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5春《高层建筑结构》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框架—剪力墙结构呈现( )变形。 (满分:6)6 Y. J( I9 u$ }& O. N7 F- z
A. 弯曲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5 y+ v0 C0 W( h% `, ]7 _, |* d
D. 以上说法都不对8 l, Y1 i8 V5 ^; m# O3 x. F) e
2.结构顶点的侧移与结构高度的( )次方成正比。 (满分:6)
A. 1' f. @; ^$ L$ C6 i* X7 w" P
B. 2- ?- ]9 H- h% G) S! |
C. 3
D. 4
3.重要或对风荷载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按( )重现期的风压考虑。 (满分:6)6 U' T9 K0 J5 ~) H0 k( e
A. 50年
B. 75年
C. 100年% z7 P0 d9 t$ c" z1 G
D. 200年( B# T1 n0 O8 V( S0 b: D
4.反应谱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 ),以( )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 (满分:6)4 B+ W" @( z/ X5 ? w
A. 超过40m;弯曲变形
B. 超过40m;剪切变形' D# w3 I! ? ~/ g' _
C. 不超过40m;弯曲变形
D. 不超过40m;剪切变形
5.风速与地面粗糙度有关,粗糙度越大,风的阻力越大,风速越小。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地面粗糙度为( )。 (满分:6)
A. A类: w2 K1 O' s2 I0 _' F
B. B类
C. C类
D. D类
6.高层建筑控制倾覆的措施:当H/B≤4时,在地震作用下,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底面积的( )。 (满分:6)! c; ^; H1 K, k2 O9 l6 l/ g
A. 10%
B. 15%8 l# P5 N o3 [
C. 20%
D. 25%
7.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结构竖向布置要做到刚度均匀而连续,当某层刚度小于上层时,应不小于上层刚度的( )和其上相邻连续3层平均刚度的( )。 (满分:6)0 B( ~7 V/ J# n/ D; Z& ~
A. 60%;70%+ U+ s* `0 h0 |7 J# `
B. 60%;80%$ /' Z6 b; ?3 a- Y
C. 70%;70%
D. 70%;80%" `1 M6 M' G3 G0 E2 w( g( Q
二、多选题:. V; u! t) T4 u: ?
1.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按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满分:4)
A. 错误' O7 d5 b; r$ r& K
B. 正确
2.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规定,10层以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 (满分:4)% _9 [( {0 C! {: Y' d) z
A. 错误) X7 ^0 {$ k2 t0 D- o* a
B. 正确3 f z7 }8 ]9 u( E
3.对丁类建筑物,一般情况下,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5 Q3 ?5 a# @' j. u; r' x
三、判断题:
4.基本雪压是以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统计所得50年一遇最大积雪的自重确定。 (满分:4)/ /; T6 m0 ^; m. V
A. 错误: G5 b, O" P" Q$ g# F N2 G0 ?
B. 正确
5.总风荷载为建筑物各个表面上承受风力的合力,是沿建筑物高度变化的线荷载。 (满分:4) h2 P. h: P; v' r: r1 Z* o
A. 错误3 E) K& K+ j/ h% Q3 c
B. 正确$ e2 X5 c9 } d' Z1 F+ c
6.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上部楼层,剪力墙位移较小,框架位移较大,剪力墙拉着框架,呈弯曲型变形。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z& k# Q, ^% y% u
7.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水平荷载成为设计的决定性因素。 (满分:4)
A. 错误9 K+ u: /) m+ V
B. 正确
8.塔式高层建筑平面长宽比L/B比较大,是高层建筑的主要外形。 (满分:4)% B* _& k8 B* o- n- { k
A. 错误6 z: K: v) l7 H3 O
B. 正确4 M: }, r. S. @2 Z2 q
9.当建筑物有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如屋顶间、女儿墙等时,由于这些建筑物的质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地震反应随之加大。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满分:4)
A. 错误: ^4 B) r' y" Q2 Z4 Z
B. 正确
1.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关键应该注意剪力墙的( )。 (满分:6)7 c5 I) t /* J3 V6 r/ P8 {2 |
A. 高度. ~) M6 n. l5 T$ k& N4 [
B. 宽度) a% ^ {3 j2 W1 Y: K0 K
C. 位置
D. 组成: U& Y1 K' z- m. G5 _
E. 数量" @5 _: p2 k% t) x4 j4 u
2.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有( )。 (满分:6)! D7 S2 L) u6 J9 k) ~
A. 抗震性能良好! g* t5 _7 d+ `! ^7 d$ `8 V
B. 平面布置灵活
C. 结构自重小) E8 Y' y: s* o
D. 抗侧刚度大
E. 结构顶点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较小9 J) Q, f* |8 q8 f7 U0 Z# C# S/ y
3.反应谱的特征,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满分:6)
A. 位移随周期增大而减小% n, X4 A4 W0 v% {
B. 阻尼比的增大使地震反应减小
C. 加速度反应随结构自振周期增大而减小- x7 {0 E! |& q8 Q. T
D. 场地的影响,软弱的场地使地震反应的峰值范围加大& T8 /: p7 F% e& S( h/ j; r: T
E. 加速度反应随结构自振周期增大而增大大工15春《高层建筑结构》在线作业24 ?% R; Q! ?* F _* w7 g& ^8 A
一、单选题:$ _5 W- A) J3 Y; b! d; C
1.剪力墙结构按墙肢截面长度与宽度比进行分类,当h/b大于8为( )。 (满分:6)4 c4 M4 A4 E$ w* ?1 U- J/ t: ^' _! z
A. 柱
B. 短肢剪力墙* i) x" }# f+ a4 P
C. 普通剪力墙& E) L* [9 N! C2 V( v# j& ?- [
D. 长肢剪力墙
2.整体小开口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截面的正应力可以看作是由( )部分弯曲应力组成的。 (满分:6)
A. 1
B. 29 u" C. A% o# K: X1 t
C. 3& J4 l1 N! _8 V
D. 40 g& C- w; B0 g3 U0 @4 f
3.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最大剪力的位置大致处于结构( )。 (满分:6)- o! d/ Q( P% g1 B* S( h
A. 顶部
B. 中部
C. 底部
D. 不确定
4.当折线形剪力墙的各个墙段总转角( )时,可按平面剪力墙考虑。 (满分:6)
A. 不小于10°' g7 F' m6 K1 @3 v3 A
B. 不大于10°
C. 不小于15°2 M$ ? w D6 b" @3 B% A* }
D. 不大于15°
5.抗侧移刚度是指抗侧力结构单元在单位层间位移下的所需要的( )。 (满分:6)
A. 弯矩值) C# K0 `( /2 t5 ~
B. 剪力值" R' O- B6 L/ i2 _% L s+ X# ~4 f
C. 轴力值6 ~7 w1 J9 S( M. d7 Z
D. 以上三项均可2 ~+ U9 d* y$ S
6.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和框架联系有( )类。 (满分:6)4 }; }0 b! F- }% N( l
A. 13 n0 i5 O& M0 K+ Q# b3 {' B7 j& r; l
B. 2
C. 39 u( c( j8 h1 p. k
D. 4
7.反弯点高度是指反弯点至( )的距离。 (满分:6)
A. 顶层柱顶
B. 底层柱底
C. 该层柱底! A' {% U v5 G0 l( l0 N0 O+ p0 X
D. 该层柱顶
二、多选题:
1.框架剪切刚度的定义是使框架产生单位剪切变形(即柱两端产生单位相对位移)所需要的剪力。 (满分:4)3 D9 w# i. `" t
A. 错误. x8 Z h) b7 Q
B. 正确 p0 Y/ [3 Y; l4 g+ O. z } r5 w/ X
2.剪力墙结构中的整体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不需要考虑洞口对截面面积及刚度的削弱影响。 (满分:4)
A. 错误3 |" c# z2 }% u) Y' y5 [
B. 正确7 m+ v& ^1 ?0 k! ?( K R1 M
3.在上、下布置相同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各层扭转修正系数是相同的。 (满分:4)
A. 错误5 ]- g9 S' ]) L; y- k! U5 t: q" m
B. 正确
三、判断题:
4.在双十字形和井字形平面建筑中,核心墙各墙段轴线错开距离不大于实体连接墙厚度的6倍,并且不大于2.5m时,整体墙可以作为整体平面剪力墙考虑。 (满分:4)
A. 错误1 U5 Q5 l5 j) f' f
B. 正确9 /) N9 i) x, j
5.在对框架结构进行计算时,应先将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调幅完成后,再与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效应进行组合。 (满分:4)8 l/ A* l' l5 u: |9 S( C
A. 错误9 ?7 ~' S6 G* s9 `) h3 l/ g$ {
B. 正确
6.在用分层法对框架结构进行近似计算的过程中,若对各层梁柱弯矩求和后,节点弯矩不平衡,可将不平衡的弯矩再分配一次,重新分配的弯矩应考虑传递系数,重新分配。 (满分:4)! O2 @5 H% t: f" u: W4 Z4 q. j
A. 错误
B. 正确
7.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满分:4)9 g/ n; k2 u6 @! z* ~
A. 错误
B. 正确+ y+ t6 m& w- i' m8 L
8.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只是共同承担外荷载,二者之间的变形不存在相互协调作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 ~) L. k# n7 y% h4 ] F
9.风荷载的合力作用点即为整体风荷载合力作用点,它与结构的体型有关。 (满分:4)2 v' {3 m+ @# F4 e8 q1 b
A. 错误' r2 L0 E# s2 y, ] S$ /
B. 正确% U) U- }4 N' _) _9 p2 `* G- ]* t
10.刚域是指壁梁、柱截面相交区(非结点),通常认为该区域为不产生变形的刚性区域。 (满分:4)% I" Y0 I* {4 w% S
A. 错误
B. 正确: E4 I0 q. m6 u5 ^' {- U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变形( )。 (满分:6)2 j6 H1 s# f V j
A. 在下部小于纯框架8 Z3 U( b) B' l5 o- r, H% O( /% L
B. 在下部大于纯框架/ W4 {! s2 w8 I8 k( v
C. 在下部等于纯框架
D. 在上部大于纯剪力墙
E. 在上部小于纯剪力墙
2.( )的变形以弯曲型变形为主。 (满分:6)
A. 联肢墙
B. 壁式框架
C. 整截面墙
D. 普通剪力墙
E. 整体小开口墙- q0 |5 /% O& V& [
3.把结构布置成( ),能较充分发挥全部抗侧力结构的抗扭效果。 (满分:6)
A. 圆形' h0 h7 m& H' g. _. |) H# j
B. 鱼形
C. 长方形
D. 正方形2 // r. k( u8 N5 `* A
E. 三角形大工15春《高层建筑结构》在线作业3
4 T! y9 X- n1 L1 T
一、单选题:; U5 R7 ~+ Q# V) O [5 j S. J- _8 J
1.框架结构柱当剪跨比较小且配箍率较低时,在主筋受拉屈服后,随着反复荷载的作用,会产生一条较宽大的斜裂缝,导致箍筋屈服、柱子产生( )。 (满分:6)& U2 N/ `6 H( A3 F8 h+ t
A. 弯曲破坏5 B/ ?) I7 S5 T, u
B. 剪切受压破坏
C. 剪切受拉破坏7 [ I C# D8 Z9 ~; s
D. 剪切斜拉破坏
2.为了控制框架梁弯曲破坏前不出现剪切破坏,应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按( )的原则,对梁端剪力乘以增大系数。 (满分:6). `5 H; L! q7 N& o/ H3 q" M2 k5 y) |
A. 强柱弱梁8 T7 k& x3 N! S+ Z3 d
B. 强剪弱弯& ^, D6 D& q+ u0 V7 _/ t
C. 强节点、强锚固* d! @# T0 M3 Z
D. 局部加强) a, z/ _; {/ {( @+ C
3.剪力墙结构,在剪力墙上开设洞口而以连梁相连,以使单肢剪力墙的高宽比显著提高,从而使剪力墙墙肢发生( )。 (满分:6)7 q% ~/ /) v1 F$ ]* ]
A. 延性的剪切破坏
B. 脆性的弯剪破坏
C. 延性的弯曲破坏
D. 脆性的弯曲破坏
4.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 )。 (满分:6)
A. 20%
B. 30%1 R, B( v' z. H8 s0 j. W
C. 40%
D. 50%% _5 P0 Z8 ~: Y- b+ h {# h- g$ _
5.框架结构的框架主梁高宽比一般取为( )。 (满分:6)/ T7 y9 e0 ]3 t' X2 p0 ]
A. 1-1.53 o# L5 i O; [4 [1 g
B. 1.5-2- Q& B' R* y! W# }2 h
C. 2-3- _! Z) o9 r) K, V/ v
D. 2.5-3.5; ^; n3 v2 x% Y! c
6.框架结构的联系梁可取跨高比( )。 (满分:6)) b2 j. V' f8 H7 x+ S
A. 1/6-1/8
B. 1/8-1/10
C. 1/10-1/128 g S) B% G4 ?6 W% l: @* ^
D. 1/12-1/15
7.在柱网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或楼面活荷载较大,有抗震设防要求等情况下,采用( )方案。 (满分:6)
A. 横向承重框架
B. 纵向承重框架
C. 双向承重框架; j: C) o; w% V+ l' C1 l
D. 以上几项都不对
二、多选题:
1.构件或结构的耗能能力用往复荷载作用下构件或结构的力——变形滞回曲线包含的面积度量。 (满分:4)& w/ b" z! T* `) I
A. 错误) l5 u9 [* ?% m/ _ w5 ^
B. 正确- O7 }' Z" t. t
2.在进行框剪结构设计时,对梁端弯矩进行调幅,从而增大梁端的负弯矩。 (满分:4)& Y9 q& K. _5 Y- f
A. 错误
B. 正确
3.框架结构梁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搭接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小于200mm。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三、判断题:
4.框架结构的柱中箍筋可以防止纵筋压屈,与纵筋形成骨架,对纵筋屈曲提供侧向约束。 (满分:4)- e$ o! ?) L9 H( /4 g
A. 错误2 F. i7 P1 H2 j' q$ c3 m! ~2 Z
B. 正确3 ~' u4 l5 G6 X5 [
5.框架结构柱子的位移延性随轴压比增大急剧增大。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p& L6 l/ _6 o. l9 O5 k: _0 y
6.如果框架结构的梁截面尺寸太小,则截面上剪应力将很高,此时,仅用增加箍筋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限制斜裂缝过早出现及混凝土碎裂。 (满分:4). n# C( q/ `; L+ a/ I4 y A8 M: s- C
A. 错误
B. 正确
7.横向承重框架房屋的横向刚度很弱。因此这种方案应用较少。 (满分:4)( t- o" l4 _+ }. R+ Q5 H4 u
A. 错误1 q# m6 j! s* r. X( a4 S
B. 正确4 P2 F8 ]/ L4 Q$ J& B; y' a) T
8.剪力墙结构设计中,为了使剪力墙不发生斜压破坏,首先必须保证墙肢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不致过小,只有这样才能使配置的水平钢筋能够屈服并发挥预想的作用。 (满分:4)
A. 错误$ W) U4 F9 t6 A# Y8 R1 a* p; W
B. 正确7 L/ {5 E& B( L# z
9.梁柱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为主拉应力引起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滞回曲线表明梁的耗能能力大于柱的耗能能力。 (满分:4)
A. 错误* A, h! t" F$ q& b% _% r
B. 正确
1.根据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概念,节点设计准则有( )。 (满分:6)% z# o+ J6 [: ?: q- }. I
A. 梁柱纵筋可靠锚固
B. 小震时,节点应在弹塑性范围内工作; w3 X2 m" } l) ?, c- N/ S. H+ Q" n
C.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G1 m2 m$ { M' i4 n8 k" H1 c
D. 大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 A7 O1 a& q: c/ o7 h
E.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大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2.当( )级抗震情况下,框架结构圆柱形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450mm。 (满分:6)0 F5 X5 R$ |$ h: C/ o. m3 d
A. 一$ O* Q% }! ~8 M: x
B. 二7 Y( ^! q3 `$ D. ]. H9 d; n2 ^
C. 三: Z/ ]9 u7 @* b7 E; |
D. 四
E. 五
3.为满足框架结构的性能要求,框架的抗震概念设计应从( )方面考虑。 (满分:6)
A. 强柱弱梁设计: J7 j( g/ h& Y
B. 强剪弱弯设计
C. 强节点、强锚固设计
D. 限定柱的轴压比
E. 局部加强1 l" G {% C3 P8 r7 E5 F& b5 E4 V
一、单选题:
1.框架—剪力墙结构呈现( )变形。 (满分:6)6 Y. J( I9 u$ }& O. N7 F- z
A. 弯曲型
B. 剪切型
C. 弯剪型5 y+ v0 C0 W( h% `, ]7 _, |* d
D. 以上说法都不对8 l, Y1 i8 V5 ^; m# O3 x. F) e
2.结构顶点的侧移与结构高度的( )次方成正比。 (满分:6)
A. 1' f. @; ^$ L$ C6 i* X7 w" P
B. 2- ?- ]9 H- h% G) S! |
C. 3
D. 4
3.重要或对风荷载敏感的高层建筑,其基本风压按( )重现期的风压考虑。 (满分:6)6 U' T9 K0 J5 ~) H0 k( e
A. 50年
B. 75年
C. 100年% z7 P0 d9 t$ c" z1 G
D. 200年( B# T1 n0 O8 V( S0 b: D
4.反应谱底部剪力法适用于高度( ),以( )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 (满分:6)4 B+ W" @( z/ X5 ? w
A. 超过40m;弯曲变形
B. 超过40m;剪切变形' D# w3 I! ? ~/ g' _
C. 不超过40m;弯曲变形
D. 不超过40m;剪切变形
5.风速与地面粗糙度有关,粗糙度越大,风的阻力越大,风速越小。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地面粗糙度为( )。 (满分:6)
A. A类: w2 K1 O' s2 I0 _' F
B. B类
C. C类
D. D类
6.高层建筑控制倾覆的措施:当H/B≤4时,在地震作用下,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底面积的( )。 (满分:6)! c; ^; H1 K, k2 O9 l6 l/ g
A. 10%
B. 15%8 l# P5 N o3 [
C. 20%
D. 25%
7.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结构竖向布置要做到刚度均匀而连续,当某层刚度小于上层时,应不小于上层刚度的( )和其上相邻连续3层平均刚度的( )。 (满分:6)0 B( ~7 V/ J# n/ D; Z& ~
A. 60%;70%+ U+ s* `0 h0 |7 J# `
B. 60%;80%$ /' Z6 b; ?3 a- Y
C. 70%;70%
D. 70%;80%" `1 M6 M' G3 G0 E2 w( g( Q
二、多选题:. V; u! t) T4 u: ?
1.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按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满分:4)
A. 错误' O7 d5 b; r$ r& K
B. 正确
2.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规定,10层以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 (满分:4)% _9 [( {0 C! {: Y' d) z
A. 错误) X7 ^0 {$ k2 t0 D- o* a
B. 正确3 f z7 }8 ]9 u( E
3.对丁类建筑物,一般情况下,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5 Q3 ?5 a# @' j. u; r' x
三、判断题:
4.基本雪压是以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统计所得50年一遇最大积雪的自重确定。 (满分:4)/ /; T6 m0 ^; m. V
A. 错误: G5 b, O" P" Q$ g# F N2 G0 ?
B. 正确
5.总风荷载为建筑物各个表面上承受风力的合力,是沿建筑物高度变化的线荷载。 (满分:4) h2 P. h: P; v' r: r1 Z* o
A. 错误3 E) K& K+ j/ h% Q3 c
B. 正确$ e2 X5 c9 } d' Z1 F+ c
6.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上部楼层,剪力墙位移较小,框架位移较大,剪力墙拉着框架,呈弯曲型变形。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z& k# Q, ^% y% u
7.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水平荷载成为设计的决定性因素。 (满分:4)
A. 错误9 K+ u: /) m+ V
B. 正确
8.塔式高层建筑平面长宽比L/B比较大,是高层建筑的主要外形。 (满分:4)% B* _& k8 B* o- n- { k
A. 错误6 z: K: v) l7 H3 O
B. 正确4 M: }, r. S. @2 Z2 q
9.当建筑物有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如屋顶间、女儿墙等时,由于这些建筑物的质量和刚度突然变小,地震反应随之加大。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满分:4)
A. 错误: ^4 B) r' y" Q2 Z4 Z
B. 正确
1.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关键应该注意剪力墙的( )。 (满分:6)7 c5 I) t /* J3 V6 r/ P8 {2 |
A. 高度. ~) M6 n. l5 T$ k& N4 [
B. 宽度) a% ^ {3 j2 W1 Y: K0 K
C. 位置
D. 组成: U& Y1 K' z- m. G5 _
E. 数量" @5 _: p2 k% t) x4 j4 u
2.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有( )。 (满分:6)! D7 S2 L) u6 J9 k) ~
A. 抗震性能良好! g* t5 _7 d+ `! ^7 d$ `8 V
B. 平面布置灵活
C. 结构自重小) E8 Y' y: s* o
D. 抗侧刚度大
E. 结构顶点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较小9 J) Q, f* |8 q8 f7 U0 Z# C# S/ y
3.反应谱的特征,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满分:6)
A. 位移随周期增大而减小% n, X4 A4 W0 v% {
B. 阻尼比的增大使地震反应减小
C. 加速度反应随结构自振周期增大而减小- x7 {0 E! |& q8 Q. T
D. 场地的影响,软弱的场地使地震反应的峰值范围加大& T8 /: p7 F% e& S( h/ j; r: T
E. 加速度反应随结构自振周期增大而增大大工15春《高层建筑结构》在线作业24 ?% R; Q! ?* F _* w7 g& ^8 A
一、单选题:$ _5 W- A) J3 Y; b! d; C
1.剪力墙结构按墙肢截面长度与宽度比进行分类,当h/b大于8为( )。 (满分:6)4 c4 M4 A4 E$ w* ?1 U- J/ t: ^' _! z
A. 柱
B. 短肢剪力墙* i) x" }# f+ a4 P
C. 普通剪力墙& E) L* [9 N! C2 V( v# j& ?- [
D. 长肢剪力墙
2.整体小开口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墙肢截面的正应力可以看作是由( )部分弯曲应力组成的。 (满分:6)
A. 1
B. 29 u" C. A% o# K: X1 t
C. 3& J4 l1 N! _8 V
D. 40 g& C- w; B0 g3 U0 @4 f
3.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最大剪力的位置大致处于结构( )。 (满分:6)- o! d/ Q( P% g1 B* S( h
A. 顶部
B. 中部
C. 底部
D. 不确定
4.当折线形剪力墙的各个墙段总转角( )时,可按平面剪力墙考虑。 (满分:6)
A. 不小于10°' g7 F' m6 K1 @3 v3 A
B. 不大于10°
C. 不小于15°2 M$ ? w D6 b" @3 B% A* }
D. 不大于15°
5.抗侧移刚度是指抗侧力结构单元在单位层间位移下的所需要的( )。 (满分:6)
A. 弯矩值) C# K0 `( /2 t5 ~
B. 剪力值" R' O- B6 L/ i2 _% L s+ X# ~4 f
C. 轴力值6 ~7 w1 J9 S( M. d7 Z
D. 以上三项均可2 ~+ U9 d* y$ S
6.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和框架联系有( )类。 (满分:6)4 }; }0 b! F- }% N( l
A. 13 n0 i5 O& M0 K+ Q# b3 {' B7 j& r; l
B. 2
C. 39 u( c( j8 h1 p. k
D. 4
7.反弯点高度是指反弯点至( )的距离。 (满分:6)
A. 顶层柱顶
B. 底层柱底
C. 该层柱底! A' {% U v5 G0 l( l0 N0 O+ p0 X
D. 该层柱顶
二、多选题:
1.框架剪切刚度的定义是使框架产生单位剪切变形(即柱两端产生单位相对位移)所需要的剪力。 (满分:4)3 D9 w# i. `" t
A. 错误. x8 Z h) b7 Q
B. 正确 p0 Y/ [3 Y; l4 g+ O. z } r5 w/ X
2.剪力墙结构中的整体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不需要考虑洞口对截面面积及刚度的削弱影响。 (满分:4)
A. 错误3 |" c# z2 }% u) Y' y5 [
B. 正确7 m+ v& ^1 ?0 k! ?( K R1 M
3.在上、下布置相同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各层扭转修正系数是相同的。 (满分:4)
A. 错误5 ]- g9 S' ]) L; y- k! U5 t: q" m
B. 正确
三、判断题:
4.在双十字形和井字形平面建筑中,核心墙各墙段轴线错开距离不大于实体连接墙厚度的6倍,并且不大于2.5m时,整体墙可以作为整体平面剪力墙考虑。 (满分:4)
A. 错误1 U5 Q5 l5 j) f' f
B. 正确9 /) N9 i) x, j
5.在对框架结构进行计算时,应先将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调幅完成后,再与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效应进行组合。 (满分:4)8 l/ A* l' l5 u: |9 S( C
A. 错误9 ?7 ~' S6 G* s9 `) h3 l/ g$ {
B. 正确
6.在用分层法对框架结构进行近似计算的过程中,若对各层梁柱弯矩求和后,节点弯矩不平衡,可将不平衡的弯矩再分配一次,重新分配的弯矩应考虑传递系数,重新分配。 (满分:4)! O2 @5 H% t: f" u: W4 Z4 q. j
A. 错误
B. 正确
7.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满分:4)9 g/ n; k2 u6 @! z* ~
A. 错误
B. 正确+ y+ t6 m& w- i' m8 L
8.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只是共同承担外荷载,二者之间的变形不存在相互协调作用。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 ~) L. k# n7 y% h4 ] F
9.风荷载的合力作用点即为整体风荷载合力作用点,它与结构的体型有关。 (满分:4)2 v' {3 m+ @# F4 e8 q1 b
A. 错误' r2 L0 E# s2 y, ] S$ /
B. 正确% U) U- }4 N' _) _9 p2 `* G- ]* t
10.刚域是指壁梁、柱截面相交区(非结点),通常认为该区域为不产生变形的刚性区域。 (满分:4)% I" Y0 I* {4 w% S
A. 错误
B. 正确: E4 I0 q. m6 u5 ^' {- U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变形( )。 (满分:6)2 j6 H1 s# f V j
A. 在下部小于纯框架8 Z3 U( b) B' l5 o- r, H% O( /% L
B. 在下部大于纯框架/ W4 {! s2 w8 I8 k( v
C. 在下部等于纯框架
D. 在上部大于纯剪力墙
E. 在上部小于纯剪力墙
2.( )的变形以弯曲型变形为主。 (满分:6)
A. 联肢墙
B. 壁式框架
C. 整截面墙
D. 普通剪力墙
E. 整体小开口墙- q0 |5 /% O& V& [
3.把结构布置成( ),能较充分发挥全部抗侧力结构的抗扭效果。 (满分:6)
A. 圆形' h0 h7 m& H' g. _. |) H# j
B. 鱼形
C. 长方形
D. 正方形2 // r. k( u8 N5 `* A
E. 三角形大工15春《高层建筑结构》在线作业3
4 T! y9 X- n1 L1 T
一、单选题:; U5 R7 ~+ Q# V) O [5 j S. J- _8 J
1.框架结构柱当剪跨比较小且配箍率较低时,在主筋受拉屈服后,随着反复荷载的作用,会产生一条较宽大的斜裂缝,导致箍筋屈服、柱子产生( )。 (满分:6)& U2 N/ `6 H( A3 F8 h+ t
A. 弯曲破坏5 B/ ?) I7 S5 T, u
B. 剪切受压破坏
C. 剪切受拉破坏7 [ I C# D8 Z9 ~; s
D. 剪切斜拉破坏
2.为了控制框架梁弯曲破坏前不出现剪切破坏,应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按( )的原则,对梁端剪力乘以增大系数。 (满分:6). `5 H; L! q7 N& o/ H3 q" M2 k5 y) |
A. 强柱弱梁8 T7 k& x3 N! S+ Z3 d
B. 强剪弱弯& ^, D6 D& q+ u0 V7 _/ t
C. 强节点、强锚固* d! @# T0 M3 Z
D. 局部加强) a, z/ _; {/ {( @+ C
3.剪力墙结构,在剪力墙上开设洞口而以连梁相连,以使单肢剪力墙的高宽比显著提高,从而使剪力墙墙肢发生( )。 (满分:6)7 q% ~/ /) v1 F$ ]* ]
A. 延性的剪切破坏
B. 脆性的弯剪破坏
C. 延性的弯曲破坏
D. 脆性的弯曲破坏
4.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 )。 (满分:6)
A. 20%
B. 30%1 R, B( v' z. H8 s0 j. W
C. 40%
D. 50%% _5 P0 Z8 ~: Y- b+ h {# h- g$ _
5.框架结构的框架主梁高宽比一般取为( )。 (满分:6)/ T7 y9 e0 ]3 t' X2 p0 ]
A. 1-1.53 o# L5 i O; [4 [1 g
B. 1.5-2- Q& B' R* y! W# }2 h
C. 2-3- _! Z) o9 r) K, V/ v
D. 2.5-3.5; ^; n3 v2 x% Y! c
6.框架结构的联系梁可取跨高比( )。 (满分:6)) b2 j. V' f8 H7 x+ S
A. 1/6-1/8
B. 1/8-1/10
C. 1/10-1/128 g S) B% G4 ?6 W% l: @* ^
D. 1/12-1/15
7.在柱网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或楼面活荷载较大,有抗震设防要求等情况下,采用( )方案。 (满分:6)
A. 横向承重框架
B. 纵向承重框架
C. 双向承重框架; j: C) o; w% V+ l' C1 l
D. 以上几项都不对
二、多选题:
1.构件或结构的耗能能力用往复荷载作用下构件或结构的力——变形滞回曲线包含的面积度量。 (满分:4)& w/ b" z! T* `) I
A. 错误) l5 u9 [* ?% m/ _ w5 ^
B. 正确- O7 }' Z" t. t
2.在进行框剪结构设计时,对梁端弯矩进行调幅,从而增大梁端的负弯矩。 (满分:4)& Y9 q& K. _5 Y- f
A. 错误
B. 正确
3.框架结构梁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搭接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小于200mm。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三、判断题:
4.框架结构的柱中箍筋可以防止纵筋压屈,与纵筋形成骨架,对纵筋屈曲提供侧向约束。 (满分:4)- e$ o! ?) L9 H( /4 g
A. 错误2 F. i7 P1 H2 j' q$ c3 m! ~2 Z
B. 正确3 ~' u4 l5 G6 X5 [
5.框架结构柱子的位移延性随轴压比增大急剧增大。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p& L6 l/ _6 o. l9 O5 k: _0 y
6.如果框架结构的梁截面尺寸太小,则截面上剪应力将很高,此时,仅用增加箍筋的方法就能有效地限制斜裂缝过早出现及混凝土碎裂。 (满分:4). n# C( q/ `; L+ a/ I4 y A8 M: s- C
A. 错误
B. 正确
7.横向承重框架房屋的横向刚度很弱。因此这种方案应用较少。 (满分:4)( t- o" l4 _+ }. R+ Q5 H4 u
A. 错误1 q# m6 j! s* r. X( a4 S
B. 正确4 P2 F8 ]/ L4 Q$ J& B; y' a) T
8.剪力墙结构设计中,为了使剪力墙不发生斜压破坏,首先必须保证墙肢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不致过小,只有这样才能使配置的水平钢筋能够屈服并发挥预想的作用。 (满分:4)
A. 错误$ W) U4 F9 t6 A# Y8 R1 a* p; W
B. 正确7 L/ {5 E& B( L# z
9.梁柱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为主拉应力引起的。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滞回曲线表明梁的耗能能力大于柱的耗能能力。 (满分:4)
A. 错误* A, h! t" F$ q& b% _% r
B. 正确
1.根据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设计概念,节点设计准则有( )。 (满分:6)% z# o+ J6 [: ?: q- }. I
A. 梁柱纵筋可靠锚固
B. 小震时,节点应在弹塑性范围内工作; w3 X2 m" } l) ?, c- N/ S. H+ Q" n
C.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G1 m2 m$ { M' i4 n8 k" H1 c
D. 大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 A7 O1 a& q: c/ o7 h
E.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大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
2.当( )级抗震情况下,框架结构圆柱形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450mm。 (满分:6)0 F5 X5 R$ |$ h: C/ o. m3 d
A. 一$ O* Q% }! ~8 M: x
B. 二7 Y( ^! q3 `$ D. ]. H9 d; n2 ^
C. 三: Z/ ]9 u7 @* b7 E; |
D. 四
E. 五
3.为满足框架结构的性能要求,框架的抗震概念设计应从( )方面考虑。 (满分:6)
A. 强柱弱梁设计: J7 j( g/ h& Y
B. 强剪弱弯设计
C. 强节点、强锚固设计
D. 限定柱的轴压比
E. 局部加强1 l" G {% C3 P8 r7 E5 F& b5 E4 V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大工15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答案
下一篇 :大工15春《自动控制原理》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