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所属学校: 科目:职业生涯设计 2017-02-20 15:41:47
()是研究者亲临现场,对被试的某些行为作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一种方法。
A. 档案法
B. 调查法
C. 现场研究
D. 模拟实验
      满分:2  分
2.  ()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A. 禁果逆反
B.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C. 阈限逆反
D. 超限逆反
      满分:2  分
3.  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
A. 个人影响
B. 社会影响
C. 从众
D. 服从
      满分:2  分
4.  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人与人之间的()(包括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
A. 社会关系
B. 相互作用
C. 群体效应
D. 社会和文化属性
      满分:2  分
5.  ()指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
A. 自我价值保护
B. 自我阻抑策略
C. 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
D. 自我安慰策略
      满分:2  分
6.  ()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A. 社会干扰
B. 社会惰化
C. 他人助长
D. 性别助长
      满分:2  分
7.  ()称为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也就是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A. 印象控制
B. 归因控制
C. 感觉控制
D. 意识控制
      满分:2  分
8.  ()指态度主体在一种态度对象上的卷入水平。
A. 指向
B. 强度
C. 深度
D. 向中度
      满分:2  分
9.  平衡理论是()于1946提出的。
A. 海德
B. 海默
C. 霍夫兰
D. 卡茨
      满分:2  分
10.  心理学家()1957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A. 洛伦茨
B. 多拉德
C. 奥斯本
D. 米尔格莱姆
      满分:2  分
11.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A. 助人行为
B. 亲社会行为
C. 反社会行为
D. 利他行为
      满分:2  分
12.  社会心理学起源于()
A. 美国
B. 德国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