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中华文化(Ⅰ)2552》13春在线作业2

所属学校:四川大学 科目:中华文化(Ⅰ)2552 2015-03-17 19:19:22
川大《中华文化(Ⅰ)2552》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 )是诸艺术中最具中国独特性的,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A. 书法
B. 绘画
C. 雕塑
D. 建筑
满分:2 分
2. 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周公
B. 周武王
C. 姜尚
D. 屈原
满分:2 分
3. 中外文化大交汇有两次:一次是( ),一次是明清以后。
A. 汉唐时期
B. 两宋时期
C. 春秋时期
D. 西周
满分:2 分
4. 中国历史上,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经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 )、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
A. 女真
B. 蒙古
C. 匈奴
D. 鲜卑。
满分:2 分
5. 中国文化中的( )是指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此时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A. 上古
B. 中古
C. 殷商
D. 西周
满分:2 分
6. ( )的出现标志着散文的形成。散文的三大功能是叙事、论说和抒情。其中抒情功能是在秦汉以后增加的。
A. 《诗经》
B. 《楚辞》
C. 《周礼》
D. 《尚书》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7. 编年体通史的代表作是( );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史书叫“政书”;断代的典章制度史称为“会要”。
A. 《左传》
B. 《汉书》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8. 明清两代进入中国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大型类书〈 〉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A. 《史记》
B. 《左传》
C. 《四库全书》
D. 《永乐大典》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经书是以( )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的注疏。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孟子
满分:2 分
10. 以神为本的文化逐渐开始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其契机便是( )之际的社会大变动。
A. 商周
B. 殷商
C. 东周
D. 春秋战国
满分:2 分
11. ( )是维系人与世界各种关系的基本纽带,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意志的主要手段,是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媒介。
A. 语言
B. 文字
C. 散文
D. 诗歌
满分:2 分
12. ( )是秦统一后的文字,字形简化,形体固定,异体字减少,合文淘汰。
A. 楷书
B. 隶书
C. 小篆
D. 行书
满分:2 分
13. 明清以后的中西文化交融,以历算为开始,从( )年间开始。
A. 永乐
B. 宣德
C. 万历
D. 崇祯
满分:2 分
14. 宋代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 )的建构。它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强调以天理遏人欲。
A. 玄学
B. 理学
C. 儒学
D. 法学
满分:2 分
15. 正史,是指纪传体史书。最早的正史是( ),以人物为本位,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
A. 《左传》
B. 《汉书》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满分:2 分
川大《中华文化(Ⅰ)2552》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新文化运动有三个口号:即( )
A. 个性主义
B. 科学
C. 富强
D. 民主
满分:4 分
2. 唐宋时期,造纸业有了重大进展,成为誉满天下的名纸的有( )
A. 宣纸
B. 蜀纸
C. 歙纸
D. 苏纸
E. 池纸
满分:4 分
3. ( )的发明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
A. 指南针
B. 印刷术
C. 火药武器
D. 造纸术
满分:4 分
4. 在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只有( )是人类从祖先传给后代的两种最基本的信息。
A. 语言
B. 文字
C. 遗传代码
D. 性格
满分:4 分
5. ( )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华文化。
A. 农耕
B. 畜牧
C. 游牧
D. 手工业
满分:4 分
6. 中国古代建筑分为( )几个类型。
A. 宫殿
B. 陵墓
C. 寺庙
D. 园林
满分:4 分
7. 影响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因素包括( )。
A. 特定的地理环境
B. 经济状况
C. 外来因素
D. 社会政治结构
满分:4 分
8. 汉代六经中的《乐经》不存在,增加了( )合为七经。
A. 论语
B. 孟子
C. 孝经
D. 论语
满分:4 分
9.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经济类型是( )。
A. 农耕
B. 游耕
C. 畜牧
D. 游牧
满分:4 分
10. 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的有( )。
A. 政权
B. 神权
C. 夫权
D. 族权。
满分:4 分
11. ( )合称为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A. 《诗经》
B. 《楚辞》
C. 《离骚》
D. 《礼义》
满分:4 分
12. 中国的雕塑主要有( )集群组成.
A. 陵墓集群
B. 宗教集群
C. 建筑装饰
D. 工艺雕塑
满分:4 分
13. 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 )
A. 自然崇拜
B. 生殖- 祖先崇拜
C. 图腾崇拜
D. 宗教崇拜
满分:4 分
14. 中国文化并非封闭的系统,以( )为中介,中华各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之间都在交融共进。
A. 迁徙
B. 聚合
C. 贸易
D. 战争
满分:4 分
15. 汉魏六朝诸子的代表作有( )
A. 《新语》
B. 《文馆词林》
C. 《法言》
D. 《论衡》
E. 《玉台新咏》
F. 《淮南子》
满分:4 分
川大《中华文化(Ⅰ)2552》13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V
1. 墨家提出非命论,认为人应该抗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隋唐以后,黄河中下游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东南财赋”和“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19世纪60年代,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才形成规模。标志是清政府的洋务运动,这是一场改革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中体西用也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中国先民的原始观念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其中原始艺术是主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80年代文化热中出现的错误观点主要有:全盘西化论;彻底重建论;复兴儒学论;中体西用论;新启蒙论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狭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双百方针是邓小平于1956年提出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新文化运动由胡适发起,它标志着中国文化变革进入观念层面近代化的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东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也就是“井田制”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原始佛学的核心观念是“仁”,即爱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