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5春学期《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有效的领导行为除了应该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以外,还应该考虑被领导者的( )。 (满分:4)
A. 素质
B. 业务水平
C. 成熟程度
D. 培训提高
2.在调查反馈法中,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加到调查反馈中,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各个部门中的管理者及( )的参与。 (满分:4)
A. 监督者
B. 被管理者
C. 向他直接汇报工作的下属
D. 执行者
3.影响组织的有效性和工作的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 (满分:4)
A. 个体因素
B. 群体因素
C. 结构与过程因素
D. 心理因素
4.一般认为外交官员的角色行为是有礼貌,脑子灵活,善于言谈,感情丰富,有幽默感等,这反映的是何种知觉( )。 (满分:4)
A. 对他人的知觉
B. 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
C. 自我知觉
D. 角色知觉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里不包括( )。 (满分:4)
A. 生理需求
B. 安全需求
C. 尊重需求
D. 自由需求
6.霍桑实验中的照明实验采用的属于( )。 (满分:4)
A. 案例分析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历史分析法
7.美国心理学家梅奥自20世纪20年代起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在此基础上创立了( ),为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满分:4)
A. x理论y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人群关系和社会人的理论
8.下列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的是( )。 (满分:4)
A. 工资
B. 奖金
C. 晋升机会
D. 工作环境
9.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 (满分:4)
A. 双因素理论
B. 公平理论
C. 效用理论
D. 强化理论
10.在压力来源中,与终身经历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压力源是( )。 (满分:4)
A. 工作安全
提升
调动与发展的机会
B. 组织内部的因素
C. 与上下级和同事关系
D. 个人与家庭利益和企业的要求
11.个体为了保持感知的完整性,有选择性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将会对组织变革产生( )。 (满分:4)
A. 动力
B. 阻力
C. 无影响
D. 不确定的作用
12.激励按性质可以分为( )。 (满分:4)
A. 正激励与负激励
B.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C. 内激励与外激励
D. 强激励与弱激励
13.下列对非正式沟通认识正确的是( )。 (满分:4)
A. 非正式沟通只会起到负面作用
B. 只要合理加以利用,非正式沟通可以成为正式沟通的补充
C. 只要下功夫,非正式沟通是可以被消除的
D. 非正式沟通现象越多,组织的效率越低
14.不属于古典条件反射理论描述的现象是( )。 (满分:4)
A. 被针扎了一下后退缩
B. 眼中有异物而眨眼
C. 被开水烫而大声喊叫
D. 青少年的追星行为
15.ERG理论是由( )提出的。 (满分:4)
A. 马斯洛
B. 赫茨伯格
C. 阿尔德佛
D. 麦克利兰
二、多选题:
1.关于组织文化的形成,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组织文化是一定环境中组织为求得生存发展而形成的
B. 组织文化发端于少数人的倡导与示范
C. 组织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
D. 组织文化一般都是自发管理的结果
2.下面属于保健因素的有( )。 (满分:4)
A. 挑战性工作
B. 晋升
C. 工资
D. 工作条件
3.人性化管理意味着( )。 (满分:4)
A. 管理更贴近人性
B. 提升人的工作潜能
C. 人作为知识、智慧的主体变得越来越重要
D. 宗旨是为了克服员工的单调感
4.下列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 (满分:4)
A. 需要层次理论
B. E.R.G理论
C. 目标设置理论
D. 双因素理论
5.下列各项属于外部奖励的有( )。 (满分:4)
A. 工资
B. 股票期权
C. 奖金
D. 福利
三、判断题: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由低到高一共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最高的层次需求是尊重的需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领导就是管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组织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吉大15春学期《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组织对变革的阻力的来源,不包括以下中的( )。 (满分:4)
A. 结构惯性
B. 有限的变革点
C. 群体惯性
D. 组织方式
2.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柯卡曾经说过:“等到委员会讨论以后再射击,野鸡已经飞走了。”关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满分:4)
A. 委员会决策往往目标不明确
B. 委员会决策的正确性往往较差
C. 群体决策往往不能把握市场的动向
D. 群体决策往往不讲究时效性,只考虑做出合理的决策
3.以下哪种行为不是决策( )。 (满分:4)
A. 决定开发一种新产品
B. 扩大生产规模
C. 对例行问题做决定
D. 接受上级命令
4.行为成功则归于自己的努力,行为失败就推诿给环境承担。这类偏见就叫( )。 (满分:4)
A. 防御性归因偏见
B. 因果关系的强加
C. 偶发事件的过高估计
D. 某种因素的过分强调
5.企业提供奖金以鼓励员工在节假日期间加班属于( )。 (满分:4)
A. 积极强化
B. 消极强化
C. 消除
D. 惩罚
6.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促成了系统的组织变革方法的是( )。 (满分:4)
A. 科学管理
B. 霍桑试验
C. 产业心理学
D. 调查反馈
7.任何一个在组织或其成员的活动中有利益或者有利害关系的人都是企业的( )。 (满分:4)
A. 利益相关者
B. 投资者
C. 管理层
D. 股东
8.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 (满分:4)
A.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9.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 (满分:4)
A. 泰勒
B. 彼得·德鲁克
C. 彼得·圣吉
D. 波特
10.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 )。 (满分:4)
A. 自尊需要
B. 情感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以上都不是
11.激发、引导和保持一个人行为的内部或外部力量是( )。 (满分:4)
A. 动机
B. 激励
C. 需要
D. 行为
12.日本的许多大企业十分重视成员的年龄和经验,奖励忠诚、责任和“称职”的人,为他们提供稳定而有保证的工作职务,并把管理者培养成通才,按照资历逐渐而稳步提升其职位。这种文化是( )。 (满分:4)
A. 棒球队型文化
B. 俱乐部文化
C. 学院文化
D. 堡垒文化
13.将“解冻-变革-再冻结”作为变革三步骤的是哪一种组织变革模式( )。 (满分:4)
A. 卡斯特模式
B. 勒温模式
C. 坦尔模式
D. 唐纳利模式
14.提出管理方格图理论的是( )。 (满分:4)
A. 利克特等人
B. 赫茨伯格
C. 马斯洛
D. 布莱克和莫顿
15.( )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满分:4)
A. 气质
B. 性格
C. 态度
D. 能力
二、多选题:
1.工作设计的方法包括( )。 (满分:4)
A. 工作专业化
B. 工作缩小化
C. 工作扩大化
D. 工作丰富化
E. 工作轮换
2.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包括( )。 (满分:4)
A. 群体的潜在绩效
B. 群体互动的收益群体
C. 互动的损失群体成员
D. 共同的规范
3.成功地变革组织文化还需要把握的要点有( )。 (满分:4)
A. 了解旧文化,确定创造新文化的起点和目标
B. 发现和支持员工和团队较好的文化思想和变革的愿望
C. 发掘组织中最有效的次级文化,并把其树为样板
D. 不要把抨击文化放在首位,而是要重在找出恰当的方法,帮助员工和团队更有效地做好工作
4.沟通的必备条件包括( )。 (满分:4)
A. 主体
B. 客体
C. 媒介
D. 机会
5.下面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 (满分:4)
A. 工作的环境好
B. 上下级关系愉悦
C. 工作上的成就感
D. 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
三、判断题:
1.管理的效果要通过组织效率、效能来衡量。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社会人”假设起源于梅奥的霍桑试验,认为人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时相对次要因素。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价值观是人们的观念,是他们衡量自己行为与目标时的参照点与选择标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需要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一、单选题:
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有效的领导行为除了应该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以外,还应该考虑被领导者的( )。 (满分:4)
A. 素质
B. 业务水平
C. 成熟程度
D. 培训提高
2.在调查反馈法中,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加到调查反馈中,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各个部门中的管理者及( )的参与。 (满分:4)
A. 监督者
B. 被管理者
C. 向他直接汇报工作的下属
D. 执行者
3.影响组织的有效性和工作的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 (满分:4)
A. 个体因素
B. 群体因素
C. 结构与过程因素
D. 心理因素
4.一般认为外交官员的角色行为是有礼貌,脑子灵活,善于言谈,感情丰富,有幽默感等,这反映的是何种知觉( )。 (满分:4)
A. 对他人的知觉
B. 对人与人关系的知觉
C. 自我知觉
D. 角色知觉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里不包括( )。 (满分:4)
A. 生理需求
B. 安全需求
C. 尊重需求
D. 自由需求
6.霍桑实验中的照明实验采用的属于( )。 (满分:4)
A. 案例分析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历史分析法
7.美国心理学家梅奥自20世纪20年代起领导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在此基础上创立了( ),为组织行为学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满分:4)
A. x理论y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双因素理论
D. 人群关系和社会人的理论
8.下列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的是( )。 (满分:4)
A. 工资
B. 奖金
C. 晋升机会
D. 工作环境
9.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 (满分:4)
A. 双因素理论
B. 公平理论
C. 效用理论
D. 强化理论
10.在压力来源中,与终身经历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压力源是( )。 (满分:4)
A. 工作安全
提升
调动与发展的机会
B. 组织内部的因素
C. 与上下级和同事关系
D. 个人与家庭利益和企业的要求
11.个体为了保持感知的完整性,有选择性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将会对组织变革产生( )。 (满分:4)
A. 动力
B. 阻力
C. 无影响
D. 不确定的作用
12.激励按性质可以分为( )。 (满分:4)
A. 正激励与负激励
B.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C. 内激励与外激励
D. 强激励与弱激励
13.下列对非正式沟通认识正确的是( )。 (满分:4)
A. 非正式沟通只会起到负面作用
B. 只要合理加以利用,非正式沟通可以成为正式沟通的补充
C. 只要下功夫,非正式沟通是可以被消除的
D. 非正式沟通现象越多,组织的效率越低
14.不属于古典条件反射理论描述的现象是( )。 (满分:4)
A. 被针扎了一下后退缩
B. 眼中有异物而眨眼
C. 被开水烫而大声喊叫
D. 青少年的追星行为
15.ERG理论是由( )提出的。 (满分:4)
A. 马斯洛
B. 赫茨伯格
C. 阿尔德佛
D. 麦克利兰
二、多选题:
1.关于组织文化的形成,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满分:4)
A. 组织文化是一定环境中组织为求得生存发展而形成的
B. 组织文化发端于少数人的倡导与示范
C. 组织文化是坚持宣传、不断实践和规范管理的结果
D. 组织文化一般都是自发管理的结果
2.下面属于保健因素的有( )。 (满分:4)
A. 挑战性工作
B. 晋升
C. 工资
D. 工作条件
3.人性化管理意味着( )。 (满分:4)
A. 管理更贴近人性
B. 提升人的工作潜能
C. 人作为知识、智慧的主体变得越来越重要
D. 宗旨是为了克服员工的单调感
4.下列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 (满分:4)
A. 需要层次理论
B. E.R.G理论
C. 目标设置理论
D. 双因素理论
5.下列各项属于外部奖励的有( )。 (满分:4)
A. 工资
B. 股票期权
C. 奖金
D. 福利
三、判断题: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由低到高一共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最高的层次需求是尊重的需求。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认为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领导就是管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组织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吉大15春学期《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
1.组织对变革的阻力的来源,不包括以下中的( )。 (满分:4)
A. 结构惯性
B. 有限的变革点
C. 群体惯性
D. 组织方式
2.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艾柯卡曾经说过:“等到委员会讨论以后再射击,野鸡已经飞走了。”关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满分:4)
A. 委员会决策往往目标不明确
B. 委员会决策的正确性往往较差
C. 群体决策往往不能把握市场的动向
D. 群体决策往往不讲究时效性,只考虑做出合理的决策
3.以下哪种行为不是决策( )。 (满分:4)
A. 决定开发一种新产品
B. 扩大生产规模
C. 对例行问题做决定
D. 接受上级命令
4.行为成功则归于自己的努力,行为失败就推诿给环境承担。这类偏见就叫( )。 (满分:4)
A. 防御性归因偏见
B. 因果关系的强加
C. 偶发事件的过高估计
D. 某种因素的过分强调
5.企业提供奖金以鼓励员工在节假日期间加班属于( )。 (满分:4)
A. 积极强化
B. 消极强化
C. 消除
D. 惩罚
6.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促成了系统的组织变革方法的是( )。 (满分:4)
A. 科学管理
B. 霍桑试验
C. 产业心理学
D. 调查反馈
7.任何一个在组织或其成员的活动中有利益或者有利害关系的人都是企业的( )。 (满分:4)
A. 利益相关者
B. 投资者
C. 管理层
D. 股东
8.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 (满分:4)
A.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9.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 (满分:4)
A. 泰勒
B. 彼得·德鲁克
C. 彼得·圣吉
D. 波特
10.曹雪芹虽食不果腹,仍然坚持《红楼梦》的创作,是出于其( )。 (满分:4)
A. 自尊需要
B. 情感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以上都不是
11.激发、引导和保持一个人行为的内部或外部力量是( )。 (满分:4)
A. 动机
B. 激励
C. 需要
D. 行为
12.日本的许多大企业十分重视成员的年龄和经验,奖励忠诚、责任和“称职”的人,为他们提供稳定而有保证的工作职务,并把管理者培养成通才,按照资历逐渐而稳步提升其职位。这种文化是( )。 (满分:4)
A. 棒球队型文化
B. 俱乐部文化
C. 学院文化
D. 堡垒文化
13.将“解冻-变革-再冻结”作为变革三步骤的是哪一种组织变革模式( )。 (满分:4)
A. 卡斯特模式
B. 勒温模式
C. 坦尔模式
D. 唐纳利模式
14.提出管理方格图理论的是( )。 (满分:4)
A. 利克特等人
B. 赫茨伯格
C. 马斯洛
D. 布莱克和莫顿
15.( )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满分:4)
A. 气质
B. 性格
C. 态度
D. 能力
二、多选题:
1.工作设计的方法包括( )。 (满分:4)
A. 工作专业化
B. 工作缩小化
C. 工作扩大化
D. 工作丰富化
E. 工作轮换
2.影响群体绩效的因素包括( )。 (满分:4)
A. 群体的潜在绩效
B. 群体互动的收益群体
C. 互动的损失群体成员
D. 共同的规范
3.成功地变革组织文化还需要把握的要点有( )。 (满分:4)
A. 了解旧文化,确定创造新文化的起点和目标
B. 发现和支持员工和团队较好的文化思想和变革的愿望
C. 发掘组织中最有效的次级文化,并把其树为样板
D. 不要把抨击文化放在首位,而是要重在找出恰当的方法,帮助员工和团队更有效地做好工作
4.沟通的必备条件包括( )。 (满分:4)
A. 主体
B. 客体
C. 媒介
D. 机会
5.下面属于激励因素的有( )。 (满分:4)
A. 工作的环境好
B. 上下级关系愉悦
C. 工作上的成就感
D. 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
三、判断题:
1.管理的效果要通过组织效率、效能来衡量。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社会人”假设起源于梅奥的霍桑试验,认为人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时相对次要因素。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价值观是人们的观念,是他们衡量自己行为与目标时的参照点与选择标准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需要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吉大15春学期《资产评估》在线作业答案
下一篇 :吉大15春学期《证券投资学》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