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学期《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标准化空间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 专业
B. 内容
C. 级别
D. 质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描述正确的()
A. 以信息服务机构的需求为导向
B. 强调信息服务机构的独立活动
C. 争取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D. 追求“大而全”“小而全”
满分:2 分
3. 信息资源的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方面的合理配置
A. 内部和外部
B. 时间、空间和数量
C. 质量和效益
D. 用户和社会
满分:2 分
4. 信息的交换不会损失信息量,而且会增加信息量,这反映出信息具有()
A. 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
B. 可传递性
C. 可加工性
D. 可共享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URL指的是()
A. 制定网上信息资源地址的统一命名方法
B. 超文本传送协议
C. 超链接
D. 宽带接入技术
满分:2 分
6. 信息加工组织的目的不包括()
A. 减少信息流的混乱,使信息有序流动
B. 使信息得到充分的共享
C. 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
D. 节省社会信息活动成本
满分:2 分
7. 某一篇文献与某一提问的吻合程度指的是()
A. 信息检索的不确定性
B. 信息检索的逻辑性
C. 信息检索的相关性
D. 信息检索的规范性
满分:2 分
8. 信息政策主体是指()
A. 决定政策目标,选择实现政策目标手段,参与、影响政策过程,对政策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组织和个人
B. 各类信息活动以及由这些信息活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C. 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办法、措施
D. 一定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的环境中物化和非物化的财产
满分:2 分
9. 信息加工组织的步骤不包括()
A. 信息筛选
B. 信息咨询
C. 信息整理
D. 信息评价
满分:2 分
10. 个人信息源也称为零次信息源,它的主要特点是()
A. 多用性、动态性、技术依赖性
B. 系统、稳定、易用、时滞
C. 及时、新颖、感知、随机、瞬时
D. 权威、垄断
满分:2 分
11. 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和基础部分是()
A. 整理
B. 收集
C. 保管
D. 服务
满分:2 分
12. 以下属于霍顿 (F. W. Horton) 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和观点的是()
A. 管理信息系统(MIS)与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区别
B. 信息资源管理的“三E”目标
C. 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假说
D. IRM是管理思想史上新的里程碑
满分:2 分
13. 为对信息市场进行矫正,提高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法律途径
B. 行政途径
C. 市场途径
D. 垄断途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信息检索的类型,按照按用户提问的要求,可分为()
A. 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B. 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C. 回溯检索、定题检索
D. 初级检索、高级检索
满分:2 分
15. 信息按照其产生和作用机制,可分为()
A. 消息、资料和知识
B. 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C. 预测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和反馈信息
D. 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
满分:2 分
16. “系统、稳定、易用、时滞”是对()类信息源特点的具体描述
A. 个人信息源
B. 实物信息源
C. 文献信息源
D. 数据库信息源
满分:2 分
17. 信息法律规范的客体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 信息资源
B. 信息技术
C. 信息市场
D. 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
满分:2 分
18. 信息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A. 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B. 促进信息技术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C. 保证有充足的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D. 发挥国家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对网络信息资源特点的正确描述是()
A. 信息来源广泛,发布自由受限制
B. 信息量大,难以共享
C.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D. 交互性和参与性差
满分:2 分
20. 下列不属于信息资源的一般性特征的是()
A. 积累性与再生性
B.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C. 稀缺性
D.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满分:2 分
13春学期《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信息采集的原则包括()
A. 针对、适用原则
B. 系统、连续原则
C. 计划、预见原则
D. 科学、可靠原则
E. 计划、经济原则
满分:2 分
2. 下列关于信息法规和信息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信息法的调整不包括信息技术领域的活动关系
B. 信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现行法律法规的制约
C. 信息政策的制定能够为社会信息活动提供导向性行动准则
D. 信息法规能够调节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各类组织和个人的信息行为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
E. 信息法律客体具体包括: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
满分:2 分
3. 用户的评价是检验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表标准,其主要内容有()
A. 信息的流通率和使用率
B. 服务环境
C. 人员
D. 信息设备
E. 信息产品
满分:2 分
4. 信息法规的制定原则包括()
A. 系统性、科学性原则
B. 经济性原则
C. 协调性原则
D. 导向性原则
E. 周期性原则
满分:2 分
5. 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背景包括()
A. 信息经济的崛起
B. 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
C. 信息观念的更新
D. 信息技术的发展
E. 组织管理的需要
满分:2 分
6. 软件工程标准包括()
A. 软件运行规范
B. 软件开发规范
C. 软件文件规范
D. 软件维护规范
E. 软件质量规范
满分:2 分
7. 信息服务应具有的基本要素包括()
A. 信息产品
B. 信息用户
C. 信息服务机构
D. 信息服务设施
E. 信息服务方法
满分:2 分
8. 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有()
A. 科学指导原则
B. 市场开放原则
C. 充分利用原则
D. 合理分布原则
E. 有效使用原则
满分:2 分
9. 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
A. 专有性
B. 地域性
C. 时间性
D. 共享性
E. 公开性
满分:2 分
10. 关于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错误的观点有()
A. 促进全球资源共享,大力发展跨国数据流
B. 根据国别经验,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法律
C. 除了充分开发网络的信息资源,还要积极开发自己的信息资源
D. 通过建立上网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
E. 传统文献资料很快就会被数字化资源取代,因此只需大力搞好数字化资源
满分:2 分
11. 信息采集的途径有()
A. 采购
B. 交换
C. 现场搜索
D. 检索
E. 复制
满分:2 分
12. 传统的知识产权包括()
A. 专利权
B. 商标权
C. 工业版权
D. 域名权
E. 著作权
满分:2 分
13. 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模式有()
A. 观念思维全新化
B. 组织专业集团化
C. 配置手段多元化
D. 运行机制灵活化
E. 运作目标高效化
满分:2 分
14. 信息政策的具体目标有()
A. 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B. 促进信息技术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C. 保证有充足的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D. 促进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E. 发挥国家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
满分:2 分
15. 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包括()
A. 共享性
B. 时效性
C. 不同一性
D. 驾驭性
E. 累积性与再生性
满分:2 分
16. 关于信息政策,正确的描述有()
A. 信息政策主体是指决定政策目标,选择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参与、影响政策过程,对政策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组织和个人
B. 信息政策对象是指各类信息活动以及由这些信息活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C. 信息政策的手段是指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办法、措施
D. 具有权威性
E. 不具有动态性
满分:2 分
17. 钟义信的研究认为: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层次是指()
A. 社会层次
B. 静态层次
C. 流动层次
D. 认识论层次
E. 本体论层次
此题选: DE 满分:2 分
18. 现代信息存储技术包括()
A. 纸张存储技术
B. 缩微存储技术
C. 磁存储技术
D. 光存储技术
E. 声像存储技术
满分:2 分
19.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的可获得性包括()方面
A. 链接
B. 电脑环境需求
C. 获取限制
D. 传输速度
E. 获取成本
满分:2 分
20. 信息资源采集技术包括()
A. 文本生成
B. 图像扫描
C. 音频采集和生成
D. 视频采集
E. 自动识别技术
满分:2 分
13春学期《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信息评价是对查询过程和查询结果进行优化的过程,既从大量信息中选择最符合需要的一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信息安全与保密标准分为两大类,数据加密与保护和系统物理安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信息选择是对查询过程和查询结果进行优化的过程,既从大量信息中选择最符合需要的一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可获得性是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唯一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发展中国家信息政策研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从经济利益出发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多种信息媒介和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加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的科技情报的保密问题,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成本指标包括技术支持成本、连通成本、信息服务费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常见的编码方法和代码形式有顺序码、无序码、层次码、组合码和复合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版权包括著作权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二次信息是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供检索用的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信息采集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将分散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收集和聚集在一起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标准化空间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 专业
B. 内容
C. 级别
D. 质量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 关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描述正确的()
A. 以信息服务机构的需求为导向
B. 强调信息服务机构的独立活动
C. 争取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D. 追求“大而全”“小而全”
满分:2 分
3. 信息资源的配置是指信息资源在()方面的合理配置
A. 内部和外部
B. 时间、空间和数量
C. 质量和效益
D. 用户和社会
满分:2 分
4. 信息的交换不会损失信息量,而且会增加信息量,这反映出信息具有()
A. 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
B. 可传递性
C. 可加工性
D. 可共享性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5. URL指的是()
A. 制定网上信息资源地址的统一命名方法
B. 超文本传送协议
C. 超链接
D. 宽带接入技术
满分:2 分
6. 信息加工组织的目的不包括()
A. 减少信息流的混乱,使信息有序流动
B. 使信息得到充分的共享
C. 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
D. 节省社会信息活动成本
满分:2 分
7. 某一篇文献与某一提问的吻合程度指的是()
A. 信息检索的不确定性
B. 信息检索的逻辑性
C. 信息检索的相关性
D. 信息检索的规范性
满分:2 分
8. 信息政策主体是指()
A. 决定政策目标,选择实现政策目标手段,参与、影响政策过程,对政策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组织和个人
B. 各类信息活动以及由这些信息活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C. 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办法、措施
D. 一定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的环境中物化和非物化的财产
满分:2 分
9. 信息加工组织的步骤不包括()
A. 信息筛选
B. 信息咨询
C. 信息整理
D. 信息评价
满分:2 分
10. 个人信息源也称为零次信息源,它的主要特点是()
A. 多用性、动态性、技术依赖性
B. 系统、稳定、易用、时滞
C. 及时、新颖、感知、随机、瞬时
D. 权威、垄断
满分:2 分
11. 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和基础部分是()
A. 整理
B. 收集
C. 保管
D. 服务
满分:2 分
12. 以下属于霍顿 (F. W. Horton) 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和观点的是()
A. 管理信息系统(MIS)与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区别
B. 信息资源管理的“三E”目标
C. 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假说
D. IRM是管理思想史上新的里程碑
满分:2 分
13. 为对信息市场进行矫正,提高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法律途径
B. 行政途径
C. 市场途径
D. 垄断途径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4. 信息检索的类型,按照按用户提问的要求,可分为()
A. 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B. 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C. 回溯检索、定题检索
D. 初级检索、高级检索
满分:2 分
15. 信息按照其产生和作用机制,可分为()
A. 消息、资料和知识
B. 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
C. 预测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和反馈信息
D. 常规性信息和偶然性信息
满分:2 分
16. “系统、稳定、易用、时滞”是对()类信息源特点的具体描述
A. 个人信息源
B. 实物信息源
C. 文献信息源
D. 数据库信息源
满分:2 分
17. 信息法律规范的客体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 信息资源
B. 信息技术
C. 信息市场
D. 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
满分:2 分
18. 信息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A. 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B. 促进信息技术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C. 保证有充足的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D. 发挥国家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9. 对网络信息资源特点的正确描述是()
A. 信息来源广泛,发布自由受限制
B. 信息量大,难以共享
C.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D. 交互性和参与性差
满分:2 分
20. 下列不属于信息资源的一般性特征的是()
A. 积累性与再生性
B.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C. 稀缺性
D.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满分:2 分
13春学期《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信息采集的原则包括()
A. 针对、适用原则
B. 系统、连续原则
C. 计划、预见原则
D. 科学、可靠原则
E. 计划、经济原则
满分:2 分
2. 下列关于信息法规和信息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信息法的调整不包括信息技术领域的活动关系
B. 信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现行法律法规的制约
C. 信息政策的制定能够为社会信息活动提供导向性行动准则
D. 信息法规能够调节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各类组织和个人的信息行为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
E. 信息法律客体具体包括: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
满分:2 分
3. 用户的评价是检验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表标准,其主要内容有()
A. 信息的流通率和使用率
B. 服务环境
C. 人员
D. 信息设备
E. 信息产品
满分:2 分
4. 信息法规的制定原则包括()
A. 系统性、科学性原则
B. 经济性原则
C. 协调性原则
D. 导向性原则
E. 周期性原则
满分:2 分
5. 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背景包括()
A. 信息经济的崛起
B. 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
C. 信息观念的更新
D. 信息技术的发展
E. 组织管理的需要
满分:2 分
6. 软件工程标准包括()
A. 软件运行规范
B. 软件开发规范
C. 软件文件规范
D. 软件维护规范
E. 软件质量规范
满分:2 分
7. 信息服务应具有的基本要素包括()
A. 信息产品
B. 信息用户
C. 信息服务机构
D. 信息服务设施
E. 信息服务方法
满分:2 分
8. 信息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有()
A. 科学指导原则
B. 市场开放原则
C. 充分利用原则
D. 合理分布原则
E. 有效使用原则
满分:2 分
9. 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
A. 专有性
B. 地域性
C. 时间性
D. 共享性
E. 公开性
满分:2 分
10. 关于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错误的观点有()
A. 促进全球资源共享,大力发展跨国数据流
B. 根据国别经验,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法律
C. 除了充分开发网络的信息资源,还要积极开发自己的信息资源
D. 通过建立上网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
E. 传统文献资料很快就会被数字化资源取代,因此只需大力搞好数字化资源
满分:2 分
11. 信息采集的途径有()
A. 采购
B. 交换
C. 现场搜索
D. 检索
E. 复制
满分:2 分
12. 传统的知识产权包括()
A. 专利权
B. 商标权
C. 工业版权
D. 域名权
E. 著作权
满分:2 分
13. 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模式有()
A. 观念思维全新化
B. 组织专业集团化
C. 配置手段多元化
D. 运行机制灵活化
E. 运作目标高效化
满分:2 分
14. 信息政策的具体目标有()
A. 促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B. 促进信息技术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C. 保证有充足的信息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D. 促进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E. 发挥国家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
满分:2 分
15. 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包括()
A. 共享性
B. 时效性
C. 不同一性
D. 驾驭性
E. 累积性与再生性
满分:2 分
16. 关于信息政策,正确的描述有()
A. 信息政策主体是指决定政策目标,选择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参与、影响政策过程,对政策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组织和个人
B. 信息政策对象是指各类信息活动以及由这些信息活动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C. 信息政策的手段是指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办法、措施
D. 具有权威性
E. 不具有动态性
满分:2 分
17. 钟义信的研究认为: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有两个层次是指()
A. 社会层次
B. 静态层次
C. 流动层次
D. 认识论层次
E. 本体论层次
此题选: DE 满分:2 分
18. 现代信息存储技术包括()
A. 纸张存储技术
B. 缩微存储技术
C. 磁存储技术
D. 光存储技术
E. 声像存储技术
满分:2 分
19.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的可获得性包括()方面
A. 链接
B. 电脑环境需求
C. 获取限制
D. 传输速度
E. 获取成本
满分:2 分
20. 信息资源采集技术包括()
A. 文本生成
B. 图像扫描
C. 音频采集和生成
D. 视频采集
E. 自动识别技术
满分:2 分
13春学期《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信息评价是对查询过程和查询结果进行优化的过程,既从大量信息中选择最符合需要的一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信息安全与保密标准分为两大类,数据加密与保护和系统物理安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信息选择是对查询过程和查询结果进行优化的过程,既从大量信息中选择最符合需要的一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可获得性是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唯一标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发展中国家信息政策研究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从经济利益出发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多种信息媒介和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加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的科技情报的保密问题,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成本指标包括技术支持成本、连通成本、信息服务费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常见的编码方法和代码形式有顺序码、无序码、层次码、组合码和复合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版权包括著作权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二次信息是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供检索用的信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信息采集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要求将分散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收集和聚集在一起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南开大学13春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
下一篇 : 南开大学13春学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