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 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制定必须以社会的需要、( C)、语言的学科性质和幼儿语言学习特点为依据
A. 幼儿家长的要求
B. 幼儿园的语言教材
C. 幼儿发展的规律
D.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
满分:2 分
2. 一般而言,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括( B)、童话、生活故事和幼儿散文等
A. 随笔
B. 儿童诗歌
C. 游记
D. 小说
满分:2 分
3. 什么是幼儿园文学活动的首要环节。(A )
A. .学习文学作品
B. 体验作品
C. 理解作品
D. .迁移作品经验
满分:2 分
4. 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形式和(C )等方面的发展。
A. 语音和语法
B. 语言内容和语法
C. 语言运用与语言内容
D. 语言运用和句义
满分:2 分
5. 听说游戏的基本步骤是( B)。
A. 教师引导游戏――交代游戏规则――设置游戏情景――幼儿自主游戏
B. 设置游戏情景――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引导游戏――幼儿自主游戏
C. 设置游戏情景――教师引导游戏――交代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
D. 教师引导游戏――设置游戏情景――交代游戏规则――幼儿自主游戏
满分:2 分
6. 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就是(B )。
A. 描述性讲述
B. .叙事性讲述
C. 议论性讲述
D. 情景表演讲述
满分:2 分
7. ( A)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 .先天论
B. 认知相互作用论
C. 行为主义
D. 社会相互作用论
满分:2 分
8. 文学作品的学习对学前儿童来说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其中最高层次的学习是( D)。
A. .理解具体的语言符号的意义
B. 认识一定的社会生活
C. 懂得一定的道理
D. 感受艺术结构语言符号的不同方式
满分:2 分
9. 讲述的独白言语特性,要求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述经历一个(D )。
A. 从独立完整发码到独立完整编码的过程
B. 从谈话活动到表述活动的过程
C. 从表述活动到谈话活动的过程
D. 从独立完整编码到独立完整发码的过程
满分:2 分
10. 诗歌和故事的仿编重点只要求在画面的基础上换词的年龄班是(B )
A. 托班
B. 小班
C. .中班
D. 大班
满分:2 分
1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倾听、表述、早期阅读和( D)四个方面。
A. 社会性
B. 游戏
C. 谈话
D. 欣赏文学作品
满分:2 分
12. 儿童前言语获得的关键在于( D)核心能力的获得。
A. 语法
B. 词汇
C. 句子
D. 语音
满分:2 分
1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主要包括(C )。
A. 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和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
B. 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C. 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语言教育行为的评价
D. 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满分:2 分
14. 文学作品教学中整合了相关的学习内容,主要是( A)有效的结合。
A. 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
B. 社会知识、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
C. 社会知识、认识知识和学科知识
D. 认识知识、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
满分:2 分
15. 幼儿园的(C )对培养锻炼幼儿的独白言语具有独特的价值。
A. 谈话活动
B. 听说游戏活动
C. 讲述活动
D. 文学活动
满分:2 分
16.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主要目标的是(D )
A. .检查或鉴定语言教育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或判断达成情况
B. 及时让教师明确、发现现实与预定活动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
C. 帮助教师针对发现的不足和问题,及时采取改革措施
D. 检查教师的工作以进行适当的奖罚
满分:2 分
17. 听说游戏中存在以下哪个由活动逐渐向游戏过渡的转换。(A )
A. 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的转换
B. 由内部控制向外部控制的转换
C. 由假想情景向真实情景的转换
D. 由内部动机向外部动机的转换
满分:2 分
18. 文学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运用语言的主要途径有仿编、想象讲述和( D)。
A. 儿歌背诵
B. .歌曲表演唱
C. .诗歌朗诵
D. 故事编构
满分:2 分
19.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获得(D )、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
A. 前图书制作经验
B. 前绘画经验
C. 前文字辨认经验
D. .前图书阅读经验
满分:2 分
20. 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的中间环节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 B)。
A. 教育手段
B. 教育内容
C. 教育形式
D. .教育评价
满分:2 分
21.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向幼儿提供的前识字经验的具体内容包括(B )。
A. 图书制作的经验
B. 理解文字功能、作用的经验
C. 知道书写汉字的工具
D. 了解书写的最初步规则
满分:2 分
22. 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A )。
A. 周围的语言环境和强化对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
B. 人类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着儿童语言获得的整个过程
C.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以其认知的发展为基础的
D. 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儿童与语言交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满分:2 分
23. 下列关于听说游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听说游戏是儿童自发组织的游戏
B. 听说游戏是教师设计来组织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则游戏
C. 听说游戏是语言游戏
D. 听说游戏带有明显的自发言语的特点
满分:2 分
24. 讲述活动是学前儿童学习运用什么语言进行说话的一种场合(B )。
A. 非正式语言
B. .正式语言
C. .随意语言
D. 自由语言
满分:2 分
25. 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点是(B )。
A. .要有凭借物
B. 注重多方的信息交流
C. 要有相对正式的语境
D. 旨在锻炼幼儿的独白言语能力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4大块,即:( ABCE)
A. 倾听
B. 表述
C. 欣赏文学作品
D. 游戏
E. 早期阅读
满分:2 分
2. 语言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ABCD)
A. 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B.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 要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D. 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满分:2 分
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ABCD)
A. 教师参与评价的原则
B. 客观性原则
C. 全面性原则
D. 参照性原则
满分:2 分
4. 为了使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够起到龙头作用,教师制定活动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BCD)
A. 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B. 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
C. 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D. 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
满分:2 分
5. 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要求教师必须作到以下几点:ABC
A. 激发学前儿童活动的动机
B. 明确活动的对象
C. 重视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操作
D. 明确活动要求
满分:2 分
6.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ABC)
A. 教师的示范不要限制了学前儿童的思维
B. 注意运用隐性示范
C. 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
D. 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说话的机会
满分:2 分
7. 完整语言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 BCD)
A.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体系是健全的
B.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
C.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完整的
D.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满分:2 分
8. 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语言的(ABCD)4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
A. 听
B. 说
C. 读
D. 写
E. 用
满分:2 分
9. 渗透的语言教育发生的情景:(ABC)
A.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B. 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C. 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D. 专门的情景
满分:2 分
10. 儿童句法结构的获得大致呈以下的规律:(ABCD)
A. 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B. 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
C. 从松散到逐步严谨
D. 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满分:2 分
11. 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BCD)
A. 语言规范能力
B. 语言操作能力
C. 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
D. 心理预备能力
满分:2 分
12. 下列属于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模式的有:( ABCD)
A. 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
B. 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C. 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
D. 社会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
满分:2 分
13. 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ABC
A.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
B. 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C. 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D. 前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
满分:2 分
14. 基本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ABCD)
A. 让学前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
B.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
C. 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D.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
满分:2 分
15. 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 ACD)
A. 语义策略
B. 动作策略
C. 词序策略
D. 非语言策略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先天论的语言学习模式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儿童的语言学习的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学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可以从语音的辨别、发音能力的发展2个方面来考察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主要观点:强调先天遗传的作用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语义策略、词序策略和非语言策略。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渗透的语言教育是根据既定的语言教育目标,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学前儿童系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通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实现的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儿童对语言的获得包括对语音、语义和语法的理解与表达;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儿童认知发展的显著特点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操作活动来发生与环境交互作用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成人的训练,强调向儿童提供成熟的言语样本让儿童模仿,对儿童成功的模仿予以奖励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