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在线作业题库(15)

所属学校:华南师范大学 科目:科学教育 2014-05-29 09:45:00

1.第30题

科学探究的学习重点应当着眼于学生( )。

A.基本科学素养 的提高

B.科学能力的提高

C.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D.科学态度的提高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2.第31题

被认为指导我国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是(   )。

A.结构主义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唯物主义理论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3.第34题

按照教学目标的规定开展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为了检查前段时间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进行的评价,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4.第35题

“湿度对面包上霉菌繁殖的影响”实验中,因变量是(   )。

A.温度

B.霉变情况

C.湿度

D.面包体积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5.第36题

新经验与先前经验的匹配,可建构科学概念。这种概念形成方式属于( )。

A.概念同化

B.概念匹配

C.概念转化

D.概念异化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6.第37题

规律性知识的教学的中心目标是( )。

A.建构科学概念

B.认知、理解科学规律

C.了解科学事实

D.学会、掌握相关技能和方法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7.第38题

“现象―― 问题(猜想、假设)―― 实验――验证―― 归纳概括―― 结论――应用 ”的教学结构,属于( )。

A.规律性知识学习

B.概念性知识学习

C.方法学习

D.事实性知识学习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8.第39题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包括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六个认知过程。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B.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C.记忆、应用、理解、分析、评价、创造

D.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创造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9.第40题

学习科学是一门新出现的交叉学科,它研究(   )。

A.探究方法和教育的关系

B.学习和科学教育的关系

C.心智、脑和教育的关系

D.科学能力和教育的关系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0.第41题

关于“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B.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C.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D.每一位主动的学习者,都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

答案:A

标准答案:A

11.第43题

发现式科学教育观主要受到哪一位教育心理学家的理论的影响?

A.维果茨基

B.杜威

C.皮亚杰

D.罗杰斯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2.第44题

1995年,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尔帕从哪个国家引入了国家科学课程标准?( )

A.美国

B.英国

C.以色列

D.中国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3.第45题

从探究式教学的角度来看,探究的基础是(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获得证据

D.推理判断

答案:A

标准答案:A

题目分数:1.0

14.第46题

关于“前概念”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而获得

B.通过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而获得

C.通常是不完整的

D.通常与通行的科学概念一致

答案:D

标准答案:D

题目分数:1.0

15.第47题

一位厨师煲汤之后会先行品尝,调整汤的咸淡,直至满意时才会端给顾客享用。这个过程属于哪种评价类型?(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相对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B

标准答案:B

题目分数:1.0

16.第48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探究学习要素的一项是(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形成理论

D.寻求实证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7.第49题

“现象――选择方法――实验――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结构,属于( )。

A.规律性知识学习

B.技能训练

C.方法学习

D.事实性知识学习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8.第50题

关于一般的认知知识和自我认知的知识,叫做( )。

A.程序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元认知知识

D.事实性知识

答案:C

标准答案:C

题目分数:1.0

19.第51题

“水的酸碱度对草生长高度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

A.水的容积

B.草生长的高度

C.水的酸碱度

D.草生长的速度

答案:C

标准答案:C

20.第52题

学习花的结构时,不合适作学材的是( )。

A.桃花

B.菊花

C.油菜花

D.洋紫荆花

答案:B

标准答案:B

21.第28题

建构科学概念的形式包括( )。

A.爬梯子式

B.拼图式

C.讲解式

D.螺旋训练式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22.第29题

下列属于引导型探究特点的有( )。

A.探究时给学生提供将要研究的问题

B.提供或不提供材料

C.独立完成所有的探究任务

D.学生自己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概括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23.第63题

关于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科学探究是学生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B.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C.科学探究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

D.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

答案:A,B,D

标准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24.第64题

关于“科学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科学概念是对自然界的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

B.科学概念必须使用术语来表达

C.科学概念可以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表述

D.可以使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表述科学概念

答案:A,C,D

标准答案:A|C|D

题目分数:3.0

25.第65题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包括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四种知识。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

A.事实性知识

B.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规律性知识

答案:A,B,C

标准答案:A|B|C

题目分数:3.0

26.第17题

科学态度反映了科学价值观。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7.第18题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28.第19题

探究是科学研究的高级方法。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29.第20题

到位的点拨和关键的提炼和总结,是探究教学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0.第21题

科学发展至今,早已形成庞大的科学体系,产生和建立了大量的科学概念 。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1.第22题

科学概念是对自然界的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2.第23题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摸底性评价。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3.第24题

在“交流”环节,师生互动的性质是阐述自己的解释,以及证实或证伪预测的过程和方法。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4.第25题

程序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知识,反映事物的状况及其联系。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5.第26题

探究学习活动是否能达成预设的目标,取决于学生的情况和努力。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6.第53题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学生经历着对未知的科学现象进行基于实证的研究过程。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7.第54题

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质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38.第55题

“学生体重对弹跳高度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弹跳的高度。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9.第56题

国民应具备科学素质是个人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0.第57题

前测是在教学开始之前实施的测试,目的是要确定学习者是否已经事先部分或全部掌握了教学中要教的技能。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1.第58题

我们期望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尽可能多地学习各个领域的科学概念,增进他们对科学的了解 。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2.第59题

进行前提条件测验是为了弄清楚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所需要的能力。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43.第60题

科学精神是科学态度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4.第61题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越强,需要教师的指导就越多。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5.第62题

方法学习,侧重于行为;技能训练,侧重于思维。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6.第1题

传统的科学课程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体现在教师总是    ,学生总是     。

答案:

评价者,评价对象

标准答案:

评价者,评价对象

题目分数:1.0

47.第2题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     向     的转化过程。

答案:

陈述性知识,技能

标准答案:

陈述性知识,技能

题目分数:1.0

48.第3题

主动的学习者都愿意接受教师的    和同伴的         。

答案:

指导,帮助

标准答案:

指导,帮助

题目分数:1.0

49.第4题

评价要考虑                   的概念,即考虑儿童实际具有的和在帮助下可能获得的发展水平。

答案:

最近发展区(或:最邻近发展区)

标准答案:

最近发展区(或:最邻近发展区)

题目分数:1.0

50.第5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教育主要强调了探究的过程,又受到皮亚杰的     理论的影响,认为儿童     的建立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答案:

儿童发展,科学概念

标准答案:

儿童发展,科学概念

题目分数:1.0

51.第6题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在课程设计中要强调   和       之间的互动。

答案:

学习者,学习任务

标准答案:

学习者,学习任务

题目分数:1.0

52.第7题

科学探究学习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     和  等。

答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结论与表达

标准答案:

获取事实与证据,结论与表达

题目分数:1.0

53.第8题

伽利略的比萨铁塔自由落体实验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数学推导、           、 相结合的方法。

答案:

抽象思维、科学实验

标准答案:

抽象思维、科学实验

题目分数:1.0

54.第9题

从有效传递概念的角度来看,教师要保证教学能让学生从特定的课题出发,建立     ,再逐渐发展成     。

答案:

小概念,较大的概念(或:大概念)

标准答案:

小概念,较大的概念(或:大概念)

题目分数:1.0

55.第10题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     的基础和情况,为制定     作准备。

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标准答案:

评价对象,教学计划

题目分数:1.0

56.第11题

诺贝尔心理学奖获得者卡拉曼概括了人进行思维和决策时运用的三种不同的方式:运用       来进行认知、运用       的决策系统和运用推理的决策系统。

答案:

感知,直觉

标准答案:

感知,直觉

题目分数:1.0

57.第12题

目前,美加和西方主要国家大体上都主张探究式科学教育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既强调探究的     ,也强调探究的     。

答案:

过程,内容

标准答案:

过程,内容

题目分数:1.0

58.第13题

科学知识的积累是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  的过程。

答案:

客观存在

标准答案:

客观存在

题目分数:1.0

59.第14题

  与    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

答案:

练习,反馈

标准答案:

练习,反馈

题目分数:1.0

60.第15题

科学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修正和完善     ,并做出     的过程。

答案:

科学概念,解释

标准答案:

科学概念,解释

题目分数:1.0

61.第16题

“温度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答案:

温度高低,种子萌发的速度(或:种子发芽率)

标准答案:

温度高低,种子萌发的速度(或:种子发芽率)

题目分数:1.0

62.第27题

通过科学学习,学生应具有的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 、、     和对变化世界的敏感。

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标准答案:

尊重事实、批判地思考、灵活性

题目分数:3.0

63.第32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一般将学习的业绩分为     和     。

答案:

保持,迁移

标准答案:

保持,迁移

题目分数:1.0

64.第33题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     活动而采取的     。

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标准答案:

信息转换,具体操作程序

题目分数:1.0

65.第42题

科学的          决定了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是“探究”。

答案:

本质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