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秋福建师范大学《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一

所属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科目: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03 14:02:00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C )。

A.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 德育原则

C.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D.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满分:2  分

2.  学校在德育网络中的作用是(D )。

A. 导向作用

B. 调节作用

C. 精神文明辐射作用

D. 前面全对

满分:2  分

3.  广义的教育,从内容范围上包括(D )。

A. 思想教育

B. 政治教育

C. 道德教育

D. 前面全部

满分:2  分

4.  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D )。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满分:2  分

5.  哪一个社会历史阶段品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鼓吹金钱万能(D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满分:2  分

6.  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D )。

A. 诊断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满分:2  分

7.  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D )。

A. 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B. 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C. 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 评定学生操行

满分:2  分

8.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D )。

A. 说理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品德评价法

D. 榜样示范法

满分:2  分

9.  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C )。

A. 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 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 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 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满分:2  分

10.  制定学校德育计划的前提是什么(C )。

A. 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B. 检查总结经验

C. 确定德育目标

D.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满分:2  分

11.  关于现代德育描述正确的是(D )。

A. 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基础

B. 以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

C. 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

D. 以上全对

满分:2  分

12.  德育评价也是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手段,受教育者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这表明德育评价具有何种功能( C)。

A. 信息反馈功能

B. 管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研究功能

满分:2  分

13.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C )。

A. 集体主义教育

B.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C. 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D. 科学人生观教育

满分:2  分

14.  在集体中显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B )。

A. 班风

B. 集体舆论

C. 传统

D. 集体纪律

满分:2  分

15.  德育论的研究对象是:( A)

A. 德育规律

B. 道德教育规律

C. 政治教育规律

D. 思想教育规律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在我国,德育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BCD )

A. 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

B.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德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满分:2  分

2.  从受教者出发区分的德育管理过程基本环节有:(ABD )

A. 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思维

B. 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培养品德践行能力

C. 教育情况的回馈和总结

D. 品德的考察与评定

满分:2  分

3.  现代德育管理的特点有:(ABC )

A. 民主性

B. 开放性

C. 科学性

D. 保守性

满分:2  分

4.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任务有哪几个方面(ABC )。

A. 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B. 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道德评价能力,使之能够识别和抵制资产阶级的封建主义的思想和道德

C.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D. 培养学生的智能

满分:2  分

5.  现代德育评价要求对人的品德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评价。这样,现代德育评价就具有与传统德育评价完全不同的特征:( ABC)

A. 多样性

B. 客观性

C. 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目的性,不同于以往评价对学生进行分类划等的作用

D. 评价的目的在于鉴定、选择,因此需要作终结性评价

满分:2  分

6.  英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ABC )。

A. 注重宗教知识和传统教育

B. 注重培养具有理性的和自治人的教育

C. 注重个人品行的培养教育

D. 注重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教育

满分:2  分

7.  品德基本要素有(BCD):

A. 思

B. 知

C. 情

D. 行

满分:2  分

8.  德育管理实施环节的主要管理内容有(BCD )。

A. 计划

B. 组织

C. 指导

D. 协调

满分:2  分

9.  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因素有:(ABCD )

A.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B. 受教育者的发展

C. 思想品德心理特点

D. 教育世界观的因素

满分:2  分

10.  我国学者林崇德研究认为品德发展关键期为(ABCD ):

A. 2.5-3岁

B. 5.5-6岁

C. 小学三年级

D. 初中二年级

满分:2  分

11.  德育网络的主要沟通方式有哪些(ABCD ):

A. 联席会议

B. 互访

C. 通讯联系

D. 编印刊物

满分:2  分

12.  法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ABC )。

A. 注重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公民和相关品行的教育

B. 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相关品行的教育

C. 注重培养学生成为追求自由而又有纪律性的人

D. 注重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教育

满分:2  分

13.  情感陶冶的方式有:(BCD )

A. 社会陶冶

B. 人格感化

C. 环境陶冶

D. 艺术陶冶

满分:2  分

14.  德育目标对德育活动的作用有:(ABCD )

A. 激励作用

B. 协调作用

C. 参照作用

D. 导向作用

满分:2  分

15.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的是:(ABCD )

A. 说理教育法

B. 陶冶教育法

C. 实际锻炼法

D. 品德评价法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德育论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德育就是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教育者组织德育过程大致有基本环节包括实施德育的准备、德育实施、德育评价,综合调控。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作为独生子女的儿童出现成人化倾向与思想的早熟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从德育评价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有德育工作评价和学生思想道德评价 。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是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德育内容的主旋律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分阶段的过程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德育的实质是育德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主体性和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品德具有个体的主体的特征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当代中国青少年表明的思想品德主要特征是思想品德认识的主体性和认识结果的多样性:(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德育内容正确且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这是保证德育活动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要求,也是使德育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的重要条件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德育评价是整个德育过程必不可少的反馈阶段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注重宗教知识和传统教育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分水岭。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6.  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共同特征:都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都具有超前性或理想性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相对于贯穿一切时代的德育过程,现代德育过程具有特殊性 。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从德育评价对象来区分,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自我教育的方法是指教育者指导受教育者促其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发生预期变化的方式方法 。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精髓。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