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法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为标准,法律划分为()
A. 公法和私法
B.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 实体法和程序法
D. 一般法和特别法
满分:2 分
2. 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孟德斯鸠
C. 韩非子
D. 柏拉图
满分:2 分
3. 衡量一种思想观点、活动以及制度、事业是否合乎正义的最终标准是( )
A. 它们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B. 它们能否给本阶级带来经济利益
C. 它们是否符合强势地位人群的愿望
D. 它们是否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理解相一致
满分:2 分
4. 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渊源是指法的( )
A. 理论渊源
B. 效力渊源
C. 理论渊源
D. 表现形式
满分:2 分
5. 法的效力指法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它包括几个方面,但不包括()。
A. 法的时间效力
B. 法的空间效力
C. 法律对人的效力
D. 法律对物的效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在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在考虑损害事实的同时,还要考虑当事人的实际经济况,这体现了归责的基本原则中的( )
A. 责任法定原则
B. 公平原则
C. 公正原则
D. 效益原则
满分:2 分
7. 下列不属于我国立法原则的是()。
A. 由观念化向法律化转变
B. 科学原则
C. 法治原则
D. 民主原则
满分:2 分
8. 法律与政治具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揭示法与政治的关系?()
A. 政治可以影响法的内容
B. 从整体上讲超然于政治的法律是不存在的
C. 法对政治有预测作用
D. 法对政治有确认、保障作用
满分:2 分
9. 通过法的实施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发生积极的影响,这是指法的( )
A. 社会作用
B. 评价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教育作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下列不属于宪法部门的是()。
A. 选举法
B. 民族区域自治法
C. 国家机关组织法
D. 国家公务员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
A. 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
B. 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
C. 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
D. 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附
满分:2 分
12. 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
A. 法系
B. 法律体系
C. 立法体系
D. 法律部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公民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
A. 权利能力
B. 法律关系能力
C. 人格
D. 行为能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 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 可诉性是法区别于道德的显著特征
D. 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 )
A. 两级立法体制
B. 三级立法体制
C. 制衡的立法体制
D. 一元多层次立法体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甲雇用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酬劳1000元。关于甲与保姆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孩子
B. 保姆
C. 照看孩子
D. 照看孩子的劳务和1000元报酬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
A. 法的拘束力
B. 法的溯及力
C. 法的继承性
D. 法的统一性
满分:2 分
18. 执政党发现国家法律规定过时应该( )
A. 宣布废除
B. 以政策代替
C. 建议修改
D. 置之不理
满分:2 分
19. 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A. 法律调整的范围
B. 法律规范的数量
C. 法律调整的后果
D. 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 )
A. 法律事实
B. 法律关系客体
C. 法律关系
D. 法律关系内容
满分:2 分
21. 中国古代主张义与利并重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商鞅
D. 墨子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2. 每种类型的法,都不过是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 )
A. 政治关系
B. 经济关系
C. 阶级关系
D. 国家关系
满分:2 分
23. 法律意识是( )
A. 一般的社会意识
B. 政治意识
C. 道德意识
D. 人们对法律现象的心态和观念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下列关于法和道德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违法行为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B. 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C. 存在既不违法又不违反道德的行为
D. 存在违法但不违反道德的行为
满分:2 分
25. 对所有人平等地执行法律和制度是指( )
A. 实质正义
B. 形式正义
C. 个人正义
D. 分配正义
满分:2 分
26. 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主要是指( )
A. 法是否进步
B. 法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C. 法的制定技术
D.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7.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正义在人类社会普遍存在
B. 不同的主体对正义有不同的认识
C. 作为整体意义的正义其本质是受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的
D. 法律正义是没有限度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8. 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是( )
A. 法律观点
B. 法律知识
C. 法律思想体系
D. 法律心理
满分:2 分
29. 社会主义法是()的意志的体现
A. 有产阶级
B.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
C. 干部
D. 国家领导人
满分:2 分
30. 在法律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
A. 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
B. 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
C. 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D. 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满分:2 分
浙大《法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V
1. 法律解释的方法有( )
A. 语法解释
B. 限制解释
C. 任意解释
D. 学理解释
满分:2 分
2. 法对生产力的作用中( )
A. 一般都是起促进作用
B. 一般都是起阻碍作用
C. 一般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
D. 也有直接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满分:2 分
3. 民法法系又称()。
A. 罗马-德意志法系
B. 法典法系
C. 大陆法系
D. 成文法系
满分:2 分
4. 按照行为模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 )
A. 授权性规范
B. 命令性规范
C. 禁止性规范
D. 确定性规范
满分:2 分
5. 公法一般包括()。
A. 宪法
B. 行政法
C. 刑法
D. 程序法
满分:2 分
6. 法学产生必须具备的前提是( )
A. 法律的产生
B. 立法发展到相当复杂和广泛的程度
C. 职业律师的出现
D. 职业法学集团的出现
满分:2 分
7. 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的法学具有的共同特点为 ( )
A. 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B. 都以不同形式否认法的阶级性
C. 大都认为法是超历史的、永恒存在的
D. 否认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满分:2 分
8. 有权进行行政解释的机关包括(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国务院有关部委
满分:2 分
9. 法律解释的原则包括()。
A. 合法
B. 合情
C. 合理
D. 客观
满分:2 分
10. 法学( )
A. 属于社会科学
B. 体现一定阶级的世界观
C. 体现一定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实际利益的需要
D. 是具有政治性的科学
满分:2 分
11.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A. 知识产权
B. 太空中的星球
C. 人所能够控制的物
D. 主体的行为
满分:2 分
12. 法的基本特征包括()。
A. 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B. 法是通过程序强制予以实施的
C. 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的
D. 法是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满分:2 分
13. 法律适用的时间效力,是指( )
A. 法律何时生效
B. 法律何时终止效力
C. 法律有无溯及力
D. 法律何时公布
满分:2 分
14. 立法程序包括法律议案的()。
A. 提出
B. 公布
C. 审议
D. 通过
满分:2 分
浙大《法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 12 分。)
V
1. 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包含了产生社会主义法的必然性、必要性的思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现实中的各种社会关系都有对应的法律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执政党的政策对法律的作用可表现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习惯法是法的正式渊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一般认为实质正义包括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法律移植不仅发生在同一法律集团内部,而且在大的法律集团之间也发生相互吸收、借鉴的现象。(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为标准,法律划分为()
A. 公法和私法
B.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C. 实体法和程序法
D. 一般法和特别法
满分:2 分
2. 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孟德斯鸠
C. 韩非子
D. 柏拉图
满分:2 分
3. 衡量一种思想观点、活动以及制度、事业是否合乎正义的最终标准是( )
A. 它们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B. 它们能否给本阶级带来经济利益
C. 它们是否符合强势地位人群的愿望
D. 它们是否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理解相一致
满分:2 分
4. 法学上通常所说的法渊源是指法的( )
A. 理论渊源
B. 效力渊源
C. 理论渊源
D. 表现形式
满分:2 分
5. 法的效力指法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它包括几个方面,但不包括()。
A. 法的时间效力
B. 法的空间效力
C. 法律对人的效力
D. 法律对物的效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6. 在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在考虑损害事实的同时,还要考虑当事人的实际经济况,这体现了归责的基本原则中的( )
A. 责任法定原则
B. 公平原则
C. 公正原则
D. 效益原则
满分:2 分
7. 下列不属于我国立法原则的是()。
A. 由观念化向法律化转变
B. 科学原则
C. 法治原则
D. 民主原则
满分:2 分
8. 法律与政治具有密切的联系,下列哪一说法没有正确揭示法与政治的关系?()
A. 政治可以影响法的内容
B. 从整体上讲超然于政治的法律是不存在的
C. 法对政治有预测作用
D. 法对政治有确认、保障作用
满分:2 分
9. 通过法的实施对一般人今后的行为发生积极的影响,这是指法的( )
A. 社会作用
B. 评价作用
C. 强制作用
D. 教育作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下列不属于宪法部门的是()。
A. 选举法
B. 民族区域自治法
C. 国家机关组织法
D. 国家公务员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1. 法和国家的一般关系是( )
A. 法高于国家,是国家的基础
B. 国家权力大于法,是法的根据
C. 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
D. 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依附
满分:2 分
12. 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
A. 法系
B. 法律体系
C. 立法体系
D. 法律部门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 公民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 )
A. 权利能力
B. 法律关系能力
C. 人格
D. 行为能力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 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 可诉性是法区别于道德的显著特征
D. 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5. 我国现行立法体制是( )
A. 两级立法体制
B. 三级立法体制
C. 制衡的立法体制
D. 一元多层次立法体制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6. 甲雇用一保姆临时在家照看孩子,事后付酬劳1000元。关于甲与保姆之间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孩子
B. 保姆
C. 照看孩子
D. 照看孩子的劳务和1000元报酬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7. 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称为()。
A. 法的拘束力
B. 法的溯及力
C. 法的继承性
D. 法的统一性
满分:2 分
18. 执政党发现国家法律规定过时应该( )
A. 宣布废除
B. 以政策代替
C. 建议修改
D. 置之不理
满分:2 分
19. 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A. 法律调整的范围
B. 法律规范的数量
C. 法律调整的后果
D. 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 )
A. 法律事实
B. 法律关系客体
C. 法律关系
D. 法律关系内容
满分:2 分
21. 中国古代主张义与利并重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商鞅
D. 墨子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2. 每种类型的法,都不过是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 )
A. 政治关系
B. 经济关系
C. 阶级关系
D. 国家关系
满分:2 分
23. 法律意识是( )
A. 一般的社会意识
B. 政治意识
C. 道德意识
D. 人们对法律现象的心态和观念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4. 下列关于法和道德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违法行为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B. 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C. 存在既不违法又不违反道德的行为
D. 存在违法但不违反道德的行为
满分:2 分
25. 对所有人平等地执行法律和制度是指( )
A. 实质正义
B. 形式正义
C. 个人正义
D. 分配正义
满分:2 分
26. 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主要是指( )
A. 法是否进步
B. 法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C. 法的制定技术
D. 法与生产力的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7.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正义在人类社会普遍存在
B. 不同的主体对正义有不同的认识
C. 作为整体意义的正义其本质是受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的
D. 法律正义是没有限度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8. 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是( )
A. 法律观点
B. 法律知识
C. 法律思想体系
D. 法律心理
满分:2 分
29. 社会主义法是()的意志的体现
A. 有产阶级
B.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
C. 干部
D. 国家领导人
满分:2 分
30. 在法律对人的效力方面,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
A. 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
B. 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
C. 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D. 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相结合
满分:2 分
浙大《法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V
1. 法律解释的方法有( )
A. 语法解释
B. 限制解释
C. 任意解释
D. 学理解释
满分:2 分
2. 法对生产力的作用中( )
A. 一般都是起促进作用
B. 一般都是起阻碍作用
C. 一般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
D. 也有直接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满分:2 分
3. 民法法系又称()。
A. 罗马-德意志法系
B. 法典法系
C. 大陆法系
D. 成文法系
满分:2 分
4. 按照行为模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 )
A. 授权性规范
B. 命令性规范
C. 禁止性规范
D. 确定性规范
满分:2 分
5. 公法一般包括()。
A. 宪法
B. 行政法
C. 刑法
D. 程序法
满分:2 分
6. 法学产生必须具备的前提是( )
A. 法律的产生
B. 立法发展到相当复杂和广泛的程度
C. 职业律师的出现
D. 职业法学集团的出现
满分:2 分
7. 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的法学具有的共同特点为 ( )
A. 以科学的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B. 都以不同形式否认法的阶级性
C. 大都认为法是超历史的、永恒存在的
D. 否认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满分:2 分
8. 有权进行行政解释的机关包括(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国务院有关部委
满分:2 分
9. 法律解释的原则包括()。
A. 合法
B. 合情
C. 合理
D. 客观
满分:2 分
10. 法学( )
A. 属于社会科学
B. 体现一定阶级的世界观
C. 体现一定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实际利益的需要
D. 是具有政治性的科学
满分:2 分
11.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A. 知识产权
B. 太空中的星球
C. 人所能够控制的物
D. 主体的行为
满分:2 分
12. 法的基本特征包括()。
A. 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B. 法是通过程序强制予以实施的
C. 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的
D. 法是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满分:2 分
13. 法律适用的时间效力,是指( )
A. 法律何时生效
B. 法律何时终止效力
C. 法律有无溯及力
D. 法律何时公布
满分:2 分
14. 立法程序包括法律议案的()。
A. 提出
B. 公布
C. 审议
D. 通过
满分:2 分
浙大《法理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 12 分。)
V
1. 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包含了产生社会主义法的必然性、必要性的思想。(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现实中的各种社会关系都有对应的法律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执政党的政策对法律的作用可表现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习惯法是法的正式渊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一般认为实质正义包括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法律移植不仅发生在同一法律集团内部,而且在大的法律集团之间也发生相互吸收、借鉴的现象。(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浙大《动物营养学》在线作业-浙江大学
下一篇 : 13春浙大《儿科护理学(乙)》在线作业-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