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法》在线作业题库(4)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小学语文教学法 2014-05-29 09:11:00

1.第4题

“三、百、千”的“三”代表()。

A.三字经

B.易经

C.春秋

D.论语

答案:A

标准答案:A

2.第5题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7.0

3.第10题

()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

A.集中识字

B.分散识字

C.识写分开

D.注音识字

答案:C

标准答案:C

4.第15题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A.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

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5.第16题

语文主要是通过()来影响人生的。

A.写作

B.表达

C.阅读

D.听说

答案:C

标准答案:C

6.第1题

       本身既是承载、传递信息的声音,也是传递说话人思想感情的工具。

答案:

口语

标准答案:

口语

7.第2题

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即寓识字于_________之中,通过定量的有师指导,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2500个常用汉字。

答案:

读写

标准答案:

读写

8.第7题

标准是         的尺度,具有公共性、可完成性、可评估性。

答案:

评价

标准答案:

评价

9.第12题

《语文课程标准》不再袭用“听话、说话”的提法,而将其改为        。

答案:

口语交际

标准答案:

口语交际

10.第13题

1932年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由_________主文、丰子恺插画。

答案:

叶圣陶

标准答案:

叶圣陶

11.第6题

语文课程标准

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又是对优秀的承诺,力求明确界定可以预期的学习结果,阐述学习的内容,而这项预期的结果应是可观察的。

标准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又是对优秀的承诺,力求明确界定可以预期的学习结果,阐述学习的内容,而这项预期的结果应是可观察的。

题目分数:10.0

12.第11题

写作

答案:

写作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考查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它是使用任何一种语言的人们陈述事实、抒发情感、表述观点的必要方式。

标准答案:

写作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考查思维与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它是使用任何一种语言的人们陈述事实、抒发情感、表述观点的必要方式。

题目分数:10.0

13.第17题

情景识字法      

答案:

情景识字法: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情景识字法即根据语言环境来识记和理解字形。

标准答案:

情景识字法: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情景识字法即根据语言环境来识记和理解字形。

题目分数:10.0

14.第3题

中国的学校大概产生于夏代,那时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答案:

标准答案:

15.第8题

教师的阅读与学生无关。

答案:

错,教师自身对阅读的热爱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以此影响学生热爱读书,并引导学生读书。

标准答案:

错,教师自身对阅读的热爱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以此影响学生热爱读书,并引导学生读书。

16.第9题

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于其总体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

答案:

标准答案:

17.第14题

口语交际就是一种语言活动。

答案:

错,口语交际是使用言语和非言语因素的一种复合行为,即它涉及到意义、语调、情感、修养等等。

1.第4题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

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答案:C

标准答案:C

2.第7题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A.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

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3.第8题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

A.分散识字

B.形声识字法

C.集中识字

D.象形会意识字法

答案:D

标准答案:D

4.第14题

()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教育原理。

A.三字经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答案:D

标准答案:D

5.第15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A.基础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单一性

答案:D

标准答案:D

6.第1题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

语文素养

标准答案:

语文素养

7.第9题

由于白话文的推广,识字方法放弃了几千年来的          传统,并被

        取代。

答案:

集中识字       分散识字(法)

标准答案:

集中识字       分散识字(法)

8.第11题

《语文课程标准》不再袭用“听话、说话”的提法,而将其改为        。

答案:

口语交际

标准答案:

口语交际

9.第12题

在学习方式上,我们需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和( )学习。

答案:

研究性

标准答案:

研究性

10.第17题

在古希腊,对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一种文体,即问答体或对话体。二是指一种        。

答案:

教学方式

标准答案:

教学方式

11.第5题

语文素养

答案: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标准答案: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题目分数:9.0

12.第10题

分散识字

答案:

分散识字又称“随课文识字”,其基本做法是借助汉语拼音和“独体字”让学生随课文识字,保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识字教学寓于阅读之中。

标准答案:

分散识字又称“随课文识字”,其基本做法是借助汉语拼音和“独体字”让学生随课文识字,保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识字教学寓于阅读之中。

题目分数:8.0

13.第16题

集中识字

答案:

集中识字是与分散识字相对而言的,其基本特点是在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识字时暂时脱离课文,让学生集中精力在一定时间内学习常用字。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先识字,后读书”。

标准答案:

集中识字是与分散识字相对而言的,其基本特点是在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识字时暂时脱离课文,让学生集中精力在一定时间内学习常用字。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先识字,后读书”。

题目分数:8.0

14.第2题

阅读可以是一个单向活动。

答案:

错,阅读不是一个单向活动,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标准答案:

错,阅读不是一个单向活动,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15.第3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是:知识和能力、目标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答案: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标准答案: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6.第6题

教师的阅读与学生无关。

答案:

错,教师自身对阅读的热爱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以此影响学生热爱读书,并引导学生读书。

标准答案:

错,教师自身对阅读的热爱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以此影响学生热爱读书,并引导学生读书。

17.第13题

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

答案: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