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浙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论》在线作业-浙江大学

所属学校:浙江大学 科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论 2015-03-17 19:02:18
浙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列不属于儿童语言获得的后天环境论的是()。
A. 模仿说
B. 强化说
C. 认知说
D. 中介说
满分:2 分
2. 能说处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这一特点属于儿童的发展阶段是()。
A. 2岁-2岁半
B. 2岁半-3岁
C. 1岁半-2岁
D. 1岁-1岁半
满分:2 分
3. 会给常见的物体命名的儿童一般处于()。
A. 1岁-1岁半
B. 1岁半-2岁
C. 2岁-2岁半
D. 2岁半-3岁
满分:2 分
4. 下列不属于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的学说是()。
A. 皮亚杰的认知说
B. 自然成熟说
C. 规则说
D. 社会交往说
满分:2 分
5. 掌握新词的速度突飞猛进,处于“词汇爆炸”阶段的儿童的所处的年龄阶段为()。
A. 1岁半-2岁
B. 1岁-1岁半
C. 2岁-2岁半
D. 2岁半-3岁
满分:2 分
6. 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体现的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为()。
A. 文化功能
B. 社会功能
C. 发展功能
D. 实用功能
满分:2 分
7. 语言为人们提供大量的间接人事材料,这体现的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为()。
A.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B. 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
C. 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
D. 语言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对象。
满分:2 分
8. 认为语言获得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而且也需要一定的生理成熟和认知的发展,更需要在交往中发挥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的学说是()。
A. 社会交往说
B. 规则学习说
C. 认知说
D. 先天语言能力说
满分:2 分
9. 有意识地让儿童多次使用同一言语因素或训练儿童某方面言语技能技巧的方法是()。
A. 视听讲做结合法
B. 游戏法
C. 练习法
D. 表演法
满分:2 分
10. 语言教育直接介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体现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为()
A. 文化功能
B. 社会功能
C. 发展功能
D. 实用功能
满分:2 分
浙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讲述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 讲述活动拥有一定的凭借物
B. 讲述活动的语言是独白语言
C. 具有相对正式的语言情境
D. 讲述活动中需要调动儿童的多种能力
满分:3 分
2. 文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围绕文学教育活动展开一系列活动
B. 整合相关学科的学习内容
C. 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D. 扩大儿童自主活动的范围
满分:3 分
3. 学前儿童语音知觉发展阶段分为()。
A. 声调知觉的发展
B. 音位知觉的发展
C. 词的语音表象的建立
D. 学话阶段
满分:3 分
4. 学前儿童语言的本质表现为()。
A.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B. 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
C. 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工具。
D. 语言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对象。
满分:3 分
5. 确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依据为()
A.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B. 具体环境的变化
C. 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D. 依据不同活动领域的特点
满分:3 分
6. 儿童在语言方面的模仿大致方式有()。
A. 即时的、完全模仿
B. 即时的、不完全模仿
C. 延缓模仿
D. 创造性模仿
满分:3 分
7.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途径包括()。
A. 日常生活的语言交往
B. 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C. 常规主题活动
D. 区域活动
满分:3 分
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
A. 学期目标
B. 终期目标
C. 年龄阶段目标
D. 活动目标
满分:3 分
9.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包括()。
A. 客观公正性原则
B. 连续全面性原则
C. 诊断有针对性原则
D. 参照性原则
满分:3 分
10. 学前儿童词汇发展的特点包括()。
A. 词汇运用不断娴熟
B. 词汇数量不断增加
C. 掌握词类的范围不断扩大
D. 对词义的理解不断确切和深化
满分:3 分
11. 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包括()。
A. 运动系统的成熟
B. 发音器官的成熟
C. 语音听觉系统的成熟
D. 大脑神经中枢的成熟
满分:3 分
12. 0-1岁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A. 听觉较敏锐,对声音较敏感,具有一定的辩音水平
B. 与成人面对面进行“交谈”时,婴儿会产生交际倾向
C. 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多为单音节
D. 经常发出连续的音节
满分:3 分
13.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包括()。
A. 语言能力
B. 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C. 成人语言观念的影响
D. 对待儿童态度的影响
满分:3 分
14.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是()。
A. 社会培养目标
B. 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C. 教师对于目标的理解
D.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
满分:3 分
15.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包括()。
A. 文化功能
B. 社会功能
C. 发展功能
D. 实用功能
满分:3 分
16. 9-12个月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包括()。
A. 丰富婴儿的生活内容,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B. 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音,并反复进行练习强化
C. 在行动中伴随着语言刺激,让婴儿说话
D. 开展早期阅读,初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满分:3 分
17. 下列属于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后天环境论的是()。
A. 模仿说
B. 强化说
C. 自然成熟说
D. 中介说
满分:3 分
18. 学前儿童语音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
A. 培养学前儿童辨析性的听音能力
B. 教会学前儿童正确发音
C. 培养学前儿童的言语表情
D. 培养学前儿童言语交往的文明修养
满分:3 分
19.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原则包括()
A. 教育活动经验连续性原则
B. 主客体交互作用原则
C. 教育活动相互渗透原则
D. 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相适应的原则
满分:3 分
20. 0-3岁儿童语言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包括()。
A. 充分了解婴儿个体语言发展的差异性
B. 处理好专门的语言活动和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的关系
C. 要充分注意婴儿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D. 处理好语言模仿和语言创造的关系
满分:3 分
浙大《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指0―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以及训练与教育作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对0―6岁儿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所谓的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就是指个体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而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语言中枢的成熟水平的差异型导致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语言是一种信息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程式是指 在一定的语言学习环境中,由语言输入、内化、语言输出、反馈四个环节构成的连锁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先天决定论者强调人的先天语言能力,强调遗传因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乃至否定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那些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大约在3岁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语言学价值、心理学价值、教育学价值、文化学价值等方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