焦虑
满分:2 分
8. 根据完成活动时是否需要凭借一定的工具,动作技能可以分为( )
A. 工具性动作技能
B. 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C. 精细动作技能
D. 连续性动作技能
E. 非连续性动作技能
满分:2 分
9. 影响学习迁移的客体因素( )
A. 学习才来的相似性
B.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C. 教师的指导
D. 学习者的分析能力
E. 学习者的概括能力
满分:2 分
10.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较大意义体现在( )
A. 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B. 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C.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
D. 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E. 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满分:2 分
11. 调查法包括( )
A. 问卷法
B. 访谈法
C. 教学经验总结法
D. 实验法
E. 观察法
满分:2 分
12. 特殊儿童的教育原则( )
A. 早期教育原则
B. 补偿教育原则
C. 个别教育原则
D. 系统教育原则
E. 向性教育原则
满分:2 分
13.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体现在( )
A. 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
B. 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C. 注意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D. 强调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E. 注意纵向与横向研究相结合
满分:2 分
14.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与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A. 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B. 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
C. 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
D. 消除习惯惰性障碍
E. 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
满分:2 分
15. 学生学习的特点包括( )
A. 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B. 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
C.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地进行
D. 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E. 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
满分:2 分
16. 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在教学上应该注意( )
A. 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B. 突出关键特征
C. 适当运用例证
D.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E. 适当运用比较
满分:2 分
17. 教师在直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 )
A. 注意言语与直观相结合
B. 主义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C. 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D. 加强对直观对象的分析、综合、组织和系统化
E.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满分:2 分
18.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所学习的对象成为示范,示范的基本类型有:( )
A. 真实的示范
B. 象征性的示范
C. 创造性的示范
D. 言语示范
E. 实物示范
满分:2 分
19.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 )
A. 内容趋于几种
B. 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C. 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D. 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
E. 内容庞杂
满分:2 分
20. 学习策略的定义( )
A. 是具体的学习方法
B. 是具体的学习技能
C. 是学习的调节技能
D. 是学习的控制技能
E. 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满分:2 分
21. 从迁移的结果上看,可将迁移划分为( )
A. 横向迁移
B. 纵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E. 顺向迁移
满分:2 分
22. 专家型教师主要具有的基本特征( )
A. 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B. 高效解决教学领域问题
C. 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D. 有很强的洞察力
E. 经验丰富
满分:2 分
23. 心理学家加涅按照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 )
A. 言语信息的学习
B. 智慧技能的学习
C. 认知策略的学习
D. 态度的学习
E. 运动技能的学习
满分:2 分
24. 奥苏贝尔将知识的学习分为由简单到复杂的表征学习和( )
A. 概念的学习
B. 命题学习
C. 规则学习
D. 问题解决的学习
E. 知识的学习
满分:2 分
25.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的四个子过程是( )
A. 注意过程
B. 保持过程
C. 动作再现过程
D. 动机过程
E. 及时反馈过程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弗拉维尔认为,( )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
A. 元认知
B. 自我了解
C. 智商
D. 知识
满分:2 分
2. (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研究资料。
A. 教育心理实验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D. 问卷法
满分:2 分
3. ( )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A. 问题情境
B. 定势
C. 功能固着
D. 知识经验
满分:2 分
4. 强调遗传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哪种理论体系中( )
A. 二因素论
B. 环境决定论
C. 遗传决定论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满分:2 分
5. 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
A. 0-2岁
B. 2-7岁
C. 7-12岁
D. 12-15岁
满分:2 分
6. ( )最简单的解释是个人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
A. 自我概念
B. 自我评价
C. 自尊
D. 自我肯定
满分:2 分
7. 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
A. 桑代克
B. 卡普捷烈夫
C. 孔子
D. 斯金纳
满分:2 分
8. ( )按学习的实现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类。
A. 奥苏贝尔
B. 加涅
C. 林格伦
D. 桑代克
满分:2 分
9. ( )是美国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又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
A. 桑代克
B. 华生
C. 斯金纳
D. 布鲁纳
满分:2 分
10. 在有意义学习中,最低层次的是( )
A. 代表性学习
B. 命题学习
C. 概念学习
D. 问题解决学习
满分:2 分
11.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学习的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等四个方面。
A. 学科性质
B. 知识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
C. 认知方面
D. 学习理论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2. ( )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直接知识
D. 间接知识
满分:2 分
13.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 )是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A. 《教育心理学》
B. 《学记》
C. 《心理学》
D. 《教育学》
满分:2 分
14. 提出经典型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华生
B. 斯金纳
C. 巴甫洛夫
D. 巴甫洛夫和华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 )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断。
A. 自我强化
B. 替代强化
C. 结果期待
D. 自我效能感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奥苏贝尔根据有意义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把有意义学习分成有层次组织的类型,基本的有意义学习有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 )
A. 命题学习
B. 知识运用学习
C. 问题解决学习
D. 创造性学习
满分:2 分
17. ( )是指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二掌握的概念,也叫前科学概念。
A. 日常概念
B. 科学概念
C. 初级概念
D. 具体概念
满分:2 分
18. ( )是指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受到奖惩的观察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过程。
A. 自我强化
B. 替代强化
C. 正强化
D. 负强化
满分:2 分
19. ( )提出了智力理论的二因素论。
A. 斯皮尔曼
B. 瑟斯顿
C. 吉尔福特
D. 加德纳
满分:2 分
20. ( )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
A. 有意义学习
B. 发现学习
C. 知识学习
D. 动作技能学习
满分:2 分
2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 ),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A. 心理现象和规律
B. 教学活动
C. 师生互动
D. 课堂场景
满分:2 分
22. 奥苏贝尔认为为了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逐渐分化和( )的教学原则。
A. 整合协调
B. 方向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满分:2 分
23. 学习( )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A. 迁移
B. 影响
C. 效果
D. 成绩
满分:2 分
24. ( )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A. 动机
B. 定势
C. 欲望
D. 驱力
满分:2 分
25. 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学生为中信,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呢和潜能的发挥,使他们能够愉悦地、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为目的的理论流派是( )
A. 认知学习理论流派
B. 联结派
C. 格式塔主义
D. 人本主义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教育心理学》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人本主义的典型教学模式有( )
A. 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B. 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C. 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D.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模式
E. 开放课外活动的教学模式
满分:2 分
2.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有( )
A. 专业知识
B. 组织教学的能力
C. 言语表达能力
D. 组织教学的能力
E. 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
满分:2 分
3. 动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包括( )
A. 认知阶段
B. 联系形成阶段
C. 自动化阶段
D. 保持阶段
E. 巩固阶段
满分:2 分
4. 元认知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
A. 计划监控
B. 领会监控
C. 策略监控
D. 注意监控
E. 全程监控
满分:2 分
5. 从动作的特点及其关系来划分,可以吧动作技能的迁移划分为以下几种迁移形式( )
A. 双侧性迁移
B. 语言-动作迁移
C. 动作-动作的迁移
D. 单侧性迁移
E. 顺向迁移
满分:2 分
6. 针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进行研究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
A. 客观性原则
B. 系统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E. 伦理性原则
满分:2 分
7. 按焦虑的性质,焦虑可以分为( )
A. 正常焦虑
B. 过敏性焦虑
C. 现实性焦虑
D. 神经性焦虑
E. 道德性焦虑
满分:2 分
8. 根据完成活动时是否需要凭借一定的工具,动作技能可以分为( )
A. 工具性动作技能
B. 非工具性动作技能
C. 精细动作技能
D. 连续性动作技能
E. 非连续性动作技能
满分:2 分
9. 影响学习迁移的客体因素( )
A. 学习才来的相似性
B. 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C. 教师的指导
D. 学习者的分析能力
E. 学习者的概括能力
满分:2 分
10.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较大意义体现在( )
A. 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B. 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C.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
D. 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E. 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满分:2 分
11. 调查法包括( )
A. 问卷法
B. 访谈法
C. 教学经验总结法
D. 实验法
E. 观察法
满分:2 分
12. 特殊儿童的教育原则( )
A. 早期教育原则
B. 补偿教育原则
C. 个别教育原则
D. 系统教育原则
E. 向性教育原则
满分:2 分
13.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体现在( )
A. 注意采用多种方法研究和探讨课题
B. 强调并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
C. 注意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D. 强调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E. 注意纵向与横向研究相结合
满分:2 分
14.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与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A. 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B. 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
C. 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
D. 消除习惯惰性障碍
E. 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
满分:2 分
15. 学生学习的特点包括( )
A. 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B. 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
C.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地进行
D. 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E. 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
满分:2 分
16. 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在教学上应该注意( )
A. 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B. 突出关键特征
C. 适当运用例证
D.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E. 适当运用比较
满分:2 分
17. 教师在直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有( )
A. 注意言语与直观相结合
B. 主义观察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C. 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D. 加强对直观对象的分析、综合、组织和系统化
E.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满分:2 分
18.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所学习的对象成为示范,示范的基本类型有:( )
A. 真实的示范
B. 象征性的示范
C. 创造性的示范
D. 言语示范
E. 实物示范
满分:2 分
19.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 )
A. 内容趋于几种
B. 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C. 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D. 对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
E. 内容庞杂
满分:2 分
20. 学习策略的定义( )
A. 是具体的学习方法
B. 是具体的学习技能
C. 是学习的调节技能
D. 是学习的控制技能
E. 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满分:2 分
21. 从迁移的结果上看,可将迁移划分为( )
A. 横向迁移
B. 纵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
E. 顺向迁移
满分:2 分
22. 专家型教师主要具有的基本特征( )
A. 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B. 高效解决教学领域问题
C. 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D. 有很强的洞察力
E. 经验丰富
满分:2 分
23. 心理学家加涅按照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 )
A. 言语信息的学习
B. 智慧技能的学习
C. 认知策略的学习
D. 态度的学习
E. 运动技能的学习
满分:2 分
24. 奥苏贝尔将知识的学习分为由简单到复杂的表征学习和( )
A. 概念的学习
B. 命题学习
C. 规则学习
D. 问题解决的学习
E. 知识的学习
满分:2 分
25.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包括的四个子过程是( )
A. 注意过程
B. 保持过程
C. 动作再现过程
D. 动机过程
E. 及时反馈过程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2秋四川大学《教育学1540》第一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