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春学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信赖利益保护的方式,不包括()
A. 程序保护
B. 财产保护
C. 实体保护
D. 存续保护
满分:2 分
2. 有关公务员任职的地域回避,表述正确的是()
A. 公务员担任县级机关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可以回原籍任职
B. 公务员担任省级机关的领导职务,不得回原籍任职
C. 公务员担任县级机关的领导职务,可以回原籍任职
D. 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的领导职务,不得回原籍任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行政许可法规定,相对人申请行政许可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行政许可的办理原则上不收取费用,上述规定反映了行政许可的()原则
A. 许可法定原则
B. 服务便民原则
C. 监督检查原则
D. 公正原则
满分:2 分
4. 行政处罚要与违法行为人违法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该要求体现了行政法的()原则
A. 依法行政原则
B. 比例原则
C. 人权保障原则
D. 平等原则
满分:2 分
5. 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不包括()
A. 家庭财产申报情况
B. 工作成绩
C. 工作态度和出勤情况
D. 廉洁奉公情况
满分:2 分
6. 行政程序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权限
B. 步骤
C. 方式
D. 时限
满分:2 分
7. 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不包括()
A. 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B. 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C. 直辖市人民政府
D.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8. 行政权的不可处分性是指()
A. 行政权必须依法行使
B. 行政权须得到法律的认可
C. 行政行为做出后推定有效
D. 行政权不得擅自转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其他行政规范不包括()
A. 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 县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C. 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D. 国务院发布的命令
满分:2 分
10. 立法法规定,有关犯罪与刑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与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只能制定法律,该规定体现了依法行政原则的哪一项内容()
A. 法律优先
B. 法律保留
C. 职权法定
D. 信赖保护
满分:2 分
11. 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生效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A. 行政机关负责人签署同意
B. 执法人员送达行政处理决定
C. 行政规章公布于政府公报
D. 执法人员口头告知
满分:2 分
12. 关于国家公务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公务员享有身份保障权
B. 公务员享有参加培训权
C. 公务员应当服从上级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D. 公务员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满分:2 分
13. 下列机关,不属于行政规章制定主体的是()
A. 国务院各部门
B. 县级人民政府
C. 较大市人民政府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14. 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因情况紧急而使用某过路行人手机的行为体现了行政权的哪种特性()
A. 强制性
B. 优益性
C. 不可处分性
D. 执行性
满分:2 分
15. 关于我国行政机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行政机关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行政主体
B. 行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的一种
C. 省长、市长属于国家机关的表现形式
D. 行政机关依照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设置
满分:2 分
16. 下列组织,不属于派出机构的是()
A. 税务所
B. 工商所
C.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D. 治安派出所
满分:2 分
17. 不属于行政法法源的是()
A. 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B.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C. 县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D. 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满分:2 分
18.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
A. 行政行为的内容不得擅自变动
B. 行政行为一旦作出推定合法
C. 超过申请救济期限,相对人不能再依照法定救济途径申请救济
D. 行政行为的内容可以通过强制手段得到实现
满分:2 分
19. 甲乙丙三人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三人违法情节、事实相同,公安机关对甲拘留5天,对乙罚款1000元,对并给予警告。该处罚违反了行政法的()原则
A. 正当程序原则
B. 职权法定原则
C. 尊重先例原则
D. 平等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有关行政合同的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A. 行政主体有监督检查权
B. 相对人有权获得报酬
C. 行政主体可无需合同约定制裁相对人的违约行为
D. 行政机关在相对人违约时应当向法院起诉解除合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春学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有关行政行为废止的陈述,正确的是
A. 原行为作出机关有权废止
B. 废止之后行为自始无效
C. 废止是基于法律变化的原因,因此不受限制
D. 废止影响到相对人权益的,需要给予相对人必要补偿
满分:2 分
2.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依职权行政行为的是()
A. 行政强制
B. 行政处罚
C. 行政裁决
D. 行政许可
满分:2 分
3. 有关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的说明,正确的是()
A. 处罚是外部行政行为,处分是内部行政行为
B. 处罚是依职权行政行为,处分是依申请行政行为
C. 处罚可以被提起行政诉讼,处分则不可以
D. 处罚形式包括警告、记过、没收财物等,处分行为包括降级、开除等
满分:2 分
4. 行政程序的公开原则包括()
A. 职权依据公开
B. 执法主体公开
C. 职权行使过程公开
D. 职权结果公开
满分:2 分
5. 正当程序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该原则起源于法国的自然正义原则
B. 该原则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在与行政事件存在利害关系的时候要主动回避
C. 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决定,应当事先告知相对人并听取其意见
D. 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的时候要说明理由
满分:2 分
6. 行政公务人员从事的行为,哪些属于公务行为()
A. 环保局工作人员检查工厂排污情况
B. 税务局工作人员在下班回家途中与邻居发生争吵
C. 民政局工作人员受领导委派到商场购买部分办公用品
D. 工商局工作人员查封伪劣商品
满分:2 分
7. 下列行为中,属于授益行政行为的是()
A. 行政救助
B. 发放抚恤金
C. 强制带离现场
D. 颁发土地建筑许可
满分:2 分
8. 关于行政法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可以使用暂行条例、暂行规定的名称
B. 基于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可以制定属于法律规定事项的法规
C. 可以设定包括拘留在内的行政处罚
D. 法规草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由国务院审批
满分:2 分
9. 有关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表述正确的是()
A. 行为主体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B. 形式是否合法不影响行为合法性
C. 行政执法人员不能超越管辖地域执法
D. 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在决定之后调查收集证据
满分:2 分
10. 行政法的特点是()
A. 无统一完整的法典
B. 数量庞大,形式多样
C. 规范内容相对稳定
D. 领域广泛、内容丰富
满分:2 分
11. 下列措施属于即时强制的是()
A. 强制驱散人群
B. 查封违法物品
C. 扣留易燃易爆物品
D. 登记保存
满分:2 分
1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治安派出所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B. 地区行政公署是行政主体
C. 高等院校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D. 律师协会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满分:2 分
13. 关于其他行政规范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不能作为执法依据
B. 可以作为复议依据
C. 人民法院应作为审判依据
D. 相对人必须遵守
满分:2 分
14. 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适用于以下()情况
A. 责令停产停业
B. 吊销许可证执照
C. 没收财物
D. 较大数额罚款
满分:2 分
15. 有关许可设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应当获得许可
B. 颁发驾驶执照的许可属于认可事项
C. 婚姻登记属于许可事项
D. 开发矿产资源属于特许事项
满分:2 分
16. 关于行政规章,表述正确的是()
A. 公安部可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制定规章
B.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省人大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C. 天津市人民政府为了管理本市市容可以制定规章
D. 深圳市人民政府可以在规章中设定一定数额的罚款
满分:2 分
17. 许可的设定依据包括()
A. 国务院的决定
B. 较大市人民政府的规章
C. 国务院部门规章
D. 地方性法规
满分:2 分
18. 国家公务员的范围包括()
A. 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
B. 审判机关的审判人员
C. 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
D. 立法机关的工作人员
满分:2 分
19. 下列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处罚设定依据的是()
A. 教育部的规章
B. 天津市人大的地方性法规
C. 天津市南开区政府的规定
D. 国务院的决定、命令
满分:2 分
20. 为落实程序参与原则,相对人依法应当享有()权利
A. 陈述申辩权
B. 申请回避权
C. 获得通知权
D. 了解相关证据权
满分:2 分
13春学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许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行政规范的制定主体限于国务院、国务院主管部门以及较大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干预行政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防止各种侵害行为的发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行政许可属于不要式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给付行政的手段是处罚、强制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用听证审查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在于相对人是否确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国务院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与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在我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属于行政主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信赖利益保护的方式,不包括()
A. 程序保护
B. 财产保护
C. 实体保护
D. 存续保护
满分:2 分
2. 有关公务员任职的地域回避,表述正确的是()
A. 公务员担任县级机关有关部门的领导职务,可以回原籍任职
B. 公务员担任省级机关的领导职务,不得回原籍任职
C. 公务员担任县级机关的领导职务,可以回原籍任职
D. 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的领导职务,不得回原籍任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3. 行政许可法规定,相对人申请行政许可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行政许可的办理原则上不收取费用,上述规定反映了行政许可的()原则
A. 许可法定原则
B. 服务便民原则
C. 监督检查原则
D. 公正原则
满分:2 分
4. 行政处罚要与违法行为人违法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该要求体现了行政法的()原则
A. 依法行政原则
B. 比例原则
C. 人权保障原则
D. 平等原则
满分:2 分
5. 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不包括()
A. 家庭财产申报情况
B. 工作成绩
C. 工作态度和出勤情况
D. 廉洁奉公情况
满分:2 分
6. 行政程序的构成要素不包括()
A. 权限
B. 步骤
C. 方式
D. 时限
满分:2 分
7. 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不包括()
A. 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B. 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C. 直辖市人民政府
D. 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8. 行政权的不可处分性是指()
A. 行政权必须依法行使
B. 行政权须得到法律的认可
C. 行政行为做出后推定有效
D. 行政权不得擅自转让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9. 其他行政规范不包括()
A. 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 县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C. 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D. 国务院发布的命令
满分:2 分
10. 立法法规定,有关犯罪与刑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与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只能制定法律,该规定体现了依法行政原则的哪一项内容()
A. 法律优先
B. 法律保留
C. 职权法定
D. 信赖保护
满分:2 分
11. 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生效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A. 行政机关负责人签署同意
B. 执法人员送达行政处理决定
C. 行政规章公布于政府公报
D. 执法人员口头告知
满分:2 分
12. 关于国家公务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公务员享有身份保障权
B. 公务员享有参加培训权
C. 公务员应当服从上级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D. 公务员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满分:2 分
13. 下列机关,不属于行政规章制定主体的是()
A. 国务院各部门
B. 县级人民政府
C. 较大市人民政府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满分:2 分
14. 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因情况紧急而使用某过路行人手机的行为体现了行政权的哪种特性()
A. 强制性
B. 优益性
C. 不可处分性
D. 执行性
满分:2 分
15. 关于我国行政机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行政机关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行政主体
B. 行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的一种
C. 省长、市长属于国家机关的表现形式
D. 行政机关依照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设置
满分:2 分
16. 下列组织,不属于派出机构的是()
A. 税务所
B. 工商所
C.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D. 治安派出所
满分:2 分
17. 不属于行政法法源的是()
A. 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B.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C. 县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D. 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满分:2 分
18.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指()
A. 行政行为的内容不得擅自变动
B. 行政行为一旦作出推定合法
C. 超过申请救济期限,相对人不能再依照法定救济途径申请救济
D. 行政行为的内容可以通过强制手段得到实现
满分:2 分
19. 甲乙丙三人共同实施了盗窃行为,三人违法情节、事实相同,公安机关对甲拘留5天,对乙罚款1000元,对并给予警告。该处罚违反了行政法的()原则
A. 正当程序原则
B. 职权法定原则
C. 尊重先例原则
D. 平等原则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20. 有关行政合同的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A. 行政主体有监督检查权
B. 相对人有权获得报酬
C. 行政主体可无需合同约定制裁相对人的违约行为
D. 行政机关在相对人违约时应当向法院起诉解除合同
此题选: D 满分:2 分
13春学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有关行政行为废止的陈述,正确的是
A. 原行为作出机关有权废止
B. 废止之后行为自始无效
C. 废止是基于法律变化的原因,因此不受限制
D. 废止影响到相对人权益的,需要给予相对人必要补偿
满分:2 分
2.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依职权行政行为的是()
A. 行政强制
B. 行政处罚
C. 行政裁决
D. 行政许可
满分:2 分
3. 有关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的说明,正确的是()
A. 处罚是外部行政行为,处分是内部行政行为
B. 处罚是依职权行政行为,处分是依申请行政行为
C. 处罚可以被提起行政诉讼,处分则不可以
D. 处罚形式包括警告、记过、没收财物等,处分行为包括降级、开除等
满分:2 分
4. 行政程序的公开原则包括()
A. 职权依据公开
B. 执法主体公开
C. 职权行使过程公开
D. 职权结果公开
满分:2 分
5. 正当程序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该原则起源于法国的自然正义原则
B. 该原则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在与行政事件存在利害关系的时候要主动回避
C. 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作出对相对人不利的决定,应当事先告知相对人并听取其意见
D. 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的时候要说明理由
满分:2 分
6. 行政公务人员从事的行为,哪些属于公务行为()
A. 环保局工作人员检查工厂排污情况
B. 税务局工作人员在下班回家途中与邻居发生争吵
C. 民政局工作人员受领导委派到商场购买部分办公用品
D. 工商局工作人员查封伪劣商品
满分:2 分
7. 下列行为中,属于授益行政行为的是()
A. 行政救助
B. 发放抚恤金
C. 强制带离现场
D. 颁发土地建筑许可
满分:2 分
8. 关于行政法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可以使用暂行条例、暂行规定的名称
B. 基于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可以制定属于法律规定事项的法规
C. 可以设定包括拘留在内的行政处罚
D. 法规草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或者由国务院审批
满分:2 分
9. 有关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表述正确的是()
A. 行为主体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B. 形式是否合法不影响行为合法性
C. 行政执法人员不能超越管辖地域执法
D. 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在决定之后调查收集证据
满分:2 分
10. 行政法的特点是()
A. 无统一完整的法典
B. 数量庞大,形式多样
C. 规范内容相对稳定
D. 领域广泛、内容丰富
满分:2 分
11. 下列措施属于即时强制的是()
A. 强制驱散人群
B. 查封违法物品
C. 扣留易燃易爆物品
D. 登记保存
满分:2 分
1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治安派出所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B. 地区行政公署是行政主体
C. 高等院校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D. 律师协会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满分:2 分
13. 关于其他行政规范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不能作为执法依据
B. 可以作为复议依据
C. 人民法院应作为审判依据
D. 相对人必须遵守
满分:2 分
14. 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适用于以下()情况
A. 责令停产停业
B. 吊销许可证执照
C. 没收财物
D. 较大数额罚款
满分:2 分
15. 有关许可设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应当获得许可
B. 颁发驾驶执照的许可属于认可事项
C. 婚姻登记属于许可事项
D. 开发矿产资源属于特许事项
满分:2 分
16. 关于行政规章,表述正确的是()
A. 公安部可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制定规章
B.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省人大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C. 天津市人民政府为了管理本市市容可以制定规章
D. 深圳市人民政府可以在规章中设定一定数额的罚款
满分:2 分
17. 许可的设定依据包括()
A. 国务院的决定
B. 较大市人民政府的规章
C. 国务院部门规章
D. 地方性法规
满分:2 分
18. 国家公务员的范围包括()
A. 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
B. 审判机关的审判人员
C. 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
D. 立法机关的工作人员
满分:2 分
19. 下列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处罚设定依据的是()
A. 教育部的规章
B. 天津市人大的地方性法规
C. 天津市南开区政府的规定
D. 国务院的决定、命令
满分:2 分
20. 为落实程序参与原则,相对人依法应当享有()权利
A. 陈述申辩权
B. 申请回避权
C. 获得通知权
D. 了解相关证据权
满分:2 分
13春学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许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行政规范的制定主体限于国务院、国务院主管部门以及较大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干预行政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防止各种侵害行为的发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行政许可属于不要式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给付行政的手段是处罚、强制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用听证审查方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在于相对人是否确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国务院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与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在我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属于行政主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南开大学13春学期《信息资源管理》在线作业
下一篇 : 南开大学13春学期《刑事诉讼法》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