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法理学》综合练习(16年整理)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法理学 2016-12-08 23:17:01
一、判断题
【1】罗尔斯将正义分为分配正义与改正正义。
A:正确:B:错误
答案:错误
【2】所谓立法体制,是指立法主体的构成及其权限划分的制度。()
A:正确:B:错误
答案:正确
【3】根本法与普通法的划分是以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程序为标准。()
A:正确:B:错误
答案:正确
【4】任何人都有权进行法律编纂。()
A:正确:B:错误
答案:错误
【5】按照行为模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三种法律规则。()
A:正确:B:错误
答案:正确
【6】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划分,是世界各国共同适用的分类。()
A:正确:B:错误
答案:错误
【7】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
A:正确:B:错误
答案:正确
【8】从逻辑上看,法律规则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A:正确:B:错误
答案:正确
【9】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法律案。()
A:正确:B:错误
答案:错误
【10】专属义务与可转移义务划分角度与标准是这种义务可否转移。()
A:正确:B:错误
答案:正确
二、名词解释
【11】法的实施
答案:法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法在被制定出来以后、实施以前,只是纸面上的法律,处在应然状态。法的实施,就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使它从抽象的行为规范变成人们的具体行为,从应然状态进入到实然状态。
【12】法律责任
答案: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13】法的适用
答案:法的适用,也称?司法?,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14】民法法系
答案:民法法系是以罗马法发展而来,由于民法法系是继承罗马法而来,所以又称罗马法系;由于民法法系首先和主要是指欧洲大陆国家的法,所以又称大陆法系;由于大陆各国主要是采取成文法典形式,所以又称法典法系。
【15】法律关系
答案: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16】部门法
答案: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法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
【17】法律清理
答案:法律清理: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它们的存废或改动的专门活动。
【18】法律体系
答案:法律体系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组成法律部门,并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部门法体系。
【19】法的渊源
答案:就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不同法律地位或效力的法的一种分类,是法的一种形式。
【20】法律
答案:法是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要求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三、简答题
【21】法律原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第一,法律原则对立法的作用:1、法律原则直接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倾向。2、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3、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法理学》张文显p122第二,法律原则在司法中的作用:1、法律原则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2、在法律规则存在矛盾、缺陷或不足时,法律原则可以直接作为判案依据,填补法律漏洞和空白。3、法律原则规范和引导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22】法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一、法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
二、日常使用的法学方法
(一)社会调查的方法。
(二)历史调查的方法。
(三)分析和比较法律的方法。
(四)词义分析的方法。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
【23】简述法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基本特征。
答案:(一)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为主体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的,它只解决行为问题,只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违法,不解决观念问题、品德或道德问题。一个人无论他的思想或品德多么糟糕,只要没有付诸行动,法就同它无涉。
(二)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也就是使法具有国家意志的形式。这一特征明显地表明了法与其他社会规范,例如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规章以及习惯礼仪等的差别。
(三)法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
有的社会规范,比如政党或其他社会团体的规章,也规定各自成员的某种权利和义务,但在内容、范围和保证实施的方式等方面,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同其他社会规范中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有很大区别的。像道德、宗教等规范,一般说来仅规定义务而无权利。
(四)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24】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第一,违法行为以违反法律为前提。第二,违法行为必须是某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第三,违法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上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第四,违法一般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第五,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25】简述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
答案:从逻辑上看,法律规则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
1、行为模式
是法律规则中为人们如何行为提供标准或准则的范式。它是以法的眼光从主体的大量行为中总结、归纳、抽象、概括出来的。
2、法律后果
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作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根据人们对行为模式所做出的实际行为的不同,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
【26】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答案:(一)法并不是调整社会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道德、宗教、纪律、教育都是社会控制的手段。无需法律的秩序;法的成本很高,有时甚至最高。法作用的范围不是无限的,也并非在任何问题上都是适当的。在不少社会关系、社会生活领域或很多问题上,采用法律手段是不适宜的。(二)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法的作用的发挥受到人员条件、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制约。(三)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矛盾法对社会生活的涵盖性和适应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限度。法律作为一种规范,其内容具有概括性、一般性、稳定性、抽象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法律的遗漏、滞后或僵化等情形。这与千姿百态、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发生矛盾。法要达到指引、预测和教育等作用,就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法具有稳定性及滞后性的特点,而社会生活是流动的和丰富的,这也使法表现出局限来。(四)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很难确定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