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劳动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6 分。)
V
1.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由()规定
A. 国务院
B. 全国总工会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满分:4 分
2. 下列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须报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A. 某学校招用勤杂工
B. 某国有企业招用电工
C. 某娱乐场所招用服务员
D. 某俱乐部招用体操运动员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以下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C. 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或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纠纷
D.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满分:4 分
4. 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不包括
A. 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B. 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C. 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D. 依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东财《劳动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1 道试题,共 84 分。)
V
1. 我国劳动法具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下列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
A. 某作家将其书稿交付出版社而形成的出版关系
B. 个体工商户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所形成的共同劳动关系
C. 企业与劳动者因劳动争议发生的关系
D. 企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关系
满分:4 分
2.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造成严后果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主要包括包括以下
A. 重大安全事故罪
B. 违章冒险作业罪
C. 妨碍执行公务罪
D. 强迫劳动罪
满分:4 分
3. 在我国现阶段,( )等具有集体合同签约人资格
A. 企业法定代表人
B. 地方工会
C. 基层工会小组
D. 职工推举代表
满分:4 分
4. 我国法律主要是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对劳动合同的违约金作了限制性规定,除法定的( )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A. 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劳动期限,劳动者提前辞职的
B. 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C.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
D.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满分:4 分
5.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部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下列属于“一裁终局”的案件范围的是
A.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B.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C.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D.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满分:4 分
6. 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当事人与一般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和被告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B. 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先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为原告,但对双方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一并作出裁决
C.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列新的用人单位为第三人
D.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
满分:4 分
7. 劳动法调整的争议与民法中的民事争议不同,下列争议不适用《劳动法》的是
A. 李某雇佣赵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李某与赵某就报酬发生争议
B. 某大学生到某单位实习期内的报酬争议
C. 某企业工会主席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D. 某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年终分红问题发生争议
满分:4 分
8. 工资形式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津贴,其中计时工资指按职工()支付工资的一种形式
A. 技术熟练程度
B. 劳动繁重程度
C. 工作时间的长短
D. 劳动消耗
满分:4 分
9. 照顾特殊群体人员就业的原则是我国劳动就业的原则之一,劳动法中“特殊群体人员”包括
A. 妇女
B. 老年人
C. 退出现役的军人
D. 藏族劳动者
满分:4 分
10. 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下列人员应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A. 用人单位富余人员
B. 用人单位放长假的职工
C. 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
D. 用人单位的党委书记、工会主席
满分:4 分
11. 计件工资是基本的工资形式之一,计件工资制的实行必须具备相应的合适条件,包括以下
A. 产品的数量能够准确计量,能正确反映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量
B. 劳动者个人的主观努力与产品的产量有密切的正比例关系
C. 企业生产任务饱和,产品销售畅通,生产资料供应正常
D. 有比较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
满分:4 分
12. 标准工作日指由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普遍实行的工作日,是工时立法的基础,具有以下特点
A. 普遍适用于一般职工
B. 以正常情况作为其适用条件
C. 一般以法定最低工时作为其时间长度
D. 作为确定其他工作日长度的基准
满分:4 分
13. 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应当遵照以下程序
A.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B. 用人单位向劳动行政部门说明情况并得到批准
C. 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D. 裁减人员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满分:4 分
14. 劳动合同区别于民事合同,下列各项属于劳动合同特征的是
A. 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B. 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行为
C. 劳动合同是有偿合同
D. 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满分:4 分
15. 高某在调离单位时因培训费用的赔偿问题与单位发生了争议,对于这种争议高某可采取下列哪些途径解决
A. 向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B. 与单位协商解决
C.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满分:4 分
16. 促进就业和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我国《就业促进法》对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
A. 推进公平就业
B.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C. 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
D. 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
满分:4 分
17.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除非以下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
A.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B.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金
C. 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D.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满分:4 分
18. 对工作时间的限制是劳动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时间的规定必须受到立法的制约,工作时间法律调整的原则包括
A. 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休息权
B.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C. 促进职工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劳动效率
D. 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满分:4 分
19.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劳动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哪些
A.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
B.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
C. 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
D. 职业培训制度
满分:4 分
20. 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性,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
A.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平等性
B.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隶属性
C.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D. 劳动法律关系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
满分:4 分
21.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有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补偿金
A.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B.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实际工资报酬的
C.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D. 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劳动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满分:4 分
东财《劳动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6 分。)
V
1.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由()规定
A. 国务院
B. 全国总工会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满分:4 分
2. 下列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须报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A. 某学校招用勤杂工
B. 某国有企业招用电工
C. 某娱乐场所招用服务员
D. 某俱乐部招用体操运动员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以下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C. 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或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纠纷
D.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满分:4 分
4. 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不包括
A. 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B. 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C. 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D. 依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东财《劳动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1 道试题,共 84 分。)
V
1. 我国劳动法具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下列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
A. 某作家将其书稿交付出版社而形成的出版关系
B. 个体工商户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所形成的共同劳动关系
C. 企业与劳动者因劳动争议发生的关系
D. 企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关系
满分:4 分
2.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造成严后果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主要包括包括以下
A. 重大安全事故罪
B. 违章冒险作业罪
C. 妨碍执行公务罪
D. 强迫劳动罪
满分:4 分
3. 在我国现阶段,( )等具有集体合同签约人资格
A. 企业法定代表人
B. 地方工会
C. 基层工会小组
D. 职工推举代表
满分:4 分
4. 我国法律主要是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对劳动合同的违约金作了限制性规定,除法定的( )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A. 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劳动期限,劳动者提前辞职的
B. 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C.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
D.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满分:4 分
5.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部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下列属于“一裁终局”的案件范围的是
A.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B.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C.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D.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满分:4 分
6. 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当事人与一般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和被告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B. 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先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为原告,但对双方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一并作出裁决
C.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列新的用人单位为第三人
D.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
满分:4 分
7. 劳动法调整的争议与民法中的民事争议不同,下列争议不适用《劳动法》的是
A. 李某雇佣赵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李某与赵某就报酬发生争议
B. 某大学生到某单位实习期内的报酬争议
C. 某企业工会主席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D. 某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年终分红问题发生争议
满分:4 分
8. 工资形式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津贴,其中计时工资指按职工()支付工资的一种形式
A. 技术熟练程度
B. 劳动繁重程度
C. 工作时间的长短
D. 劳动消耗
满分:4 分
9. 照顾特殊群体人员就业的原则是我国劳动就业的原则之一,劳动法中“特殊群体人员”包括
A. 妇女
B. 老年人
C. 退出现役的军人
D. 藏族劳动者
满分:4 分
10. 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下列人员应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A. 用人单位富余人员
B. 用人单位放长假的职工
C. 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
D. 用人单位的党委书记、工会主席
满分:4 分
11. 计件工资是基本的工资形式之一,计件工资制的实行必须具备相应的合适条件,包括以下
A. 产品的数量能够准确计量,能正确反映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量
B. 劳动者个人的主观努力与产品的产量有密切的正比例关系
C. 企业生产任务饱和,产品销售畅通,生产资料供应正常
D. 有比较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
满分:4 分
12. 标准工作日指由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普遍实行的工作日,是工时立法的基础,具有以下特点
A. 普遍适用于一般职工
B. 以正常情况作为其适用条件
C. 一般以法定最低工时作为其时间长度
D. 作为确定其他工作日长度的基准
满分:4 分
13. 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应当遵照以下程序
A.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B. 用人单位向劳动行政部门说明情况并得到批准
C. 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D. 裁减人员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满分:4 分
14. 劳动合同区别于民事合同,下列各项属于劳动合同特征的是
A. 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B. 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行为
C. 劳动合同是有偿合同
D. 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满分:4 分
15. 高某在调离单位时因培训费用的赔偿问题与单位发生了争议,对于这种争议高某可采取下列哪些途径解决
A. 向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B. 与单位协商解决
C.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满分:4 分
16. 促进就业和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我国《就业促进法》对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
A. 推进公平就业
B.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C. 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
D. 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
满分:4 分
17.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除非以下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
A.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B.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金
C. 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D.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满分:4 分
18. 对工作时间的限制是劳动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时间的规定必须受到立法的制约,工作时间法律调整的原则包括
A. 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休息权
B.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C. 促进职工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劳动效率
D. 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满分:4 分
19.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劳动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哪些
A.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
B.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
C. 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
D. 职业培训制度
满分:4 分
20. 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性,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
A.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平等性
B.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隶属性
C.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D. 劳动法律关系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
满分:4 分
21.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有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补偿金
A.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B.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实际工资报酬的
C.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D. 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劳动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满分:4 分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6 分。)
V
1.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由()规定
A. 国务院
B. 全国总工会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满分:4 分
2. 下列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须报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A. 某学校招用勤杂工
B. 某国有企业招用电工
C. 某娱乐场所招用服务员
D. 某俱乐部招用体操运动员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以下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C. 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或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纠纷
D.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满分:4 分
4. 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不包括
A. 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B. 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C. 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D. 依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东财《劳动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1 道试题,共 84 分。)
V
1. 我国劳动法具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下列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
A. 某作家将其书稿交付出版社而形成的出版关系
B. 个体工商户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所形成的共同劳动关系
C. 企业与劳动者因劳动争议发生的关系
D. 企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关系
满分:4 分
2.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造成严后果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主要包括包括以下
A. 重大安全事故罪
B. 违章冒险作业罪
C. 妨碍执行公务罪
D. 强迫劳动罪
满分:4 分
3. 在我国现阶段,( )等具有集体合同签约人资格
A. 企业法定代表人
B. 地方工会
C. 基层工会小组
D. 职工推举代表
满分:4 分
4. 我国法律主要是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对劳动合同的违约金作了限制性规定,除法定的( )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A. 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劳动期限,劳动者提前辞职的
B. 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C.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
D.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满分:4 分
5.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部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下列属于“一裁终局”的案件范围的是
A.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B.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C.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D.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满分:4 分
6. 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当事人与一般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和被告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B. 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先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为原告,但对双方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一并作出裁决
C.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列新的用人单位为第三人
D.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
满分:4 分
7. 劳动法调整的争议与民法中的民事争议不同,下列争议不适用《劳动法》的是
A. 李某雇佣赵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李某与赵某就报酬发生争议
B. 某大学生到某单位实习期内的报酬争议
C. 某企业工会主席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D. 某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年终分红问题发生争议
满分:4 分
8. 工资形式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津贴,其中计时工资指按职工()支付工资的一种形式
A. 技术熟练程度
B. 劳动繁重程度
C. 工作时间的长短
D. 劳动消耗
满分:4 分
9. 照顾特殊群体人员就业的原则是我国劳动就业的原则之一,劳动法中“特殊群体人员”包括
A. 妇女
B. 老年人
C. 退出现役的军人
D. 藏族劳动者
满分:4 分
10. 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下列人员应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A. 用人单位富余人员
B. 用人单位放长假的职工
C. 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
D. 用人单位的党委书记、工会主席
满分:4 分
11. 计件工资是基本的工资形式之一,计件工资制的实行必须具备相应的合适条件,包括以下
A. 产品的数量能够准确计量,能正确反映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量
B. 劳动者个人的主观努力与产品的产量有密切的正比例关系
C. 企业生产任务饱和,产品销售畅通,生产资料供应正常
D. 有比较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
满分:4 分
12. 标准工作日指由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普遍实行的工作日,是工时立法的基础,具有以下特点
A. 普遍适用于一般职工
B. 以正常情况作为其适用条件
C. 一般以法定最低工时作为其时间长度
D. 作为确定其他工作日长度的基准
满分:4 分
13. 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应当遵照以下程序
A.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B. 用人单位向劳动行政部门说明情况并得到批准
C. 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D. 裁减人员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满分:4 分
14. 劳动合同区别于民事合同,下列各项属于劳动合同特征的是
A. 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B. 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行为
C. 劳动合同是有偿合同
D. 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满分:4 分
15. 高某在调离单位时因培训费用的赔偿问题与单位发生了争议,对于这种争议高某可采取下列哪些途径解决
A. 向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B. 与单位协商解决
C.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满分:4 分
16. 促进就业和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我国《就业促进法》对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
A. 推进公平就业
B.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C. 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
D. 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
满分:4 分
17.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除非以下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
A.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B.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金
C. 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D.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满分:4 分
18. 对工作时间的限制是劳动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时间的规定必须受到立法的制约,工作时间法律调整的原则包括
A. 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休息权
B.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C. 促进职工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劳动效率
D. 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满分:4 分
19.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劳动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哪些
A.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
B.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
C. 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
D. 职业培训制度
满分:4 分
20. 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性,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
A.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平等性
B.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隶属性
C.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D. 劳动法律关系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
满分:4 分
21.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有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补偿金
A.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B.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实际工资报酬的
C.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D. 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劳动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满分:4 分
东财《劳动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 4 道试题,共 16 分。)
V
1.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由()规定
A. 国务院
B. 全国总工会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满分:4 分
2. 下列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须报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A. 某学校招用勤杂工
B. 某国有企业招用电工
C. 某娱乐场所招用服务员
D. 某俱乐部招用体操运动员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3.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以下纠纷属于劳动争议的是
A.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B.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C. 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或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纠纷
D.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满分:4 分
4. 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不包括
A. 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B. 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C. 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D. 依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
此题选: D 满分:4 分
东财《劳动法》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
多选题
二、多选题(共 21 道试题,共 84 分。)
V
1. 我国劳动法具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下列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
A. 某作家将其书稿交付出版社而形成的出版关系
B. 个体工商户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所形成的共同劳动关系
C. 企业与劳动者因劳动争议发生的关系
D. 企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关系
满分:4 分
2.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造成严后果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主要包括包括以下
A. 重大安全事故罪
B. 违章冒险作业罪
C. 妨碍执行公务罪
D. 强迫劳动罪
满分:4 分
3. 在我国现阶段,( )等具有集体合同签约人资格
A. 企业法定代表人
B. 地方工会
C. 基层工会小组
D. 职工推举代表
满分:4 分
4. 我国法律主要是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对劳动合同的违约金作了限制性规定,除法定的( )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A. 没有达到合同约定的劳动期限,劳动者提前辞职的
B. 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C.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
D.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
满分:4 分
5.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部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下列属于“一裁终局”的案件范围的是
A.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B.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C.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D.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满分:4 分
6. 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当事人与一般民事诉讼案件中原告和被告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B. 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先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为原告,但对双方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一并作出裁决
C.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列新的用人单位为第三人
D.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
满分:4 分
7. 劳动法调整的争议与民法中的民事争议不同,下列争议不适用《劳动法》的是
A. 李某雇佣赵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李某与赵某就报酬发生争议
B. 某大学生到某单位实习期内的报酬争议
C. 某企业工会主席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D. 某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年终分红问题发生争议
满分:4 分
8. 工资形式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和津贴,其中计时工资指按职工()支付工资的一种形式
A. 技术熟练程度
B. 劳动繁重程度
C. 工作时间的长短
D. 劳动消耗
满分:4 分
9. 照顾特殊群体人员就业的原则是我国劳动就业的原则之一,劳动法中“特殊群体人员”包括
A. 妇女
B. 老年人
C. 退出现役的军人
D. 藏族劳动者
满分:4 分
10. 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下列人员应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A. 用人单位富余人员
B. 用人单位放长假的职工
C. 长期被外单位借用的人员
D. 用人单位的党委书记、工会主席
满分:4 分
11. 计件工资是基本的工资形式之一,计件工资制的实行必须具备相应的合适条件,包括以下
A. 产品的数量能够准确计量,能正确反映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量
B. 劳动者个人的主观努力与产品的产量有密切的正比例关系
C. 企业生产任务饱和,产品销售畅通,生产资料供应正常
D. 有比较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
满分:4 分
12. 标准工作日指由法律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普遍实行的工作日,是工时立法的基础,具有以下特点
A. 普遍适用于一般职工
B. 以正常情况作为其适用条件
C. 一般以法定最低工时作为其时间长度
D. 作为确定其他工作日长度的基准
满分:4 分
13. 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应当遵照以下程序
A.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B. 用人单位向劳动行政部门说明情况并得到批准
C. 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D. 裁减人员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满分:4 分
14. 劳动合同区别于民事合同,下列各项属于劳动合同特征的是
A. 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B. 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行为
C. 劳动合同是有偿合同
D. 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满分:4 分
15. 高某在调离单位时因培训费用的赔偿问题与单位发生了争议,对于这种争议高某可采取下列哪些途径解决
A. 向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B. 与单位协商解决
C.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满分:4 分
16. 促进就业和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我国《就业促进法》对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
A. 推进公平就业
B. 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C. 开展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工作
D. 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
满分:4 分
17.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除非以下法定情形,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
A. 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B.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金
C. 代扣代缴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D. 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满分:4 分
18. 对工作时间的限制是劳动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工作时间的规定必须受到立法的制约,工作时间法律调整的原则包括
A. 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休息权
B.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C. 促进职工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劳动效率
D. 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
满分:4 分
19.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劳动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哪些
A.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制度
B.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
C. 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
D. 职业培训制度
满分:4 分
20. 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有特殊性,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包括
A.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平等性
B.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隶属性
C.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D. 劳动法律关系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
满分:4 分
21.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有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补偿金
A. 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B. 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实际工资报酬的
C.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D. 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劳动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满分:4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13春东北财经大学《客户关系管理》在线作业二
下一篇 : 13春东北财经大学《客户关系管理讲座》在线作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