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15春《司法文书》在线作业答案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司法文书 2015-05-27 13:10:50
东财15春《司法文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
1.行政判决书中维持判决的正确撰写格式是(    )。          (满分:4)
    A. 维持(××××)×××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B. 维持××××(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C. 维持××××(行政机关名称)(××××)×××字第××号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D. 维持××××(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处罚决定(或复议决定、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2.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是在报案笔录或报案材料的基础上(    )后填写的。“报案内容”要客观、简明,以第三人称角度填写。          (满分:4)
    A. 提炼
    B. 扩充
    C. 补充
    D. 纠正
3.(    )制作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人自首的,都应当接受。          (满分:4)
    A. 呈请破案报告书
    B. 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
    C. 起诉意见书
    D. 勘验笔录
4.行政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为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具体行政争议,就案件的(    )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          (满分:4)
    A. 实体问题
    B. 程序问题
    C. 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
    D. 实体问题或者程序问题
5.司法文书具有(    )的重要作用。①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凭据②法律活动的实录③一国法治水平高低的评价对象④法律职业者个人能力评价依据          (满分:4)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指各级法院在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后,按照行政诉讼法的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参照有关行政规章,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          (满分:4)
    A. 行政判决书
    B. 一审行政判决书
    C. 二审行政判决书
    D. 再审行政判决书
7.民事 裁判文书按照审判所适用的程序不同,又可分为(    ), 此外还包括为适用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等而制定的民事裁判文书。          (满分:4)
    A.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第一审民事裁定书和第一审民事调解书
    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第二审民事裁定书和第二审民事调解书,再审民事判决书、再审民事裁定书和再审民事调解书
    B.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
    第二审民事判决书/再审民事判决书
    C.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第二审民事裁定书和第二审民事调解书,再审民事判决书、再审民事裁定书和再审民事调解书
    D.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第一审民事裁定书
    第二审民事判决书、第二审民事裁定书,再审民事判决书、再审民事裁定书
8.“被告人张全发于1975年与赵丽霞结婚,婚后夫妻感情尚好,生一子张亮。1976年唐山地震后,赵丽霞娘家在某区蓄水池盖有临时建筑。赵丽霞常带儿子张亮去娘家门口大吵大闹,以至又引起赵丽霞对张一德公爹十分不满。被告人陈某曾唆使其长子陈某、外甥刘某把张某骗到外地杀害未得逞”的叙述方面最主要的错误是(    )。          (满分:4)
    A. 因果关系不明晰
    B. 基本要素不具备
    C. 关键情节不完整
    D. 主次详略不得当
9.相对不起诉决定书“本院认为”的核心论点是(    )          (满分:4)
    A. 被不起诉人行为尚无足够证据证明,不予起诉。
    B. 被不起诉人行为尚无足够证据证明,可以不起诉。
    C. 被不起诉人行为构成犯罪,但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本着教育和惩罚结合的原则,不予起诉。
    D. 被不起诉人行为构成犯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10.议论的方式和方法主要包括(    )两种。          (满分:4)
    A. 立论与驳论
    B. 演绎和归纳
    C. 对比和例证
    D. 反证和归谬
11.讯问笔录,如果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    )。          (满分:4)
    A. 向记录人员当面声明已看过
    B. 口头认可
    C. 签名或者盖章
    D. 口头声明属实
12.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民事判决书应当在(    )予以说明。          (满分:4)
    A. 判决书首部
    B. 判决书正文
    C. 判决书主文
    D. 判决书尾部
13.(    )是叙述共同犯罪案件事实的方法,它适用于多人一次犯一罪、多人一次犯多罪、多人多次犯一罪及多人多次犯多罪的刑事案件          (满分:4)
    A. 突出主犯法
    B. 自然顺序法
    C. 综合归纳法
    D. 纵横交错法
14.(    )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          (满分:4)
    A. 说明
    B. 叙述
    C. 议论
    D. 驳斥
15.依据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    )          (满分:4)
    A. 维持原判
    B. 驳回上诉
    C. 驳回起诉
    D.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多选题:
1.(    )等条件既是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条件,也是公安机关制作提请批准逮捕书的条件。          (满分:4)
    A.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B.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C. 存在社会危害性,有逮捕必要的
    D. 存在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可以逮捕
2.犯罪嫌疑人违法犯罪经历(    )。          (满分:4)
    A. 应当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写到目前状况为止
    B. 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C. 要客观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历史概貌
    D. 可以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只要写清楚哪些罪行受到过处罚即可
3.司法文书中对议论的要求有(    )。          (满分:4)
    A. 立论准确、严密周到、前后照应,通领全文
    B. 切事而论、分析透彻
    C. 依法说理、客观公正
    D. 引证法律、准确恰当
4.起诉书中重点写明的内容包括( )。          (满分:4)
    A. 概括阐明被告人行为的犯罪性质、危害程度、情节较重。
    B. 认定被告人犯罪行为触犯的我国刑事法律名称及条款,这是定罪和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
    C. 认定被告人是否具有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和法律依据,依法提出请法庭予以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的倾向性意见
    D. 写明作出起诉决定的法律依据,对本案被告人提出公诉,送交法院审判,依法予以惩处。
5.起诉意见书与提请批准逮捕书的区别是(    )。          (满分:4)
    A. 制作侧重点不同
    B. 制作主体不同
    C. 制作目的不同
    D. 报请的批准机关不同
6.制作呈请破案报告书的依据是已具备破案条件,具体包括(    )三个条件。          (满分:4)
    A. 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
    B. 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C. 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D.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依据查明,但是还未归案
7.叙述的要求包括(    )。          (满分:4)
    A. 基本要素具备
    B. 因果关系明晰
    C. 关键情节完整
    D. 主次详略得当
8.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出现下列(    )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应当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          (满分:4)
    A. 公民扭送、报案、控告或者举报
    B. 犯罪嫌疑人自首的
    C. 有关单位移送案件的
    D. 行政违法行为
9.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包括犯罪嫌疑人的(    )、民族、文化程度、籍贯、职业或单位及职务、住址、违法犯罪经历等。          (满分:4)
    A. 姓名
    B. 性别
    C. 年龄
    D. 身份证件号码
10.在供述中,出现犯罪隐语或方言时,处理的办法有(    )。          (满分:4)
    A. 一律记写犯罪隐语、方言的原始状态。
    B. 把犯罪隐语、方言一律译成普通话
    C. 记写犯罪隐语、方言的原始状态。当使用的犯罪隐语反映了案件中关键性的情节和细节并与定性量刑、所负法律责任有关时,应按原话记录,但必须在所写的犯罪隐语或方言的后面进行注释。
    D. 对于犯罪嫌疑人口供中出现的与案情无直接关系或表述一般性问题时,记录时可把犯罪隐语或方言直接“译”成普通话。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