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财经大学《旅游学》综合练习(16年整理)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旅游学 2016-12-08 23:18:30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以下属于旅游产品核心利益的是()。
A:餐饮
B:交通
C:质量
D:旅游愉悦
答案:D
【2】测定旅游容量最重要的一步在于()。
A: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时空标准
B: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数量标准
C: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时间标准
D:同旅游地承受的旅游活动对应的适当的基本空间标准
答案:A
【3】旅游可持续发展不包括()。
A:生态旅游
B:替代旅游
C:文化旅游
D:绿色旅游
答案:C
【4】完整意义的旅游现象出现在()。
A: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南朝时期
D:清朝时期
答案:C
【5】以下属于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的是()。
A:故宫
B:深圳锦绣中华
C:黄山
D:秦陵兵马俑
答案:B
【6】旅游产生的时间最迟也在()发生的时候。
A:审美意识完整化
B:自由时间
C:异地审美意识
D:审美意识
答案:C
【7】以下关于旅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旅游可以出自一切非赚钱的目的
B:旅游是个人前往异地以寻求愉悦为目的的短暂经历
C:旅游可以出自会议的目的前往异地
D:旅游是个人出自商务目的而旅行到异地的经历
答案:B
【8】旅游交往所涉及的交往主体不包括()。
A:旅游目的地服务人员
B:旅游者
C:旅游目的地居民
D:旅游资源
答案:D
【9】旅游需求与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A:没有明确的关系
B:存在相互影响的临界点
C:不相互影响
D:是一种负相关关系
答案:B
【10】国外的旅游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代表人物是()。
A:鲍迪奥
B:鲍尔曼
C:汉泽克尔
D:马里奥蒂
答案:A
【11】旅游交往中,处于零水平状态的是()。
A:互助
B:竞争
C:互动
D:隔离
答案:D
【12】旅游可持续发展不包括()。
A:绿色旅游
B:替代旅游
C:森林旅游
D:生态旅游
答案:C
【13】旅游流之所以能够产生,是由于()。
A:旅游流具有时间特征
B:旅游吸引物在地域分布上的分散性
C:旅游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D:旅游流是一种与人类相始终的现象
答案:C
【14】以下不属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是()。
A:社会营销导向原则
B:先开发后治理原则
C:总体规划原则
D:保护性开发原则
答案:B
【15】田野工作是一种()研究方法,在旅游研究中也广泛使用。
A:心理学
B:社会学
C:经济学
D:营销学
答案:B
【16】在根本上影响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是()。
A:需求因素
B:效应因素
C:环境因素
D:供给因素
答案:A
【17】提出休闲旅行两种驱动力(追求漫游、追求阳光)的学者是()。
A:克罗姆顿
B:戴恩
C:艾泽欧-阿荷拉
D:格雷
答案:D
【18】对应普劳格的个性心理模式,喜欢熟悉目的地旅游,活动项目较少的游客属于()。
A:保守型
B:开放型
C:中间型
D:近保守型
答案:A
【19】国外旅游研究的特点中不包括()。
A:轻理论重应用
B:最早集中在美洲
C:重国际旅游轻国内旅游
D:从单科独进到综合研究
答案:B
【20】旅游流的特征不包括()。
A:流量
B:流向
C:流动
D:时间
答案:C
【21】某一产品的旅游需求与其互补品的价格之间的关系是()。
A:此消彼长的关系
B:没有关系
C:严格对应关系
D:正相关关系
答案:A
【22】田野工作是研究()方面问题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A:旅游经济效应
B:旅游环境效应
C:社会文化影响
D:旅游者心理
答案:C
【23】黄山风景区属于()。
A:旅游购物品
B:旅游资源
C: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
D: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
答案:C
【24】根据角色参与的程度划分,深恋的情侣属于()。
A:精神与外物合一的参与
B:生物性参与
C:漫不经心的参与
D:情迷意乱的参与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25】根据旅游者—朋友模型,下列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关系中,旅游者可以在更平等的基础上正式参与到社区的某些事件中的有()。
A:顾客
B:朋友
C:游客
D:旅行者
答案:BD
【26】旅游观赏对象中的美的存在形态有()。
A:自然美
B:社会美
C:艺术美
D:道德美
答案:ABC
【27】旅游目的地社区的态度演变过程可以概括为()。
A:欣喜
B:对抗
C:冷漠
D:恼怒
答案:ABCD
【28】以下属于替代旅游主要目标的有()。
A:支持人们在旅游政策方面为寻求自决所做出的努力
B:鼓励国内旅游的发展
C:必须坚持一种对社区的文化和经济予以关注的发展态度
D:提供可以取代大众旅游的剥削和破坏成分的变通旅游方式
答案:ABD
【29】影响旅游需求实现的客观障碍有空间障碍以及()。
A:时间约束
B:文化差异
C:身心障碍
D:社会责任
答案:ABCD
【30】世界国际旅游流运动的区域格局呈现以下基本特征()。
A:亚太地区呈现增长趋势
B:国际旅游流集中在欧洲
C:北美地区相对稳定
D:跨区域的国际旅游流量非常大
答案:ABC
【31】对“准旅游”的理解正确的有()。
A:非审美目的的旅行
B:非休闲的旅行
C:以获得愉悦体验为目的的旅行
D:非娱乐的旅行
答案:ABD
【32】旅游角色的特点包括()。
A:主要是一种非正式的角色
B:具有伦理脱离倾向
C:角色的参与程度因人而异
D:以自致性角色为主
答案:ABCD
【33】影响旅游环境效应的因素有()。
A:开发动机
B:景区的使用强度
C:景区的变化速度
D: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答案:ABCD
【34】旅游产品的利益构成中,属于展现利益的有()。
A:价格
B:区位
C:声誉
D:旅游愉悦
答案:ABC
【35】描述旅游流运动规律的几个典型模型有()。
A:马里奥特模型
B:兰德格林模型
C:康贝尔模型
D:沙罗特模型
答案:ABCD
【36】旅游消费的特点包括()。
A:效果上个体差异大
B: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C:一般不排斥其他人同时消费
D:有较强的自主参与性
答案:ABCD
【37】旅游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有()。
A:科学实验
B:田野作业与社区研究
C:模式分析
D:统计分析
答案:ABCD
【38】主要的旅游容量测定方法有()。
A:旅游资源容量测定
B:旅游心理感知容量测定
C:旅游生态容量测定
D:旅游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
答案:ABCD
【39】影响旅游环境效应的因素包括()。
A: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B:景区的变化速度
C:景区的使用强度
D:开发的动机
答案:ABCD
【40】旅游吸引物包括()。
A:旅游者
B: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
C:旅游产品
D:旅游标识物
答案:ABCD
【41】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普劳格将人的个性分为()。
A:保守型
B:抑郁质型
C:多血质型
D:开放型
答案:AD
【42】旅游对文化的影响,表现为()。
A:文化采借
B:文化潜移
C:文化霸权
D:文化摩擦
答案:ABD
【43】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
A:功能上的愉悦性
B:不可移动性
C:潜在性
D:自在性
答案:ABCD
【44】麦金托什对旅游动机的划分是()。
A:地位与声望
B:人际
C:文化
D:身体健康
答案:ABCD
【45】旅游资源的突出特点有()。
A:其本体的存在并不因旅游是否存在而发生变化
B:未被开发的旅游资源不能为人所用
C:从行业的角度看,旅游资源是没有被大规模开发的
D:在旅游的意义上不可移动
答案:ACD
【46】旅游产品的特征表现在()。
A:时间上的不可储存性
B: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C:功能上的愉悦性
D:空间上的不可转移性
答案:ABCD
【47】马里奥特的两地间旅游流模型提出了连接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三种不同路径()。
A:返回路径
B:拓展路径
C:进入路径
D:休闲路径
答案:ACD
【48】旅游观赏的特点有()。
A:目的是获得审美愉悦
B:形式上是异地性观赏
C:感官渠道主要是视听感官
D:对象来源具有多样性
答案:ABCD
【49】旅游角色的特点包括()。
A:角色的参与程度因人而异
B:主要是一种非正式的角色
C:以自致性角色为主
D:具有伦理脱离倾向
答案:ABCD
【50】旅游的基本属性包括()。
A:休闲属性
B:消费属性
C:社会属性
D:生产属性
答案:ABC
【51】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脆弱生态系统的有()。
A:山地群落
B:湿地
C:海岸系统
D:喀斯特地貌
答案:ABCD
【52】影响旅游观赏的因素包括()。
A:观赏时机
B:观赏态度
C:观赏效果
D:观赏位置
答案:ABD
【53】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脆弱生态系统的有()。
A:海岸系统
B:山地群落
C:喀斯特地貌
D:湿地
答案:ABCD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