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秋福建师范大学《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03 14:07:00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C )。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D. 儿童中心论

满分:2  分

2.  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B)。

A. 社会实践活动

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D. 各科教学

满分:2  分

3.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D )。

A. 说理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品德评价法

D. 榜样示范法

满分:2  分

4.  广义的教育,从内容范围上包括(D )。

A. 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C. 道德教育

D. 前面全部

满分:2  分

5.  德育管理者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光靠一般号召是不行的,他必须制定一个周密可行的实施计划,提出若干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这是肯定德育管理过程哪一环节的意义(B )。

A. 确定德育目标

B. 制定德育计划组织

C. 开展德育活动

D. 检查和总结

满分:2  分

6.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C )。

A. 集体主义教育

B.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C. 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D. 科学人生观教育

满分:2  分

7.  在集体中显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B )。

A. 班风

B. 集体舆论

C. 传统

D. 集体纪律

满分:2  分

8.  哪一种方法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提高其道德认识的教育方法( A)。

A. 说理教育法

B. 品德修养法

C. 榜样示范法

D. 实际锻炼法

满分:2  分

9.  个别教育的对象是(D )。

A. 专指后进生

B. 专指特殊学生

C. 不包括优秀生

D. 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满分:2  分

10.  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D )。

A. 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B. 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C. 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 评定学生操行

满分:2  分

11.  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 D)。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满分:2  分

12.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这体现现代德育管理的哪一特点(C )。

A. 方向性

B. 科学性

C. 民主性

D. 开放性

满分:2  分

13.  哪一个社会历史阶段品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鼓吹金钱万能(D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满分:2  分

14.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通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别开来,这表明(B )。

A. 德育目标的组成部分更加完整

B. 德育目标具有层次性

C. 德育目标顾及了年龄特征

D. 德育目标具有超前性

满分:2  分

15.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D )。

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 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过程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现代德育目标:(ACD )

A. 是个人品德全面发展性的

B. 根本内容是政治

C. 贯穿着科学和民主的精神

D. 品德心理保健和品德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日益突出并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满分:2  分

2.  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作用有:(ABCD )

A. 激励作用

B. 协调作用

C. 参照作用

D. 导向作用

满分:2  分

3.  德育论与(ABCD )等学科发生关系。

A. 伦理学

B. 社会学

C. 心理学

D. 美学

满分:2  分

4.  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 ABCD )。

A. 现代德育过程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过程。

B. 现代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思想品德完整发展的过程。

C. 现代德育过程是师生德性共进的过程

D. 现代德育过程是对环境开放的过程

满分:2  分

5.  品德基本要素有(BCD):

A. 思

B. 知

C. 情

D. 行

满分:2  分

6.  教育世界观形成的3个基本要素是(ABC )。

A. 人类观

B. 社会观

C. 文化观

D. 世界观

满分:2  分

7.  现代德育管理的特点有:(ABC )

A. 民主性

B. 开放性

C. 科学性

D. 保守性

满分:2  分

8.  德育具有直接促进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ABC ) :

A. 培养劳动者一定的品德作用于社会生产

B. 培养科技人员一定的品德作用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和运用

C. 培养人们的现代思想道德观念作用于现代生产、科技、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德育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满分:2  分

9.  家庭德育组织体系职责包括(ABCD ):

A. 沟通家校联系,定期反馈信息

B. 研讨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互助组工作

C. 研究家长学校教育内容

D. 总结推广家教经验

满分:2  分

10.  英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ABC )。

A. 注重宗教知识和传统教育

B. 注重培养具有理性的和自治人的教育

C. 注重个人品行的培养教育

D. 注重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教育

满分:2  分

11.  法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 ABC)。

A. 注重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公民和相关品行的教育

B. 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相关品行的教育

C. 注重培养学生成为追求自由而又有纪律性的人

D. 注重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教育

满分:2  分

12.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境界大体上可划分(ABC ):

A. 极端自私自利的境界

B. 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境界

C. 先公后私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

D. 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

满分:2  分

13.  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因素有:(ABCD )

A.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B. 受教育者的发展

C. 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D. 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满分:2  分

14.  从受教者出发区分的德育管理过程基本环节有:( AD)

A. 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思维

B. 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培养品德践行能力

C. 教育情况的回馈和总结

D. 品德的考察与评定

满分:2  分

15.  德育网络的组织结构除了校内的德育指导小组等外,还有(ABCD)。

A. 社区教育委员会

B. 居委会教育领导小组

C. 家长学校

D. 家长委员会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相互配合,有赖于德育网络中的组织机构发挥协调,整合作用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科学性原则要求德育评价要做到客观,必须要求遵循科学的原则,只有遵循科学性原则,评价结果才可能是客观的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或特定社会对于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指导教育法通常指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等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相对于贯穿一切时代的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具有特殊性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是德育指导思想的核心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德育过程就是指品德的形成过程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德育指导思想的核心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法纪教育不包含在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内容中 。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分阶段的过程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基本文明规范,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具有人类生活的普适性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从德育评价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有德育工作评价和学生思想道德评价 。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培育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精神是现代德育的主要任务。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注重宗教知识和传统教育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从德育评价对象来区分,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思想品德的内涵,一般表述为:"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我国德育工作者认为: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影响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活动方法。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德育内容正确且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这是保证德育活动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要求,也是使德育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条件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德育形式转换的内涵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从德育评价主体来区分,可分为决策性德育评价,诊断性德育评价、形成性德育评价和总结性德育评价。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