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秋12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

所属学校:南开大学 科目:环境法 2015-03-17 19:13:24
12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以下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时也要对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B. 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无过错责任是一项普遍使用的民事规责原则
C. 无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理念
D.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在遭受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即免除排污单位的民事责任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以下自然资源属于耗竭性自然资源的是()
A. 太阳能
B. 潮汐能
C. 土地资源
D. 原子能
满分:2 分
3. 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弃耕抛荒的,原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A. 一年
B. 两年
C. 一年半
D. 半年
满分:2 分
4. 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 宪法
B. 民法
C. 环境基本法
D. 立法法
满分:2 分
5. 放射性污染防治立法所要控制的对象是()
A. 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
B. 天然放射源及其物质
C. 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以及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
D. 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
满分:2 分
6. 转移固体废弃物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必须经()批准
A. 接受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
B. 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
C. 移出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
D. 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7. 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A. 省级人民政府
B. 当地公安机关
C. 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D. 县级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8. 以下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分类是()
A. 土地利用规划法
B. 环境污染防治法
C. 环境标准
D. 自然保护法
满分:2 分
9. 我国《渔业法》规定,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A. 以捕捞为主
B. 以加工为主
C. 以养殖为主
D. 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0. 禁止在()度以上的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
A. 15
B. 25
C. 20
D. 30
满分:2 分
11. 我国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构是()
A.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B.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C. 国家环境保护部
D. 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12. 为贯彻《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而制定的协议书是()
A. 《京都议定书》
B. 《卡塔赫纳议定书》
C. 《蒙特利尔议定书》
D. 《赫尔辛基议定书》
满分:2 分
13. 最早提出“污染者负担原则”的是
A.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B. 欧洲共同体
C.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D.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满分:2 分
14.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是()
A. 《巴塞尔公约》
B.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 《外层空间公约》
D.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满分:2 分
15. 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最早的国家是()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满分:2 分
16. 在国际环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际环境法最主要渊源的是()
A. 国际习惯
B. 国际条约
C. 一般法律原则
D. 软法
满分:2 分
17. 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的宪法是()
A. 1945年宪法
B. 1972年宪法
C. 1978年宪法
D. 1982年宪法
满分:2 分
18. 由()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
A. 国务院林业部门
B. 国务院环保部门
C. 国务院农业部门
D. 国务院地质矿产部门
满分:2 分
19.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
A. 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B.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C.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好、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D.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满分:2 分
20. “三同时”制度首创于()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
满分:2 分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措施不包括()
A. 警告
B. 罚款
C. 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D. 记过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2. 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禁止猎杀、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B. 因正当理由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特许捕捞证
C. 野生动物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
D. 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特许捕捞证
满分:2 分
23. 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A. “物物相关”律
B. “负载定额”律
C. “相生相克”律
D. “协调稳定”律
满分:2 分
24.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主要体现了()
A. 民主原则
B. 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
C. 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D. 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
满分:2 分
25. 全国的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为()
A. 30%
B. 40%
C. 50%
D. 60%
满分:2 分
12秋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为规范渔业养殖,防止不合理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我国《渔业法》规定的管理措施包括()
A. 实行与也限制制度
B. 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
C. 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D. 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
E. 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
满分:2 分
2. 下列关于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B. 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C. 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D. 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
E. 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满分:2 分
3. 下列制度体现了预防为主原则的有()
A. 限期治理制度
B.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 补办环评制度
D. 排污收费制度
E.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满分:2 分
4. 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A. 池塘里的青蛙
B. 马戏团里的大象
C. 农民种植的庄稼
D. 草原上放牧的牛羊
E. 野生东北虎
满分:2 分
5. 生物多样性是指()
A. 基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境多样性
D. 生态多样性
E. 植物多样性
满分:2 分
6. 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原则是指()
A. 再生化
B. 无害化
C. 减量化
D. 资源化
E. 循环化
满分:2 分
7. 许可证管理程序大致分为()
A. 申请
B. 审查
C. 决定
D. 监督
E. 处理
满分:2 分
8. 与一般固体废物相比,危险废物要执行()等特别的管理制度
A. 清洁生产制度
B.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标识制度
C. 经营许可制度
D. 转移管制制度
E. 危险物质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制度
满分:2 分
9. 《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包括()
A. 罚款
B. 责令停产或停止使用
C. 责令缴纳排污费
D. 吊销许可证
E. 责令停业、关闭
满分:2 分
10. 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
A. 主观过错
B. 行为的违法性
C. 损害结果
D. 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满分:2 分
11.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表述准确的是()
A. 保护对象的广泛性与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
B.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体现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学规律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C. 环境保护的利益同全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D. 同其他法律相比,各国的环境法有较多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
E.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采取的法律措施涉及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多种因素,具有综合性
满分:2 分
12.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包括()
A. 警告
B. 罚款
C. 记过
D. 降级
E. 开除
满分:2 分
13. 下列那些因素是行政责任的必备要件()
A. 行为人的过错
B. 行为的违法性
C. 行为的危害后果
D.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
满分:2 分
14.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要控制和防治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包括()
A. 工业固体废物
B. 城市垃圾
C. 农业废弃物
D. 危险废物
E. 放射性固体废物
满分:2 分
15. 我国环境法上的“三种效益的统一”包括()
A. 经济效益
B. 社会效益
C. 环境效益
D. 文化效益
E. 政治效益
满分:2 分
16. 根据其用途,将森林分为()
A. 防护林
B. 用材林
C. 经济林
D. 薪炭林
E. 特种用途林
满分:2 分
17.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
A. 它们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B. 基本法内容较为抽象,而单行法内容较为具体
C. 单行法是对基本法某一方面规定的具体化
D. 基本法效力高于单行法,单行法不能违法基本法的原则和立法精神
E. 基本法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的规定,单行法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作出规定
满分:2 分
18. 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A. 行政责任
B. 民事责任
C. 刑事责任
D. 经济责任
E. 环境责任
满分:2 分
19. 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分区保护,可将其分为()
A. 核心区
B. 过渡区
C. 缓冲区
D. 实验区
E. 适度利用区
满分:2 分
20.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包括()
A. 废气、废水、废渣
B. 粉尘
C. 恶臭气体
D. 放射性物质
E. 噪声、振动
满分:2 分
21. 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可分为()
A.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B. 重大环境事件
C. 较大环境事件
D. 一般环境事件
E. 轻微环境事件
满分:2 分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包含的内容有()
A. 代际公平
B. 代内公平
C. “零增长”
D. 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E. 环境保护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兼顾
满分:2 分
23. 我们常说的“两控区”指的是()
A.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B. 粉尘控制区
C. 二氧化碳控制区
D. 酸雨控制区
E. 氮氧化物控制区
满分:2 分
24. 我国水资源费的征收范围和对象包括()
A. 直接从江河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B. 直接从湖泊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C. 直接从地下水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D. 家庭生活少量取水
E. 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少量取水
满分:2 分
25. 生态系统由()组成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有机物
D. 无生命物体
E. 消费者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