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15春《社会学1464》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社会变迁的实质是( ) (满分:2)
A. 社会结构的解构和重构
B. 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 社会功能的分化和整合
D. 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变化
2.《群学肄言》是谁的译作( ) (满分:2)
A. 康有为
B. 严复
C. 孙本文
D. 章太炎
3.初级群体的概念最初是由谁提出来的( ) (满分:2)
A. 林顿
B. 贝尔
C. 库利
D. 米德
4.社会结构体系出现急剧的、根本性的变迁属于哪种变迁形式( ) (满分:2)
A. 社会改良
B. 社会发展
C. 社会革命
D. 社会骚乱
5.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是( ) (满分:2)
A. 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业缘关系
D. 同学关系
6.《自杀论》是谁的代表作 ( ) (满分:2)
A. 孔德
B. 斯宾塞
C. 迪尔凯姆
D. 韦伯
7.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属于哪一种社会流动( ) (满分:2)
A. 代际流动
B. 结构性流动
C. 非结构性流动
D. 水平流动
8.《江村经济》是谁的代表作 ( ) (满分:2)
A. 孔德
B. 斯宾塞
C. 费孝通
D. 韦伯
9.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 ) (满分:2)
A. 城市化
B. 政治现代化
C. 人的现代化
D.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10.社会互动一词是齐美尔于1908年在哪本著作中提出来的?( ) (满分:2)
A. 《社会学》
B. 《人的研究》
C. 《社会组织》
D. 《社会分层》
11.在社会控制的各种手段中最具强制力的是哪一种( ) (满分:2)
A. 政权
B. 道德
C. 信仰
D. 习俗
12.“差序格局”是由哪位中国社会学家提出的概念( ) (满分:2)
A. 孙本文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林耀华
13.经济发展中旨在沟通政府与经济主体之间、经济主体与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协调双方的利益,为经济主体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是( )。 (满分:2)
A. 经济组织
B. 政治组织
C. 综合组织
D. 中介组织
14.人口金字塔也叫做什么金字塔( ) (满分:2)
A. 生育率/死亡率
B. 年龄/性别
C. 职业/收入
D. 学历/职位
15.被称作基本社会化的阶段是( ) (满分:2)
A. 早期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向社会化
16.封建社会的婚姻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属于社会控制的哪种方式( ) (满分:2)
A. 法律
B. 道德
C. 风俗习惯
D. 宗教
17.自己争取出国留学属于哪种社会流动( ) (满分:2)
A. 结构性流动
B. 非结构性流动
C. 代内流动
D. 代际流动
18.社会制度的核心是( ) (满分:2)
A. 社会设备系统
B. 组织系统
C. 规范体系
D. 观念原则
19.美国人口局1979年提出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概念,认为中心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应在( )以上。 (满分:2)
A. 80%
B. 60%
C. 65%
D. 75%
20.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中青年人兴起的“嬉皮士”运动,属于( ) (满分:2)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支流文化
21.土地征用中的“农转非”是哪一种社会流动?( ) (满分:2)
A. 结构性流动
B. 水平流动
C. 代际流动
D. 垂直流动
22.“社会角色”一词是由谁最先提出的( ) (满分:2)
A. 戈夫曼
B. 加芬克尔
C. 林顿
D. 齐美尔
23.构成社会的能动要素是( ) (满分:2)
A. 自然条件
B. 人口
C. 物质生产活动
D. 社会关系
24.有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国家是( ) (满分:2)
A. 美国
B. 日本
C. 印度
D. 德国
25.依据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是( ) (满分:2)
A. 阶层
B. 等级
C. 社会分层
D. 阶级
26.国际上一般将总和生育率( )视为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的一个界标。 (满分:2)
A. ≤2.5
B. ≤2.0
C. ≤2.1
D. ≤2.8
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韦伯使用理想类型描述的科层制的重要特征?( ) (满分:2)
A. 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B. 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
C. 按正式规则发生公务关系
D. 实行专业化分工
28.斯宾塞的代表作是1873年的( ) (满分:2)
A. 《自杀论》
B. 《社会学研究》
C. 《天演论》
D. 《社会学方法》
29.最早提出“社会角色”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 (满分:2)
A. 韦伯
B. 林顿
C. 库利
D. 霍曼斯
30.提出“依附论”的是哪位社会学家 ( ) (满分:2)
A. 弗兰克
B. 米尔斯
C. 帕森斯
D. 罗斯
31.个人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是( ) (满分:2)
A. 学校
B. 家庭
C. 社区
D. 同辈群体
32.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属于 ( ) (满分:2)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33.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类型是( ) (满分:2)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次文化
34.在我国的城市分类方法中,中等城市的人口指标是( ) (满分:2)
A. 20万以下
B. 20~50万
C. 50万~100万
D. 100万以上
35.“集合行为”概念是哪位社会学家提出来的?( ) (满分:2)
A. 齐美尔
B. 韦伯
C. 帕克
D. 帕森斯
二、多选题:
1.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 (满分:2)
A. 生产力
B. 文化传播
C. 自然环境
D. 人口变动
E. 主观精神
2.城市定义中普遍采用的要素是 ( ) (满分:2)
A. 人口规模
B. 人口性别
C. 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
D. 职业构成
E. 产业构成
3.社会结构的要素包括( ) (满分:2)
A. 地位
B. 角色
C. 群体
D. 组织
E. 制度
4.非制度化控制包括( ) (满分:2)
A. 道德控制
B. 法律控制
C. 习俗控制
D. 宗教控制
E. 社会舆论控制
5.现代社会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 (满分:2)
A. 家庭消费的功能
B. 对下一代的部分社会化的功能
C. 部分满足家庭成员精神需求的功能
D. 物质生产的功能
E. 宗教的功能
6.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有( ) (满分:2)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援助
C. 社会救助
D. 社会发展
E. 社会福利
7.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影响有 ( ) (满分:2)
A. 破坏组织的整合力
B. 增强组织的稳定性
C. 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D. 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
E. 增强组织的灵活性
8.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有 ( ) (满分:2)
A. 教育制度
B. 规范体系
C. 组织系统
D. 设备系统
E. 观念原则
9.我国社区建设的指导原则是( ) (满分:2)
A. 区域发展原则
B. 群众参与原则
C. 协调发展原则
D. 自我发展原则
E. 利益共享原则
10.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 (满分:2)
A. 先赋角色
B. 功利性角色
C. 开放性角色
D. 自致角色
E. 规定性角色
11.下面关于社会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社会关系可分为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
B. 家庭中的关系是最典型的次级关系
C. 初级社会关系就是次属关系
D. 血缘关系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
E. 人际关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
12.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主要有( ) (满分:2)
A. 性别
B. 职业
C. 收入
D. 权力
E. 声望
13.构成社会的必要条件主要有( ) (满分:2)
A. 自然条件
B. 人口
C. 物质生产活动
D. 社会关系、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
E. 文化
14.在中国城市统计中居住地划分为哪三种形式 ( ) (满分:2)
A. 省
B. 社区
C. 市
D. 建制镇
E. 乡村
15.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 ) (满分:2)
A. 目标一致
B. 互相排斥
C. 认识接近
D. 争夺同一目标
E. 相互信任和配合《社会学1464》15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有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国家是( ) (满分:2)
A. 美国
B. 日本
C. 印度
D. 德国
2.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属于哪一种社会流动( ) (满分:2)
A. 代际流动
B. 结构性流动
C. 非结构性流动
D. 水平流动
3.“社会控制”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最早提出的概念 ( ) (满分:2)
A. 孙本文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罗斯
4.迪尔凯姆学术研究的核心概念是( ) (满分:2)
A. 社会结构
B. 社会分层
C. 社会制度
D. 社会秩序
5.“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人的( ) (满分:2)
A. 早期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强制社会化
6.慈善家的慈善行为主要表现的是哪一种社会角色?( ) (满分:2)
A. 先赋角色
B. 开放性角色
C. 功利性角色
D. 表现性角色
7.成人教育是下面哪一种社会化的途径 ( ) (满分:2)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8.因家庭原因而造成的工作调动是哪一种社会流动类型( ) (满分:2)
A. 结构性流动
B. 代际流动
C. 非结构性流动
D. 代内流动
9.提出“社会有机体”学说的是 ( ) (满分:2)
A. 孔德
B. 斯宾塞
C. 迪尔凯姆
D. 韦伯
10.国际上一般认为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到多少为高度城市化( ) (满分:2)
A. 20%以上
B. 40%以上
C. 60%以上
D. 70%以上
11.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 ( ) (满分:2)
A. 齐美尔
B. 戈夫曼
C. 布鲁默
D. 加芬克尔
12.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 ) (满分:2)
A. 先赋角色
B. 自致角色
C. 开放性角色
D. 封闭性角色
13.“社会角色”一词是由谁最先提出的( ) (满分:2)
A. 戈夫曼
B. 加芬克尔
C. 林顿
D. 齐美尔
14.国际上一般将总和生育率( )视为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的一个界标。 (满分:2)
A. ≤2.5
B. ≤2.0
C. ≤2.1
D. ≤2.8
15.社会结构体系出现急剧的、根本性的变迁属于哪种变迁形式( ) (满分:2)
A. 社会改良
B. 社会发展
C. 社会革命
D. 社会骚乱
16.斯宾塞的代表作是1873年的( ) (满分:2)
A. 《自杀论》
B. 《社会学研究》
C. 《天演论》
D. 《社会学方法》
17.社会变迁的实质是( ) (满分:2)
A. 社会结构的解构和重构
B. 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 社会功能的分化和整合
D. 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变化
18.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源是( ) (满分:2)
A. 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
C. 自然环境的变化
D. 社会环境的变化
19.继早期社会化之后进行的成年人的社会化叫做 ( ) (满分:2)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20.《江村经济》是谁的代表作 ( ) (满分:2)
A. 孔德
B. 斯宾塞
C. 费孝通
D. 韦伯
2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中青年人兴起的“嬉皮士”运动,属于( ) (满分:2)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支流文化
22.美国的人口属于人口金字塔中的那一种类型?( ) (满分:2)
A. 年轻型
B. 静止型
C. 老年型
D. 稳定型
23.《乡土中国》是谁的代表作( ) (满分:2)
A. 严复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孙本文
24.在《人类发展》一书中,把人的一生社会化过程分为6个阶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满分:2)
A. 马斯洛
B. R•哈维格斯
C. 萨姆纳
D. 盖伊•斯旺森
25.当代现代化理论流派之一的“世界体系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丹尼斯
B. 弗兰克
C. 沃勒斯坦
D. 丹尼尔.贝尔
26.自己争取出国留学属于哪种社会流动( ) (满分:2)
A. 结构性流动
B. 非结构性流动
C. 代内流动
D. 代际流动
27.“集合行为”概念是哪位社会学家提出来的?( ) (满分:2)
A. 齐美尔
B. 韦伯
C. 帕克
D. 帕森斯
28.社会互动一词是齐美尔于1908年在哪本著作中提出来的?( ) (满分:2)
A. 《社会学》
B. 《人的研究》
C. 《社会组织》
D. 《社会分层》
29.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类型是( ) (满分:2)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次文化
30.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属于 ( ) (满分:2)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31.“差序格局”是由哪位中国社会学家提出的概念( ) (满分:2)
A. 孙本文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林耀华
32.提出“依附论”的是哪位社会学家 ( ) (满分:2)
A. 弗兰克
B. 米尔斯
C. 帕森斯
D. 罗斯
33.在中国,户籍的变动被称为( )。 (满分:2)
A. 社会流动
B. 社会分层
C. 人口流动
D. 人口迁移
34.韦伯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层标准之一的政治标准是指的( ) (满分:2)
A. 经济收入
B. 财富
C. 声望
D. 权力
35.下面哪一种控制形式又被称为“自我控制”( ) (满分:2)
A. 积极控制
B. 消极控制
C. 外在控制
D. 内在控制
二、多选题:
1.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有 ( ) (满分:2)
A. 教育制度
B. 规范体系
C. 组织系统
D. 设备系统
E. 观念原则
2.非制度化控制包括( ) (满分:2)
A. 道德控制
B. 法律控制
C. 习俗控制
D. 宗教控制
E. 社会舆论控制
3.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 (满分:2)
A. 语言和符号
B. 价值观
C. 物质产品
D. 规范体系
E. 人口
4.社会角色的失调包括以下哪些形式 ( ) (满分:2)
A. 角色紧张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不清
D. 角色失败
E. 角色丛
5.社会控制的手段主要有( ) (满分:2)
A. 政权、法律
B. 纪律
C. 道德、信仰
D. 习俗
E. 社会舆论
6.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影响有 ( ) (满分:2)
A. 破坏组织的整合力
B. 增强组织的稳定性
C. 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D. 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
E. 增强组织的灵活性
7.在中国城市统计中居住地划分为哪三种形式 ( ) (满分:2)
A. 省
B. 社区
C. 市
D. 建制镇
E. 乡村
8.城市定义中普遍采用的要素是 ( ) (满分:2)
A. 人口规模
B. 人口性别
C. 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
D. 职业构成
E. 产业构成
9.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 (满分:2)
A. 先赋角色
B. 功利性角色
C. 开放性角色
D. 自致角色
E. 规定性角色
10.现代社会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 (满分:2)
A. 家庭消费的功能
B. 对下一代的部分社会化的功能
C. 部分满足家庭成员精神需求的功能
D. 物质生产的功能
E. 宗教的功能
11.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 (满分:2)
A. 普遍性
B. 多因性
C. 长期性
D. 复杂性
E. 反复性
12.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 ) (满分:2)
A. 目标一致
B. 互相排斥
C. 认识接近
D. 争夺同一目标
E. 相互信任和配合
13.社会结构的要素包括( ) (满分:2)
A. 地位
B. 角色
C. 群体
D. 组织
E. 制度
14.构成社会的必要条件主要有( ) (满分:2)
A. 自然条件
B. 人口
C. 物质生产活动
D. 社会关系、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
E. 文化
15.我国社区建设的指导原则是( ) (满分:2)
A. 区域发展原则
B. 群众参与原则
C. 协调发展原则
D. 自我发展原则
E. 利益共享原则
一、单选题:
1.社会变迁的实质是( ) (满分:2)
A. 社会结构的解构和重构
B. 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 社会功能的分化和整合
D. 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变化
2.《群学肄言》是谁的译作( ) (满分:2)
A. 康有为
B. 严复
C. 孙本文
D. 章太炎
3.初级群体的概念最初是由谁提出来的( ) (满分:2)
A. 林顿
B. 贝尔
C. 库利
D. 米德
4.社会结构体系出现急剧的、根本性的变迁属于哪种变迁形式( ) (满分:2)
A. 社会改良
B. 社会发展
C. 社会革命
D. 社会骚乱
5.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是( ) (满分:2)
A. 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业缘关系
D. 同学关系
6.《自杀论》是谁的代表作 ( ) (满分:2)
A. 孔德
B. 斯宾塞
C. 迪尔凯姆
D. 韦伯
7.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属于哪一种社会流动( ) (满分:2)
A. 代际流动
B. 结构性流动
C. 非结构性流动
D. 水平流动
8.《江村经济》是谁的代表作 ( ) (满分:2)
A. 孔德
B. 斯宾塞
C. 费孝通
D. 韦伯
9.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 ) (满分:2)
A. 城市化
B. 政治现代化
C. 人的现代化
D.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10.社会互动一词是齐美尔于1908年在哪本著作中提出来的?( ) (满分:2)
A. 《社会学》
B. 《人的研究》
C. 《社会组织》
D. 《社会分层》
11.在社会控制的各种手段中最具强制力的是哪一种( ) (满分:2)
A. 政权
B. 道德
C. 信仰
D. 习俗
12.“差序格局”是由哪位中国社会学家提出的概念( ) (满分:2)
A. 孙本文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林耀华
13.经济发展中旨在沟通政府与经济主体之间、经济主体与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协调双方的利益,为经济主体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是( )。 (满分:2)
A. 经济组织
B. 政治组织
C. 综合组织
D. 中介组织
14.人口金字塔也叫做什么金字塔( ) (满分:2)
A. 生育率/死亡率
B. 年龄/性别
C. 职业/收入
D. 学历/职位
15.被称作基本社会化的阶段是( ) (满分:2)
A. 早期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向社会化
16.封建社会的婚姻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属于社会控制的哪种方式( ) (满分:2)
A. 法律
B. 道德
C. 风俗习惯
D. 宗教
17.自己争取出国留学属于哪种社会流动( ) (满分:2)
A. 结构性流动
B. 非结构性流动
C. 代内流动
D. 代际流动
18.社会制度的核心是( ) (满分:2)
A. 社会设备系统
B. 组织系统
C. 规范体系
D. 观念原则
19.美国人口局1979年提出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概念,认为中心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应在( )以上。 (满分:2)
A. 80%
B. 60%
C. 65%
D. 75%
20.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中青年人兴起的“嬉皮士”运动,属于( ) (满分:2)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支流文化
21.土地征用中的“农转非”是哪一种社会流动?( ) (满分:2)
A. 结构性流动
B. 水平流动
C. 代际流动
D. 垂直流动
22.“社会角色”一词是由谁最先提出的( ) (满分:2)
A. 戈夫曼
B. 加芬克尔
C. 林顿
D. 齐美尔
23.构成社会的能动要素是( ) (满分:2)
A. 自然条件
B. 人口
C. 物质生产活动
D. 社会关系
24.有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国家是( ) (满分:2)
A. 美国
B. 日本
C. 印度
D. 德国
25.依据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是( ) (满分:2)
A. 阶层
B. 等级
C. 社会分层
D. 阶级
26.国际上一般将总和生育率( )视为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的一个界标。 (满分:2)
A. ≤2.5
B. ≤2.0
C. ≤2.1
D. ≤2.8
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韦伯使用理想类型描述的科层制的重要特征?( ) (满分:2)
A. 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B. 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
C. 按正式规则发生公务关系
D. 实行专业化分工
28.斯宾塞的代表作是1873年的( ) (满分:2)
A. 《自杀论》
B. 《社会学研究》
C. 《天演论》
D. 《社会学方法》
29.最早提出“社会角色”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 (满分:2)
A. 韦伯
B. 林顿
C. 库利
D. 霍曼斯
30.提出“依附论”的是哪位社会学家 ( ) (满分:2)
A. 弗兰克
B. 米尔斯
C. 帕森斯
D. 罗斯
31.个人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是( ) (满分:2)
A. 学校
B. 家庭
C. 社区
D. 同辈群体
32.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属于 ( ) (满分:2)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33.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类型是( ) (满分:2)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次文化
34.在我国的城市分类方法中,中等城市的人口指标是( ) (满分:2)
A. 20万以下
B. 20~50万
C. 50万~100万
D. 100万以上
35.“集合行为”概念是哪位社会学家提出来的?( ) (满分:2)
A. 齐美尔
B. 韦伯
C. 帕克
D. 帕森斯
二、多选题:
1.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哪些( ) (满分:2)
A. 生产力
B. 文化传播
C. 自然环境
D. 人口变动
E. 主观精神
2.城市定义中普遍采用的要素是 ( ) (满分:2)
A. 人口规模
B. 人口性别
C. 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
D. 职业构成
E. 产业构成
3.社会结构的要素包括( ) (满分:2)
A. 地位
B. 角色
C. 群体
D. 组织
E. 制度
4.非制度化控制包括( ) (满分:2)
A. 道德控制
B. 法律控制
C. 习俗控制
D. 宗教控制
E. 社会舆论控制
5.现代社会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 (满分:2)
A. 家庭消费的功能
B. 对下一代的部分社会化的功能
C. 部分满足家庭成员精神需求的功能
D. 物质生产的功能
E. 宗教的功能
6.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有( ) (满分:2)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援助
C. 社会救助
D. 社会发展
E. 社会福利
7.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影响有 ( ) (满分:2)
A. 破坏组织的整合力
B. 增强组织的稳定性
C. 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D. 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
E. 增强组织的灵活性
8.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有 ( ) (满分:2)
A. 教育制度
B. 规范体系
C. 组织系统
D. 设备系统
E. 观念原则
9.我国社区建设的指导原则是( ) (满分:2)
A. 区域发展原则
B. 群众参与原则
C. 协调发展原则
D. 自我发展原则
E. 利益共享原则
10.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 (满分:2)
A. 先赋角色
B. 功利性角色
C. 开放性角色
D. 自致角色
E. 规定性角色
11.下面关于社会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满分:2)
A. 社会关系可分为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
B. 家庭中的关系是最典型的次级关系
C. 初级社会关系就是次属关系
D. 血缘关系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
E. 人际关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
12.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主要有( ) (满分:2)
A. 性别
B. 职业
C. 收入
D. 权力
E. 声望
13.构成社会的必要条件主要有( ) (满分:2)
A. 自然条件
B. 人口
C. 物质生产活动
D. 社会关系、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
E. 文化
14.在中国城市统计中居住地划分为哪三种形式 ( ) (满分:2)
A. 省
B. 社区
C. 市
D. 建制镇
E. 乡村
15.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 ) (满分:2)
A. 目标一致
B. 互相排斥
C. 认识接近
D. 争夺同一目标
E. 相互信任和配合《社会学1464》15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有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国家是( ) (满分:2)
A. 美国
B. 日本
C. 印度
D. 德国
2.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属于哪一种社会流动( ) (满分:2)
A. 代际流动
B. 结构性流动
C. 非结构性流动
D. 水平流动
3.“社会控制”是由哪位社会学家最早提出的概念 ( ) (满分:2)
A. 孙本文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罗斯
4.迪尔凯姆学术研究的核心概念是( ) (满分:2)
A. 社会结构
B. 社会分层
C. 社会制度
D. 社会秩序
5.“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人的( ) (满分:2)
A. 早期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强制社会化
6.慈善家的慈善行为主要表现的是哪一种社会角色?( ) (满分:2)
A. 先赋角色
B. 开放性角色
C. 功利性角色
D. 表现性角色
7.成人教育是下面哪一种社会化的途径 ( ) (满分:2)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8.因家庭原因而造成的工作调动是哪一种社会流动类型( ) (满分:2)
A. 结构性流动
B. 代际流动
C. 非结构性流动
D. 代内流动
9.提出“社会有机体”学说的是 ( ) (满分:2)
A. 孔德
B. 斯宾塞
C. 迪尔凯姆
D. 韦伯
10.国际上一般认为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达到多少为高度城市化( ) (满分:2)
A. 20%以上
B. 40%以上
C. 60%以上
D. 70%以上
11.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是 ( ) (满分:2)
A. 齐美尔
B. 戈夫曼
C. 布鲁默
D. 加芬克尔
12.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 ) (满分:2)
A. 先赋角色
B. 自致角色
C. 开放性角色
D. 封闭性角色
13.“社会角色”一词是由谁最先提出的( ) (满分:2)
A. 戈夫曼
B. 加芬克尔
C. 林顿
D. 齐美尔
14.国际上一般将总和生育率( )视为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的一个界标。 (满分:2)
A. ≤2.5
B. ≤2.0
C. ≤2.1
D. ≤2.8
15.社会结构体系出现急剧的、根本性的变迁属于哪种变迁形式( ) (满分:2)
A. 社会改良
B. 社会发展
C. 社会革命
D. 社会骚乱
16.斯宾塞的代表作是1873年的( ) (满分:2)
A. 《自杀论》
B. 《社会学研究》
C. 《天演论》
D. 《社会学方法》
17.社会变迁的实质是( ) (满分:2)
A. 社会结构的解构和重构
B. 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 社会功能的分化和整合
D. 人们的社会行为发生变化
18.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源是( ) (满分:2)
A. 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变化
C. 自然环境的变化
D. 社会环境的变化
19.继早期社会化之后进行的成年人的社会化叫做 ( ) (满分:2)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20.《江村经济》是谁的代表作 ( ) (满分:2)
A. 孔德
B. 斯宾塞
C. 费孝通
D. 韦伯
2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中青年人兴起的“嬉皮士”运动,属于( ) (满分:2)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支流文化
22.美国的人口属于人口金字塔中的那一种类型?( ) (满分:2)
A. 年轻型
B. 静止型
C. 老年型
D. 稳定型
23.《乡土中国》是谁的代表作( ) (满分:2)
A. 严复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孙本文
24.在《人类发展》一书中,把人的一生社会化过程分为6个阶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满分:2)
A. 马斯洛
B. R•哈维格斯
C. 萨姆纳
D. 盖伊•斯旺森
25.当代现代化理论流派之一的“世界体系论”的代表人物是( ) (满分:2)
A. 丹尼斯
B. 弗兰克
C. 沃勒斯坦
D. 丹尼尔.贝尔
26.自己争取出国留学属于哪种社会流动( ) (满分:2)
A. 结构性流动
B. 非结构性流动
C. 代内流动
D. 代际流动
27.“集合行为”概念是哪位社会学家提出来的?( ) (满分:2)
A. 齐美尔
B. 韦伯
C. 帕克
D. 帕森斯
28.社会互动一词是齐美尔于1908年在哪本著作中提出来的?( ) (满分:2)
A. 《社会学》
B. 《人的研究》
C. 《社会组织》
D. 《社会分层》
29.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类型是( ) (满分:2)
A. 主文化
B. 亚文化
C. 反文化
D. 次文化
30.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属于 ( ) (满分:2)
A. 基本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
C. 再社会化
D. 反社会化
31.“差序格局”是由哪位中国社会学家提出的概念( ) (满分:2)
A. 孙本文
B. 吴文藻
C. 费孝通
D. 林耀华
32.提出“依附论”的是哪位社会学家 ( ) (满分:2)
A. 弗兰克
B. 米尔斯
C. 帕森斯
D. 罗斯
33.在中国,户籍的变动被称为( )。 (满分:2)
A. 社会流动
B. 社会分层
C. 人口流动
D. 人口迁移
34.韦伯划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三层标准之一的政治标准是指的( ) (满分:2)
A. 经济收入
B. 财富
C. 声望
D. 权力
35.下面哪一种控制形式又被称为“自我控制”( ) (满分:2)
A. 积极控制
B. 消极控制
C. 外在控制
D. 内在控制
二、多选题:
1.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有 ( ) (满分:2)
A. 教育制度
B. 规范体系
C. 组织系统
D. 设备系统
E. 观念原则
2.非制度化控制包括( ) (满分:2)
A. 道德控制
B. 法律控制
C. 习俗控制
D. 宗教控制
E. 社会舆论控制
3.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 (满分:2)
A. 语言和符号
B. 价值观
C. 物质产品
D. 规范体系
E. 人口
4.社会角色的失调包括以下哪些形式 ( ) (满分:2)
A. 角色紧张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不清
D. 角色失败
E. 角色丛
5.社会控制的手段主要有( ) (满分:2)
A. 政权、法律
B. 纪律
C. 道德、信仰
D. 习俗
E. 社会舆论
6.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影响有 ( ) (满分:2)
A. 破坏组织的整合力
B. 增强组织的稳定性
C. 影响组织的凝聚力
D. 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
E. 增强组织的灵活性
7.在中国城市统计中居住地划分为哪三种形式 ( ) (满分:2)
A. 省
B. 社区
C. 市
D. 建制镇
E. 乡村
8.城市定义中普遍采用的要素是 ( ) (满分:2)
A. 人口规模
B. 人口性别
C. 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
D. 职业构成
E. 产业构成
9.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 (满分:2)
A. 先赋角色
B. 功利性角色
C. 开放性角色
D. 自致角色
E. 规定性角色
10.现代社会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 (满分:2)
A. 家庭消费的功能
B. 对下一代的部分社会化的功能
C. 部分满足家庭成员精神需求的功能
D. 物质生产的功能
E. 宗教的功能
11.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 (满分:2)
A. 普遍性
B. 多因性
C. 长期性
D. 复杂性
E. 反复性
12.成功的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 ) (满分:2)
A. 目标一致
B. 互相排斥
C. 认识接近
D. 争夺同一目标
E. 相互信任和配合
13.社会结构的要素包括( ) (满分:2)
A. 地位
B. 角色
C. 群体
D. 组织
E. 制度
14.构成社会的必要条件主要有( ) (满分:2)
A. 自然条件
B. 人口
C. 物质生产活动
D. 社会关系、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
E. 文化
15.我国社区建设的指导原则是( ) (满分:2)
A. 区域发展原则
B. 群众参与原则
C. 协调发展原则
D. 自我发展原则
E. 利益共享原则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上一篇 : 川大15春《统计学2075》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