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浙大《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在线作业-浙江大学

所属学校:浙江大学 科目: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2015-03-17 18:56:45
浙大《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
V
1. 不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
A. 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
B. 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
C. 药物的粒度
D. 药物旋光度
E. 药物的晶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不包括
A. 胃肠液成分与性质
B. 胃肠道蠕动
C. 循环系统
D. 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E. 胃排空速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下列哪项符合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A.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算术平均值
B. 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C. 达稳态时每个剂量间隔内的AUC大于单剂量给药的AUC
D. 达稳态时的累积因子与剂量有关
E.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ss)max与(Css)min的几何平均值
满分:2 分
4. 关于生物半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缩短
B. 随血药浓度的下降而延长
C. 正常人对某一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基本相似
D. 与病理状况无关
E. 生物半衰期与药物消除速度成正比 来源:考试
满分:2 分
5. 以下哪条不是被动扩散特征
A. 不消耗能量
B. 有部位特异性
C. 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运
D. 不需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 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满分:2 分
6. 关于表观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
A. 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
B. 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C. 有生理学意义
D. 个体血容量
E. 给药剂量与t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
满分:2 分
7. 关于胃肠道吸收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 当食物中含有较多脂肪,有时对溶解度特别小的药物能增加吸收量
B. 一些通过主动转运吸收的物质,饱腹服用吸收量增加
C. 一般情况下,弱碱性药物在胃中容易吸收
D. 当胃空速率增加时,多数药物吸收加快
E. 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容易透国细胞膜
满分:2 分
8. 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6h,静脉输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多长时间
A. 12.5h
B. 25.9h
C. 30.5h
D. 50.2h
E. 40.3h
满分:2 分
9.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
A. 被动转运
B. 主动转运
C. 易化扩散
D. 胞饮与吞噬
满分:2 分
10. 假设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问多少个tl/2药物消除99.9%
A. 4t1/2
B. 6tl/2
C. 8tl/2
D. 10t1/2
E. 12t1/2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
A. 表观分布容积大
B. 表观分布容积小
C. 半衰期长
D. 半衰期短
E. 吸收速率常数Ka大
满分:2 分
12. 药物剂型对药物胃肠道吸收影响因素不包括
A. 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B. 粒子大小
C. 多晶型
D. 解离常数
E. 胃排空速率
满分:2 分
13. 关于药物一级速度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 半衰期与剂量无关
B. AUC与剂量成正比
C. 尿排泄量与剂量成正比
D. 单位时间消除的药物的绝对量恒定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
A. 逆浓度关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 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C. 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D. 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的高浓度向低浓度侧的移动过程
E. 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药物的排泄途径有
A. 肾
B. 胆汁
C. 唾液
D. 以上都有可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以下哪条不是促进扩散的特征
A. 不消耗能量
B. 有结构特异性要求
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 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 有饱和状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测得利多卡因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则它的生物半衰期
A. 4h
B. 1.5h
C. 2.0h
D. O.693h
E. 1h
满分:2 分
18. 关于药物零级速度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 药物转运速度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
B. 药物的转运速度与药物量或浓度无关
C. 半衰期不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D. 药物消除时间与剂量有关
满分:2 分
19. 测得利多卡因的生物半衰期为3.0h,则它的消除速率常数为
A. 1.5h-1
B. 1.0h-1
C. 0.46h-1
D. 0.23h-1
E. 0.15h-1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单室模型药物,单次静脉注射消除速度常数为0.2h-1,问清除该药99%需要多少时间
A. 12.5h
B. 23h
C. 26h
D. 46h
E. 6h
满分:2 分
21. 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0.8h,在体内每天消除剩余量百分之几
A. 35.88%
B. 40.76%
C. 66.52%
D. 29.41%
E. 87.67%
满分:2 分
22. 不是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的是
A. 主动转运
B. 促进扩散
C. 渗透作用
D. 胞饮作用
E. 被动扩散
满分:2 分
2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的边缘科学
B. 大多数药物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透过生物膜
C. 主动转运是一些生命必需的物质和有机酸、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等,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D. 被动扩散一些物质在细胞膜载体的帮助下,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区域转运的过程
E. 细胞膜可以主动变形而将某些物质摄入细胞内或从细胞内释放到细胞外,称为胞饮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饭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
B. 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生物利用度
C. 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 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 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满分:2 分
25. 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溶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A.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 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 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 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
E. 表现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满分:2 分
26. 药物的清除率的概念是指
A. 在一定时间内(min)肾能使多少容积(ml)血浆中所含的该药物完全清除
B. 在一定时间内(min)肾能使多少容积(ml)血液中所含的该药物完全清除
C. 药物完全清除的速率
D. 药物完全消除的时间
满分:2 分
27. 以下哪条不是主动转运的特征
A. 消耗能量
B. 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
C. 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
D. 不需载体进行转运
E. 有饱和状态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8. 静脉注射某药,X0=60ra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u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为
A. 20L
B. 4ml
C. 30L
D. 4L
E. 15L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9. 不是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机理的是
A. 主动转运
B. 促进扩散
C. 渗透作用
D. 胞饮作用
E. 被动扩散
满分:2 分
30. 已知某药口服肝脏首过作用很大,改用肌肉注射后
A.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B.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
C. 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
D. 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
E. t1/2和生物利用度皆不变化
满分:2 分
31. 多剂量或重复给药经过几个半衰期体内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是
A. 3
B. 10
C. 4-5
D. 6-7
满分:2 分
32. 一般认为在口服剂型中药物吸收的大致顺序
A. 水溶液>混悬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B. 水溶液>混悬液>胶囊剂>散剂>片剂
C. 水溶液>散剂>混悬液>胶囊剂>片剂
D. 混悬液>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E. 水溶液>混悬液>片剂>散剂>胶囊剂
满分:2 分
33. 生物药剂学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没有药物分子结构的改变,被称为
A. 体内过程
B. 转运
C. 转化
D. 处置
满分:2 分
34. 某药物的t1/2为1小时,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而消除,其余的受到生物转化,其生物转化速率常数Kb约为
A. 0.05小时-1
B. 0.78小时-1
C. 0.14小时-1
D. 0.99小时-1
E. 0.42小时-1
满分:2 分
35. 生物体内进行药物代谢的最主要的部位是
A. 血液
B. 肾脏
C. 肝脏
D. 唾液
满分:2 分
36. 多室模型中的α的意义是
A. 消除速率常数
B. 吸收速率常数
C. 分布速率常数
D. 代谢常数
满分:2 分
浙大《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24 分。)
V
1. 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A. 甲醇
B. 乙醇
C. 丙二醇
D. 油酸
满分:2 分
2.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A. 代谢过程中的酶饱和
B. 吸收过程中主动转运系统的载体饱和
C. 分布过程中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部位的饱和
D. 排泄过程中肾小管重吸收的载体饱和
满分:2 分
3. 生物膜的性质包括
A. 流动性
B. 结构不对称性
C. 半透性
D. 为双分子层
满分:2 分
4. 下述制剂中属速效制剂的是
A. 异丙基肾上腺素气雾剂
B. 硝苯地平控释微丸
C. 肾上腺素注射剂
D. 硝酸甘油舌下片
E. 磺胺嘧啶混悬剂
满分:2 分
5. 下述制剂中属于速释制剂的有
A. 气雾剂
B. 舌下片
C. 经皮吸收制剂
D. 鼻粘膜给药
E. 静脉滴注给药
满分:2 分
6. 尿药法解析药物动力学参数的符合条件
A. 药物服用后,较多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
B. 尿中原形药物出现的速度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
C. 肾排泄符合一级速度过程
D. 药物必须是弱酸性的
满分:2 分
7. 双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正确的是
A. 药物通过胃肠道或肌肉吸收后由中央室分布消除
B. 给药以后有一个吸收过程
C. 药物逐渐进入中央室
D. 各室药物浓度可以推算
满分:2 分
8. 某药肝脏首过作用较大,可选用适宜的剂型是
A. 肠溶片剂
B. 舌下片剂
C. 口服乳剂
D. 透皮给药系统
E. 气雾剂
满分:2 分
9. 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是
A. 空腹与饱腹
B. 药物因素
C. 食物的组成和性质
D. 药物的多晶型
E.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满分:2 分
10. 药物动力学模型的识别方法有
A. 图形法
B. 拟合度法
C. AIC判断法
D. F检验
E. 亏量法
满分:2 分
11. 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下列正确的是
A. 治疗指数低的药物
B. 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C. 肝、肾、心及胃肠功能损害
D. 与蛋白结合的药物
满分:2 分
12. 与药物吸收有关的生理因素是
A. 胃肠道的PH值
B. 药物的pKa
C. 食物中的脂肪量
D. 药物的分配系数
E. 药物在胃肠道的代谢
满分:2 分
浙大《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2 道试题,共 4 分。)
V
1. 药物的溶解速度慢,溶解速度为药物吸收的限速过程的药物制剂容易出现生物利用度差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药物的效应与体内的药物浓度成正比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