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题
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不同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犯罪的故意行为人对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A.应当预见
B.可能预见
C.明知
D.已经预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维护正义是法律的重要使命。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的是()
A.实体正义
B.程序正义
C.分配正义
D.结果正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利益
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及时高效的原则。其中,及时高效原则指的是()
A.法律本身是根据民主程序制定的,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B.执法和司法活动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
C.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效率,避免执法、司法期间的拖延
D.一切执法、司法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做到同样情况同样对待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是()
A.道德规范
B.宗教规范
C.法律规范
D.纪律规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经济基础的形成
B.社会舆论的形成
C.社会关系的形成
D.风俗习惯的形成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是指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5题
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这句话强调了()
A.立法的重要性
B.学法的重要性
C.守法的重要性
D.护法的重要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6题
我们应该树立的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A.功利主义的人生目的
B.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C.极端个人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7题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道德类型和对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是()
A.人民群众道德
B.社会主义道德
C.共产主义道德
D.资本主义道德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18题
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
A.节省时间之举
B.聪明灵活之举
C.可供学习之举
D.节省时间之举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3.第19题
黄朋不小心把行人许某撞成重伤,看到许某痛苦挣扎,想起朋友们曾议论说“撞死人干脆,撞伤人手尾长,责任更大”,黄朋狠心倒车把许某再次碾压,最后许某抢救无效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黄朋明知再次碾压的行为会导致许某死亡的危害结果发生,他希望许某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
B.如果黄朋把不小心撞倒的伤者送医院救治,他只是构成过失犯罪。
C.黄朋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D.黄朋应负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4.第20题
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这是社会生活中()。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社会公德的要求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5.第21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6.第22题
法的作用是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中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指的是法的()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制裁作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7.第23题
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A.9岁的神童
B.16岁的个体老板
C.19岁的在校生
D.17岁的大学生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8.第33题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B.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
C.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
D.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9.第34题
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
A.社会共同原则
B.法律准则
C.行为规范
D.必须的礼仪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0.第35题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
A.商法
B.民法
C.公司法
D.经济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1.第36题
荀子说:“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
A.它是集体主义的萌芽
B.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其价值选择是正确的
C.取得了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D.坚持了全面的观点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2.第37题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3.第38题
道德是通过下述形式来维持的,其中最关键的是()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宣传教育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4.第39题
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除一般要求外,还特别要求他们()
A.大公无私
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C.热爱祖国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5.第40题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是
A.制定与修定
B.制定与认可
C.修定与认可
D.制定与沿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6.第11题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A.前提
B.基础
C.体现
D.手段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7.第12题
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是(),情节轻微尚不构刑事处罚的行为
A.扰乱社会秩序
B.妨害公共安全
C.欠债不还
D.侵犯公私财产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8.第13题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作用于:()
A.社会的经济生活中
B.社会的文化生活中
C.社会的政治生活中
D.社会的部分成员生活中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9.第14题
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行使。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您的答案:A,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0.第28题
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总和。我国的犯罪构成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客观方面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1.第29题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确立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
B.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C.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D.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2.第30题
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么评判价值等的根本看法,就是价值观,它的内容包括:()
A.价值取向
B.价值追求
C.价值目标
D.价值尺度和准则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3.第31题
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种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一种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下列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C.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D.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4.第32题
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干一行,爱一行
B.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C.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D.以辛勤劳动为荣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5.第45题
正当防卫心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B.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
C.必须是本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D.必须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6.第9题
法律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完善的。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7.第10题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而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所以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是很有限。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8.第24题
法律和道德一样,靠人们内心信念自觉遵守。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9.第25题
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可以抛弃或搁置法律。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0.第26题
正是由于法律本身的外在强制力,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敬仰。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1.第27题
在我国,男女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不是非法同居关系,也不受法律调控,属于道德调整范畴。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2.第41题
“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发展。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3.第42题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法律的发展程度。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4.第43题
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要求在实施正当防卫行为时,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这里的不法侵害,是指犯罪行为。()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5.第44题
资本主义法律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法系,主要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不同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犯罪的故意行为人对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A.应当预见
B.可能预见
C.明知
D.已经预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维护正义是法律的重要使命。在司法实践中,经常被称为“看得见的正义”的是()
A.实体正义
B.程序正义
C.分配正义
D.结果正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利益
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及时高效的原则。其中,及时高效原则指的是()
A.法律本身是根据民主程序制定的,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B.执法和司法活动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
C.提高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的效率,避免执法、司法期间的拖延
D.一切执法、司法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并且做到同样情况同样对待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是()
A.道德规范
B.宗教规范
C.法律规范
D.纪律规范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经济基础的形成
B.社会舆论的形成
C.社会关系的形成
D.风俗习惯的形成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是指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5题
我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说:“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这句话强调了()
A.立法的重要性
B.学法的重要性
C.守法的重要性
D.护法的重要性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0.第16题
我们应该树立的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A.功利主义的人生目的
B.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C.极端个人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1.第17题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道德类型和对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是()
A.人民群众道德
B.社会主义道德
C.共产主义道德
D.资本主义道德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2.第18题
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
A.节省时间之举
B.聪明灵活之举
C.可供学习之举
D.节省时间之举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3.第19题
黄朋不小心把行人许某撞成重伤,看到许某痛苦挣扎,想起朋友们曾议论说“撞死人干脆,撞伤人手尾长,责任更大”,黄朋狠心倒车把许某再次碾压,最后许某抢救无效死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黄朋明知再次碾压的行为会导致许某死亡的危害结果发生,他希望许某死亡,构成故意杀人罪。
B.如果黄朋把不小心撞倒的伤者送医院救治,他只是构成过失犯罪。
C.黄朋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D.黄朋应负故意犯罪的刑事责任。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4.第20题
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这是社会生活中()。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社会公德的要求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5.第21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6.第22题
法的作用是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中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指的是法的()
A.教育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制裁作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7.第23题
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A.9岁的神童
B.16岁的个体老板
C.19岁的在校生
D.17岁的大学生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8.第33题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B.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
C.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
D.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19.第34题
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
A.社会共同原则
B.法律准则
C.行为规范
D.必须的礼仪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0.第35题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
A.商法
B.民法
C.公司法
D.经济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1.第36题
荀子说:“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
A.它是集体主义的萌芽
B.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其价值选择是正确的
C.取得了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D.坚持了全面的观点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2.第37题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3.第38题
道德是通过下述形式来维持的,其中最关键的是()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宣传教育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4.第39题
共产主义道德是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除一般要求外,还特别要求他们()
A.大公无私
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C.热爱祖国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5.第40题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是
A.制定与修定
B.制定与认可
C.修定与认可
D.制定与沿用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6.第11题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A.前提
B.基础
C.体现
D.手段
您的答案:A,B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7.第12题
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是(),情节轻微尚不构刑事处罚的行为
A.扰乱社会秩序
B.妨害公共安全
C.欠债不还
D.侵犯公私财产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8.第13题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作用于:()
A.社会的经济生活中
B.社会的文化生活中
C.社会的政治生活中
D.社会的部分成员生活中
您的答案:A,B,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29.第14题
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行使。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您的答案:A,C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0.第28题
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主客观要件的总和。我国的犯罪构成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客观方面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1.第29题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确立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
B.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C.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D.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您的答案:B,C,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2.第30题
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么评判价值等的根本看法,就是价值观,它的内容包括:()
A.价值取向
B.价值追求
C.价值目标
D.价值尺度和准则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3.第31题
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种是人生的社会价值,一种是人生的自我价值。下列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C.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D.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4.第32题
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干一行,爱一行
B.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C.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D.以辛勤劳动为荣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5.第45题
正当防卫心成立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必须有危害社会的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B.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
C.必须是本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D.必须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
您的答案:A,B,D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3.0
36.第9题
法律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完善的。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7.第10题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而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所以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是很有限。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8.第24题
法律和道德一样,靠人们内心信念自觉遵守。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9.第25题
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可以抛弃或搁置法律。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0.第26题
正是由于法律本身的外在强制力,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敬仰。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1.第27题
在我国,男女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不是非法同居关系,也不受法律调控,属于道德调整范畴。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2.第41题
“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发展。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3.第42题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法律的发展程度。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4.第43题
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要求在实施正当防卫行为时,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这里的不法侵害,是指犯罪行为。()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5.第44题
资本主义法律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法系,主要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