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秋《组织行为学X》在线作业三(

所属学校:东北财经大学 科目:组织行为学X 2015-03-17 10:51:27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V

1.  下列关于价值目标和决策目标表述正确的是:A

A. 决策目标包含有价值目标

B. 决策目标等同于价值目标

C. 价值目标主要是对实践结果的预先设定,而决策目标则是对实践的意义的评价

D. 两项决策在决策目标上的一致性说明它们在价值目标上也一致

2.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群体是:A

A. 正式群体

B. 非正式群体

C. 开放群体

D. 封闭群体

3.  能够将组织成员的行为动机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的是:B

A. 组织前景

B. 组织文化

C. 组织风气

D. 组织宣传

4.  走动管理是一种有助于克服何种局限性的管理和沟通方法:A

A. 地位效应

B. 语义不清

C. 空间距离

D. 不了解接收者情况

5.  决策的核心是:D

A. 意识

B. 目的

C. 未来

D. 选择

6.  以下几类,( A)不包括在影响组织设计决策的部门化之中:

A. 决策性部门化

B. 区域性部门化

C. 产品性部门化

D. 顾客性部门化

7.  在组织发展中,通过沟通、决策制定和解决问题等方式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包括敏感性训练、调查反馈、过程咨询、团队建设以及群体间关系的发展等五个方面的手段属于:C

A. 结构型干预

B. 任务-技术型干预

C. 以人为主型干预

D. 强制型干预

8.  组织变革的阻力的表现方式可能是公开的、隐蔽的、即刻的或滞后的,其中哪些是最容易对付的:D

A. 隐蔽和滞后的

B. 公开和滞后的

C. 隐蔽和即刻的

D. 公开和即刻的

9.  在新的环境和挑战的冲击下,决定员工的福利和薪酬方式的是:A

A. 员工

B. 公司

C. 顾客

D. 供应商

10.  一个人由于其所处的位置而具有的能够影响他人的能力是:B

A. 参照性权力

B. 法定性权力

C. 职位权力

D. 专家性权力

11.  (A )是指当单位绩效超过预先确定的绩效目标时,企业的员工和管理人员接受一定比例奖金的激励计划:

A. 分红

B. 绩效工资

C. 知识工资

D. 总奖金

12.  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组织发展变革方法,它侧重于整个系统清晰的组织变革步骤和阶段,以及管理管理整个过程的潜在人文价值的是:A

A. 社会技术系统

B. 敏感性训练

C. 组织发展方格

D. 组织发展

13.  组织设计的基本功能是协调组织中人员与(C )之间的关系,使组织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A. 结构

B. 工作

C. 任务

D. 职位

14.  在组织变革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为学习组织动力学、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以及人本身提供了一个无法超越的模型的是:B

A. 社会技术系统

B. 敏感性训练

C. 组织发展方格

D. 组织发展

15.  解决问题速度最慢的沟通网络是:C

A. 轮式

B. 全通道式

C. 环式

D. 链式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目标设定的实施步骤为:ABCD

A. 诊断

B. 为目标设定进行准备

C. 设定目标

D. 回顾

2.  根据霍夫斯塔德的研究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 美国是集体主义的

B. 印度是低权力距离的

C. 瑞士人是低不确定性规避的

D. 日本人注重生活数量

3.  管理者的目标包括:ABCD

A. 公司价值最大化

B. 商品或服务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 组织生活和谐

D. 工作绩效的实现

4.  权力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BC

A. 个人因素

B. 人际间来源

C. 权力的结构来源

D. 组织来源

5.  目标设定应该有那些特点:AB

A. 具有挑战性

B. 明晰

C. 可实现性

D. 具体

6.  属于知觉特征的是:ABCD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理解性

C. 知觉的整体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7.  下列反映了有关控制点的理论的是:ABC

A. 内控型的人被发现对工作有更高的满意度,更加适合管理职位

B. 内控者缺勤率较低

C. 内控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

D. 所有成功的销售人员都是内控型的人

8.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BC

A. 作业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作业,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助长作用

B. 作业比较复杂,而且人们还没有掌握完成作业的熟练技巧,则往往发生社会抑制作用

C. 无论是观众效应还是共同活动效应,都可能有时表现为社会助长作用,有时表现为社会抑制作用

D. 无论是观众效应还是共同活动效应,都不会表现为社会助长作用或社会抑制作用

9.  人作为行为主体,所具有的属性包括:AD

A. 自然属性

B. 科学属性

C. 一般性

D. 社会属性

10.  环境对我们的人格形成外部压力的因素包括:ABC

A. 我们成长的文化背景

B. 早年的生活条件

C. 家庭、朋友和社会群体的规范

D. 内在的基因特点

版权声明

声明: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本站我们将配合处理!

分享: