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五(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剥削关系()
A. 与资本主义工业中没有不同
B. 与封建社会中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基本一致
C. 是土地所有者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D. 是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别农业工人的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在一切社会中,社会财富都是由()
A. 价值构成的
B. 货币构成的
C. 资金构成的
D. 使用价值构成的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是由()
A. 资本家的扭先积累起本的
B. 资本家个人节欲积累的
C. 剥削的剩余价值转化来的
D. 资本家辛勤劳动得来的
满分:4 分
4.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是()
A. 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
B.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市场
C. 拥有海外机构最多的跨国银行
D. 调节国际贸易金融关系的经济组织
满分:4 分
5.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 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B. 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C.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有的经济规律
D. 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6.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商品关系的原因是()。
A. 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不同
B.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存在差别
C.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指()
A. 在数量上,公有资产比重越大越好
B. 质的优势,量的比重是无关紧要的
C. 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D. 一切产业都要国有制经济占优势
满分:4 分
8.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用来再投资
B. 劳动价值的转化形式
C. 暴力掠夺
D. 商品转化为货币
满分:4 分
9. 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是()
A. 全部社会产品
B. 全部消费品
C. 全部消费中扣除国家消费的部分
D.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个人消费品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社会资本就是()
A.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B. 许多个别资本的总和
C.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
D. 生产部门和流通通部门的资本的总和
满分:4 分
11. 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可以分为()
A. 具体劳动时间和抽象劳动时间两部分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C.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D. 社会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两部分
满分:4 分
12.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抽象劳动创造()
A. 使用价值
B. 新的价值
C. 剩余价值
D. 交换价值
满分:4 分
13. 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而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
A. 各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需要
B.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
D.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满分:4 分
14.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味者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
A. 要取消宏观经济调控
B. 要废止调节经济的行政手段
C. 要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
D. 要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上获得完全自由
满分:4 分
15. 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规律是()
A. 价值规律
B. 平均利润率规律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 按劳分配规律
满分:4 分
16.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的主体是()
A. 国家
B. 企业
C. 劳动者
D. 商品
满分:4 分
17. 资本循换所花费的时间包括
A.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B.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C.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D. 劳动时间和流通时甲
满分:4 分
18. 生产资料生产要优先增长是因为()
A. 生产资料比消费资料更加重要
B. 生产资料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C. 固定资本的更新
D. 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9. 国家垄断资本进行投资的主要途径是()
A. 国有企业剩余价值资本化
B.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
C. 国家的财政拨款
D. 外国资本的投入
满分:4 分
20.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
A. 商品输出
B. 资本输出
C. 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D. 占有殖民地
满分:4 分
东财《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五(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的劳动率的提高使
A. 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B.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C. 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D. 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E. 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满分:4 分
2. 价值形成过程是
A. 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B. 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
C. 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过程
D. 价值增值过程
E. 生产商品的全部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的过程
满分:4 分
3.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A.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反作用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
E.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满分:4 分
4. 对预付资本总周转发生影响的生产资本构成是指
A.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
B.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划分的依据
C.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D.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总量
E.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消耗程度
满分:4 分
5. 市场经济是
A. 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
B. 生产者之间劳动交换的一种形式
C.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D. 从微观方面优化资源配置
E. 在商品经济发展到普遍化阶段出现的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剥削关系()
A. 与资本主义工业中没有不同
B. 与封建社会中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基本一致
C. 是土地所有者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D. 是土地所有者与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别农业工人的关系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2. 在一切社会中,社会财富都是由()
A. 价值构成的
B. 货币构成的
C. 资金构成的
D. 使用价值构成的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归根到底是由()
A. 资本家的扭先积累起本的
B. 资本家个人节欲积累的
C. 剥削的剩余价值转化来的
D. 资本家辛勤劳动得来的
满分:4 分
4.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是()
A. 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
B.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市场
C. 拥有海外机构最多的跨国银行
D. 调节国际贸易金融关系的经济组织
满分:4 分
5.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 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B. 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C.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有的经济规律
D. 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6.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商品关系的原因是()。
A. 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经济效益不同
B.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使用的生产资料数量存在差别
C.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 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指()
A. 在数量上,公有资产比重越大越好
B. 质的优势,量的比重是无关紧要的
C. 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D. 一切产业都要国有制经济占优势
满分:4 分
8.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用来再投资
B. 劳动价值的转化形式
C. 暴力掠夺
D. 商品转化为货币
满分:4 分
9. 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是()
A. 全部社会产品
B. 全部消费品
C. 全部消费中扣除国家消费的部分
D.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个人消费品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0. 社会资本就是()
A.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B. 许多个别资本的总和
C.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
D. 生产部门和流通通部门的资本的总和
满分:4 分
11. 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可以分为()
A. 具体劳动时间和抽象劳动时间两部分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C.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D. 社会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两部分
满分:4 分
12.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抽象劳动创造()
A. 使用价值
B. 新的价值
C. 剩余价值
D. 交换价值
满分:4 分
13. 二次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而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
A. 各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需要
B.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
D. 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满分:4 分
14.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味者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
A. 要取消宏观经济调控
B. 要废止调节经济的行政手段
C. 要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
D. 要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上获得完全自由
满分:4 分
15. 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规律是()
A. 价值规律
B. 平均利润率规律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D. 按劳分配规律
满分:4 分
16.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的主体是()
A. 国家
B. 企业
C. 劳动者
D. 商品
满分:4 分
17. 资本循换所花费的时间包括
A.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B.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C.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D. 劳动时间和流通时甲
满分:4 分
18. 生产资料生产要优先增长是因为()
A. 生产资料比消费资料更加重要
B. 生产资料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C. 固定资本的更新
D. 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19. 国家垄断资本进行投资的主要途径是()
A. 国有企业剩余价值资本化
B.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
C. 国家的财政拨款
D. 外国资本的投入
满分:4 分
20.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
A. 商品输出
B. 资本输出
C. 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D. 占有殖民地
满分:4 分
东财《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五(随机)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的劳动率的提高使
A. 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B.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C. 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D. 商品价值总量减少
E. 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满分:4 分
2. 价值形成过程是
A. 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
B. 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过程
C. 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过程
D. 价值增值过程
E. 生产商品的全部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的过程
满分:4 分
3.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A.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反作用
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
E.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满分:4 分
4. 对预付资本总周转发生影响的生产资本构成是指
A.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
B.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划分的依据
C.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D.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总量
E.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消耗程度
满分:4 分
5. 市场经济是
A. 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
B. 生产者之间劳动交换的一种形式
C.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D. 从微观方面优化资源配置
E. 在商品经济发展到普遍化阶段出现的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