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题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
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
D.学会独立
答案:C
标准答案:C
2.第11题
根据字形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等形式,属于()。
A.游戏识字法
B.象形会意识字法
C.情景识字法
D.词串识字法
答案:A
标准答案:A
3.第12题
哪一个不是“口语交际”的特点
A.即时性
B.情景性
C.复合性
D.自主性
答案:D
标准答案:D
4.第16题
()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
A.集中识字
B.分散识字
C.识写分开
D.注音识字
答案:C
标准答案:C
5.第17题
()顾名思义,就是写文章。
A.作文
B.日记
C.叙事
D.讲故事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7.0
6.第3题
本身既是承载、传递信息的声音,也是传递说话人思想感情的工具。
答案:
口语
标准答案:
口语
7.第8题
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的集中识字教学继承了清末的文学家王筠运用汉字规律指导识字教学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发现了汉子的形声规律,最后以____________作为集中识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答案:
基本字带字
标准答案:
基本字带字
8.第9题
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于其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音、形、义结合。
答案:
以形表义
标准答案:
以形表义
9.第13题
我们应摒弃单纯的写作技能训练,把习作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
答案:
阅读
标准答案:
阅读
10.第14题
()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案:
语言文字
标准答案:
语言文字
11.第1题
10、语文
答案:
(1)语言和文字,语文程度指阅读、写作等能力;
(2)语言和文学,中学语文课本。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标准答案:
(1)语言和文字,语文程度指阅读、写作等能力;
(2)语言和文学,中学语文课本。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题目分数:10.0
12.第2题
合作学习
答案: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标准答案: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题目分数:10.0
13.第7题
语文课程标准
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又是对优秀的承诺,力求明确界定可以预期的学习结果,阐述学习的内容,而这项预期的结果应是可观察的。
标准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又是对优秀的承诺,力求明确界定可以预期的学习结果,阐述学习的内容,而这项预期的结果应是可观察的。
题目分数:10.0
14.第4题
语文教育就是语言和文学教育。
答案:
1、错,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人文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指语言和文学教育。
标准答案:
1、错,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母体,语文教育的价值大量地显示为人文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指语言和文学教育。
15.第5题
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于其总体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
答案:
对
标准答案:
对
16.第10题
“集中识字”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课文中识字,容易使学生觉得有趣。
答案:
错,不是集中识字,而是分散识字
标准答案:
错,不是集中识字,而是分散识字
17.第15题
写作教学应侧重于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
答案:
错,写作教学要注意作文课上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同时应注重学生平时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1.第5题
关于语言的成就水平,我们主要关注四种知识技能,即:推理、交流、组织和()。
A.拼写
B.语法
C.标点
D.运用规则
答案:D
标准答案:D
2.第6题
口语交际的(),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性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
A.即时性
B.情景性
C.自主性
D. 复杂性
答案:B
标准答案:B
3.第9题
识字是语文教育的入门口,()则是语文教育的主要天地。
A.理解
B.阅读
C.写作
D.独白
答案:B
标准答案:B
4.第15题
()有利于学生对生字“渐碰渐熟”。
A.集中识字
B.分散识字
C.识写分开
D.注音识字
答案:C
标准答案:C
5.第16题
识记“山、石、田、土、井、日、月”此类字,我们可以采取()。
A.分散识字
B.形声识字法
C.集中识字
D.象形会意识字法
答案:D
标准答案:D
6.第2题
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教师要走出 的霸权地位。
答案:
独白
标准答案:
独白
7.第4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答案:
工具性;人文性
标准答案:
工具性;人文性
8.第10题
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即寓识字于_________之中,通过定量的有师指导,使学生扎扎实实掌握2500个常用汉字。
答案:
读写
标准答案:
读写
9.第13题
()是检验对内容标准的达成度。
答案:
评价
标准答案:
评价
10.第14题
除了书中讲到的七种识字法外,还有另外两种在我国经过了长期实验而卓有成效的识字方法―― 和 。
答案:
集中识字 分散识字
标准答案:
集中识字 分散识字
11.第3题
语文课程标准
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又是对优秀的承诺,力求明确界定可以预期的学习结果,阐述学习的内容,而这项预期的结果应是可观察的。
标准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又是对优秀的承诺,力求明确界定可以预期的学习结果,阐述学习的内容,而这项预期的结果应是可观察的。
题目分数:9.0
12.第12题
情景识字法
答案:
情景识字法: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情景识字法即根据语言环境来识记和理解字形。
标准答案:
情景识字法: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情景识字法即根据语言环境来识记和理解字形。
题目分数:8.0
13.第17题
形声识字法
答案:
形声识字法: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识字法即根据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
标准答案:
形声识字法: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识字法即根据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
题目分数:8.0
14.第1题
教师的阅读与学生无关。
答案:
错,教师自身对阅读的热爱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以此影响学生热爱读书,并引导学生读书。
标准答案:
错,教师自身对阅读的热爱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以此影响学生热爱读书,并引导学生读书。
15.第7题
清朝时期我国的语文教育统称为“国语”课。
答案:
错,当时称为“国文”课。
标准答案:
错,当时称为“国文”课。
16.第8题
阅读可以是一个单向活动。
答案:
错,阅读不是一个单向活动,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标准答案:
错,阅读不是一个单向活动,是一个对话的过程。
17.第11题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一般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
答案:
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一般不指向某种知识或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